贊博爾塔拉的好句子匯集100條
新疆的好句子
新疆位于中國西北邊陲,首府烏魯木齊,是中國五個少數(shù)民族自治區(qū)之一,以下是小編收集的寫新疆的好句子,歡迎查看!
【第1句】新疆的自然風景與悠久的西域文化相結合,形成中國西部獨具魅力的人文景觀。著名的樓蘭高昌古城,曾是古絲綢之路上的王國都城,眾多的石窟,千佛洞更是閃耀著古西域文化的光華。原始社會大量的巖刻以及眾多的古代墓葬都是先民留下的生活印記。豐富的歷史文物給新疆的自然風景又增添了深層次的內(nèi)涵和奇異的色彩。
【第2句】新疆,占我國總面積六分之一的這片七彩的土地,是國內(nèi)外游客渴望一游的秘境,這不僅因為她以歌舞之鄉(xiāng)、瓜果之鄉(xiāng)、寶石之鄉(xiāng)、地毯之鄉(xiāng)的沒譽明揚全國;也不僅因為她地處亞歐腹心,古代絲綢之路的要沖,東西方文化的薈萃之所,古跡遍地,文物眾多,“地下博物館”的盛名譽滿天下;而且還因為她以維吾爾、哈薩克、柯爾克孜、烏孜別克、錫伯、蒙古等眾多民族豐富多彩、千姿百態(tài)的奇風異俗。
【第3句】新疆維吾爾自治區(qū),簡稱新,位于亞歐大陸中部,地處中國西北邊陲,總面積166萬平方公里,占全國陸地總面積的六分之一;國內(nèi)與西藏、青海、甘肅等省區(qū)相鄰,周邊依次與蒙古、俄羅斯、哈薩克斯坦、吉爾吉斯斯坦、塔吉克斯坦、阿富汗、巴基斯坦、印度等8個國家接壤;陸地邊境線長達5600多公里,占全國陸地邊境線的四分之一,是中國面積最大、交界鄰國最多、陸地邊境線最長的省區(qū)。
【第4句】在烏魯木齊,二道橋被眾多游客和專家公認為是維吾爾文化表現(xiàn)最集中、留存最完整的地方,每一位來到這里的.人都能聞到幾千年來古樸的維吾爾之風。二道橋巴扎是紅火的。不論是刮風下雨,還是晴朗如洗,二道橋總是人來人往,熙熙攘攘,熱鬧非凡。這里兜售著來自新疆各地乃至中西亞各國的傳統(tǒng)手工藝品、生活用品,吃、穿、用、玩,貨品應有盡有。
【第5句】二道橋美食圈。山西巷解放南路和龍泉街交叉的十字街為中心,向外分別連接人民路、新華南路、和平南路、團結西路,領館路。步行街、天池路也是美食街。在這個圈里,有烏魯木齊三家最大的美食城:大巴扎宴藝廳、二道橋美食大劇院、民街美食府。這個圈向外延伸到勝利路、延安路、團結東路也是民族美食街。二道橋夜市也是不可錯過的美食聚集地。
【第6句】新疆古稱西域,自古以來就是祖國不可分割的一部分。公元前138年,漢武帝派張騫出使西域,西漢政權與西域各城邦建立了聯(lián)系。公元前60年,西漢政權在烏壘(今輪臺縣境內(nèi))設立西域都護府,自此西域正式列入漢朝版圖。清乾隆后期改稱西域為新疆,1884年正式建立新疆省,省會迪化(今烏魯木齊市)。1949年新疆和平解放,1955年10月1日成立新疆維吾爾自治區(qū),首府設在烏魯木齊市(蒙古語意為優(yōu)美的牧場)。
【第7句】歷史上伊犁是新疆通往中亞的重要通道,清代乾隆為了加強在伊犁地區(qū)的治理,在此設伊犁將軍,建惠遠城,并陸續(xù)在其周圍建起八座衛(wèi)星城,統(tǒng)稱為“伊犁九城”。現(xiàn)保存較好的是被稱為“伊犁九城”之首的惠遠城,城內(nèi)還保留著將軍府舊址。惠遠古城,一座新疆的歷史名城,它曾是新疆的政治、軍事、經(jīng)濟、文化中心,歷經(jīng)歲月變遷,風雨飄搖,如今走進惠遠古城,走進將軍府,依然被那份莊重、素雅的歷史氛圍而傾倒。
【第8句】新疆又是一個真實而開放的民俗“博物館”。十三個世居民族由于不同的文化歷史背景,不同的宗教信仰以及不同的聚居區(qū)域,形成各自獨具特色的人文風情。這些人文風情與奇特自然景觀相交融,使新疆充滿了新奇和神秘。
【第10句】神秘莫測的[奇臺魔鬼城],將軍戈壁深處隱藏著一座神秘莫測的古老城廓。這座城的面積大約八十平方公里。每當夜間風起時,城內(nèi)就會發(fā)出凄惻陰森的聲音,聽起來好像神話中魔鬼的叫聲,所以,人們稱此地為魔鬼城。魔鬼城屬于雅丹地貌,在大自然鬼斧神工長期作用下,形成了一個夢幻般的迷宮世界,古今中外的名山勝跡應有盡有;各種各樣的造景地貌琳瑯滿目,惟妙惟肖,置身于魔鬼城定能使你形象思維的特長得到充分發(fā)揮。
【第11句】從和田一路行車至喀什,再從喀什去庫車,這里有數(shù)不清的墓葬與各個朝代、各樣文化留下的壁畫及其他遺跡,有內(nèi)容包羅萬象的木卡姆,反映著維吾爾族社會生活的各個層面。絢麗只是表面,民間性或許才是它最大的魅力,喀什街巷里的院落和田頭,遠比舞臺更加迷人。這里也是新疆最早的國際市場和經(jīng)貿(mào)門戶,古絲綢之路的南、北、中三條線路先在這里交匯后再分散而行,古希臘文化、古印度文化、阿拉伯文化與中原文化于此交融。
【第12句】新疆是一個多民族聚居的地區(qū),共有47個民族成份,其中世居民族有維吾爾、漢、哈薩克、回、柯爾克孜、蒙古、塔吉克、錫伯、滿、烏孜別克、俄羅斯、達斡爾、塔塔爾等13個。截至2011年末,新疆總人口220【第8句】:71萬人,其中少數(shù)民族人口約占60%。全區(qū)轄有14個地州市,其中包括5個自治州、7個地區(qū)、2個地級市;88個縣(市),其中包括32個邊境縣(市)、6個民族自治縣、5個縣級直轄市;857個鄉(xiāng)鎮(zhèn),其中包括42個民族鄉(xiāng)。新疆生產(chǎn)建設兵團是自治區(qū)的重要組成部分,轄有14個師、175個農(nóng)牧團場。
【第13句】胡楊遍布天山南北:南疆有且末胡楊林、若羌胡楊林、和田胡楊林、阿拉兒胡楊林、沙雅胡楊林、尉犁胡楊林;北疆有艾比湖胡楊林、烏爾禾胡楊林、小拐胡楊林等。眾多佳麗,唯有木壘胡楊林以千姿百態(tài)及原始風貌聞名世界,原因是這里的胡楊造型奇特,傲立曠野,富于神韻。
【第14句】新疆四周高山環(huán)繞,河湖眾多,匯聚了豐富的山地降雨和冰川融水,滋潤著一片片草原及綠洲,具有十分復雜的地形地貌,觀賞性極強。蒼翠無邊的雪松云杉,晶瑩的冰川,碧澄的湖泊,浩翰的戈壁沙海,遼闊的草原及各種珍稀動植物組成了各種類型的自然保護區(qū)及自然奇觀。
【第15句】新疆的地形地貌可以概括為“三山夾兩盆”:北面是阿爾泰山,南面是昆侖山,天山橫貫中部,把新疆分為南北兩部分,習慣上稱天山以南為南疆,天山以北為北疆。南疆的塔里木盆地面積53萬平方公里,是中國最大的內(nèi)陸盆地。位于塔里木盆地中部的塔克拉瑪干沙漠,面積約33萬平方公里,是中國最大、世界第二大流動沙漠。貫穿塔里木盆地的塔里木河長約2100公里,是中國最長的內(nèi)陸河。北疆的準噶爾盆地面積約38萬平方公里,是中國第二大盆地。
【第16句】古絲綢之路上古城堡、古石窟、古寺廟、古驛站、古屯田遺址、古墓葬及千年干尸等各種文物留存,還有47個民族、8種宗教的民族及民俗風情,各種民族風格的建筑、服飾、歌舞、習俗、美食,組成了新疆旅游最迷人的風景。
【第17句】新疆吐魯番坎兒井與萬里長城、京杭大運河并稱為中國古代三大工程,古稱“井渠”。是古代吐魯番各族勞動群眾,根據(jù)盆地地理條件、太陽輻射和大氣環(huán)流的特點,經(jīng)過長期生產(chǎn)實踐創(chuàng)造出來的,是吐魯番盆地利用地面坡度引用地下水的一種獨具特色的地下水利工程。 吐魯番坎兒井,出現(xiàn)在18世紀末葉。主要分布在吐魯番盆地、哈密和禾壘地區(qū),尤以吐魯番地區(qū)最多,計有千余條,如果連接起來,長達5000公里,所以有人稱之為“地下運河”。“坎兒”即井穴。
【第18句】準噶爾盆地中部的古爾班通古特沙漠面積約【第4句】:8萬平方公里,是中國第二大沙漠。水域面積5500平方公里,其中博斯騰湖水域面積980平方公里,是中國最大的內(nèi)陸淡水湖。在天山東部和西部,還有被稱為“火洲”的吐魯番盆地和被譽為“塞外江南”的伊犁谷地。位于吐魯番盆地的艾丁湖,低于海平面154米,是中國陸地最低點。片片綠洲分布于盆地邊緣和河流流域,總面積約占全區(qū)面積的【第4句】:2%。
【第19句】新疆有中國“歌舞之鄉(xiāng)”的美稱。它地處亞歐大陸中心,是中國與中亞、歐洲連接的唯一陸路通道,東西方文明在這里交流薈萃,形成了獨特的文化,音樂舞蹈在其中占有重要的位置。居住在這里的維吾爾、哈薩克等民族都能歌善舞。
【第20句】在新疆塔城塔爾巴哈臺山和托里瑪依勒山之間,有一條與公路平行的供牛羊轉場的“塔瑪牧道”;每年春秋季節(jié),數(shù)百萬牲畜浩浩蕩蕩走在這條古老牧道上。一群一群的牛羊頭尾相接,綿延幾百公里。當一位名叫方如果的作家偶然發(fā)現(xiàn)它竟然寬闊可行后,他沿這條牧道走到了遠遠近近的山谷和草原。現(xiàn)在,在天山和更北的阿爾泰山里,也隨牧道的發(fā)現(xiàn)有了一種新的旅游方式——牧游,旅行者隨牧民轉場,跟著羊群去旅游。
新疆人口民族
人口
2011年5月5日,新疆自治省統(tǒng)計局公布了第六次全國人口普查新疆人口普查數(shù)據(jù),全區(qū)常住人口為21813334人,烏魯木齊市常住人口為3110280人,克拉瑪依市人口39萬,吐魯番地區(qū)63萬人,阿克蘇地區(qū)全區(qū)239萬,喀什地區(qū)400萬,阿勒泰地區(qū)64萬,和田地區(qū)182萬,博爾塔拉蒙古自治州48萬,巴音郭楞蒙古自治州118萬,伊犁哈薩克自治州500萬,克孜勒蘇柯爾克孜自治州53萬,昌吉回族自治州160萬,石河子市80萬,阿拉爾市29萬,圖木舒克市11萬,五家渠市11萬。人口中,漢族人口8746148人,占總人口的【第40句】:1%,各少數(shù)民族人口13067186人,占總人口的【第59句】:9%;男性人口為11190228人,占【第51句】:30%;女性人口為10623106人,占【第48句】:70%。總人口性別比(以女性為100,男性對女性的比例)由2000年第五次全國人口普查的10【第7句】:24下降為10【第5句】:34;0~14歲人口為4530645人,占【第20句】:77%;15~64歲人口為15932420人,占【第73句】:04%;65歲及以上人口為1350269人,占【第6句】:19%;具有大學(指大專以上)程度的人口為2319950人;具有高中(含中專)程度的人口為2526385人;具有初中程度的人口為7873675人;具有小學程度的人口為6560438人。[29]
截至2024年末,新疆總人口22【第32句】:78萬人,其中少數(shù)民族人口約占60%。全區(qū)轄有14個地州市,其中包括5個自治州、7個地區(qū)、2個地級市;88個縣(市),其中包括32個邊境縣(市)、6個民族自治縣、5個縣級直轄市;857個鄉(xiāng)鎮(zhèn),其中包括42個民族鄉(xiāng)。新疆生產(chǎn)建設兵團是自治區(qū)的重要組成部分,轄有14個師、175個農(nóng)牧團場,總人口約257萬人。
2024年末新疆維吾爾自治區(qū)總人口22【第98句】:47萬人,其中,城鎮(zhèn)人口10【第58句】:91萬人,鄉(xiāng)村人口12【第39句】:56萬人。城鎮(zhèn)化率【第46句】:07%。全年人口出生率【第16句】:44‰,死亡率【第4句】:97‰,自然增長率【第11句】:47‰。[30]
民族
新疆是一個多民族聚居的地區(qū),共有47個民族成份,其中世居民族有漢族、維吾爾族、哈薩克族、回族、柯爾克孜族、蒙古族、塔吉克族、錫伯族、滿族、烏茲別克族、土克曼族、俄羅斯族、達斡爾族、塔塔爾族13個。[31]
宗教
新疆是多宗教地區(qū)。主要宗教有伊斯蘭教、佛教、喇嘛教(藏傳佛教)、基督教、天主教、東正教和薩滿教,其中伊斯蘭教為維吾爾、哈薩克、回、柯爾克孜、塔吉克、烏茲別克、土克曼、塔塔爾、撒拉、東鄉(xiāng)、保安等10多個民族所信奉。伊斯蘭教在新疆社會生活中有著較大的影響。新疆宗教組織主要有伊斯蘭教協(xié)會、伊斯蘭經(jīng)學院和佛教協(xié)會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