介紹紹興的好句子錦集五篇
介紹紹興的400字作文
紹興市一個歷史悠久的古城。至今已有二千五百多年的歷史了,也就是說,它也有很久遠的.風俗文化了。
來到紹興,最著名的當然要算“三烏”:烏干菜、烏氈帽、烏篷船。
還有烏干菜也應是紹興人的一大特色了吧。將采在太陽下曬幾天,在用各種用料將其腌制,之后再在太陽下曬幾天,烏干菜也算是完成了。再細細品嘗;嚼勁十足,滲透在菜內的鹽分被嚼出來口齒留香,回味無窮……
吃、行方面都介紹了,也該說說穿的方面了——烏氈帽。烏氈帽,顧名思義,就是用毛氈制成顏色烏黑的帽子。雖然這種帽子隨著科技發展已不太有人戴了,不過這的確是紹興的一大特色。
紹興不僅風景優美,而且人才輩出。著名文學家、思想家、革命家魯迅的祖籍就是紹興,不止魯迅,還有蔡元培、周恩來、秋瑾等都是紹興人,我無不為紹興有這樣的人而感到驕傲。
現在,紹興已成為一個旅游勝地。一到節假日,大禹陵、魯迅故居等著名經典人滿為患,車水馬龍,而且還有不少外國游客。可見我們紹興的知名度正在不斷提高。
我感嘆:“紹興真是太美了啊!”
游紹興作文
早就想去大文豪魯迅的故鄉走走,可一直沒有機會。今天,我有幸參加了臺州晚報組織的“跟著書本游紹興”活動,我受益匪淺。
第一站是柯巖風景區,它展示給我們的是巖石文化。一根石柱拔地而起,直插云霄。石柱上刻著“云骨”二隸書大字,字比人高。一尊大佛盤坐在演示中間,高20多米,開鑿于隋朝,用了一百多年才雕刻而成,是浙江四大石佛之一。此佛別具一格,大佛兩耳相同,可容一個兒童往來自如,據說“一只耳朵進,一只耳朵出”一語,就是由這個大佛而出的。我最感興趣的就是回音壁了。我站在一個圓點上,面對著墻隨便說一句,地下就會傳來震耳欲聾的回聲,真是不亦樂乎。
第二站是魯鎮。魯鎮是一個古色古香的江南小鎮,那是魯迅外婆的家鄉。街道兩邊店鋪林立,有祥林嫂飯店,有孔乙己酒店,有阿Q刀槍店……有賣茴香豆的,有賣魯迅書的,有賣阿Q雕像的……滿眼都是和魯迅有關的.,我仿佛是在魯迅的作品中游。街邊的小湖中停泊著許多烏篷船,船頭微微翹起,緊緊地貼著小橋靜靜的浮在水面上。遠處的拱橋下,一位老翁帶著氈帽悠閑的劃著船,水面蕩起層層漣漪,給小鎮增添了幾分詩意,
第三站是魯迅故里。魯迅筆下的百草園風景如畫,我迫不及待地直奔那里。哇,一畦畦青菜綠油油的,還帶著水珠呢!石井欄摸上去光滑得像一塊玉。高大的皂莢樹枝繁葉茂,似乎每一片綠葉上都有一個新的生命在顫動。怪不得魯迅當年不肯離開百草園,去三味書屋讀書呢!三味書屋在魯迅家的斜對面。透過木窗,我找到了魯迅當年坐的那張桌子。雖然看不見“早”字,但我仿佛看見魯迅當年發奮學習的情景。
“哪里有天才,我只是把別人喝咖啡的時間用在工作上。”魯迅的這句名言鼓勵著我奮發向上。
游紹興的作文
暑假里的一天,我跟著媽媽去紹興游玩。
在車上,我一邊看風景一邊聽導游介紹:“今天紹興一日游要游覽東湖、魯迅故居、秋瑾故居和蘭亭?!边@是我第一次去紹興,我盼望著快點到。
終于到達了東湖,我迫不及待地跟著導游進去,原來東湖只是一個公園。在東湖里感覺最有意思的就是坐在烏篷船上欣賞風景了。那烏篷船窄窄的,長長的,只能坐三個人。剛下船時,我有點害怕,這么小的船,怎么能坐穩呢?不過,過了一兩分鐘,我的擔心就有點多余了,因為船夫的搖船技術特別好。他手腳并用,熟練地搖著搖櫓,烏篷船在窄窄的河道里也能自如地穿梭。我呢,盡情地欣賞著兩岸的風景。雖然是炎炎夏日,我卻一點也不覺得熱。
下午,我們又去了著名的.蘭亭風景區。在蘭亭,我欣賞到了大書法家王羲之的作品,王獻之苦練書法的故事深深地打動了我。聽完導游的介紹后,我就在蘭亭邊的石桌上拿起毛筆,以水代墨練起了書法來。我想,要是我也像王獻之那樣,把一池的清水練成墨水,是否也能成為大書法家呢?媽媽說:“要成為大書法家靠苦練還不夠,還要有悟性?!蔽尹c點頭。
夕陽西下,我們告別了紹興,按原路乘車回學校。
紹興的春節作文
導語:今年春節期間,我們一家來到了歷史文化名稱之一的紹興。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紹興的春節作文,歡迎大家閱讀與借鑒!
紹興的春節作文(1)
眼看快到春節了!臘月二十三,人們真是忙得不亦樂乎。又要撣塵,又要準備好酒菜,還要貼對聯,購置年貨。孩子們可放松了!因為放寒假了,快過年了。
我在鄉下奶奶家瘋玩,變成了一個假小子。二十三,奶奶可忙死了,一會兒從廚房里出來,一會兒又拿著東西從儲藏間里進來;而我和同村的小伙伴玩得正歡呢,村子里回蕩著我們的歡聲笑語。晚上,奶奶家要請灶神,吃年糕,粽子,糖。據說臘月二十三灶神要上天向玉皇大帝稟告人們一年來的情況。年糕和粽子可以粘住灶神的嘴,這樣灶神就說不出人們在這一年里犯下的錯誤來了,糖能讓灶神在玉皇大帝面前只說好話。
除夕到了,我收紅包收得合不攏嘴,大家圍桌而坐,互相傾訴著一年來得到的收獲和對下一年得到的希望。然后,我們一家人看春晚:滑稽的小品讓我們捧腹大笑;清亮的歌聲讓我們陶醉其中;優美的舞蹈讓我們贊嘆不已。
正月初一,鄉下要請菩薩,幾乎沒有什么人出門,都在家里休息。正月初一的靜和元宵的鬧真實形成了鮮明的.對比。
元宵節,人們都要去猜燈謎,吃元宵。可惜,第二天學生要開始上學了,人們又恢復了往日的忙碌。
除夕到了,我收紅包收得合不攏嘴,大家圍桌而坐,互相傾訴著一年來得到的收獲和對下一年得到的希望。然后,我們一家人看春晚:滑稽的小品讓我們捧腹大笑;清亮的歌聲讓我們陶醉其中;優美的舞蹈讓我們贊嘆不已。
紹興的春節作文(2)
今年春節期間,我們一家來到了歷史文化名稱之一的紹興。一下火車,就感到了一種濃濃的春節氣息:火車站里掛著紅燈籠,貼著對聯,玻璃門上貼著福字,一切都讓人有一種溫馨的感覺。
出了火車站,我們第一站來到大文豪魯迅先生的故居。坐在公交車上只見車外人山人海,一眼望去,除了高一點的房頂、路燈以及燈籠,其他全是一群群穿著五顏六色新衣服的游客。今年的游客比往年多了許多。即使人再多,也一點沒有消弱我激動的心情。公交車還沒有停穩,我就急忙下車,擠進人堆中。
來到魯迅祖居門口,我迫不及待的拿出門票,跟著導游的腳步,進入了魯迅先生的祖居。聽了導游的講解,我知道了許多關于魯迅先生小時候的故事,還知道了一些舊時江南房屋的建筑風格。參觀完魯迅祖居,我們又來到了魯迅先生的故居。這里是魯迅先生成年后的住處。在這里,我進一步了結了魯迅先生的生平以及他的介紹。
接著,我們要去的是百草園。我激動萬分,腦海里浮想聯翩。“百草園那么美麗、那么有趣!”有人說“我一定要看個究竟。”不知不覺已經到了百草園門口了。進了大門,我大吃一驚:“那么漂亮的百草園,怎么會是這普普通通的菜園呢?”我大失所望。是仔細想想,童年時什么都是美好的,在那時的魯迅眼里,即使這么一個普普通通的菜園子也是美好的。
我們又從百草園來到了三味書屋,看見了魯迅的啟蒙老師壽鏡吾先生給學生們上課的教室和當時的一些情景。教室中間一張八仙桌,桌上放著戒尺。教室左上角那張就是魯迅小時候用過的書桌,上面刻著一個小小“早”字,用來提醒自己。我不禁也暗暗給自己下決心。
離開魯迅故居,已經是晚上了。我們走在回賓館的路上,路邊的紅燈籠都亮了,路邊熱鬧的夜店人來人往,夜空中美麗的煙花競相綻放,人們都陶醉在美好的春節的氣息當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