肖復興散文中的好句子摘抄匯編70句
那片綠綠的爬山虎公開課教學設(shè)計
【第1句】:教材解讀
1課文簡說。
這篇課文是作家肖復興在1992年為了紀念葉圣陶先生寫的回憶文章,回憶1963年葉圣陶先生給我批改作文,并請我到他家做客,使我受益匪淺的成長經(jīng)歷,表現(xiàn)了葉圣陶先生對文一絲不茍、對人平易真誠,堪稱楷模的文品和人品。
課文先寫葉圣陶先生給我修改作文的事:我看到了葉老對作文的修改,閱讀了葉老的簡短評語,對葉老的人品產(chǎn)生了初步印象,也樹立了寫作的信心。
然后寫我到葉老家里做客,兩次具體描寫了葉老家院子里滿墻的爬山虎:下午剛進院時見到的陽光照耀下的爬山虎和黃昏時落日余輝映照下的爬山虎,作者通過寫爬山虎表達了自己當時的心情。
最后寫這件事給我留下的深刻印象,作者說:在我的眼前,那片爬山虎總是那么綠著。與題目呼應(yīng),含蓄地寫出了15歲那個夏天的事情一直留在作者的腦海中,葉圣陶先生的音容笑貌、親切教誨一直激勵著他前進。
選編這篇課文的意圖,是引導學生通過閱讀作家肖復興的成長故事,體會學作文應(yīng)先學做人的道理,學習通過描寫景物抒發(fā)感情的方法,同時感悟如何修改作文。
本課教學的重難點是體會文中含義深刻的語句,并從葉老對《一張畫像》的修改中學習修改作文的方法。
2詞句解析。
(1) 使得句子干凈了也規(guī)范了。
干凈,在這里指句子簡潔明白,不啰嗦。規(guī)范,指語言標準、典范。
(2) 我雖然未見葉老先生的面,卻從他的批改中感受到他的認真、平和以及溫暖,如春風拂面。
拂,輕輕擦過,春風拂面指像春風一樣從臉上輕輕擦過,形容使人感到非常愉快、舒服。作者運用這個比喻,更形象地表達出自己對葉老的感受。
【第2句】:教學目標
1認識7個生字,會寫13個生字。正確讀寫推薦、眼簾、刪掉、規(guī)范、燥熱、融洽、黃昏、客廳等詞語。
2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背誦自己喜歡的部分。
3能聯(lián)系上下文體會課文中含義深刻的語句。
4學習修改作文的方法,培養(yǎng)認真修改作文的習慣,懂得學作文應(yīng)先學做人。
【第3句】:教學建議
1課前可以布置學生查找有關(guān)葉圣陶和肖復興的資料,閱讀他們的作品。通過閱讀相關(guān)資料和作品,初步了解這兩位作家。
2教師在教學中應(yīng)先讓學生從整體上把握文章的內(nèi)容和脈絡(luò),然后突出重點,突破難點,最后再回歸整體,升華認識。
初讀時,引導學生了解課文寫了哪兩件事,知道這兩件事雖然有著密切的'聯(lián)系,但也存在著獨立性,然后引導學生一部分一部分地學習。
第一件事講葉老給我批改作文,是本文的重點部分。可以讓學生先自讀這部分內(nèi)容,提出不懂的問題。教師重點引導學生就葉老是怎樣修改我的作文的和我有什么感受這兩個問題進行交流,以幫助學生理解課文內(nèi)容,了解修改作文的方法。學生解決這一問題時,可以邊讀書邊用筆畫出修改處,再用不同的符號把表達作者感受的句子標識出來;還可以讓學生認真閱讀課后資料袋中《一張畫像》的修改原稿,然后通過討論交流,了解葉圣陶先生用了哪幾種方法修改這篇文章。
課文第二件事中幾次寫到爬山虎,這些語句含義深刻,是教學的難點。要通過反復朗讀,抓關(guān)鍵詞語揣摩其含義。
在理解了文中這兩部分內(nèi)容之后,可以回歸整體,討論課文為什么以那片綠綠的爬山虎為題,使學生了解到,因為我的作文寫得親切自然,葉老批改了我的作文,因而對我有所了解,才請我到他家做客。我見到那片綠綠的爬山虎,葉老的教導使我懂得了應(yīng)該怎樣做人,怎樣作文。時間已過去將近三十年了,但當時的情景如在眼前。一想起葉圣陶先生,就仿佛又看到那片綠綠的爬山虎,所以以此為題。
3本課要求會寫的字中,昏字的上半部分是氏,不能多加一點;薦字的下半部分是存,不能錯寫成在。教師還應(yīng)引導學生分辨并正確使用同音形近字,如燥和躁、洽和恰。
4教師應(yīng)引導學生聯(lián)系生活實際談?wù)勛约旱膶W習收獲,特別是在寫作文和改作文方面的收獲。如,文中葉老給肖復興的評語中寫到:全是具體事實深受感動親切自然。所有這些,都是寫好作文的必要前提,可以讓學生結(jié)合自己的作文實際談?wù)劯邢搿=處熯€可以組織學生修改自己的習作,然后把修改前后的習作進行對比,提高學生修改習作的能力,培養(yǎng)學生修改習作的習慣。
【第4句】:相關(guān)鏈接
肖復興 北京人,1947年生,1966年高中畢業(yè)于北京匯文中學,1968年到北大荒插隊,1982年畢業(yè)于中央戲劇學院。當過大中小學教師,曾任《小說選刊》副主編,現(xiàn)任《人民文學》雜志社副主編。已出版50余種書,曾多次獲全國及北京、上海地區(qū)優(yōu)秀文學獎。作品主要有系列長篇小說《中學生三部曲》、長篇報告文學《與當代中學生的對話》《和當代中學生通信錄》等。近著有《肖復興自選集》3卷,《肖復興散文》藝術(shù)卷、情感卷等。《那片綠綠的爬山虎》寫于1992年,原文題目是《那片綠綠的爬山虎──懷念葉圣陶先生》,選入教材時有刪改。
作文的修改葉圣陶先生對《一張畫像》這篇作文作了仔細的推敲、修改,主要是從以下六個方面修改的。
(1) 把用詞不準確的地方改準確。除課文已經(jīng)舉到的把一張畫像改為一幅畫像、把書皮改成包書紙外,還有:作文中寫我遞給同桌小強看,還不停地給他講著,葉老將不停改為悄悄,這就更符合當時正在上課的實際情況。作文中寫原來拿畫的正是王老師,葉老將畫改為幾何課本,因為王老師拿的是帶有圖畫的課本,并不是一幅畫。作文中還寫王老師談到今天,也談到了明天,并不斷地問我,葉老將并不斷地改為最后他,因為王老師不可能不斷地問同一個問題,葉老這樣一改就合乎情理了。
(2) 把不通順的句子改通順。作文中寫口里還不住地吶喊:沖啊,向幾何進軍!這個句子用詞不準確,因為吶喊是大聲喊叫、助威的意思,而畫面是不可能出聲的,葉老改為從口里還吐出來幾個字這樣就既符合畫面的意思,又表達確切。作文中寫我的臉頓時變得通紅,還有最后一句我的臉頓時臊得通紅,這兩句都不真實,因為這時自己是看不到自己臉色的變化的,葉老分別改為我的臉頓時一陣熱臊得我臉上頓時火辣辣地一陣熱,這就真實可信了。作文中寫我被他的興致勾引起來,這句話沒說清楚我的什么被王老師勾起來了,所以葉老調(diào)整了詞序,改為我的興致被他勾引起來了。作文中還寫道:我看見他的粗眉緊皺著,像擰成了一股黑繩。擰成了一股黑繩比喻不當,言過其實,葉老改成我看見他緊皺著眉頭,不僅文字簡潔,也符合當時的實際情況。
(3) 把長句斷成短句。如,把那站在門口手里拿著大三角板和大圓規(guī)的王老師,就是我們的新班主任,改為我們的新班主任王老師站在教室門口,手里拿著大三角板和大圓規(guī)。把左邊又畫了兩個少先隊員拿著兩簇鮮花改為靠左邊又畫了兩個少先隊員,手里拿著鮮花,這樣把長句斷成短句,不但表達得清楚明白,而且讀起來也朗朗上口。
(4) 刪去重復啰唆的詞句。這類修改的地方非常多。如,他從班上的小事情一直談到了國家的大事情,談到了今天,也談到了明天,這句話中了字用得太多,顯得啰唆,葉老都刪去了。再如,看見王老師一個人在桌旁畫著什么,桌旁一詞沒有必要,葉老也刪去了。刪去重復啰唆的詞語,句子就干凈簡潔多了。
(5) 增添一些詞句,使表達的意思更清楚、更完整。如,作文中寫我跟你一樣,也喜歡畫畫,尤其是人像,葉老把尤其是人像改為尤其喜歡畫人像。因為尤其是人像也可以理解成尤其喜歡人像的圖畫之類,加上了喜歡畫三個字,意思就清楚明白了。再如,作文中寫小強突然告訴我,王老師叫我到數(shù)學教研組去。沒料到王老師見到我來了,就笑著問這里的前后兩句話銜接得不好,沒料到的意思沒有體現(xiàn)出來。葉老添上我以為準是要挨斥兒了,這樣,句與句之間的銜接就比較緊密,意思表達得也比較準確完整了。
(6) 改正錯別字和使用不當?shù)臉它c符號。作文中有好幾處將像寫成象,葉老一一加以改正。標點符號方面的修改也比較多,有的逗號改成句號,有的句號改成逗號,還有感嘆號改成句號,這些修改都值得仔細琢磨,都是很有道理的。還有幾處比較明顯的標點錯誤,如,我就輕輕地叫了聲:王老師。這句話中間不能用冒號。心就像剛上岸的魚撲騰、撲騰一個勁兒地跳。中間要用逗號斷開,撲騰撲騰不必加頓號。就像是在歡迎著家長似的吹得我心里甜滋滋的兩句話中所使用的省略號也沒有必要。所有這些,葉老都一一加以修改,可見葉老對這篇作文的修改是多么仔細、認真。
那片綠綠的爬山虎精品教學設(shè)計
【第1句】:導入
【第1句】:這節(jié)課我們繼續(xù)學習課文《那片綠綠的爬山虎》。
【第2句】:聽說同學們都把課文讀得很熟了,那老師來考考大家:
作者是如何評價葉圣陶老先生的?你能用文中的一句話來總結(jié)一下嗎?(課件)
根據(jù)學生回答板書:這句話總結(jié)得太好了,我很想寫到黑板上,可是太長了,同學們,你們能幫我找一個最重要的詞嗎?
理解 “楷模”
【第3句】:同學們,作者為文章取了這樣一個題目,僅僅是因為葉圣陶先生寫過《爬山虎的腳》嗎?還有別的原因嗎?(課件)
學生回答,師:這節(jié)課我們就來從文中找找答案。
【第2句】:【第1句】:請同學們打開書127頁,帶著這兩個問題自己讀一讀【第6句】:【第7句】:【第8句】:9自然段,(出示課件)學生讀要求。小組交流不同。
【第2句】:全班交流:
A、指名讀畫出的句子。
B、找不同。(課件)
師根據(jù)回答板書。
【第3句】:體會比喻句:為什么這樣比?說到小精靈你有什么感覺?(開心、喜歡、興奮、激動)看來不同的比喻說明了作者當時不同的心情。為什么會有這樣的心情?如果給你一個會見大人物的機會,你覺得最開心最興奮最激動的是見到誰?指名朗讀,再齊讀。(課件)
【第4句】:我從大家的朗讀中感受到了作者的喜悅、興奮和激動,同學們,葉圣陶老先生是一位著名的大作家啊,而我只是一個普通的初中生,就像XX是……,而你只是個普通的小學生,除了喜悅、興奮和激動的心情,作者還可能會有怎樣的心情呢?再讀一讀這句話體會一下。(不安和緊張)
那就讓我們帶著既興奮又緊張的心情再讀一下吧。
【第4句】:見到葉老先生前我感覺陽光就像小精靈一樣,見過葉老之后我感覺爬山虎像濃濃的湖水,這是為什么呢?請同學們讀課文【第8句】:9自然段,邊讀邊想象會面的情景,把你認為重要的詞語畫下來,思考:為什么我畫了這個詞?與葉老先生見面后,我的心情會有什么變化?讀完可以與小組同學交流。(課件)
引導:從哪里讀出了親切?從哪里讀出了認真?你能用一個合適的詞來說說這時的葉圣陶先生嗎?(平易近人)板書
來時我?guī)е矏偂⑴d奮、激動還有不安和緊張,這時什么樣的感覺融化了?現(xiàn)在多出了什么樣的感受?(欽佩和敬仰)(課件)
師總結(jié):這樣的`感受讓我看到的爬山虎也不一樣了,你能讀出作者此時眼中的爬山虎嗎?(齊讀)
【第4句】:師:在我的心里,爬山虎綠綠的美與葉老先生人格的美一樣感動著我,讓我們一起讀課文最后一個自然段,讀出我們的感動和贊嘆。(學生齊讀)
【第1句】:作家就是這樣做的,怎樣做的?作家的作品就是這么寫的,怎么寫的?
跟著板書回答。
【第2句】:我15歲時的那個夏天意義非凡,你們知道有多么非凡嗎?(課件)
所以作者才說:在我的眼前,那片爬山虎總是那么綠著。現(xiàn)在你能回答我們課前提出的問題了嗎?(課件)
【第3句】:就在1988年,葉圣陶老先生永遠離開了我們。1992年,45歲的肖復興提起筆來,滿懷深情地寫下了《那片綠綠的爬山虎》,在作者的心里,那片爬山虎會永遠那么綠著。
讓我們齊讀最后一段話,感受作者肖復興對葉圣陶先生深深的敬仰和懷念。
《那片綠綠的爬山虎》精品教學設(shè)計
第一教時
【第1句】:教學目標:
1理解生字新詞。
2了解課文主要內(nèi)容。
3引導學生初步思考預習與思考.練習,使孩子對本篇文章的學習重點做到心中有數(shù)。
4讀通課文。
【第2句】:教學重、難點:
能在較短時間內(nèi)以一定的速度讀通課文。
【第3句】:教學準備:
1投影片A、B
2投影片(課文插圖)
【第4句】:教學過程:
(一)自讀:(第一輪)
1明確自學要求:[出示投影(小黑板)A]
(1)默讀:①標出小節(jié);②用橫線劃出生字新詞,并通過將解釋注在課文相應(yīng)的詞條旁。
(2)輕讀:①讀時能聽見自己的發(fā)音;②先通讀,讀不順的地方再反復讀,直到通順(達到三不)為止。
2學生自學。
(二)交流:
1校對小節(jié)數(shù):計11小節(jié)。
2讀寫生字詞。(試讀與范讀結(jié)合;板演、書空與范寫結(jié)合。)
3解釋詞語:(以思考.練習4的詞語為主)
步驟:⑴讀出詞語所在的句子。
⑵解釋(能聯(lián)系上下文最好,但絕不強求。)
推薦:推舉,介紹。
秘訣:秘密的竅門、辦法。
刪掉:(演示)
顛倒:(舉例)
典雅:優(yōu)美不粗俗。
融洽:彼此感情好。(談得投機)
和藹:態(tài)度溫和,容易接近。
蘊含:包含。
受益匪淺:匪,不、非。受益不淺。
平易近人:態(tài)度和氣,使人容易接近。
身臨其境:自己親身經(jīng)歷。
堪稱楷模:堪,可以,值得。楷模,榜樣,模范。可以稱為模范,是值得學習的榜樣。
隔岸觀火:形容和自己關(guān)系不大,采取旁觀的態(tài)度。
4通讀:
每生讀一小節(jié),師適當點撥。達到不添、不漏、不錯。
(三)自讀:(第二輪)[出示投影(小黑板)B]
⒈明確自學要求:
⑴審題質(zhì)疑(自問自答與自問他答結(jié)合)
⑵初步思考解答預習題:
①在文中劃出作者的姓名;
②劃出作者描寫爬山虎的句子,讀一讀。
③結(jié)尾句說明了什么?
⑶思考.練習:
①完成第一題。
②在文中劃出第二題的句子,并讀一讀。
⒉學生自學。
(四)交流。
1補充:文中哪句話點明了題目?
(同時,在我的眼前,那片爬山虎總是那么綠著。)
2引導分段:爬山虎的主人是誰?寫了主人的幾件事?
⑴簡介葉圣陶(1894─1988),是我國著名的作家,教育家。我們曾學過葉老寫的《記金華的雙龍洞》、《爬山虎的腳》。
⑵第一段(1─4)修改作文;第二段(5─10)應(yīng)邀作客;第三段(11)我的印象。
⑶課文講了1963年我的一篇作文獲獎,葉圣陶先生幫他修改作文并邀請作者到他家作客的事。
(五)作業(yè):
1抄寫生字新詞。
2對文末句質(zhì)疑并解答。
3附:試改《一張畫像》第四小節(jié)。[投影片(小黑板)C]
第二教時
教學目標:
【第1句】:理解課文內(nèi)容,體會葉老一絲不茍的寫作態(tài)度和平易近人的人品。
【第2句】:從葉先生對<<一張畫像>>的.修改中學習修改作文的方法。
【第3句】:會用受益匪淺堪稱楷模造句。
教學重、難點:
【第1句】:重點:目標1,2。
【第2句】:難點:目標2。
教學準備:
投影片c、d、e、f、g。
肖復興的書<<日子的回憶>>,主編的雜志<<人民文學>>,發(fā)表文章的報紙<<文匯報。筆會>>。
模式運作圖示:
第三輪自讀,讀懂,理解課文
第四輪自讀,讀出,拓展延伸
【第1句】:自讀:(第三輪)
【第1句】:復習引入:
(1)讀題,課文中哪句話點明了題目?
這句話說明了什么?
(同時,在我的眼前,那片爬山虎總是那么綠著。這句話點明了題目。說明了葉圣陶先生幫我修改作文并邀請我去他家作客的事給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2)過渡:是的,從這件事中我好象知道了或者模模糊糊懂得了,作家是這樣做的,作家的作品就是這樣寫的。
(3)連線:(大黑板)
修改作文──────作品就是這么寫的。
邀請作客──────作家就是這樣做的。
【第2句】:自讀:
(1)要求:作品是怎么寫的?請在修改作文這部分找個成語概括。作家是怎樣做的?請在邀請作客這部分找個成語概括。(競賽形式)
(2)交流:(作品:一絲不茍;作家:平易近人)造句:堪稱楷模
(3)引入:修改作文這部分是怎樣具體表現(xiàn)葉圣陶先生一絲不茍的修改作風的?
邀請作客這部分又是怎樣具體表現(xiàn)葉圣陶先生平易近人的人品?(示投影)
【第3句】:自讀修改作文部分:
(1)大字報出示:<<一張畫像>>1,2小節(jié)修改稿。
(2)同學們看了有什么感受?肖復興呢?引讀:我翻到的那片作文,一下子愣住了:。。。。。。曲線。
(3)看大字報引讀第三節(jié)。(突出:準確,干凈,規(guī)范,確切)(填空:修改后的作文做到用字──、──,句子──,──)
(4)比較自改與葉圣陶修改的<<一張畫像>>的第三小節(jié),進一步體會一絲不茍的修改作風(出示投影修改稿)
(5)引讀54頁<<認真修改自己的作文>>第二節(jié):(讀──改──讀)
(6)看了葉圣陶先生的修改,你有什么感想?肖復興呢?他收獲很大,找出有關(guān)句子讀一讀。(一絲不茍:做事認真,一點兒不馬虎。大氣候:大成就。兩大收獲:【第1句】:是看到了自己作文的毛病;【第2句】:是認識到了文學事業(yè)的艱巨。)
(7)為什么肖復興會受益匪淺?比我們收獲大?(我們是隔岸觀火肖是身臨其境。
(8)齊讀我真的從中受益匪淺。。。。。。如春風拂面。引入學邀請作客部分。
【第4句】:自讀邀請作客部分:
(1)課文中那些詞語表現(xiàn)了葉老先生平易近人的人品?若能談?wù)劺碛删透袅恕#ā镜?句】:意外;【第2句】:葉小沫在門口迎接了我;【第3句】:握了握手;【第4句】:交談融洽。)
(2)交流:這次談話使我─────。(投影片)
【第2句】:自讀:(第四輪)
【第1句】:葉圣陶先生為肖復興修改作文這件事,對肖復興的成長影響很大,齊讀11小節(jié)。后來肖復興發(fā)奮學習,充實做人,勤奮寫作,終于成長為當代有名的作家,至今為止,已出版了50余種書,曾多次獲全國及北京、上海的文學大獎。(出示書《日子的回憶》,他主編的雜志《人民文學》,<<文匯報。筆會>>,<<今夜無法入睡>>。)
【第3句】:作業(yè):
【第1句】:造句:受益匪淺堪稱楷模
【第2句】:修改<<一張畫像>>第5小節(jié),再次同葉先生賽一賽。(出示投影片)
附:板書設(shè)計
作品
修改作文────作品就是這么寫的
一絲不茍
那綠綠的爬山虎
人品
邀請作客────作家就是這樣做的平易近人
《那片綠綠的爬山虎》名師教學設(shè)計
【第1句】:教材分析
這篇課文是作家肖復興在1992年為了紀念葉圣陶先生寫的回憶文章,回憶了1963年葉圣陶先生給我批改作文,并請我到他家做客,使我受益匪淺的成長經(jīng)歷,表現(xiàn)了葉圣陶先生對文一絲不茍、對人平易真誠,堪稱楷模的文品和人品。
這篇課文的篇幅較長,含義比較深刻的句子比較多。這樣的文章對剛剛升入四年級的學生來說很有難度。學生對課文的理解,往往停留在文字表面,對文中含義深刻的語句不容易理解,對文中所表現(xiàn)的葉老關(guān)愛下一代的精神也缺少深刻的感受。基于此,我想理解文中含義深刻的句子和感受葉老認真的態(tài)度,以及對下一代的關(guān)愛就是教學難點。感受葉老的人品和學習修改作文的方法,就是教學重點。教學中力圖通過多種形式的讀,不同內(nèi)容的對比,補充課外資料,自主練習修改句子中的問題等方法突出教學重點,突破教學難點。
【第2句】:教學目標
1.認識7個生字,會寫13個生字。正確讀寫推薦、眼簾、刪掉、規(guī)范、燥熱、融洽、黃昏、客廳等詞語。
2.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3.了解課文內(nèi)容,聯(lián)系上下文體會文中含義深刻的句子。
4.初步學習修改作文的方法,培養(yǎng)認真修改作文的習慣,懂得學作文應(yīng)先學做人。
5.通過學習課文,感受葉老對文一絲不茍,對人平易真誠的文品和人品。
【第3句】:教學準備
學生練習朗讀、背誦第6課《爬山虎的腳》,了解有關(guān)爬山虎的知識以及葉圣陶的生平。
教師準備自制多媒體課件及字詞卡片,《一張畫像》的修改稿,搜集有關(guān)資料。
【第4句】: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教學目標:
1.能正確讀出推薦、刪掉、規(guī)范、燥熱、融洽、黃昏、客廳、曲線、春風拂面、映入眼簾等詞語。
2.能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3.理清課文思路,理解我雖然未見葉老先生的面,卻從他的批改中感受到他的認真、平和以及溫暖,如春風拂面。這個含義深刻的句子。
4.初步學習修改作文的方法,感受葉老的認真、平和。
教學重點
理解我雖然未見葉老先生的面,卻從他的批改中感受到他的認真、平和以及溫暖,如春風拂面。這個含義深刻的句子。
教學難點
初步學習修改作文的方法,認識兩個修改符號,并能運用其修改句子中的問題。
【第1句】:揭示課題,激趣導入
剛才我們復習了《爬山虎的腳》,今天我們要學習這篇課文也寫到了爬山虎,齊讀課題。
【第2句】:初讀課文,整體感知
(一)放聲讀課文,把字音讀正確,語句讀通順。
(二)自學生字新詞
同桌練習讀準含有生字的詞語。
(三)檢查自學情況
1.開火車形式讀詞。
2.自由讀句子。
翻到我的那篇作文,我一下子愣住了:映入眼簾的是紅色的修改符號和改動后增添的小字,密密麻麻,幾頁紙上到處是紅色的圈、鉤或直線、曲線。
3.指導曲在曲線這個詞中的'讀音。
4.自由讀這兩組詞。想想第一組和第二組分別是寫誰的。
莫名其妙愣住意外
認真平和質(zhì)樸
第一組寫肖復興。
第二組寫葉圣陶。
(四)理清課文結(jié)構(gòu)
課文寫了葉圣陶先生和我之間的哪兩件事?怎么分成兩部分?(修改作文1-5.邀請做客6-10)
【第3句】:細讀課文,重點品味
(一)出示自學提示,學生自學
默讀課文第一部分,思考:
拿到葉老為我修改的作文,我看到了什么?有什么感受?
(二)全班交流
1.第三自然段
翻到我的那篇作文,我一下子愣住了:映入眼簾的是紅色的修改符號和改動后增添的小字,密密麻麻,幾頁紙上到處是紅色的圈、鉤或直線、曲線。
借助資料袋感受葉老為我修改了很多處(密密麻麻),指導朗讀。
2.第四自然段
題目《一張畫像》改成《一幅畫像》,我立刻感到用字的準確性。
(1)通過對比一張和一幅,體會用字的準確。
(2)通過了解刪字的造字過程,學會這個字,并體會這句話的意思。
怎么你把包幾何課本的書皮去掉了呢?葉老先生改成怎么你把幾何課本的包書紙去掉了呢?
(3)借助多媒體課件的演示認識兩個修改符號。
(4)師生合作讀整段。
(5)通過課外資料的補充,有感情的朗讀,體會葉老的認真、平和以及溫暖。
3.第五自然段
這一篇作文寫的全是具體事實,從具體實施中透露出對王老師的敬愛。肖復興同學如果沒有在這幾件有關(guān)畫畫的事上深受感動,就不能寫得這樣親切自然。
(1)通過朗讀明確寫作文的兩個要求:寫具體事實,表達真情實感。
(2)鼓勵學生質(zhì)疑,體會葉老的評語樹立了我寫作的信心。
【第4句】:整合課文,升華情感
通過填空練習,理清【第3句】:【第4句】:五自然段的思路,體會我的情感變化。
當翻到我的那篇作文時,我(一下子愣住了)。
當我仔細看了葉老的修改后,我(感受到他的認真、平和以及溫暖,如春風拂面)。
當我看到葉老簡短的評語后,我(樹立了寫作的信心)。
【第5句】:讀寫結(jié)合,練習修改
(一)復習鞏固兩個修改符號。
(二)運用修改符號試著修改一句話。
【第6句】:拓展延伸,提出問題
(一)剛才你們修改的就是肖復興《一張畫像》中的句子,你們想知道他在作文中都寫了些什么嗎,課下可以讀一讀。
(二)再看課題,第一件事中沒有提到爬山虎,可題目是《那片綠綠的爬山虎》,這是為什么呢?下節(jié)課我們繼續(xù)學習,解決這個問題。
(三)布置作業(yè)
第一課時板書設(shè)計:
第二課時
教學目標:
1.正確讀寫推薦、刪掉、規(guī)范、燥熱、融洽、黃昏、客廳、曲線春風拂面、映入眼簾等詞語。
2.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3.聯(lián)系上下文體會文中含義深刻的句子,背誦喜歡的部分。
4.理解課文題目和內(nèi)容之間的聯(lián)系。
5.了解葉圣陶先生的人品與文品,感受作者對葉老的思念、敬重與感激之情,體會學作文應(yīng)先學做人的道理。
教學重點:
1.了解葉圣陶先生的人品與文品,感受作者對葉老的思念、敬重與感激之情,體會學作文應(yīng)先學做人的道理。
2.能聯(lián)系上下文體會在我的眼前,那片爬山虎總是那么綠著。這個含義深刻的句子。
教學難點:
理解課文題目和內(nèi)容之間的聯(lián)系。
【第1句】:復習鞏固,聽寫詞語
【第2句】:回憶內(nèi)容,深入理解
(一)回憶上節(jié)課的內(nèi)容
1.這篇課文主要寫了誰和誰之間的哪兩件事?
2.葉老為我修改作文這件事,讓我感受到了什么?
3.葉老邀請我到他家做客,又給我留下怎樣的印象呢?
(二)學習第二部分
1.出示自學提示,學生自學
默讀課文第二部分,思考:
我應(yīng)邀做客,葉老給我留下了怎樣的印象?
2.第8自然段
通過看文中插圖、想象、朗讀感受葉老平易近人,和藹親切。
3.第9自然段
我們的交談很融洽,仿佛我不是小孩,而是大人,一個他的老朋友。他親切之中蘊含的認真,質(zhì)樸之中包含的期待,把我小小的心融化了,以至不知黃昏的到來。
通過朗讀、補充課外資料──葉老和我談話的內(nèi)容,感受葉老的親切、質(zhì)樸。
4.第10自然段
(1)理解詞語:楷模──榜樣,模范。
葉老的人品──平易近人、真誠寬厚;作品──一絲不茍,寫作極為認真。
5.在葉老家,還有什么給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爬山虎)
(1)畫出文中具體描寫爬山虎的句子,再讀一讀。
(2)全班交流:
剛進里院,一墻綠蔥蔥的爬山虎撲入眼簾。夏日的燥熱仿佛一下子減去了許多,陽光都變成綠色的,像溫柔的小精靈一樣在上面跳躍著,閃爍著迷離的光點。
落日的余暉染紅窗欞,院里那一墻的爬山虎,綠得沉郁,如同一片濃濃的湖水,映在客廳的玻璃窗上,不停地搖曳著,顯得虎虎有生氣。
通過朗讀、聯(lián)系上下文的方法知道爬山虎因作者心情不同、時間的變化、光線的變化,前后描寫不同。
6.葉老的談話不僅給了我信心,還帶給我怎樣的收獲呢?
我好像知道了或者模模糊糊懂得了:作家就是這樣做的,作家的作品就是這么寫的。
聯(lián)系課文內(nèi)容填空:
作家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
作家的作品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第3句】:整合課文,解決問題
1.結(jié)合重點句理解為什么以那片綠綠的爬山虎為題。
2.小結(jié):批改作文、邀請做客這兩件事,給了肖復興極大的影響,鼓舞著他努力學習,堅定了他的文學之路。
3.學生有感情地朗讀最后一段。
【第4句】:拓展延伸,總結(jié)課文
(一)我15歲時的那個夏天意義非凡。那個夏天以后會發(fā)生什么事?補充肖復興的相關(guān)資料。
(二)肖復興沒有忘記葉圣陶先生對他的教誨,沒有忘記那片綠綠的爬山虎。
(三)再讀課題,布置作業(y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