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古代神話好句子3章合集100句
中國神話故事
神話是一種匿名創作的敘事。神話故事最初多以口頭形式存在,經過長期的發酵、增補和交互影響而形成。
中國神話故事篇一:精衛填海
在白云深處,聳立著威嚴的太陽神殿。那里很高很高,連老鷹都飛不上去。
雖然很高,但這座宮殿并不寂寞,因為這里住著太陽神和他的女兒——女娃。女娃是個聰明懂事的孩子,太陽神很疼愛她。
每天早上,當女娃還在睡夢中時,太陽神就已經趕到東海,指揮太陽開始一天的工作,直到黃昏,太陽神才能回家。
女娃一個人在家的時候,會經常跑到花園里玩,乖乖地等著爸爸回家。
盡管女娃每天都很開心,但她更希望和爸爸一起去東海,看看太陽升起的地方。
可是,女娃太小了,太陽神不肯帶她去,女娃有些失望。
有一天,太陽神回來時發現女娃不開心,就問:“乖女兒,你怎么了?”女娃撅著小嘴說:“爸爸,我好想去看看外面的世界!”
這一次,太陽神答應了女娃,但要等她再長大些才可以去。
日子一天天的過去,女娃實在是等不及了。這天,她趁爸爸不在家,就偷偷地帶著小船出去了。
女娃來到東海,看著廣闊無邊的大海和天空中飛翔的海鷗,心里高興極了。因為,她還從沒見過這么美的風景。
女娃劃著小船向東方漂去,突然,海面上刮起了狂風,狂風把沉睡的海魔喚醒了。海魔翻滾著巨浪在海面上橫(heng,二聲)行。
女娃被嚇壞了,她使勁劃動小船。可是,被海魔卷起的浪花足有幾人高,一個巨浪打下來,女娃的小船被打翻了,女娃被卷入了大海中。
女娃被淹沒在大海深處,她的靈魂變成了一只鳥,花腦袋,白嘴殼,紅爪子。它在海面上翱翔時,會發出“精衛——精衛——”的叫聲,后來人們就親切地叫它“精衛”。
精衛痛恨海魔奪去了自己的生命,為了不讓更多的人再受到傷害,它決定用銜石填海的方法來對付海魔。
海魔咆哮著,他不理解精衛為什么這么恨它。精衛回答他說:“因為你奪去了我的生命,我要用石子把你填成平地,不讓你再傷害其他生命。”
就這樣,精衛日復一日,成年累月地工作,后來它還帶領它的孩子們一起銜石填海。
精衛鍥而不舍的精神受到了人們的尊敬,后來人們常用“精衛填海”來比喻那些做事意志堅定的人。
中國神話故事篇二:洛水女神
新婚燕爾,河伯陪伴宓妃乘坐龍挽荷蓋的水車,騰波沖浪,從下游九河直上河源昆侖,流連于良辰美景,又手牽著手東行,回歸新居魚鱗屋、紫貝闕。
然而,人無千日好,花無百日紅,河神水性楊花,易于變心,愛情的火花很快就讓時間的流水澆滅了。河伯吩咐巫嫗每年替他挑個妙齡少女做新娘,并警告兩岸百姓:“若不為河伯娶婦,水來漂沒,溺其人民。”
宓妃內心也厭倦了狂妄自大的河伯,厭倦了輕靡浮華的生活,她樂得脫身返回洛水,時而在水面拾取漂浮的翠羽,時而入潭心采集深藏的明珠,可夜靜月明時,她會感到無助,感到空虛,她需要一雙有力的臂膀,需要一個溫暖的懷抱。
或許是天意作合,羿追逐羚羊來至洛濱,與宓妃不期而遇。他倆一個是俠骨熱血的寂寞英雄,一個是柔情似水的孤獨美人,彼此目光接觸,便再也移不開,他倆明白,“眾里尋他千百度”(宋。辛棄疾《青玉案。無夕》)的.另一半近在眼前。
羿與宓妃相愛同居的消息傳到左擁右抱享盡艷福的河伯耳中,雄性的妒嫉和一方霸主的自尊令他惱羞成怒。他懼怕羿的神箭,不敢當面對決,暫且化作一條白龍,探頭探腦地浮在水面盯捎。
白龍出水,龍卷風起,與宓妃并騎馳騁的羿見百姓又要造殃,返身一箭,射中白龍左目,那河伯負痛,捂住傷口竄入河底。
獨眼龍河伯哭上天庭,請求天帝殺了羿為他報仇。帝嚳正為以前待羿太不公平而有些內疚,因此不耐煩地打斷了河伯的喋喋不休:“你規規矩矩安居水府,誰能射你?你無端化為蟲獸,當然會被人捕殺。羿又有什么過錯呢?”河伯黯然溜回黃河,從此睜一只眼、閉一只眼,再也不出頭了。
中國神話故事篇三:百鳥朝鳳
很久很久以前,鳳凰和其它小鳥一樣,羽毛也很平常,它很勤勞,不像別的鳥那樣吃飽了就知道玩,而是從早到晚忙個不停,將別的鳥扔掉的果實都一顆一顆撿起來,收藏在洞里。
這有什么意思呀?這不是財迷精,大傻瓜嗎?可別小看了這種貯藏食物的行為,到了一定的時候,他可發揮大用處了!
果然,有一年,森林大旱。鳥兒們找不到吃的,這時,鳳凰急忙打開山洞,把自己多年積存下來的干果和草籽拿出來分給大家,和大家共渡難關。
旱災過后,為了感謝鳳凰的救命之恩,鳥兒們都從自己身上選了一根最漂亮的羽毛拔下來,制成了一件光彩耀眼的百鳥衣獻給鳳凰,并一致推舉它為鳥王。
以后,每逢鳳凰生日之時,四面八方的鳥兒都會飛來向鳳凰表示祝賀,這就是百鳥朝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