帶“秋毫”的七言詩句
為您整理了128句帶“秋毫”的五言詩句,其中“秋毫”開頭的七言詩句20句,“秋毫”結尾的七言詩句66句,“秋毫”在中間的七言詩句42句,供您參考。
“秋毫”開頭的七言詩句【第1句】:秋毫得喪何足論,萬古興亡一酣枕。——出自南宋·陸游《醉倒歌》
【第2句】:秋毫得失關何事,總為平安書到遲。——出自北宋·黃庭堅《思親汝州作》
【第3句】:君子三端擅一名,秋毫雖細握非輕。——出自唐·徐寅《筆》
【第4句】:秋毫莫大泰山小,殤子上壽彭祖夭。——出自楊簡《偶書》
【第5句】:世間才杰固不乏,秋毫未合天地隔。——出自南宋·陸游《九月一日夜讀詩稿有感走筆作歌》
【第6句】:先生道心平如砥,秋毫忿欲何曾起。——出自南宋·陸游《寄題周丞相平園》
【第7句】:秋毫就死忽背躍,鶻拳不中還飛高。——出自司馬光《窮兔謠二首》
【第8句】:遯跡荒村慣忍貧,秋毫不使喪其真。——出自南宋·陸游《遯跡》
【第9句】:秋毫幾老崇山兔,舊法空觀得水魚。——出自祖無擇《右軍墨池》
【第10句】:還有不隨流俗處,秋毫無累損天和。——出自曾鞏《戲書》
【第11句】:秋毫何者非君賜,回首修門敢遽忘。——出自南宋·陸游《示兒子》
【第12句】:古鏡破來庵許大,秋毫未盡眼能寬。——出自釋慧遠《鏡庵》
【第13句】:道渠明斷神一般,秋毫不擾田里安。——出自楊萬里《送丁卿季吏部赴召》
【第14句】:君子三歸擅一名,秋毫雖細握非輕。——出自唐·徐夤《詠筆二首》
【第15句】:春草有詩皆白雪,秋毫無夢到紅塵。——出自華岳《紙帳》
【第16句】:秋毫不犯三吳悅,春日遙看五色光。——出自唐·李白《永王東巡歌十一首》
【第17句】:秋毫不受俗塵侵,隨處悠然一散襟。——出自南宋·陸游《秋思》
【第18句】:秋毫增損必拘送,莫怨小官持法深。——出自孔武仲《廣津倉檢視斛斗》
【第19句】:轉腕摧鋒增崛崎,秋毫繭紙常相隨。——出自唐·朱逵《懷素上人草書歌》
【第20句】:借不中書非所歉,秋毫元重泰山輕。——出自曾豐《贈筆工周永年二首》
“秋毫”結尾的七言詩句【第1句】:內唯胎發(fā)外秋毫,綠玉新栽管束牢。——出自唐·齊己《送胎發(fā)筆寄仁公》
【第2句】:分衢灑掃萬丁力,常遣瑩定無秋毫。——出自孔武仲《京塵》
【第3句】:人住翠微藏夕靄,水連碧落見秋毫。——出自李曾伯《登妙高臺》
【第4句】:愚智極知均腐骨,利名何啻一秋毫。——出自南宋·陸游《暑夜泛舟》
【第5句】:常使先生飽捫腹,其余萬事一秋毫。——出自陸游《對食戲作》
【第6句】:心地一朝收汗馬,泰山萬仞等秋毫。——出自陶夢桂《次韻毛幼聲》
【第7句】:大農(nóng)課鹽析秋毫,凡民不敢爭錐刀。——出自元·楊維楨《鹽商行》
【第8句】:日出西楹浮寶氣,云開百里見秋毫。——出自唐皞《上方》
【第9句】:要須般礴煩畫史,正自指顧分秋毫。——出自陳造《題識山堂》
【第10句】:臨際全機格調高,棒頭有眼辨秋毫。——出自釋正覺《頌古一百則》
【第11句】:長魚腹腴羊臂臑,饞想久矣無秋毫。——出自南宋·陸游《即席》
【第12句】:澹庵眼似坡仙高,眇視軒冕如秋毫。——出自陳元晉《胡文昌和東坡子由彭城月詩并綠澹庵新州以所和見示索和》
【第13句】:荊溪居士傲軒冕,胸吞云夢如秋毫。——出自北宋·黃庭堅《別蔣穎叔》
【第14句】:草木傳真筆力高,戴嵩牛在一秋毫。——出自釋智愚《墨戲屠生善老融牛》
【第15句】:一民之生重天下,君子忍與爭秋毫。——出自北宋·王安石《收鹽》
【第16句】:即今麥孕苗欲秀,得失相去懸秋毫。——出自廖行之《夏夜大雨》
【第17句】:西風吹暑天益高,明月耿耿分秋毫。——出自蘇轍《中秋見月寄子瞻》
【第18句】:我若得之如佩玉,君應輟此似秋毫。——出自朱長文《求筇杖》
【第19句】:超然已了一大事,持冠而去真秋毫。——出自宋·蘇軾《趙閱道高齋》
【第20句】:我曾眺目察秋毫,三千剎海空勞勞。——出自釋心月《善禪人登徑山侍癡絕》
【第21句】:塵土多年昏病眼,猶能千里見秋毫。——出自元絳《巡按睦州過烏龍山》
【第22句】:眼見榮華能幾日,心知富貴只秋毫。——出自梅堯臣《酬楊愈太丞之壽州見別》
【第23句】:圣人道大能亦博,學者所得皆秋毫。——出自北宋·王安石《孔子》
【第24句】:細眉雙聳敵秋毫,冉冉芳園日幾遭。——出自林逋《蝶》
【第25句】:露洗松巔沈曉籟,霜明天際察秋毫。——出自岳甫《巾山曉望》
【第26句】:身住四禪觀夢境,眼收萬象比秋毫。——出自王洋《思徑山》
【第27句】:睡起羲皇千古意,挽回卻向一秋毫。——出自史堯弼《試何企筆偶書》
【第28句】:我亦有心從自得,琉璃瓶水照秋毫。——出自曾鞏《元沙院》
【第29句】:十二因緣無妙果,三千世界起秋毫。——出自北宋·黃庭堅《戲題葆真閣》
【第30句】:紛紛朝市競秋毫,江上霜風正怒號。——出自楊時《過蘭溪》
【第31句】:不待月明飛鏡夜,此時自可數(shù)秋毫。——出自趙蕃《曉登快閣》
【第32句】:遁逸從來格自高,莫將泰岳比秋毫。——出自釋延壽《山居詩》
【第33句】:尚余三山巋然在,當時不沒爭秋毫。——出自南宋·陸游《神山歌》
【第34句】:鼓角凌虛雉堞牢,晚天如監(jiān)絕秋毫。——出自張耒《楚城曉望》
【第35句】:心白未能忘水月,眼青獨得見秋毫。——出自唐·齊己《荊門病中雨后書懷寄幕中知己》
【第36句】:愛惜太癡如拱璧,棄遺勝讀若秋毫。——出自許月卿《使華》
【第37句】:星眸未放瞥秋毫,頻掣金鈴試雪毛。——出自唐·章孝標《鷹》
【第38句】:疏林遠野見秋毫,破曉陽烏羽翼高。——出自李彌遜《新晴再用似表弟高字韻》
【第39句】:才奉色難馨夕膳,便將心計析秋毫。——出自楊億《聞道卿途中授計司判官》
【第40句】:識見超然地位高,人言情偽察秋毫。——出自陳普《孟子·知言》
【第41句】:輸與高樓凝望者,炯然明可察秋毫。——出自釋智愚《頌古一百首》
【第42句】:醉中衡華皆秋毫,肯復刺眼事錐刀。——出自孔武仲《城上亭二首》
【第43句】:細知詩律析秋毫,況是天然筆力高。——出自姜特立《和徐判院見惠詩篇》
【第44句】:稍稍近能窺霧豹,堂堂元不掛秋毫。——出自項安世《壽王尚書二首》
【第45句】:雪意浮空迷遠目,月木疏影見秋毫。——出自楊時《直舍大風書事寄循道》
【第46句】:昔者群枉根株牢,眾憤不能損秋毫。——出自宋·陸游《董逃行》
【第47句】:須信是間天地似,詞人云夢特秋毫。——出自魏了翁《李季允作吞云樓索詩和總漕韻答之》
【第48句】:傍人錯愕心自快,痕跡過眼無秋毫。——出自戴表元《騎馬行答贈吳中張子潛鄉(xiāng)貢》
【第49句】:把笛倚僂人不寢,此心直擬數(shù)秋毫。——出自宋·白玉蟾《中秋月二首》
【第50句】:玉佩珊珊不可招,眼空塵界等秋毫。——出自林景熙《王監(jiān)簿南墅新樓落成》
【第51句】:吳越衣冠幾春夢,古今身世一秋毫。——出自俞灝《三高堂》
【第52句】:近市銅章泊近郊,炯無塵慮掛秋毫。——出自張舜民《部役書懷》
【第53句】:潦退蛟螭不可逃,溪潭清澈見秋毫。——出自曾鞏《初冬道中》
【第54句】:浮云吹盡數(shù)秋毫,爚爚金波滿滿醪。——出自北宋·王安石《中秋夕寄平甫諸弟》
【第55句】:但得遠塵寬俗鞅,不須臨下見秋毫。——出自鄭剛中《登烏奴》
【第56句】:風吹天朗見秋毫,足力窮時所歷高。——出自陸文圭《大茅峰四絕句》
【第57句】:漢家財利析秋毫,暫屈清才豈足勞。——出自歐陽修《送王學士赴兩浙轉運》
【第58句】:獨秀不知為獨秀,退然自視一秋毫。——出自曾豐《題徐子比獨秀亭二首》
【第59句】:凜凜英風凌四豪,一同誰敢犯秋毫。——出自阮文卿《壽趙仙尉》
【第60句】:升高望遠天界闊,海山江樹皆秋毫。——出自王炎《九日登寶叔塔同游者楊大著李校書馮正字曾著作易校書》
【第61句】:稽峰倚云千仞高,澄湖倒影分秋毫。——出自陳堯佐《憶越州》
【第62句】:后百千年誰獨立,萬古一覽皆秋毫。——出自謝枋得《題龜峰》
【第63句】:托跡千花冀可曹,冰姿何敢露秋毫。——出自項安世《次李校書韻嘲閣下紅梅》
【第64句】:躋攀分寸相呼號,一落百尺爭秋毫。——出自方岳《拔灘》
【第65句】:目力未應論近遠,泰山之本只秋毫。——出自史堯弼《乙丑中秋與山僧數(shù)輩自虎邱靈巖泛太湖登洞庭東山曰翠峰望湖中群山》
【第66句】:惟有水天明月夜,一條空碧見秋毫。——出自彭演《羯鼓絳》
“秋毫”在中間的七言詩句【第1句】:太山秋毫兩無窮,鉅細本出相形中。——出自宋·蘇軾《軾在潁州與趙德麟同治西湖未成改揚州三月十》
【第2句】:最宜風月虛明夜,不著秋毫眼界寬。——出自羅知古《雙秀亭》
【第3句】:百圍松檜秋毫壯,千丈羅紈盡寸成。——出自孫應時《春日自警》
【第4句】:藍染晴空晚色鮮,鏡照天宇秋毫凈。——出自趙汝鐩《仙湖歌》
【第5句】:寶貨秋毫歸潤屋,錐力左計屬癡兒。——出自錢時《登蜀阜二首》
【第6句】:君今憔悴歸無食,五斗未可秋毫小。——出自宋·蘇軾《送杭州杜戚陳三掾罷官歸鄉(xiāng)》
【第7句】:頗疑宵夢到蟾宮,欲把秋毫分玉兔。——出自孔武仲《試院看月呈子駿明叔》
【第8句】:銅瓶錫杖倚閑庭,斑管秋毫多逸意。——出自唐·王zr《懷素上人草書歌》
【第9句】:自念秋毫皆帝力,銜環(huán)結草若為酬。——出自宋·蔡戡《書懷》
【第10句】:自說秋毫盡帝恩,煌煌曦畫照乾坤。——出自劉克莊《錦湖新亭告成宸翰大書水村二字以落之二詩輒附賀客之后》
【第11句】:快活快活真快活,虛空粉碎秋毫末。——出自白玉蟾《快活歌二首》
【第12句】:稍捐官府秋毫利,散作鄉(xiāng)村浩蕩春。——出自周必大《太和宰趙嘉言造大舟付諸渡又停鄉(xiāng)村酒坊代輸其課繪二圖各題小詩》
【第13句】:印奩封罷閣鈴閑,喜有秋毫免素餐。——出自曾鞏《冬夜即事》
【第14句】:故交一作霜葉散,外物已付秋毫輕。——出自南宋·陸游《往在都下時與鄒德章兵部同居百官宅無日不相》
【第15句】:士友重嘆君不譯,視此進退秋毫輕。——出自樓鑰《送王恭父倉部知洋州》
【第16句】:相應賴爾排紛擾,坐覺秋毫泰山小。——出自李衡《短項翁》
【第17句】:君行天下眼力高,泰山自見秋毫小。——出自廖行之《和湯無邪》
【第18句】:無可簡擇眼界平,不藏秋毫心地直。——出自北宋·黃庭堅《贈送張叔和》
【第19句】:事逢錯節(jié)皆投刃,利析秋毫類算棋。——出自蘇頌《公說再和并前十五篇輒復課六章用足前篇之闕》
【第20句】:百人聚處小喧闐,析到秋毫似計然。——出自朱繼芳《和顏長官百詠·城市》
【第21句】:既知朱亥為壯士,且愿束心秋毫里。——出自唐·李白《留別于十一兄逖裴十三游塞垣》
【第22句】:百年終歸朝露速,一死正自秋毫輕。——出自南宋·陸游《雨中排悶》
【第23句】:風云陳法秋毫識,前日兵興使不知。——出自蘇泂《金陵雜興二百首》
【第24句】:滄浪水深青溟闊,欹岸側島秋毫末。——出自唐·杜甫《奉先劉少府新畫山水障歌》
【第25句】:養(yǎng)心功用在還嬰,肯使秋毫有妄情?——出自宋·陸游《道室述懷》
【第26句】:覺來落筆不經(jīng)意,神妙獨到秋毫顛。——出自宋·蘇軾《仆曩于長安陳漢卿家見吳道子畫佛碎爛可惜其》
【第27句】:李瓊奪得造化本,都盧縮在秋毫端。——出自唐·齊己《觀李瓊處士畫海濤》
【第28句】:世間未信亦論交,得失秋毫有乖忤。——出自曾鞏《論交》
【第29句】:窮通往事真如夢,得失秋毫豈更嗟。——出自北宋·王安石《次韻酬宋妃六首》
【第30句】:透出劫空心相微,不見秋毫身量大。——出自釋正覺《禪人并化主寫真求贊》
【第31句】:察秋毫處暗昏昏,透險崖中平坦坦。——出自釋紹曇《偈頌一百一十七首》
【第32句】:先生一見輒傾倒,回觀濁世秋毫小。——出自胡銓《予戲作水墨四紙張慶符有詩因用其韻》
【第33句】:得喪秋毫久已冥,不須聞此氣崢嶸。——出自宋·蘇軾《次韻參寥師寄秦太虛三絕句時秦君舉進士不得》
【第34句】:何人水墨秋毫外,十里湖西尺寸間。——出自胡寅《題湘西小景》
【第35句】:直須去盡秋毫跡,□□□□□□□。——出自邵雍《和人語道吟》
【第36句】:田家種糯官釀酒,椎利秋毫升與斗。——出自歐陽修《食糟民》
【第37句】:人間萬事秋毫細,跳出須彌頂上看。——出自陳杰《月窗相士》
【第38句】:但知一飽輕方丈,不為秋毫要眼明。——出自毛滂《子溫以詩將菊本見遺數(shù)日適病伏枕今少間戲作三絕句以報》
【第39句】:寒生事業(yè)秋毫盡,筆力終慚鼎可扛。——出自南宋·陸游《北窗》
【第40句】:問之何遽至如許,往往或起秋毫爭。——出自趙文《遠如期》
【第41句】:野僧齋罷憑闌久,千里秋毫入望中。——出自南宋·陸游《羅山平云闊中閣》
【第42句】:事朵爽忽秋毫上,聊驗天心語默間。——出自張載《送蘇修撰赴闕四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