惜花詞句
【第1句】:表達惜花之情的詩詞有哪些
惜花 韓偓
皺白離情高處切,膩香愁態靜中深.眼隨片片沿流去,
恨滿枝枝被雨淋.總得苔遮猶慰意,若教泥污更傷心.
臨軒一盞悲春酒,明日池塘是綠陰.
葬花吟
花謝花飛花滿天,
黛玉葬花圖(40張)
紅消香斷有誰憐?
游絲軟系飄春榭①,落絮輕沾撲繡簾.
閨中女兒惜春暮,愁緒滿懷無釋處.
手把花鋤出繡簾,忍踏落花來復去.
柳絲榆莢自芳菲,不管桃飄與李飛;
桃李明年能再發,明年閨中知有誰?
三月香巢已壘成,梁間燕子太無情!
明年花發雖可啄,卻不道人去梁空巢也傾.
一年三百六十日,風刀霜劍嚴相逼;
明媚鮮妍能幾時,一朝漂泊難尋覓.
花開易見落難尋,階前愁殺葬花人,
獨倚花鋤淚暗灑,灑上空枝見血痕.
杜鵑無語正黃昏,荷鋤歸去掩重門;
青燈照壁人初睡,冷雨敲窗被未溫.
怪奴底事倍傷神?半為憐春半惱春.
憐春忽至惱忽去,至又無言去不(未)聞.
昨宵庭外悲歌發,知是花魂與鳥魂?
花魂鳥魂總難留,鳥自無言花自羞;
愿儂此日生雙翼,隨花飛到天盡頭.
天盡頭,何處有香丘②?
未若錦囊收艷骨,一抔凈土掩風流③.
質本潔來還潔去,強于污淖陷渠溝.
爾今死去儂收葬,未卜儂身何日喪?
儂今葬花人笑癡,他年葬儂知是誰?
試看春殘花漸落,便是紅顏老死時;
一朝春盡紅顏老,花落人亡兩不知!
【第2句】:表達惜花之情的詩詞有哪些
惜花 韓偓皺白離情高處切,膩香愁態靜中深。
眼隨片片沿流去,恨滿枝枝被雨淋。總得苔遮猶慰意,若教泥污更傷心。
臨軒一盞悲春酒,明日池塘是綠陰。葬花吟花謝花飛花滿天, 黛玉葬花圖(40張)紅消香斷有誰憐?游絲軟系飄春榭①,落絮輕沾撲繡簾。
閨中女兒惜春暮,愁緒滿懷無釋處。手把花鋤出繡簾,忍踏落花來復去。
柳絲榆莢自芳菲,不管桃飄與李飛;桃李明年能再發,明年閨中知有誰?三月香巢已壘成,梁間燕子太無情!明年花發雖可啄,卻不道人去梁空巢也傾。一年三百六十日,風刀霜劍嚴相逼;明媚鮮妍能幾時,一朝漂泊難尋覓。
花開易見落難尋,階前愁殺葬花人,獨倚花鋤淚暗灑,灑上空枝見血痕。杜鵑無語正黃昏,荷鋤歸去掩重門;青燈照壁人初睡,冷雨敲窗被未溫。
怪奴底事倍傷神?半為憐春半惱春。憐春忽至惱忽去,至又無言去不(未)聞。
昨宵庭外悲歌發,知是花魂與鳥魂?花魂鳥魂總難留,鳥自無言花自羞;愿儂此日生雙翼,隨花飛到天盡頭。天盡頭,何處有香丘②?未若錦囊收艷骨,一抔凈土掩風流③。
質本潔來還潔去,強于污淖陷渠溝。爾今死去儂收葬,未卜儂身何日喪?儂今葬花人笑癡,他年葬儂知是誰?試看春殘花漸落,便是紅顏老死時;一朝春盡紅顏老,花落人亡兩不知。
【第3句】:白居易唐詩《惜花》字詞的注釋
作品名稱】
【創作年代】中唐
【作者姓名】
【文學體裁】七言絕句
作品原文
惜花
可憐夭艷正當時,剛被狂風一夜吹。
今日流鶯來舊處,百般言語泥空枝。[1]
作品鑒賞
可憐二字道出了詩人對花的愛憐之情。可憐夭艷正當時一句則說出了鮮花開的正是美麗燦爛的時候,惹人憐愛。剛被狂風一夜吹,點名了鮮花被狂風吹了一夜,想必已經被吹落了不少。今日流鶯來舊處一句說出了流鶯曾經來過這里,如今又一次來了。百般言語泥空枝說的是流鶯在嘰嘰喳喳叫個不停的同時叼走了泥土和沒有花的枝干。可見這昨夜的風將花給吹落了。詩人聯想到花的凋落而感到痛惜。詩人對落花命運的深切關懷與悼惜,不言花盡,其意自明,令人黯然傷神,暗喻自己的身世懷抱,世事難料,命運多舛。
整首詩看似是詩人在對花的憐惜,其實是在對自身懷才不遇的感慨。詩人年齡正當時的時候都不能夠得到重用,那么到了老年還會有更好的發展?詩人自己看著花被一陣狂風給吹落一地,美好時光就這么消失了,想想自己如果真的是被這凜冽的風給吹倒了,被埋沒了,那么自己的一生將碌碌無為。惜花其實最終是在珍惜自己,更多的是對自己的懷才不遇而滿心傷感,這被風吹落的花讓詩人看后徒增憐惜。[2]
【第4句】:白居易唐詩《惜花》字詞的注釋
作品名稱】《惜花》【創作年代】中唐【作者姓名】白居易【文學體裁】七言絕句作品原文惜花可憐夭艷正當時,剛被狂風一夜吹。
今日流鶯來舊處,百般言語泥空枝。[1] 作品鑒賞可憐二字道出了詩人對花的愛憐之情。
可憐夭艷正當時一句則說出了鮮花開的正是美麗燦爛的時候,惹人憐愛。剛被狂風一夜吹,點名了鮮花被狂風吹了一夜,想必已經被吹落了不少。
今日流鶯來舊處一句說出了流鶯曾經來過這里,如今又一次來了。百般言語泥空枝說的是流鶯在嘰嘰喳喳叫個不停的同時叼走了泥土和沒有花的枝干。
可見這昨夜的風將花給吹落了。詩人聯想到花的凋落而感到痛惜。
詩人對落花命運的深切關懷與悼惜,不言花盡,其意自明,令人黯然傷神,暗喻自己的身世懷抱,世事難料,命運多舛。整首詩看似是詩人在對花的憐惜,其實是在對自身懷才不遇的感慨。
詩人年齡正當時的時候都不能夠得到重用,那么到了老年還會有更好的發展?詩人自己看著花被一陣狂風給吹落一地,美好時光就這么消失了,想想自己如果真的是被這凜冽的風給吹倒了,被埋沒了,那么自己的一生將碌碌無為。惜花其實最終是在珍惜自己,更多的是對自己的懷才不遇而滿心傷感,這被風吹落的花讓詩人看后徒增憐惜。
[2]。
【第5句】:"惜花人去花無主"是哪首詞的句子
蝶戀花
蕭瑟蘭成看老去。為怕多情,不做憐花句。閣淚倚花愁不語,暗香飄盡知何處。
重到舊時明月路。袖口香寒,心比秋蓮苦。休說生生花里住,惜花人去花無主。
【看老去】
古代如果有形象指導,或者是經紀人行業的話,南朝的庾信應該可以做到行業的翹楚。庾信小字蘭成,長大后才名卓著。可惜平生際遇坎坷,著有《傷心賦》等詩文,自我塑造的落魄傷心的形象頗為成功,且對后世影響甚大。杜甫《詠懷古跡》詩:“庾信平生最蕭瑟,暮年詩賦動江關。容若習慣以他自比,取其同是傷心人之意。
容若雖然愛以蘭成自比,可是既沒有庾信的坎坷際遇,也沒有所謂的懷才不遇。一身蕭瑟只是因為他作繭自縛,太看不開。贊美他癡情也可,說他癡蠻卻也不委屈他。人生百事可為,何況又是個男兒身?連探春都曉得講,我但凡是個男人,可以出得去,我必早走了,立一番事業,那時自有我一番道理。這才是正確的人生觀和態度,符合時代進步的需要。重情是好的,但一個大男人在“情”這棵樹上吊死,真是不值當。
此闋《蝶戀花》寫自己舊地重游,想起昔日和愛人把臂同游花間的情景。容若抒寫的詞意倒是很合詞牌的字面的意思。
明月路照惜花人。記憶中的風景如畫。如今只有愛如花香殘留指間,為我證明。我曾擁有過你。我將懷抱著卻你的記憶死去,可是老去,老去是如斯緩慢,我們要到哪一天才可以兩兩相忘?是否惟有死亡的黑暗降臨覆滅時,我才會不再為你感到寂寞。
《飲水詞》每多出現“花”和“惜花人”的指代,這應該是他和他的愛情隱語。這里的“惜花人”應指已經故去的“她”而非容若自己。這和將男子比做“惜花人”,將女子比做“花”的習慣有差異。想來。是容若自認如蘭草般清高出塵,而伊人明了他的心志,容若視她為知音,因此稱“她”為“惜花人”。
我所喜和不喜的一切,在這首詞中都顯露無疑了。這首詞婉約中帶出欲說還休的凄涼。用詞的精巧和意境的雕琢是很值得玩賞的。“為怕多情,不做憐花句”一言道破心底的矛盾,而深情難遣,欲罷不能,更是頗能引起人共鳴。
納蘭詞,雖是王國維極許的“未染漢人習氣”,但許是這位公子飽讀詩書的緣故。容若翻用前人詩句的次數和頻率都太高了,這首詞里就有四句是有清楚出處——“閣淚”句:語本宋佚名《鷓鴣天》詞:“尊前只恐傷郎意,閣淚汪汪不敢垂。”;“袖口”句:語本宋晏幾道《西江月》詞:“醉帽檐頭風細,征衫袖口香寒。”;“心比”句:語本宋晏幾道《生查子》詞:“遺恨幾時休,心抵秋蓮苦。”;“惜花”句:語本宋辛棄疾《定風波》詞:“畢竟花開誰為主,記取,大多花屬惜花人。”雖然用的恰好,甚至比之原著毫不失色,可我認為容若的才氣應該不止如此而已。
清時人用典像蹩腳的小賊,怎么看行藏太露。不似盛唐北宋,用典用得出神入化宛如探囊取物,是我家的東西我愛怎么顯擺怎么顯擺。讀了許多《蝶戀花》,認為最好的還是柳永那首——
佇倚危樓風細細,望極春愁,黯黯生天際。草色煙光殘照里,無言誰會憑欄意?
擬把疏狂圖一醉,對酒當歌,強樂還無味。衣帶漸寬終不悔,為伊消得人憔悴。
三變的詞由景入情,生動飽滿,既有《短歌行》的蕭壯,也有月落河塘的溫柔繾綣,也用典,卻用到出神入化的地步。整體感覺是如此地一氣呵成,叫人不忍終篇。結句“衣帶漸寬終不悔,為伊消得人憔悴。”不是普通的經典啊!再經王國維《人間詞話》里這么一點撥,流傳的不是一般廣泛啊!基本上語文成績及格的中國人應該都知道。兩闋《蝶戀花》相比不說高下立判吧,至少也強弱懸殊。
不但人會老,連詩詞歌賦也會有老去的一天。無力惋惜這種衰微。這世間必有超越萬物時間存在永恒的道,然而那又注定不被人限小的生命輕易觸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