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明禮儀教育心得體會
學習中的快樂,產生于對學習內容的興趣和深入。世上所有的人都是喜歡學習的,只是學習的方法和內容不同而已。那么心得體會該怎么寫?想必這讓大家都很苦惱吧。下面我幫大家找尋并整理了一些優秀的心得體會范文,我們一起來了解一下吧。
文明禮儀教育心得體會篇一
禮儀就是尊重自己、尊重別人需要的儀式。禮儀所體現的不僅是個人有禮貌的簡單層次、更是反映一個國家、一個民族的文明程度。每個人在日常生活中都有自己的愛好和行為習慣,有人說這是不能改變的,我認為不是不能改而是你有沒有信心去改,我想為了提高國民素質,每個人都應該盡心盡責,努力改變自己的不良習慣和行為。教師是學生的良好表率。我身為教師,禮儀尤為重要,孩子天性好模仿,他們學習說話,待人接物,往往都是從模仿開始的。作為孩子的教師自然是他們學習的榜樣。
首先是教師的形象禮儀。一個人氣質、自信、涵養往往從他的姿態中就能表現出來。作為塑造人類靈魂工程師的老師,更要注意自己在各種場合的行為舉止,做到大方、得體、自然、不虛假。因此作為教師,首先要注重形象禮儀,做到儀表衣著文明。教師的著裝應符合身份——簡潔、端莊。日常工作中,我重視對自身的要求。首先是發型,簡潔利落。其次是衣著,保持得干凈整潔,另外,服裝的式樣做到樸素大方,協調得體。
其次是教師的舉止禮儀。 它包括坐立行的姿勢,以及表情動作行為習慣等。如果教師注重了自己的著裝,但在坐立行方面卻做出一些不得體的行為,也是非常難看的。好的教師不僅通過在課堂上講課實施教育,而且在日常生活中規范自己的言行舉止,以良好的道德風范,對學生實施教育,通過自己的存在,自己的人格,對學生發揮影響。因為“身教重于言教,榜樣的力量是無窮的”??鬃釉f過:“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雖令不從?!薄吧碚笔墙虝说南葲Q條件,教師要求學生做到的自己必須身體力行,要求學生相信的,自己必須堅信不移;不允許學生做的,自己堅決不做;在學生面前做到的,在學生不在時也必須做到。
再次是教師的語言禮儀。語言是人們在交往過程中表情達意的工具,是教師在教育活動中使用的最主要的手段。俗話說“言為心聲”,語言的美與否,直接關系到思想感情的表達、交流的完美與否。教師的語言是一種技術更是一種藝術。這要求教師的語言要規范純潔,準確鮮明,生動幽默,要善于運用語言的力量啟動學生的求知欲。教師的語言還要情理結合。讓學生知曉做人的基本道理,讓學生在思想上認同以后再加以行為上的引導,使他們在思想、行為上不斷積累加強自己的人格素質。語言禮儀還要求說話要懇切、謙遜、親切。“修辭立其誠”。只有真誠的話語才能感動人,才能架起感情的橋梁,溝通彼此的心靈。同時,語氣要親切和氣,這樣才容易使人接受,并從中受到啟迪、感染。在生活中,同是一句話,語氣不同,效果迥異,人人都有體驗。
我堅信:從今以后,一定給學生樹立一個良好的楷模;在不同的場合用不同的禮儀行為,讓我自身良好形象影響著我身邊的每一個人,我們的校園將會真正和諧融洽,社會將會變得更加和諧美好!
文明禮儀教育心得體會篇二
英國著名教育家約翰·洛克說:“禮貌是兒童與青年所應該特別小心養成習慣的一種大事?!边@點,我們應向周學習,美國總統尼克松曾在他寫的《領袖們》一書對此作過評價。尼克松說:“周恩來的敏捷機智大大超過我能知道的其他任何一位世界領袖。這是中國獨有的特殊的品德,是多少世紀以來的歷史發展種種中國文明的精華結晶,他待人很謙虛但很沉著堅定?!敝芏鱽淼奈拿髡勍隆⒍Y貌舉止和他所具的令人折服的氣質和風度,正是他那高尚的品德、寬闊的胸襟、超群的智慧、美好高尚心靈的生動體現。
看來,文明、禮儀是非常重要的。那么,我們應該如何去做呢?首先,注意培養自己美好高尚的心靈。從表面上看,文明禮貌是外在的,而實際上外在的形式下蘊含著內在思想和情感。真正講文明懂禮貌的人,是有著美好心靈的人,美好的語言來自于美好的心靈,這就是人們常說的“言為心聲”、“形為內現”.其次,要在實踐中用文明禮貌的道德標準要求來規范自己的言行舉止。文明禮貌,重在表現。主要包括四點:①謙虛禮讓②談吐文明③舉止端莊④講究衛生。我想,你若能做到以上四點,也不愧為“禮儀之邦”的成員了。
德國著名文學家歌德有句話說得好:“一個人的禮貌就是一面照出他的肖像的鏡子。”的確,人們總是根據你的言談舉止評價你。因為,禮貌是人類和諧相處的金鑰匙,只有擁有它才會有幸福、快樂。
文明,是每個人必須具備的素質
千百年來禮儀之風傳承至今,我國素以“文明古國”、“禮儀之邦”著稱于世。在當今的社會,上到國家元首互訪,下至平民百姓的交往,從政壇巨匠的微笑到商界名家的握手,更是閃耀著文明禮儀的光輝。
當我們接觸一個人之后,常常會給他一些評語:“這個人素質高,有風度”;“這個人有教養,談吐文雅”;“這個人太差勁,連句客氣話都不會說”;“這個人俗不可耐,滿嘴臟話”;“這個人太邋遢,衣服皺巴巴,連臉也沒洗干凈”……一個素質高、有教養的人,必須有良好的文明禮儀。這樣的人,才會被人尊重,受人歡迎。
文明禮儀教育心得體會篇三
禮儀是一個人乃至一個民族、一個國家文化修養和道德修養的外在表現形式,是做人的基本要求。從個人角度來看,一是有助于提高個人的自身修養二是有助于人美化自身、美化生活,三是有助于人們的社會交往,改善人們的人際關系;從企業的角度來說,可以美化企業形象,提高顧客滿意度和美譽度,最終達到提升企業的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的目的。比如說自己對于各種禮儀的掌握還不夠,或多或少還有“按著制度做,服務態度準沒錯”的思想。 勤奮學習、學以致用;真抓實干、務求實效;艱苦奮斗、勤儉節約;發揚、團結共事;生活正派、情趣健康。要團結同學一起工作,要盡可能過樸素的生活,要結交良師益友,養成健康向上的生活情趣。
中國是一個有著五千年歷史的文明古國,中華民族素來是一個溫文爾雅,落落大方,見義勇為,謙恭禮讓的文明禮儀之邦。華夏兒女的舉手投足、音容笑貌,無不體現一個人的氣質與素養。荀子云:“不學禮無以立,人無禮則不生,事無禮則不成,國無禮則不寧?!蔽拿鞫Y儀是我們學習、生活的根基,是我們健康成長的臂膀。
作為中國人,我們在對外賓撿垃圾的行為表達敬意的同時,也更應該為自己的行為感到慚愧。中國有讓我們引以為驕傲的秀麗風光,更有“禮儀之邦”的美稱。然而秀麗風光今天仍在,美好禮儀卻被一些國人丟得差不多了。
再看看我們的孩子們。在優越的物質生活條件下生長起來的獨生子女,在文明禮儀方面也存在著諸多的不文明的言行:在家庭中,長輩們重智力學習輕德育教育,認為孩子只要學習好就行了,忽略了對孩子文明禮儀的教育,導致了他們對家人冷漠自私,一切以自我為中心,不與父母溝通,不理解家長的辛苦,不珍惜家長的錢財,不分擔家庭的勞動,一味索取不知奉獻;在學校里,不聽從老師的教誨,說一些時髦的臟話,穿一些奇特的衣服,留著時尚的發型;不知道認真學習,在校園內大聲喧嘩,亂扔垃圾。這些行為直接影響同學們的健康成長,也影響了學校的形象??鬃釉啤耙阉挥?,勿施于人”。文明禮儀時刻提醒我們周圍還有別人的存在,我們的行為會相互影響,人與人之間應該建立一種現代化的文明和諧的人際關系!
其實,要想成為一名“講文明,樹新風”的時代青年并不是一件很困難的事情。只要我們從身邊做起,從小事做起,就能養成良好的行為習慣。
從身邊做起。講文明語言,平時不講粗話、臟話;遵守校規校紀,不曠課、不遲到早退、不打架斗毆、不隨地吐痰、不隨地吐口香糖、不亂扔垃圾;儀表整潔大方,在校期間不化濃妝、不配戴首飾、不穿奇裝異服;尊敬師長,見了老師主動問好;團結同學,提倡文明上網,科學上網;不看不健康的書籍和錄像;生活儉樸,不比吃穿,不浪費糧食。在家尊敬長輩,孝敬父母,體諒父母工作辛苦,生活節儉。
社會的全面進步不僅體現在物質的充足、技術的先進上,更需要陶冶完美的精神、高尚的人格。促進全社會成員健康人格的構建,需要重建禮儀,讓人們心靈相通,友好相處,在和諧的社會生活中獲得精神上的愉悅、心靈上的滿足。這就需要我們在弘揚中華民族優秀的傳統禮儀基礎上,重建新的、體現時代要求的文明禮儀,讓中國在成為經濟強國的同時,也成為新世紀的“禮儀之邦”!
讓我們全校上下,攜起手來,讓文明禮儀之花開滿校園的每個角落,為把我校建設成為一流的現代化名校而不懈努力吧!
文明禮儀教育心得體會篇四
綻放文明禮儀之花
中國是一個歷史悠久的國家,更是一個“文明古國”.講文明是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是我們每個人的責任與義務.隨著時間的推移,我們的文明意識越來越強烈.一個人如果不懂禮儀,就好像樹木沒有枝葉一樣,無法生存。對于個人來說,禮儀是一個人的思想道德水平、文化修養的外在表現,對于一個社會來說,禮儀是一個國家社會文明程度、道德風尚和生活習慣的反映。
在生活中,在我們身邊,一個個文明故事正在演繹,一首首禮儀之歌正在唱響。但是,生活中偶爾也會有一些不和諧的音符存在。比如:有的人在公共場所亂扔垃圾紙屑、在公園隨意攀爬樹枝,踐踏花草,在名勝古跡上或風景名勝區亂涂亂畫,在公眾場所隨意吸煙,有的人出口臟話,粗話連篇,更有甚者隨意損壞公共財物等等。
我們是國家的小主人,我們今天有了豐富的物質生活,更需要建設高度的精神文明。好的文明禮儀習慣,可以影響你的學習,你的生活,甚至將來的一生都將受用不盡,文明的舉止,文明的行為,加上恬靜、幽雅、舒適的學習環境,濃郁的文化氛圍,會啟迪我們不斷探索,求知。因此,同學們讓我們攜起手來,還我們一個文明、美麗的校園,從現在起,從我做起,從每一件小事做起,我們應該堅決摒棄我們身上種種不文明的行為,養成良好的行為習慣。做一個真誠友愛、禮貌待人、品德高尚的學生,做一個勤奮學習、積極向上的學生。
文明就像一滴水,許多人的文明匯起來就是一片海洋,而海洋中總會有雜質;文明像一盞燈,燈光亮一些,我們身邊的黑暗就會少一些。
讓我們在心中亮起一盞文明的燈,在心中種起一朵文明的花,多一點耐心的等待,多一點親切的關愛,就會使文明之花開得更加艷麗!
讓我們用自己的點點滴滴的行動,譜寫文明禮儀的樂章,澆灌美麗的文明之花。
文明禮儀教育心得體會篇五
文明禮儀是中國傳統美德,也是德育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更是每個人道德修養的外在體現,
20xx年一月下旬至二月中旬,臨淄分局開展了一次以提升執行超越為主題的學習教育活動,其中文明禮儀是這次活動中的一個重要環節。通過這次活動的開展和平日里的培訓學習,我從中領悟到了文明禮儀的真諦,現在我來談談自己的一些心得體會。
我國素有“禮儀之邦”的美譽,自古以來,中華兒女一直將文明禮儀放在相當重要的位置。改革開放后,人們的社會交往日益增多,社會禮儀也顯得更加重要。為適應這個新形勢,機關工作場所十分需要有禮儀禮節的氛圍。機關工作人員作為機關工作的“主體”,要有效地做好日常工作,亟待注重三個方面的問題:
其一、更新觀念,適應形勢。懂得機關禮儀是社交禮儀的重要方面,明確講社交禮儀與做好機關干部的關系,正確認識在機關日常工作中講禮儀禮節與做好機關日常工作關系的哲理,從而提高講究禮儀禮節的自覺性。
其二、內強素質,外樹形象。外表文明是內心文明的反映,培養良好的禮儀行為,必須有內心的文明素質。機關工作人員所做的每一項工作,都反映一個人素質的水準,代表政府的形象,
因此,每個機關工作人員都應當認真學習社交禮儀的基本知識,加強自身修養,培養高尚的情操和良好的習慣。注意自己的外表形象,說文明話,做文明事,著裝端莊整潔,舉止文明斯文,保持一種有內在素質,有外表文明的良好形象。
其三、自覺養成,注重實效。良好的禮儀素質,文明的行為,并非一朝一夕能提高和養成的,而要靠平時做起,從點滴做起。如接一只電話,應當首先說:“您好!請講……”這種和藹可親的話語,會給人一種親切、溫馨的感受。機關工作人員不僅要在機關日常工作中時時處處講究禮儀禮節,注意職業禮儀,而且還要講究家庭禮儀,注意家庭美德的培養,用家庭美德來帶動機關禮儀工作的拓展。家庭禮儀是社交禮儀的重要組成部分,它應以家庭美德為主線,每個成員都能自覺做到尊老愛幼,相互尊敬,講文明,懂禮貌,守規矩,和睦相處。我們只要持之以恒地注重實效,從平時做起,從點滴做起,就能成為深受群眾歡迎的一名機關工作人員。 通過學習和開展文明禮儀,使我意識到,原來在平時的工作中我們有很多地方都做得不到位,從小小的鞠躬禮到文明用語,似乎我們都有太多的忽略,比如在平時工作中鞠躬禮不標準、文明用語聲音太孝面部無表情等常見問題我們好像都沒有多加注意。社會的全面進步不僅體現在物質的充足、技術的先進上,更需要陶冶完美的精神、高尚的人格。促進全社會成員健康人格的構建,需要重建禮儀,讓人們心靈相通,友好相處,在和諧的社會生活中獲得精神上的愉悅、心靈上的滿足。這就需要我們在弘揚中華民族優秀的傳統禮儀基礎上,重建新的、體現時代要求的文明禮儀,讓中國在成為經濟強國的同時,也成為新世紀的“禮儀之邦”!
文明禮儀教育心得體會篇六
文明禮儀
"禮”,在字典上的解釋是;由一定社會的道德觀念和風俗習慣形成的,大家共同遵守的禮節?!岸Y”是指人的容貌,舉止?!岸Y儀"指的就是”人類社會交往中應有的禮節儀式。”
中華民族自古以來就非常崇尚禮儀,號稱“禮儀之邦”??追蜃釉f過“不學禮,無以立。"就是說一個人要有所成就,就必須從學禮開始。可見,禮儀教育對培養文明有禮,道德高尚的高素質人才有十分重要的意義。
在當今的青少年學生中,不少人對應有的禮儀不重視,禮儀觀念淡薄,導致思想品德滑坡。
一些人在學校里,不會尊重他人,不會禮讓,不講禮貌;在社會上不懂怎樣稱呼他人,甚至隨心所欲,滿口粗言爛語;在家里不懂孝敬長輩,唯我獨尊。自古以來的“禮儀之邦”的美稱,會不會斷送在當今青少年手中??梢娗嗌倌陮W生中,深入開展禮儀教育,重塑中華民族“文明禮儀”的新形象,培養文明有禮的新一代,是十分必要和非常重要的。
“劉備三顧茅廬”的故事說明只有尊重別人,才能受到別人的尊重和信賴,在事業上獲得成功。周恩來爺爺一生鞠躬盡瘁,為了黨和人民的事業做出了許多貢獻。但每次外出視察工作,離開當地時總是親自和服務員,廚師,警衛員和醫務人員等一一握手道謝。周恩來爺爺是尊重他人的典范,是我們青少年學習的的榜樣。
作為祖國的新一代,我們應該要發揚祖國的傳統和“禮儀之邦”。讓祖國越來越昌盛,越來越偉大啊!
文明禮儀教育心得體會篇七
這是我從《文明禮儀》這本書中得到的啟示,使我感慨微深。
這本書用強強和小淘作為例子,深入淺出、生動活潑的語言,精美的圖片,讓同學們在不知不覺中受到文明禮儀的教育,使自己的情操一次次升華,道德修養在一次次提高,使人身臨其境,愛不釋手。
“文明禮儀從我做起”這是我讀著本書最大的收獲,也是億萬中小學生應該懂得的道理。青少年是祖國的花朵,民族的希望。全社會都在關注著我們的健康成長。現在人們慢慢意識到文明禮儀教育的重要性,并引起全社會的重視。人們明白現在當務之急是教育和引導青少年從小豎立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培養和造就千千萬萬具有高尚品質和良好道德修養的建設者和接班人。只有這樣,才能把祖國建設地更加美好,變得更加繁榮富強。
書中的強強現實社會中不乏其人,但是我肯定想小淘這樣的學生為數不少。如果我們能讓這些像小淘的學生受到文明禮儀的教育,那我們的社會將更加和諧?!段拿鞫Y儀》這本書就是我們最好的選擇,它能讓同學們在潛移默化中受到文明禮儀的教育與熏陶。
中國有著五千年悠久的歷史,是世界文化古國之一。在這漫長而又光輝的歷史中,古人給我嗎留下許多美德,也有很多傳為佳話的美談。例如:孔融讓梨、緹縈舅父等等。這些膾炙人口的故事不正是古代文明的真實寫照嗎?
講文明、懂禮貌是億萬中小學生健康成長的需要,也是他們將來走向社會的必備素質和社會進步的必然要求。因此,只有讓青少年們熟知禮儀,體現文明禮儀,使人們受到教育,祖國的明天才會更加美好!
文明禮儀教育心得體會篇八
在一些美麗的景點,走在干凈的小路上,路邊綠陰陰的草地,美麗的鮮花,讓人有心曠神怡的感覺。
可每當大批游人過后,低頭一看,地上的垃圾糖紙、零食袋、塑料方便袋、果皮等,總是處處可見,害得環衛工人只能跟在游人屁股后面追著撿垃圾,簡直太不尊重人們的勞動成果。工人們好不容易造出來的垃圾箱不用,卻往美麗的地方扔垃圾,稍不留神還會有讓人摔倒的危險。反過來想一想:如果是別人在這些地方扔了垃圾,那么你差點被絆倒、滑倒,你的心里是什么滋味呢?是好受還是難受呢?如果,每人都扔到那兒去,那么,還是景點嗎?分明就是一個垃圾堆。
我們家在我的帶頭下,每個人都已經養成了不亂扔垃圾的好習慣。清明節那天,我們去施耐庵紀念館玩,因為天很熱,于是就買了個雪糕,吃完了雪糕爸爸正準備把袋子扔到地下,我連忙阻止了:“爸爸,你有沒有想過,如果每人都扔一個垃圾,積少成多,垃圾遍地,這里還是景點嗎?在這樣的景點玩多不舒服!”爸爸微笑著點點頭,向我翹起了大拇指,并扔進了垃圾箱,這時,我才滿意的點點頭。
再想想我們的學習生活中,有著太多的文明禮儀需要我們做好而沒有做好的:學校樓梯上的一個個的標志,為什么老有同學不遵守?我們的預備鈴響了,為什么老有同學不能做到按時上課、擺好桌面?為什么課堂紀律老有幾個同學不能自覺遵守……
你們知道嗎,古代人把“聰”分為好幾部分——用耳朵聽、用眼睛看、用嘴說、用心想,這樣的人才能算是聰明,可有的同學為什么老是做不到?
中國是一個禮儀之邦,讓我們從身邊的一件件小事情做起,讓我們的校園、我們的生活更加和諧與美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