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悔夢歸處唯美句子集錦90條
不悔夢歸處只恨太匆匆心情隨筆
自從《那些年我們一起追過的女孩》上映之后,近年來陸續播放了不少的青春校園劇。比如《我的青春誰做主》,比如《同桌的你》,比如《匆匆那年》等。它們中的大多數都寫出了80後、90後的心聲,也毫不保留的騙取了廣大影視觀眾的眼淚。我是在一個夏日的深夜,輕輕地打開手機屏幕,第一次走進《匆匆那年》這部電影的。
與《同桌的你》相同,《匆匆那年》的主題也是勵志的。但又與前者不同,《匆匆那年》看起來更加的令人虐心。準確地說,相比較于前者,匆匆那年更加地貼近現實,也更加的能喚起人們與男女主人公的共鳴。
《匆匆那年》首先以朋友結婚為切入點,陳尋的哥們趙燁邀請昔日的死黨前來參加婚禮,以倒敘的手法,緩緩的拉開回憶的序幕。陳尋是高三(1)班的班長,而方茴則是新來的插班生。由于向來沉默安靜的方茴曾遭遇不幸,故而與同學們比較生疏。陳尋是個陽光活潑的男孩,對這位“冷清”方茴產生了好奇。
隨著彼此的接觸,尤其是方茴一個人踮著腳尖在辦黑板報的時候,陽光從她的身上緩緩地照射過來,陳尋在那一刻喜歡上了這位沉靜溫婉的女子。可年少活潑的他,卻不知道怎么呵護這份感情,也不知道如何去表達,反而惡作劇似的將“方茴喜歡陳尋”幾個字寫在黑板上,最終在全班同學的嬉鬧中落下帷幕。
另一方面,由于陳尋的大膽“告白”與表現另類(反穿校服打籃球)等舉措也引起了方茴的關注,兩人的關系發生著微妙的變化。從最初的不說話,慢慢的變成了“心照不宣”。恰逢此時,方茴在升旗的時候因貧血而突然暈倒,后被陳尋送去了醫務室。在醫務室里,陳尋趁著醫生跟喬燃都不在場的時候,直抒胸臆的向方茴吐露了愛意。最終,從她那清明的眸子里得到了肯定的回復。此時,陳尋感覺整個房間瞬時間都灑滿了陽光。
可惜好景不長,不久之后因為陳尋與方茴的一次通話被方茴的父親發現,并將兩人早戀的事情告訴了學校,兩人都受到了處分。方茴不再理會陳尋,而陳尋依舊反穿校服,只想告訴她,他依舊在那里等她。
時光如水,月色溫柔。在不知不覺間,他們迎來了高中。在一次偶然的事件中,陳尋知道了方茴痛苦的過去,并深深地疼惜著、呵護著她。終于,他們再次走到一起。只是彼此約定,一定要考入同一所大學,要永遠在一起。他們將彼此的名字刻在學校的大樹上,希望大樹可以見證著他們的愛情。可惜,方茴在高考時發揮不好,做錯了一道13分的大題。陳尋為了能跟她上同一所大學,主動地放棄了一道大題。
兩人終于如約的在大學見面了,然而情敵也出現了。陳尋酷愛彈吉他,唱歌,并與另外一位愛好相同的女子打得火熱,兩人經常在一起練吉他、K歌。陳尋一瞬間找到了與自己興趣相投的“紅顏”,如同尋到了一位心靈相通的“知音”。伴隨著陳尋與那個女子感情的速度升溫,方茴迎來了最寒冷的冬日。
兩人再次走向陌路,盡管陳尋多次想要挽回與方茴之間的這份感情,可固執的她,硬是沒有接受陳尋的道歉。最終,兩人的戀情隨著季節轉換,進入了冬季。此后不久,方茴的另一名暗戀者喬燃回國,五個昔日最好的死黨聚在了一起。本就是一場沉悶的`聚會,最終在不快之中落下帷幕。另一個備胎趙燁與林嘉榮也放棄了彼此心里的那個初戀,尤其是這里的林嘉榮將自己辛辛苦苦攢了很久的“SK”的錢給了小攤老板,自此正式標志著兩對情侶戀情的結束。陳尋與方茴走上陌路,趙燁與林嘉榮分道揚鑣,喬燃依舊只剩一個人。五個人的寂寞,蕭瑟的背影,究竟是誰的錯?
自此,這一場跨越了十五年的愛戀,終于落下了帷幕。究竟是誰的錯,誰也說不清楚。趙燁最終迎娶了別人,林嘉榮最終嫁給了別人,喬燃依舊在求學的路上踽踽獨行,而陳尋與方茴,飄零在各自的風雨路上。
十五年的時間,說長也不長,說短也不短。他們這五個死黨之間,一起經歷了愛情、友情、青春、成長。相較于《半生緣》而言,他們或許還過短暫;但是,正如這部電影里面的說的那樣,“我們的回憶,一定會永遠在一起”。因為,他們也要彼此虧欠;因為,他們也要藕斷絲連。匆匆那年,匆匆的是歲月,帶不走的是回憶。
看完整部電影,我久久地對著手機發呆。然后按了重播鍵,直到眼角的淚痕風干。我想,或許對于每一個80後,都有著那樣一段匆匆的歲月。高考,1999,世界杯、還珠格格、升國旗,2000年元旦晚會……那么多的回憶串聯在一起,我們最終都只是時間的過客,最終走散在匆匆的時光里。
有人說,青春本就是一場注定散場的電影。總會有天黑,總會有一些永遠抹不去的回憶,定格在我們彼此心靈的深處。一如初戀,一如同桌的你,一如那些年我們一起追過的女孩。不管是哪一部電影,我想總有一些能動人心魄的魅力,才會吸引著我們去追尋,才會引領著我們去午夜夢回。
曾經,當我第一次看《那些年我們一起追的女孩》時,看到的是一個“小混混”蛻變成“高材生”的蛻變史,而看《同桌的你》,看到是的對昔日戀人的追憶;而現在,當我一遍遍地看著《匆匆那年》,想到的卻是那些泛黃的舊時光。我想,一部好的電影,不僅是將一個個人物塑造的鮮活生動,更多的是電影之外所表現出來的“張力”。
不悔夢歸處,只恨太匆匆。
人生,總有很多的時光,令我們反復追憶,總有很多的回憶令我們肝腸寸斷,總有很多的歲月太過匆匆,故而每每回首時,總會一聲長長的嘆息。
匆匆那年,匆匆的歲月。
關于這部電影,我想最成功的不是演員的選擇、環境的塑造、情節的跌宕、結局的懸念,更多的是能夠引起觀眾的“共鳴”。在人物塑造上,也體現出了多面性。不再《同桌的你》和《那些年,我們一起追過的女孩》那般,只有男女主人公,這里多了死黨,多了友情,多了三角戀情,多了比時光更珍貴的友情。
它雖然沒有《那些年我們一起追過的女孩》里面結尾處的那一“世紀之吻”,卻用喬燃的那一個擁抱替代;雖然沒有成為同桌的你,卻有著喬燃的《那一朵丁香花》;雖然沒有過多的對白,卻有著趙燁那攢了一大沓厚厚的首字母為“SK”的人民幣……
不悔夢歸處,只恨太匆匆。
我想,很多的回憶,很多的過往我們都不曾悔恨自己當時的選擇,只恨時光太過匆匆,讓我們憶不起當年的模樣,讓我們找不回那個泥巴捏的小城,讓我們迷失在紅塵的路上。而有些東西,注定只能成為回憶,注定只能緬懷。因為,那些牽了手的手,誰都曾想過天長地久,因為那些散落在風中的約定,在每一個有月亮的夜晚,也會悄然的升起……
嘆一句,當時只道是尋常。
我想,之所以自己很多的小說里都以很多青春、校園、愛情等為題材,或許是因為在這個物質橫流的時代,我固執地認為,只有在校園里,只有在那片未被污染的凈土里,才有塵世間最美的愛情。只是,我們再也找不到《山楂樹之戀》般的感覺,只是被現實壓榨的干癟的筆尖,再也流淌不出那種清純唯美的文字。也不知道這是成長的幸運,還是成長的悲哀。
不悔夢歸處,只恨太匆匆。
電影的片尾曲是由王菲所唱的那首《匆匆那年》,尤其是歌詞的結尾部分,“我們要彼此虧欠,我們要藕斷絲連……”當時看到這句話深深的不解,但是現在想起,卻發現這與瓊瑤阿姨在《鬼丈夫》那部小說里的女主角心思不謀而合。是的,塵世間有那么一個人對你虧欠的人,有那么一個令你念念不忘的人,有那么一個讓你可愛、可恨、可想的人,本身不也是一種幸福嗎?至少,他曾住進你的心里;至少,他曾與你有過交集;至少,他在那匆匆的歲月里,曾陪你一起走過……
相對于《匆匆那年》,看完之后更多的是勾起的回憶。那是一種錯綜復雜的情感,很難用語言表達清楚。都只化做一句:心似雙絲網,中有千千結。
不悔夢歸處只恨太匆匆情感散文
靜坐窗前,看細雨纏綿,幾多憂思,在不肯忘情的心房中旋回成歌。泛濫成災的情思在紙上揮筆成字。昨日舊影重現,在我眼前的世界里,滿滿都是你的身影。忘不了,你深情話語中的海誓山盟,忘不了,你情意綿綿中天長地久!怪只怪,夢歸處,太匆匆。
漫在細雨中的江南,從何時起,少去了往日的歡樂?城市的天空,不知不覺,變得那么暗淡失色。好像在整片灰色中,早已看不清還有什么?是值得去留戀的了!如同此刻的心情一般,在安靜中一片死寂,無聲也無息,自個兒變的竟茫然若失起來...
如果塵世間所有的情深緣淺,是緣分里上天為重逢的安排,為何一開始,選擇去接受注定好的宿命?我并不怕陌生的擦肩而過,我怕的依是相知相惜過后的陌生。有多少離別,是承載了眼淚和心痛?有多少心痛,是用深情交換的眼淚?我想浮浮沉沉,心知道了所有的答案。
你未曾明白我的不珍惜,如同我不曾明白你的轉身!你未曾懂得,我的不挽留,就像你明白自己的離開一樣。所有的是是非非,從一開始,你我都有千萬種選擇,可惜,我們最后的選擇了讓彼此用最痛的方式,即使結局帶著疼痛,即使勇敢的來接受這一切,最終也不至一顆心,還是撕裂般著疼了彼此。
只因愛的太深,只因些許溫暖,從一路走來,歷經太多的不易,讓彼此更加不舍。我更加應該懂得,或許我不再需要誰來理解你,亦或許我更不需要證明什么與誰。我該是快樂和幸福的,就如你一直以來的沒心沒肺。做著一個不會不去在意,一個不去計較,一個看不到難過和悲傷的自己。就算,就算在任何人眼中沒有形象,依然還會敢愛敢恨。
還記得太湖西畔,那歸云映紅的晚霞。你用心藏著自己的.心事,只為怕打亂,在此時平靜中的我!還記得那小城夜色中,人群熙攘的雨巷,我低聲細語,在你面前,傾訴著某些久經困惑的煩惱,在你淡然的微笑里,那釋然的輕松。我想沒人會看到,內心一直處于掙扎的我,當輕松釋然在雨中真實的笑容,是你的安慰,我得以釋然些許。
潛伏在孤獨與寂寞的邊緣,安靜的看著窗外,路燈下沉睡的都市。何時起,我沒有這樣平靜的打撈這一路走來,往事里的舊情懷?何時起,我沒有用筆,深深地記寫一紙零碎?關掉了燈,擁抱起孤獨和寂寞,我試著再一次捊清漂泊的思緒,瞬間深覺昨日夢遠,回首空不見,這恐慌中,匆匆的物是啊!。
我的人生,充滿了過多的患得患失,正如你說的,時間與地點中的錯過,怪只怪是我一直從未看清。也正如她說的,即使再優秀,追憶行走,終將難抵光明。或許我執意一場夢中的歸期,還在選擇去相信,用執著在改變某些東西!或許,正因那不為人知的經歷,讓自己也變得越發沉默。
縈繞的夜曲,又多了幾許期盼,是與蒲公英重逢的舊約。如果冥冥之中,心與心真的可以相逢,我絕不惜一切跋涉,縱踏遍腳下的萬水千山,又有何妨?人世這迷人的風景,真的只有在錯過的時候,才能回望,當時她盛放過的美麗!若可以,當之再托字憑據,只為盼看雁歸期。
橫水曲歌難斷,小橋人家不散。我在你曾美麗過的地方,將夢兒安放。看的見、垂柳風輕云聚散,看不見、弄舞清影昨日你。不問遠去天涯音信斷處,我知道,你同我一般,也會這樣的回想,舊夢中無可抹去的昨天吧!說好了的,我的故事要你來寫完。說好的,這一世歡歌流年,與你共度笑語相伴。
不悔夢歸處,只恨太匆匆。你說你從未后悔過,與我在一起短暫的昨日。我說我沒有后悔過,和你走這一程,不期而遇,如此艱辛的跋涉。你說你是漂泊的蒲公英,一直在尋找夢中的約定。沒有人會知道,你飄飛了多久,只有我一個人知道時,想到這兒,又滋生了我心中千萬般無盡的心疼。
世間難遇兩顆相愛的心,塵世更換來回的風景,不管是定期的規劃和安排,這一世,又有誰逃離宿命的追捕。上天用很多種方式,像是刻意安排每一場不期而遇,像是規劃每一種情深緣淺。像是考驗一樣,追溯時間里世人未知的答案。人與人的命運,從兩個起點,相交成了最后的終點。如果還可以重來一次,我多想鼓足勇氣,奮不顧身的去改變,還你一個幸福的終點。
不悔夢歸處,只恨太匆匆。看著窗外漸亮的夜空,我才發覺,這一夜的自個兒,又在未眠中靠近了晨起黎明時分!起身佇窗深思,這些年走過,是歲月藏滿了我的故事,還是我藏滿了歲月的故事啊?隨之、一片茫然,又心隨愁動,彈指揮夢歲月啊,人世該有幾何?長夜漫漫,細雨打濕了這一季失色的江南。我又凝結下了時間里一紙潮濕的碎碎念。呵..悔又何妨?恨又何當?夢歸處,太匆匆...
不悔夢歸處,只恨太匆匆詩歌
匆匆那年
匆匆的我們
匆匆的時光
匆匆的流去
【回憶篇】
打開記憶的大門
讓心底最后一絲牽掛帶路
趁它還未被完全蒸發之前
尋找那青春時期支離破碎的記憶
郁郁蔥蔥的樹蔭和美麗嬌艷的花朵
新課本的油墨香傳達著純潔的美麗動人的側影
嶄新的課桌和籃球場上的助威的呼喊
無憂無慮的校園生活激蕩著我們每個人的心
懵懂的少年渴望著校園外的花花世界
初戀的`紅蘋果敲打著我們個人的心
夕陽下的海灘循環著我們心照不宣的快樂
默默的祝福著某人在未來的路途中馬到成功
白紙黑字的考卷是人生另一道新的起點
無辜的誓言脆弱的那么不堪一擊
零點鐘聲的敲響預示著新生活的開始
泛黃的畢業照片定格了我們最后的心情
【成長篇】
相逢之后的錯過是我們誰都不愿意面對的事實
變色龍一般的變化多端是偽裝自己的最好的面具
莫名壓力接二連三的襲來是社會回報給自己最豐厚的獎賞
天涯相隔使彼此形同路人
不懂永遠的我們以為生活永遠沒有永遠
在另一個陌生的城市去闖蕩自己的一片新生活也是很美好的事情
留下曾經屬于彼此的記憶在故鄉的熱土
欠缺的擁抱會在原地繼續等待想要回來的人
爽朗的笑聲沖破了所有的孤獨和傷痛
新生活的開始為我們描繪了最美好的場景
責任的承擔讓我們漸漸學會了成長
原來稚嫩和滄桑只是期遇的時間不同
一段故事的結束必然會有另一段故事的開始
一如既往的固執是青春年少里最真實的表情
后悔的淚水擺脫不了板上釘釘的事實
痛徹心扉的話語里卻表達著毫無所謂的冷漠
【夢想篇】
青春的時光終究會燃燒殆盡
它就如同一壇陳年的老酒
值得我們每個人去細細品嘗回味
去撥開我們曾經珍惜的東西
無掛無牽的熟悉臉頰
紅著眼睛的孤獨告白
都是為美好夢想做的鋪墊
藕斷絲連才會努力沖向明天
潔白的婚紗下是甜蜜的笑容
圣潔的教堂是送給你下一站幸福最好的禮物
簡單的圓環見證了一輩子的患難相守
夕陽下依偎的背影是最美麗的結局
落葉無聲四季交替
夢想的道路是自己年少時變化多端的天真
無悔的追求著曾經自己編織玻璃似的夢
含恨匆匆那年的時間
不悔夢歸處,只恨太匆匆抒情散文
全無睡意的午后,執筆靜坐。
無意間,翻到很多年前的日記,一樣的春天,不一樣的心緒和語言。
四月,在一個浮著灰云朵的陰天,敲開我日期的窗扇。
恍眼就進入了大學,告別他的課堂已有三年之久,我多想再次端坐在他的課堂,哪怕僅僅只有十分鐘,我也愿意。可是對于現在來說,這么小小的愿望是多么的奢侈啊!
有時候看著他的照片和照片邊上附帶的文字:走進新時代,飛向藍天,東山再起。這短短的十幾個字便詮釋了他一生對教育事業的奉獻,眼淚不禁模糊了我的視線,那時神采飛揚,講課幽默風趣的老師,說沒就沒了,到現在我都無法接受那個事實。時間真的很可怕,它能腐蝕一切,即使是再堅強的心。
冷暖自知,心存感恩。時常會記起他教給我們的幾句話:低調做人,高調做事,學會感恩。這句話被我深深地記在了心里,我一直拿它作為我的座右銘鞭策我自己。還記得那時我們經常把他叫來宿舍聊天,我們談理想,談人生。每次聽他講年輕時如何實現了自己的理想,我就仿若在聽一位說書人在說書一樣,那么認真,那么富有激情。是呀,人生就像一本起伏有致的小說,情節環環相扣。沒有預知,不可刪改。
有一些日子遠遠地去了,像是陷落在某個時光的轉角,再也尋不回。我喜歡一個人靜靜地依偎在陽臺的一角,塞上耳機,微微閉上眼睛,讓柔柔的春風拂過臉頰,撫平心中的漣漪。然后安然地回想著那些支離破碎卻刻骨銘心的畫面,往事隨風越走越遠,當我小心翼翼地翻著那些青春紀念冊,我仿若聽到了同學在說:語文老師不來,我們就不照畢業照。噢,原來那年的點點滴滴竟讓我念念不忘到如此地步。我認真地回味著,嘴角早已微微上揚!
張愛玲說,有些人會一直刻在記憶里的,即使忘記了他的聲音。忘記了他的笑容,忘記了他的`臉,但是每當想起他那時的那種感受,是永遠都不會改變的。的確,就像此時我想起我的語文老師一樣,心里的那種崇敬感一直都在,從未褪減。現在,那學校依然在,小道旁的香樟樹依舊蒼綠,鳥語花香,晴空無云。門衛叔叔,食堂阿姨依舊那副夫妻相,而老師卻不在了,我們這些學子也已經分隔天涯,漂泊一方,很難再聚齊,再聯系,再談天說地。
歲月靜好,現世安穩。那年,那些歲月,那陣陣笑聲,依舊飄蕩在耳邊;那年,那次畢業,那陣陣不舍,似在昨天。驀然發現,一切都已經改變了好多,恍若隔世,不敢相信時間這般酷烈的鍛造……
站在回憶的渡口,只想說:不悔夢歸處,只恨太匆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