讀狼牙山五壯士有感500
無論是身處學校還是步入社會,大家都嘗試過寫作吧,借助寫作也可以提高我們的語言組織能力。寫范文的時候需要注意什么呢?有哪些格式需要注意呢?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優秀范文,歡迎大家分享閱讀。
讀狼牙山五壯士有感500篇一
1941年秋,晉察冀根據地遭到日軍的進犯,六班的五位戰士把大批的敵人引上狼牙山。五位壯士勝利完成掩護任務后,準備轉移。前面有兩條路:一條是通往主力轉移的方向,走這條路可以很快追上主力,保全自己的生命,但容易暴露人民群眾和連隊主力;另一條是通向三面懸崖的不歸路。這時五位壯士面臨生死抉擇,也許他們有那么一瞬間對生命的渴求,但“生”的念頭剛一閃,他們立即想到了保護人民群眾和連隊主力,于是班長馬寶玉斬釘截鐵的一揮手說聲“走”!就朝著棋盤陀頂峰而去。好一個“斬釘截鐵”!我仿佛感受到了五壯士豪邁萬丈的氣勢,心中熱血似乎跟著沸騰起來……這就是革命的力量!
以五個人的犧牲來換取人民群眾和主力部隊的安全,這就是舍小己為大家的真正含義吧。從五壯士的身上我明白了什么才是奉獻。在和平年代,戰爭離我們越來越遠,壯士們的舉動令我們敬佩,但我們很難去理解他們當時的想法,因為他們也有選擇活下去的權利。他們從懸崖上縱身一跳之時,還喊著壯烈豪邁的口號:“打倒日本帝國主義!”“中國共產黨萬歲!”于是我明白了,原來他們有著崇高的理想和正義的事業,這一切都體現在那氣壯山河的口號聲中。為著社會主義事業和對新中國的憧憬,他們這樣做是很有價值的,他們的死比生更有意義。
我看完這部電影后,被狼牙山五壯士為人民服務不惜犧牲自己的精神感動得熱淚盈眶,不禁想起了在5.12大地震中也有這樣的英雄楷模:有的老師用自己堅強的身軀護住了學生,學生得救了,而自己卻永遠得離開了人世;有的學生用自己弱小的身體從廢墟下救出了同學,自己卻受了傷,當別人問他為什么這樣做時,他只說了一句:“我是班長!”;有的人民子弟兵為了救援群眾,自己來不及撤離,被余震奪去了生命;有的醫護人員為了給群眾一絲生的希望,把自己親人的安危置之度外,直至救援工作結束,才想起給家人做一些事情;有的飛行員為了給災區群眾運送物資,返回途中由于天氣原因,看不清目標,不幸撞到山上,機毀人亡......
生命是寶貴的,但他們用自己堅強的意志和有限的生命為人民服務,使自己的生命無限延長。我深深地被勇士們所感動,聯想到自己,作為二十一世紀的少先隊員,在學習上遇到困難時所采取的態度……
記得有一次,我在做數學題的時候,遇到了一道難題,想了半天,仍想不出來,那時,夜已很深了,我懶得再去想它,于是,我便把這題空著,心想:明天照老師說的抄下來,不就得了?我為自己的小聰明沾沾自喜起來。不知不覺,我養成了不愛動腦筋的壞習慣。但沒想到,期末考的時候,我這個學習委員,各門平均成績才81分!這就是面對困難退縮的結局。
回想起自己對待學習的態度,再看看五壯士為了民族的解放事業,敢于赴蹈火的精神,覺得自己的做法是多么不應該呀!如果今天,我在學習上遇到一點困難就退縮,那明天怎么去為祖國做貢獻呢?
先烈們,我一定要以你們為榜樣,不怕困難,勤奮學習。保護你們為之奮斗直至犧牲得來的勝利成果,才對得起你們六十八年前的壯舉。值得欣慰的是,至今人民沒有忘記,以后也不會忘記,他們是祖國永遠值得珍藏的財富。
這篇文章,已經不僅僅是一篇文章了。它更是我人生的智慧錦囊,是我人生中的道道彩虹,更是教我以后怎樣待人處世的良師益友。這本書,讀完了,可它帶給我的震撼力卻一直存在著……
讀狼牙山五壯士有感500篇二
讀了《狼牙山五壯士》,我為五壯士的行為感到自豪。
這篇文章主要寫了五壯士接受掩護任務,將敵人誘惑上山,引上了絕路。在頂峰,壯士們痛殲敵人,到彈盡糧絕時,才跳下懸崖。
“副班長葛振林打一槍就大吼一聲,好像細小的槍口噴不完他的滿腔怒火。”這句話體現出葛振林對日寇的仇恨和憤怒,對日本侵略中國的行為憤慨不已,而對日寇的仇恨與憤怒,就是對中華民族的熱愛,對人民的熱愛,對和平的渴望。日本帝國侵略中國,對于我們來說是很憤怒的事,所以這里的描述非常恰當,同時也寄托了作者憤怒與痛恨之情。
“狼牙山上響起了他們壯烈豪邁的口號聲:‘打倒日本帝國主義’!”這句中“壯烈豪邁”一詞說明了五壯士不怕生命危險,勇于犧牲的品德。而且在生命最后一刻大喊驚天動地、氣壯山河的話更讓人敬佩不已,更加突出了五壯士熱愛祖國,熱愛人民。這句話也說出五壯士臨危不懼,對日本帝國的憤怒與痛恨。
日本與中國的戰爭是由于盧溝橋事變,日本借口一名士兵進了城中,剛進去就打。這種陰謀更讓人氣憤,忘恩負義。中國本是表示友好,而日本心中卻一直想著怎樣侵入我們的國土,真是可恥可恨。
我對日本帝國主義非常痛恨,對五壯士的犧牲和行為感到悲壯與自豪。
讀狼牙山五壯士有感500篇三
閱讀了《狼牙山五壯士》這篇課文后,我感覺到無比仇恨和對狼牙山五壯士的敬佩之情。
馬寶玉、葛振林、宋學義、胡福才、胡德林這五位壯士是因為要掩護群眾和連隊轉移的任務而壯烈犧牲的。
五位壯士為了保護群眾和連隊主力堅定不移的新畏犧牲自己的精神,在文中,一個“走”字鏗鏘有力,擲地有聲有色,體現出了班長馬寶玉的態度之堅持,決定之果斷。“緊跟”一詞,也飽含了另外四位戰士的決心。他們明知道那時班長馬寶玉要把敵人引上絕路,不讓敵人找到群眾和連隊主力。還是全身熱血沸騰緊跟著班長。
在戰士們縱身跳下懸崖時,依然想到的不是自己或是自己的親人、家人,想到的而是自己祖國,喊著口號聲:
“打倒日本帝國主義”
“中國共產黨萬歲”
這種高尚的愛國品質,是值得我們學習和敬佩的,因為這是英雄的中國人堅強不屈的聲音!這聲音驚天動地,氣壯山河!
每當我想起他們抗日戰爭時期的辛苦艱難和奮不顧身,與我們如今的幸福生活相比較,不由臉就紅了。我們生活在這和平富裕的年代,不要我們去殺敵,只要我們能努力去學習
學習五壯士的不被打倒的精神,爭做祖國有用的棟梁,為國爭光。
讀狼牙山五壯士有感500篇四
這個星期,我剛剛學習了一篇課文:《狼牙山五壯士》。這篇課文主要講的是:1941年秋,日寇集中兵力,向晉察冀大力進攻,七連把掩護群眾和部隊主力這個艱巨的任務交給了六班的五個年輕的戰士:班長馬寶玉,副班長葛振林,戰士宋學義,胡德林和胡福才。他們一邊痛擊敵人,一邊利用險要的地形,在崎嶇的山路上一次次地把敵人攻了下去。可是,就在敵人再一次發起進攻的時候,他們面前出現了兩條路:一條通向部隊主力;一條通向狼牙山峰頂,那里三面都是懸崖峭壁。為了保護主力部隊和群眾的安全,他們斬釘截鐵地選擇了通向狼牙山峰頂的那條路。班長馬寶玉沉著地指揮著戰斗,五位戰士順利完成掩護任務。敵人還在往上爬,五位壯士英勇地跳下了懸崖。
“打倒日本帝國主義!”
“中國共產黨萬歲!”
五位壯士壯烈犧牲了,他們用自己的生命和鮮血換來了群眾和主力部隊的安全。他們豪邁的口號聲永遠回蕩在狼牙山頂峰,永遠回蕩在我的心間。這,是英雄的中國人民堅強不屈的聲音,這聲音驚天動地、氣壯山河!我被狼牙山五壯士為祖國、為人民勇于犧牲的無畏精神深深地打動了。
和這些英勇的革命先烈們相比,我在學習上碰到困難,往往選擇的是退卻和放棄。遇到了難題就懶得去想,借別人的一抄,就萬事大吉;遇到錯題就等著老師講了把答案一寫,也不去刨根問底弄清楚為什么。現在想來真是羞愧萬分。所以,我一定要珍惜我現在美好的時光,勤奮學習,刻苦鉆研。將來做對國家有用的人。
愿我們的'祖國永遠富強昌盛!
讀狼牙山五壯士有感500篇五
讀了《狼牙山五壯士》這篇課文,我被課文中那五位壯士在彈盡糧絕的情況下,依然不放棄的精神所感動了。
這篇課文的主要內容是:在抗日時期,1941年秋天,日寇集中兵力對我國的晉察冀大舉進犯。七連轉移時,把掩護的任務交給了七連六班的五個戰士。這五個戰士不但痛擊了敵人,還把敵人引上了狼牙山。在彈盡糧絕,走投無路時,為了不被敵人抓住當人質,他們英勇的跳下了懸崖,壯烈犧牲。
這篇課文仿佛讓我看到了那五位戰士一邊攀登高峰,一邊向身后的敵人射擊時的情形;我仿佛聽到了他們壯烈豪邁、氣壯山河的口號聲;我又仿佛看到了那五位壯士堅定的眼神,仿佛聽到那堅定的眼神在說:“加油!加把勁!我們一定要堅持到群眾和連隊主力安全轉移為止!”
我仿佛看到了他們子彈打光了,手榴彈也只有一枚了,可仍然堅持不放棄,用石頭砸向敵人的情形;又仿佛看到了被石頭砸中的敵人狼狽不堪的樣子。仿佛看到有些敵人被當場砸死了,有些敵人滾落山澗,摔了個粉身碎骨,也有些敵人被砸暈了,滾到了懸崖下面。
這讓我想到了我自己遇上一丁點困難就想退縮的事情。有一次,英語班上布置的作業是做兩份初中的英語卷子,一聽到“初中”兩個字,我就想:“初中的呀!我肯定不會做,算了我不寫了,等媽媽教我吧。”媽媽知道了就讓我先看一下卷子。我一看,呀!幾乎全都會,只有一兩道題把握不大。我這才高高興興的去寫了。
還有一次,老師讓背英語課文,我一聽心想:“完了,我肯定背不會!”于是就在桌子上趴著,等著被老師點名課后留下背了。不一會,老師叫我去背,我垂頭喪氣的走過去,咦!我居然會背了,而且第一個就背完回家了!
學習了《狼牙山五壯士》,再想想自己的行為,我認識到,遇到困難不該退縮,也不該輕易放棄,而是應該不斷嘗試和努力!
讀狼牙山五壯士有感500篇六
今天,我們學習了一篇文章,課題是《狼牙山五壯士》。
這篇課文講述了一個在抗日時期的故事。1941年秋,日寇集中兵力,向我晉察冀根據地大舉進犯。七連六班的五位壯士為了掩護群眾和連隊轉移,把敵人引上了到處都是懸崖絕壁的狼牙山。他們在狼牙山山頂,勇猛殺敵,頑強戰斗,與敵人決一死戰。在完成任務后,英勇跳下懸崖的事跡。
其中,有著兩句話是我感悟很深:五位壯士屹立在狼牙山頂峰,眺望著群眾和部隊主力遠去的方向。他們回頭望望還在向上爬的敵人,臉上露出了勝利的喜悅。這兩句話是對五位壯士引敵人上山后英勇跳崖前的描寫,“屹立”這個詞兒表現了五位壯士堅定而不可動搖的英雄形象。“露出了勝利的喜悅”說明戰士們為勝利而欣慰,把個人的生死置之度外,顯出樂觀豪邁的英雄氣概。使人讀后回味無窮。
學習過后,我仿佛看到有五位展示站在狼牙山山頂,他們的神情嚴肅,眼睛全神貫注地瞄準敵人射擊。五位壯士拳頭握得緊緊的,班長馬寶玉沉著地指揮戰斗,他們臉上布滿了密密麻麻的汗珠。幾個小戰士拼命地打,細小的槍口往外噴出如閃電似的子彈,向敵人射去……
想到這里,我不禁臉紅了。因為狼牙山的五位壯士為了消滅敵人,完成任務,寧愿為國捐軀。而我在生活中遇到一個小難題就退縮,不用于面對困難。比如家務活中洗大件的衣服啦;作業中不會做的題啦,這些都能成為我的攔路虎!從今以后,我要好好學習五位壯士不畏懼困難,用于戰勝困難的精神!
學習了這篇課文,我感受到了五位壯士們為祖國人們勇于獻身的精神!讓我們永遠記住他們的名字:馬寶玉,葛振林,胡福才,胡德林,宋學義。啊!我們要想這些愛國英雄學習,常懷一顆愛國之心!好好學習,掌握本領,長大了為祖國的繁榮富強做出應有的貢獻!
讀狼牙山五壯士有感500篇七
關于戰爭,許多優秀的兒女付出了生命,他們不惜一切代價地把自己國家的土地奪回來,他們都是那樣的無私、偉大,臨危不懼、豪情壯志呀!看完以下的《狼牙山五壯士》這篇文章,您一定會思緒萬千,淚水如潭!
在1941年秋,大部隊交給了一個任務給五壯士。讓五壯士把敵人引到狼牙山,好讓廣大群眾有機會逃生!但隨著敵軍越來越多,知道抵抗不住,于是五壯士下定決心:寧愿跳崖,也不死在敵人的槍口下!嗖!幾聲水花聲蕩出了崖下的水面中!
看到這里,你是否滿腔努火、恨不得把這些日本侵略者統統從消滅?日本鬼子們是那么的狡滑、可惡,他們以多欺少。不過,五位壯士沒有害怕日本鬼子,而是繼續與他們作殊死拼搏,五位壯士是那么的堅強不屈,視死如歸呀!
五位壯士跳崖后會發生什么事呢?我懷著好奇心,上網搜了搜,原來,班長馬寶玉和胡德林、胡福才壯烈犧牲,而葛振林、宋學義身負重傷,他們的傷勢嚴重,慘不忍睹啊!看完了剛剛上網搜集的文章后,我對五位壯士的敬佩之心油然而生。五位壯士英勇跳崖壯舉,是多么的驚心動魄啊!他們是那么的英勇,那么的偉大,那么的愛黨,那么的愛國呀!他們跳下懸崖為的是什么?為的是大部隊與廣大人民群眾安全撤離,為的是能讓大家、群眾、國家不被侮辱,過上安寧的日子,為的是讓我們美麗國家的任何一寸土地不被日本鬼子侵略、破壞、毀掉!
日本人是那么的可惡,仗著自己的強去欺負弱小的國家!看,有多少革命英雄死在他們的槍口下呀!如:王二小、雨來、趙一曼、毛岸英他們是我們心中的大英雄,他們是那么的堅強不屈、臨危不懼、愛國、愛黨即使用無數個詞語贊揚他們的英雄氣概,也不能完全說完他們是那樣的偉大!
所以,我們從小就要好好學習,學好知識、研究科學,不能忘記以前祖國的恥辱,不能將這些恥辱延續下去!我們是祖國未來的花朵,我們要努力學習,振興中華!
讀狼牙山五壯士有感500篇八
讀了狼牙山五壯士這篇課文,我被深深的感動了。這篇課文生動的講述了五位戰士為了人民群眾和主力安全轉移,堅持革命不怕犧牲,最終英勇就義的故事。
五位壯士為了群眾和連隊的安全,放棄了追隨大部隊的活路,走向了通往死亡的絕路。因為他們知道,若是跟隨連隊,敵人也必定會跟隨著他們。于是他們離開大部隊,獨自誘敵上山,與敵人經過一場激烈斗爭后, 選擇了跳崖結束生命。 他們在危難面前寧肯犧牲也不愿做敵人俘虜的愛國精神令我崇敬。
日本對中國施行的種種滔天罪行令人發指!我感覺到無比的憤怒! 日本人安分守己的在自己的國家好好生活不行嗎? 為什么要來侵占我們中國的領土?如果沒有日本的侵犯,中日兩國就不會發生這樣悲慘的戰爭,就不會有那么多無辜的百姓死于非命!難道日本人認為中華民族是軟弱無能, 任人宰割的嗎?! 肯定的告訴你們: 不是! 中國人不是好欺負的。 就像這五位英勇的壯士,雖然只有寥寥五人,但他們依然頑強抗爭消滅了許多敵人。 他們用自己的行動告訴世界:中國人是有骨氣的! 中國人是不會向敵人低頭的!
這篇課文讓我想起了不久前新聞中報道的“最美司機”——吳斌。 吳斌只是一位普通的公交車司機,但他的事跡卻讓所有人都感動。
那一天, 吳斌如往常一樣駕車行駛在路上, 可突然間,從對面貨車上飛來一個銳器,穿透擋風玻璃直接插入吳斌腹部!在這生死的瞬間,吳斌強忍劇痛,繼續開車。為了不讓車上的乘客因為突然的剎車受傷,吳斌堅持著將車安安穩穩的停在了路邊。 車上的乘客都有驚無險,但吳斌卻因為傷勢過重搶救無效死亡。
如今我們的生活水平不斷的提高,人們過上了相對安逸的生活,但這并不意味著我們就要安然享受,停滯不前。不論是在以往還是現在,總不乏具有良好品德的人。 五位壯士和吳斌在危難面前,都選擇了舍己為人,這樣的精神值得所有人學習。只有人民素質提高,國家才能更強大,才能不受欺辱!
讀狼牙山五壯士有感500篇九
緬懷漫漫歲月,凝聚縷縷遐想。翻開那摞摞發黃的歷史,在戰火紛飛、硝煙彌漫的歲月里,曾幾何時,山河在嗚咽,松濤在哀泣,每一寸土地都被烙上深沉的血痕,每一張容顏都布滿了驚恐的陰霾,祖國遍體鱗傷,千瘡百孔。“風蕭蕭兮易水寒,壯士一去兮不復返。”飽經風霜的中國如一艘擱淺的古船,盡管緩慢,盡管沉重,但仍堅挺著前進的風帆乘風破浪。狼牙山五壯士又一次詮釋了這句悲而不失其壯的千古名句:有福同享,有難同當,華夏兒女,泱泱的氣節如竹如松般根深蒂固!
1941年的秋天,五壯抗日英雄上刀山,下油海般完成了阻擊敵人、掩護人民群眾和連隊轉移的艱巨使命。在彈盡糧絕之時,因寡不敵眾,不甘被虜,毅然跳崖,以身殉國,譜寫了一曲驚天地、泣鬼神的英雄樂章。
“巍巍燕山高,瀟瀟易水寒。英雄五壯士,威震狼牙山。”狼牙山五壯士以天下事為己任,浴血奮戰,披荊斬棘,力挽狂瀾,吹響我們民族歷史新的紀元!當我駐足于雄偉蜿蜒的萬里長城之上,當我止步于滾滾東去的黃河之邊,當我靜立在煙波浩渺的渤海之濱,當我凝視著冉冉升起的五星紅旗之時,昔日的情境歷歷在目。五壯士吶喊:“打倒日本帝國主義!中國共產黨萬歲!”隨之相繼跳崖,為國捐軀。我心潮澎湃,感慨難平,一股莫名的潛流侵入,一種敬仰之情油然而生。他們的精神與天地共存,與日月同輝!
回眸當年五壯士的驚天壯舉,站在時代的今日,作為跨世紀的接班人,我們更應該用激情點燃希望之火,用青春汗水澆灌成功之花。多少仁人志士克服了艱難險阻,,赴湯蹈火;多少革命先烈拋頭顱,撒熱血,前仆后繼!如果我們在生活中遇到挫折、坎坷,就打退堂鼓,那怎么對得起先烈們的英靈呢?
五壯士的英雄壯舉是中華民族的脊梁,是炎黃子孫的楷模。他們的英雄氣節將浩氣長存,他們的英勇事跡將流芳百世,永垂不朽……
同學們,讓我們永遠記住1941年秋日的這一天吧!狼牙山五壯士向我們展示的大無畏的革命精神將光照千秋!
讀狼牙山五壯士有感500篇十
“壯士”是英雄不屈不饒、敢于犧牲的代名詞,那5位雙手粘滿鬼子鮮血的英雄們,只有這威武雄壯的字眼才能配得上他們。
他們生陷在那個幾乎泯滅的舊中國。為了解救舊中國,他們成為了軍人,在戰場中奮勇殺敵,最后他們拼光子彈,扔完最后一塊石頭,為了不做敵人的俘虜跳崖而 死。而看看現在的我則過著無憂慮人仙般的日子,雖然我們的生長情況截然不同,但他們那種英勇無畏的精神久久震憾著我的心靈。
《狼牙山五壯士》講了五位壯士英勇殺敵敢于犧牲的傳奇故事,我第一次看這部電影是在我9歲時,9歲那年這也是我二年級的時候,父母為了讓我多吸收一些戰爭 知識,為了讓我學習故人們那種面對死亡毫不畏懼,舍生忘死的崇高精神,特地從網上找來了《狼牙山五壯士》這部片子,讓我仔細觀摩,細細去品味他們的那種英 雄氣概。而我卻為了快點完成作文任務,滿腹牢臊地打開了電影,心不在焉地看了起來,但我還是看得一波三折,一漲一落,是他們讓我明白了苦是什么?犧牲又怕 什么?
而真正讀懂他們這種大無畏精神還是在我11歲那年,我正在做作業,前面的題我毫不費勁地做好了,可是到最后思考題遇到難關了,左撓撓,右撓撓,怎么也想不 出來,正當我想放棄時,猛然想起了《狼牙山五壯士》影片中的一幕幕,他們不怕困難,不怕流血犧牲的畫面在我腦海中久久浮現。他們在生死攸關中都能克服困 難,在絕望中發現希望,不管多大的困難都能一一克服。正是困難讓他們拋頭顱,撒熱血,前仆后繼換來我們今天美好的生活。而我卻連這小小的思考題都不想克 服,想一放了之,那長大之后我又怎么為我的祖國做貢獻呢?我的心一陣波動之后慢慢靜了下來,尋找切入口,終于在我堅持不懈的努力下做出來了。
我與他們的確有太多的不同,但并不會影響我,讓我走向英雄之門!
登上烽火臺,遙望狼牙山,鐵血五壯士,喊殺猶震天。只有它們才配得狼牙山五壯士!
讀狼牙山五壯士有感500篇十一
讀了這篇課文,五壯士的英勇形象一直在我心里,當然,我感到無比的惋惜,五壯士為了讓敵人不發現連隊和群眾,奮不顧身地把敵人引上狼牙山。
課文中五壯士把敵人引上狼牙山,再把敵人消滅然后英勇跳崖的事情。五壯士是為了連隊和群眾不被發現才把敵人引上狼牙山上,繼而跳崖,這種舍己為人不畏犧牲的精神怎不會讓人感動呢?班長馬寶玉沉著地指揮戰斗,讓敵人走近了,才下命令狠狠地打,馬寶玉可以在遠處狠狠地打,馬寶玉不怕死,但是他把敵人打得落戶流水,但他不怕死,我看見他很恨日本兵,也看見了他對群眾的熱愛。
我在報紙上看過這樣的一則新聞:一個年僅七歲的小男孩不幸墜入河中,加上那時那個地方很冷,碰巧又是開閘放水的時候,在一陣呼喊中,應該有7到10人跳入冰涼的河中,救下了小男孩,其中第一個下水為了救人而犧牲了,最終,六個人獲得了獎賞,一人死亡,那個英雄被賦予了見義勇為的稱號,并且被放在殯儀館里被所有人追悼。
我在這個事情里也看到了與五壯士相同的舍己為人的品質:為了不讓敵人發現連隊和主力,班長馬寶玉斬釘截鐵地說:“走”帶頭向棋盤陀走去。戰士們熱血沸騰,緊跟班長后面,他們知道班長要把敵人引上絕路。引上絕路,就意味著五壯士要壯烈犧牲,但是班長馬寶玉寧死也不讓敵發現連隊主力和群眾,并且是斬釘截鐵說。生命是無價的,只有一次,那掉下去可是會百分之九十八死,面對這緊要關頭班長馬寶玉竟然是斬釘截鐵地說走,好一個斬釘截鐵,我心中的熱血似乎也沸騰起來,這就是革命的力量!
當我讀到副班長葛振林打一槍就大吼一聲,好像細小的槍口噴不完他的滿腔怒火。我深深的體會到葛振林對日本軍的巨大痛恨和憤怒,對日本侵占中國憤慨不已,我看見了壯士葛振林是非常愛國的。也對國家很忠貞不渝的。
作為一位二十一世紀的小學生,我不能感受到五壯士真正打敵人的場景,但是,我能感到五壯士不為犧牲的精神和敵人抗戰到底的決心。
讀狼牙山五壯士有感500篇十二
當五星紅旗在天安門上空高高升起時;當紅領巾在我們的胸前隨風飄揚時;當我們在教室里專心致志的聽老師講課時,你是否想過,今天的幸福生活是那些英雄先烈們用生命換回來的。這幾天,我學了《狼牙山五壯士》這課中就有這樣的英雄。
本文主要寫1994年秋,七連六班的五位戰士接到了一個任務,把敵人引開,掩護群眾和大部隊主力轉移。五位戰士把敵人引上了狼牙山,原本任務已經完成了,但是他們擔心如果自己跟上部隊,敵人也會緊跟過去,對群眾和部隊主力造成傷害。所以,他們決定把敵人引上絕路,當到了頂峰時,他們的子彈已經用完了,最后,他們為了掩護大部隊英勇跳崖。
最令我感動的是,當五壯士決定把敵人引上絕路,也把自己引上絕路時,他們并沒有表現出猶豫不決,而是斬釘截鐵、熱血沸騰。他們這樣舍小己為國家的奉獻精神難道不值得我們學習嗎?
當我讀完全文時,在被五壯士英勇獻身、舍生取義的英雄氣概感動的同時,我不禁想,我們今天的幸福生活不是有很多像五壯士這樣的英雄們用生命換來的嗎?
黃繼光為了讓戰友占領被敵人奪取的高地,用自己的胸膛堵住了敵人的槍口;放牛的王二小為了保護鄉親們,把敵人引進了共產黨的埋伏圈,但卻被惱怒的日本鬼子挑死在刀尖;劉胡蘭為了不泄露黨員的名單,寧死不屈,最后也死在了敵人毫不留情的鍘刀下……為了社會主義事業和新中國的憧憬,英雄先烈的死比生更有意義,更有價值。
想想他們,再想想自己,我不禁有些羞愧不已。三年級時,我有幸被選為國旗方隊的隊員,剛開始,我覺著很新鮮,但過了一段時間,我覺得每天都練得腰酸背疼,那種新鮮感就憑空消失了。結果,還沒等到訓練完成,我就中途退出了。現在回想起自己當時對待困難的態度,在看先烈們為了民族大眾的解放事業赴湯蹈火的精神,覺得自己的做法是多么慚愧啊!
“少年強則國強,少年智則國智”。先烈們,我一定要以你們為榜樣,不怕困難。珍惜你們為之奮斗,甚至犧牲得來的勝利成果,繼承你們的遺志,把我們的祖國建設的更加美好,更加強大!
讀狼牙山五壯士有感500篇十三
今天,在老師的指導下,我學習了語文課本中《狼牙山五壯士》這篇文章,了解到五壯士在抗日戰爭的可歌可泣的英雄事跡,內心深處久久不能平靜。
課文中講述的故事是在抗日戰爭時期,五壯士面對日寇對根據地的瘋狂掃蕩,接到了連隊下達的掩護部隊和群眾撤退的光榮任務,勇敢地阻擊并痛殲敵人,把敵人引上山頂絕路,勝利完成任務,最后視死如歸,縱身跳下懸崖。
通過學習,我被五壯士那種舍己為人的革命精神深深感動。課本中,五壯士的任務就是掩護部隊和群眾撤退,阻擊敵人,剛開始,他們就已經順利完成任務了,他們拖住了日寇,為大部隊和群眾撤退贏得了寶貴時間,這時,他們完全有理由也撤退了,回到大部隊,即便不順著大部隊方向走,完全也可以去別的路線,保全生命。但是,為了防備日寇追擊大部隊和群眾,讓大部隊和群眾更安全,他們選擇了把敵人引上山峰,那兒就是一條絕路,意味著再無生還的可能,明明知道最后的結果,但是為了部隊和群眾,依然義無反顧,無怨無尤,獨自承擔最壞的結果,這是一種何等的胸懷!更是一種無比崇高的精神,值得我們學習。
其次,在本文中讓我感受最深的就是文章最后的五壯士的英勇頑強和不怕犧牲的精神。把敵人引上絕路,彈盡糧絕,槍膛里打出最后一顆子彈,他們毅然決然地利用山頂優勢,搬起石塊砸向敵人,這不但說明了五壯士對敵人的無比仇恨,更能體現了他們的英勇頑強。在山頂上,石塊已經用完,敵人馬上就要撲了上來,他們砸碎了手中的槍,決不能把槍留給敵人,讓它成為敵人屠殺群眾的兇器,寧死不當敵人的俘虜,大義凜然,視死如歸,勇敢跳下了懸崖,體現了中國人高尚的革命氣節。
讀完整篇文章,我深深知道,作為新時代的少年兒童,應當學習他們的高尚的革命氣節和不怕犧牲的革命精神,從小培養自己的愛國情操,感受其間的愛國氛圍,面對列強,甚至面對外敵入侵,我們應當堅定祖國利益高于一切的堅定信念,有敢于奉獻自我的不怕犧牲精神。
在現在和平環境下,我們應當努力學習,掌握科學文化知識,長大后,即便不能守邊戌疆,保衛祖國安全,同樣也可以用自己勤勞雙手,將祖國建設的更加美麗富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