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好一切都好句子合集60句
林清玄《心美,一切皆美》好句摘抄
【林清玄《心美,一切皆美》內容簡介】
手繪細筆插畫,配上清明有味的佛學散文,林清玄自選《菩提十書》精華。菩提十書,是林清玄寫作生涯中最重要的作品,十冊共印行一千版以上,被媒體選為“四十年來最暢銷及最有影響的書”。作者精心輯為《心美,一切皆美》《情深,萬象皆深》《境明,千里皆明》三書。面對世事紛亂,人心迷惘,林清玄以自身體驗和思考,將佛理修養化作美好心情,為讀者點燃心燈。
【林清玄簡介】
林清玄,1953年生,臺灣高雄旗山人。曾任記者、主編、主筆,現專事寫作。曾獲中山文藝獎、金鼎獎、吳三連文藝獎、時報文學獎、中華文學獎、吳魯芹散文獎、作協文學獎等十數次文學大獎。作品有“菩提系列”十書、《玫瑰海岸》《白雪少年》《好雪片片》《鴛鴦香爐》等數十種。他是臺灣作家中最高產的一位,也是獲得各類文學獎最多的一位。連續多年被評為臺灣十大暢銷書作家,被譽為“當代散文八大家”。
【林清玄《心美,一切皆美》好句摘抄】
【第1句】:你是你,已不是最初的你!也不是昨天的你!奔波的歲月,一站又一站的旅途,在動蕩與流離中,只要返觀自心、自凈其意,就定了、靜了、安了……每天的睡去,是旅程的一個終站。每天的醒來,是旅程的一個起點!
【第2句】:第一流的文章是生命的化妝,其實在青年的成長中,文學也是他們最好的化妝。
心美一切皆美,情深萬象皆深。
【第3句】:你是你,已不是最初的你!你是你,也不是昨天的你!奔波來去的歲月,一站又一站的旅途,在動蕩與流離中,只要返觀自心、自凈其意,就定了、靜了、安了,使我不論在多么偏遠的地方行腳,都能無慮而有得。每天的睡去,是旅程的一個終站。每天的醒來,是旅程的一個起點!
【第4句】:《阿含經》中說的:蓮花生在水中、長在水中、伸出水上,而不著于水。如來生于人間、長于人間、出于人間,而不執著人間的法。
【第5句】:我記不顯露,也不隱藏!
【第6句】:一個人的質量其實是與梅香相似,是無形的,是一種氣息,我們如果光是賞花的外形,就很難知道梅花有極淡的清香;我們如果不能細心的體貼,也難以品味到一個人隱在外表內部人格的香氣。
【第7句】:凡是人,就不會無端墮落。
【第8句】:喝苦茶時,特別能回味蜜茶的滋味。
【第9句】:是多么奇妙的感受呀!孤身一人,行走在從未到過的地方,彷佛飄浮在太空的某一情境,直到早上的鬧鐘響起,才從太空飄落,那窗外的景色永遠既熟悉又陌生,像是深植于記憶,又像是第一次到達。
【第10句】:日光下的`寒林沒有一絲雜質,空氣里的冰冷仿佛來自故鄉遙遠的北國,帶著一些相思,還有細微幾至不可辨認的駱駝的鈴聲。
【第11句】:在照進窗隙強烈的陽光里面,我們可以看見虛空中飛揚的塵埃,那些塵埃粒粒分明,但無法破壞光線的本質。在黑暗中,我們完全見不到塵埃,塵埃就一層層的增加,使我們陷入更深的黑暗。
【第12句】:雪,冷而清明,純凈優美,念念不住,在某一個層次上,像極了我們的心。
【第13句】:一個作家在寫字時,他畫下的每一道線都有他人格的介入。
《林清玄:心美一切皆美》 閱讀答案
《林清玄:心美一切皆美》是林清玄的一篇訪問文章。下面我們為大家帶來《林清玄:心美一切皆美》閱讀答案,僅供參考,希望能夠幫到大家。
林清玄:心美一切皆美記者:您30歲之前得遍了臺灣所有的文學大獎,直到不再參賽,此外,您還是臺灣最高產的作家,除了眾人以為的文思泉涌,還有別的訣竅嗎?
林清玄:我很喜歡一句古詩:書到今生讀已遲。就是說,這輩子你要讀書已經來不及,都是上輩子的積累。我想這種積累重要的是怎么堅持,每天寫一點,一個月以后回頭看,會覺得性情上有變化,這種慢慢積累的過程是快樂的。
記者:從鄉下奮斗到臺北,您的經歷也是比較坎坷的。小時候,您隨父兄在田間地頭流汗受苦,這段經歷對您今后的成長有何影響?
林清玄:有很大的幫助,使我什么情況都能適應。從出生到現在,我沒有一個晚上睡不著覺,沒有一餐飯吃不香,隨時都能笑得出來。因為小時候在大山中長大,生活很苦,心思也單純,天黑上床馬上睡覺,你不會有欲望,有欲望也沒用,根本不可能實現,所以慢慢久了,你對欲望就不會太敏感。
記者:在您的環境里面,顯然沒有成為作家的條件,但您成功了。
林清玄:的確,我家代代都是耕農,可是我對文字有非常深刻和敏銳的感受。記得有位文人叫張潮,他講,“文章是案頭之山水,山水是地上之文章”,你把地上的東西看清楚了,那就是一篇文章。我小時候的成長不可能像一般人所說的,學富五車,而是一門深入。我記得小時候讀每本書,拿過來都珍貴得不得了,抱著,枕著,經常拿到什么就很用心地看。小學三年級以后,每天我要抱著一本書,才睡得著;每天一定要讀到一篇好文章,才肯睡覺。
記者:在經歷5000年未有之變局之后,拜金拜物對傳統價值觀的疏離逐漸明顯,在這樣光怪陸離的時代,怎樣才能活出真正的優雅?
林清玄:其實這是一個向欲望傾斜的時代,全世界都是這個樣子,有時候你看報紙會看到一個愛瑪仕的包賣到100萬人民幣,荒唐!但大家已經習慣了,不以為怪,它是名牌,就值這個錢,那是因為你已經迷失了對事物的真實判斷。
人的肩膀挑著一架天平,一邊是欲望,一邊是心靈的滿足,你的心靈應該有足夠的砝碼來保持平衡。人在中間,一邊是一個人加一個山谷的“谷”,一邊是一個人加一個山谷的“山”,俗和仙如果能夠平衡,你就能做一個平正的人。
當然,要想不被欲望捆綁,就應該有自己心靈的寄托,要花一些時間來充實我們的心靈世界,比如文學。
記者:對于生在這個時代有著多種價值可供選擇的青年來說,文學在他們生活中應該是一個怎樣的存在?
林清玄:第一流的文章是生命的化妝,其實在青年的成長中,文學也是他們最好的化妝。因為如果有內涵,你會覺得什么事情都美。我有兩句話,“心美一切皆美,情深萬象皆深”,你的心靈美麗了,你看到的世間一切都美;如果你的情感深厚,你會覺得世間萬物都很深刻。所以,如果要使你的生命、外表、氣質變得更好,你的心就要美,你的情就要深,文學正好是容易進入的途徑。
(1)下列對訪談有關內容的分析和概括,最恰當的兩項是( )( )(5分)
A.林清玄舉愛瑪仕的包賣到100萬人民幣的例子是為了說明愛瑪仕是名牌,就值這個錢。
B.林清玄引用張潮的話,說“文章是案頭之山水,山水是地上之文章”,很形象地說出了他的成長環境與他的創作的關系,也說出了生活與創作的關系。
C. 林清玄引用“書到今生讀已遲”的古詩意在說明天賦的重要性,此生再如何努力讀書都不會有大的效果。
D. 林清玄認為,要達到仙與俗的平衡,需要心靈的寄托,因此文學是必不可少的。
E. 林清玄所說的“心美一切皆美”的含意是如果心靈美麗,我們看到的一切都會很美。意思是說人的內在修養可以使人對世界的感受認識豐富起來,發現更多的趣味。
(2)林清玄取得成功的主要因素有哪些?請簡要概括。(6分)
(3)在林清玄看來,在這樣光怪陸離的時代,怎樣才能活出真正的優雅? (6分)
(4)林清玄認為,“第一流的文章是生命的化妝”,你怎樣理解這句話?請結合你的讀書經歷談談文學對你的影響。(8分)
《林清玄:心美一切皆美》閱讀答案
(1)、選E給3分,選B給2分,選A給1分。(A項,“是為了說明愛瑪仕是名牌,就值這個錢”錯。是為了說明全世界都向欲望傾斜,人們失去了對事物真實價值的判斷能力。C.作者意在說明學無止境,讀多少書都是不夠的。所以應該勤于讀書,形成逐漸厚重的積累。D項,作者意思是說文學只是一種比較好的'途徑,并非必不可少。
(2)①小時候苦難經歷的磨煉,使他能夠適應各種環境; ②從小就對文字有非常深刻和敏銳的感受; ③熱愛讀書,手不釋卷,一門深入,堅持積累; ④生活的大書使他獲得了豐厚的人生閱歷,成為他創作的源泉;(答出其中三點即得滿分)
(3)①不被欲望捆綁; ②讓自己的心靈有所寄托;③讓自己的心靈放松、充實;
(4)“第一流的文章”說的就是文學,“生命的化妝”是說文學可以使人的靈魂變得美麗和豐富。這句話說出了文學對一個人精神成長的重要作用,比如陶冶人的心靈,提高人的修養,豐富人的感情,改善人的氣質,加深人對世界的理解和認識等等。(4分)考生在答個人的讀書經歷時把握住兩點即可得分,一是讀的必須是文學作品,二是談對精神成長方面的作用。(4分)
《林清玄:心美一切皆美》閱讀答案「精選」
閱讀理解答題時切忌文章都沒完整的閱讀就匆匆忙忙地寫答案。下面小編給大家帶來《林清玄:心美一切皆美》閱讀答案。希望能夠幫到大家。
林清玄:心美一切皆美
記者:您30歲之前得遍了臺灣所有的文學大獎,直到不再參賽,此外,您還是臺灣最高產的作家,除了眾人以為的文思泉涌,還有別的訣竅嗎?
林清玄:我很喜歡一句古詩:書到今生讀已遲。就是說,這輩子你要讀書已經來不及,都是上輩子的積累。我想這種積累重要的是怎么堅持,每天寫一點,一個月以后回頭看,會覺得性情上有變化,這種慢慢積累的過程是快樂的。
記者:從鄉下奮斗到臺北,您的經歷也是比較坎坷的。小時候,您隨父兄在田間地頭流汗受苦,這段經歷對您今后的成長有何影響?
林清玄:有很大的幫助,使我什么情況都能適應。從出生到現在,我沒有一個晚上睡不著覺,沒有一餐飯吃不香,隨時都能笑得出來。因為小時候在大山中長大,生活很苦,心思也單純,天黑上床馬上睡覺,你不會有欲望,有欲望也沒用,根本不可能實現,所以慢慢久了,你對欲望就不會太敏感。
記者:在您的環境里面,顯然沒有成為作家的條件,但您成功了。
林清玄:的確,我家代代都是耕農,可是我對文字有非常深刻和敏銳的感受。記得有位文人叫張潮,他講,“文章是案頭之山水,山水是地上之文章”,你把地上的東西看清楚了,那就是一篇文章。我小時候的成長不可能像一般人所說的,學富五車,而是一門深入。我記得小時候讀每本書,拿過來都珍貴得不得了,抱著,枕著,經常拿到什么就很用心地看。小學三年級以后,每天我要抱著一本書,才睡得著;每天一定要讀到一篇好文章,才肯睡覺。
記者:在經歷5000年未有之變局之后,拜金拜物對傳統價值觀的疏離逐漸明顯,在這樣光怪陸離的時代,怎樣才能活出真正的優雅?
林清玄:其實這是一個向欲望傾斜的時代,全世界都是這個樣子,有時候你看報紙會看到一個愛瑪仕的包賣到100萬人民幣,荒唐!但大家已經習慣了,不以為怪,它是名牌,就值這個錢,那是因為你已經迷失了對事物的真實判斷。
人的肩膀挑著一架天平,一邊是欲望,一邊是心靈的滿足,你的心靈應該有足夠的砝碼來保持平衡。人在中間,一邊是一個人加一個山谷的“谷”,一邊是一個人加一個山谷的“山”,俗和仙如果能夠平衡,你就能做一個平正的人。
當然,要想不被欲望捆綁,就應該有自己心靈的'寄托,要花一些時間來充實我們的心靈世界,比如文學。
記者:對于生在這個時代有著多種價值可供選擇的青年來說,文學在他們生活中應該是一個怎樣的存在?
林清玄:第一流的文章是生命的化妝,其實在青年的成長中,文學也是他們最好的化妝。因為如果有內涵,你會覺得什么事情都美。我有兩句話,“心美一切皆美,情深萬象皆深”,你的心靈美麗了,你看到的世間一切都美;如果你的情感深厚,你會覺得世間萬物都很深刻。所以,如果要使你的生命、外表、氣質變得更好,你的心就要美,你的情就要深,文學正好是容易進入的途徑。
【第14句】:下列對訪談有關內容的分析和概括,最恰當的兩項是( B )( C )(5分)
A.林清玄引用“書到今生讀已遲”的古詩意在說明天賦的重要性,此生再如何努力讀書都不會有大的效果。
B.林清玄引用張潮的話,說“文章是案頭之山水,山水是地上之文章”,很形象地說出了他的成長環境與他的創作的關系,也說出了生活與創作的關系。
C.林清玄舉愛瑪仕的包賣到100萬人民幣的例子是為了說明全世界都向欲望傾斜,人們失去了對事物真實價值的判斷能力。
D.林清玄認為,要達到仙與俗的平衡,需要心靈的寄托,因此文學是必不可少的。
E.林清玄所說的“心美一切皆美”的含意是一個人心美了,他就可以用一種積極樂觀的心態去看待一切,因此,一切都會美起來。
(答出一項給3分,A項,作者意在說明學無止境,讀多少書都是不夠的。所以應該勤于讀書,形成逐漸厚重的積累。D項,作者意思是說文學只是一種比較好的途徑,并非必不可少。E項中“積極樂觀”理解狹隘且無根據,作者的意思是說人的內在修養可以使人對世界的感受認識豐富起來,發現更多的趣味。)
【第15句】:這篇訪談共涉及了哪幾個主要話題?請分條概述。(6分)
訪談共涉及到三方面的話題:林清玄在文學上取得成就的重要原因;在拜金拜物的光怪陸離的現實中怎樣活得優雅;在價值多元的時代中青年應如何對待文學。(每項2分,共6分,意思對即可。)
【第16句】:林清玄取得成功的主要因素有哪些?請簡要概括。(6分)
從小就對文字有非常深刻和敏銳的感受;(1分)熱愛讀書,手不釋卷,一門深入,堅持積累;(2分)小時候苦難經歷的磨煉,使他能夠適應各種環境;(1分)生活的大書使他獲得了豐厚的人生閱歷,成為他創作的源泉;(1分)不被欲望捆綁,心靈充實。(1分)
【第17句】:怎樣理解“第一流的文章是生命的化妝”?請結合你的讀書經歷談談文學對你的影響。(8分)
“第一流的文章”說的就是文學,“生命的化妝”是說文學可以使人的靈魂變得美麗和豐富。這句話說出了文學對一個人精神成長的重要作用,比如陶冶人的心靈,提高人的修養,豐富人的感情,改善人的氣質,加深人對世界的理解和認識,等等。(4分)考生在答個人的讀書經歷時把握住兩點即可得分,一是讀的必須是文學作品,二是談對精神成長方面的作用。(4分)
【第19句】:林清玄取得成功的主要因素有哪些?請簡要概括。(4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第20句】:結合文章賞析兩處劃線部分。(4分)
(1)這輩子你要讀書已經來不及,都是上輩子的積累。
(2)人的肩膀挑著一架天平,一邊是欲望,一邊是心靈的滿足,你的心靈應該有足夠的砝碼來保持平衡。
【第21句】:根據文意,請談談怎樣做才能達到“真正的優雅”。(4分)
【第22句】:這篇訪談主要談了林清玄文學方面的成就和看法,標題卻是“心美一切皆美”,你覺得切合全文主旨嗎?請談談你的看法。(6分)
參考答案:
【第19句】:(1)文思泉涌,對文字有非常深刻和敏銳的感受;(2)小時候苦難經歷的磨煉;(3)勤奮讀書,堅持積累;(4)對欲望不敏感。(4分,每點1分)
【第20句】:(1)運用了夸張的手法(1分),極言讀書積累的重要性,給人以讀書的緊迫感(1分)。
(2)運用了比喻的手法,將人的心靈比作天平(1分),生動形象的表明了克制欲望保持心理平衡的重要性(1分)。
【第21句】:克制欲望,讓自己的心靈放松、充實(2分);把握(不迷失)自我,讓自己的心靈有所寄托(2分)。
【第22句】:切合全文主旨。(1)這是作者的原話,能表達作者對文學和人生的思考;(2)文中談到積累的快樂、克制欲望等,這也說明了“心美一切皆美”;(3)文學是心美情深容易進入的途徑。(6分,每點2分)(答不切合,言之成理,理由充分也可)
【第1句】:林清玄作為一位知名作家,成功的“訣竅”主要有哪些?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第2句】:“人的肩膀挑著一架天平,一邊是欲望,一邊是心靈的滿足,你的心靈應該有足夠的砝碼來保持平衡。”你是如何理解文中所說的“欲望”與“滿足”的關系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第3句】:林清玄說:“心美一切皆美,情深萬象皆深。”你怎樣理解這句話的含意?請結合文意及你自己的體會與感悟進行回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參考答案
【第1句】:①在讀書與寫作方面堅持積累,且認為“慢慢積累的過程是快樂的”。②小時候的艱苦生活使他有很強的適應能力,且心思單純,欲望不多。③從小對文字有非常深刻和敏銳的感受,雖非“學富五車”,但卻“一門深入”。④用“文學”充實自己的心靈世界,有著“心美一切皆美,情深萬象皆深”的優雅情懷。
【第2句】:示例:①“欲望”與“滿足”之間總是充滿張力,這就需要我們有足夠的砝碼來使它們之間保持平衡。②這個使“欲望”與“滿足”保持平衡的砝碼,就是能夠使我們的心靈充實的東西,比如文學。③人處于“欲望”與“滿足”的中間,處于“俗”與“仙”之間,每一個人都應力求做一個“平正”的人。
【第3句】:示例:當今青年在成長的過程中,應以文學為伴。①文學是心靈與情感的藝術,可以幫助青年們塑造美麗的心靈,培養真摯的情感。②如果心靈美麗,我們看到的一切都會很美。③如果情感深厚,我們會覺得世間萬物都很深刻。④作為青年學生,如果要使生命、外表、氣質變得更好,就應讓文學陪伴我們成長。(言之成理即可)
《林清玄:心美一切皆美》閱讀練習及答案
林清玄:心美一切皆美
記者:您30歲之前得遍了臺灣所有的文學大獎,直到不再參賽,此外,您還是臺灣最高產的作家,除了眾人以為的文思泉涌,還有別的訣竅嗎?
林清玄:我很喜歡一句古詩:書到今生讀已遲。就是說,這輩子你要讀書已經來不及,都是上輩子的積累。我想這種積累重要的是怎么堅持,每天寫一點,一個月以后回頭看,會覺得性情上有變化,這種慢慢積累的過程是快樂的。
記者:從鄉下奮斗到臺北,您的經歷也是比較坎坷的。小時候,您隨父兄在田間地頭流汗受苦,這段經歷對您今后的成長有何影響?
林清玄:有很大的幫助,使我什么情況都能適應。從出生到現在,我沒有一個晚上睡不著覺,沒有一餐飯吃不香,隨時都能笑得出來。因為小時候在大山中長大,生活很苦,心思也單純,天黑上床馬上睡覺,你不會有欲望,有欲望也沒用,根本不可能實現,所以慢慢久了,你對欲望就不會太敏感。
記者:在您的環境里面,顯然沒有成為作家的條件,但您成功了。
林清玄:的確,我家代代都是耕農,可是我對文字有非常深刻和敏銳的感愛。記得有位文人叫張潮,他講,“文章是案頭之山水,山水是地上之文章”,你把地上的東西看清楚了,那就是一篇文章。我小時候的成長不可能像一般人所說的,學富五車,而是一門深入。我記得小時候讀每本書,拿過來都珍貴得不得了,抱著,枕著,經常拿到什么就很用心地看。小學三年級以后,每天我要抱著一本書,才睡得著;每天一定要讀到一篇好文章,才肯睡覺。
記者:在經歷5000年未有之變局之后,拜金拜物對傳統價值觀的疏離逐漸明顯,在這樣光怪陸離的時代,怎樣才能活出真正的優雅?
林清玄:其實這是一個向欲望傾斜的時代,全世界都是這個樣子,有時候你看報紙會看到一個愛瑪仕的包賣到100萬人民幣,荒唐!但大家已經習慣了,不以為怪,它是名牌,就值這個錢,那是因為你已經迷失了對事物的真實判斷。人的肩膀挑著一架天平,一邊是欲望,一邊是心靈的'滿足,你的心靈應該有足夠的砝碼來保持平衡。人在中間,一邊是一個人加一個山谷的“谷”,一邊是一個人加一個山谷的“山”,俗和仙如果能夠平衡,你就能做一個平正的人。當然,要想不被欲望捆綁,就應該有自己心靈的寄托,要花一些時間來充實我們的心靈世界,比如文學。
記者:對于生在這個時代有著多種價值可供選擇的青年來說,文學在他們生活中應該是一個怎樣的存在?
林清玄:第一流的文章是生命的化妝,其實在青年的成長中,文學也是他們最好的化妝。因為如果有內涵,你會覺得什么事情都美。我有兩句話,“心美一切皆美,情深萬象皆深”,你的心靈美麗了,你看到的世間一切都美;如果你的情感深厚,你會覺得世間萬物都很深刻。所以,如果要使你的生命、外表、氣質變得更好,你的心就要美,你的情就要深,文學正好是容易進入的途徑。
【第1句】:林清玄取得成功的主要因素有哪些?請簡要概括。(4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
【第2句】:在林清玄看來,在這樣光怪陸離的時代,怎樣才能活出真正的優雅?(5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第3句】:林清玄認為,“第一流的文章是生命的化妝”。他的這一觀點是否適用于所有的人?請聯系全文談談你的理解和看法。(6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
參考答案
【第1句】:文思泉涌,對文字有非常深刻和敏銳的感受;小時候苦難經歷的磨煉;勤奮讀書,堅持積累;對欲望不敏感。(4點每點1分)
【第2句】:克制自己的欲望,不要被欲望捆綁;親近自然,多讀書,讓自己的心靈放松、充實,讓自己的心靈有所寄托。(第一點2分,第二點3分)
【第3句】:觀點一:適用于所有的人。因為所有的人都需要精神的成長,而閱讀是人精神成長的最有效的方式。讀書可以陶冶人的心靈,提高人的修養,讓人變得情感深厚、氣質美好。所以第一流的文章對所有的人來說,都是生命的化妝。
觀點二:并不適用于所有的人。因為林清玄在這篇訪談中提出的這個觀點主要是針對青年人而言的。我們這個時代容易使人迷失方向,青年人又面臨著多種選擇,對他們而言,讀書可以讓他們的心靈變得美好。但對于人生觀、世界觀、價值觀已經形成的人來說,第一流的文章對改變他們的人生就顯得無足輕重了;生活中還有一些人,他們連最基本的物質都得不到滿足,一流的文章又能給他們提供多少幫助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