帶武字的詞句 帶有武字的詩詞
【第1句】:帶有武字的詩詞
王建
卻回龍武軍前過,當處③教開②臥鴨池①。 【宮詞一百首 其九十三】
韋莊
只應漢武金盤上,瀉得珊珊白露珠。 【白櫻桃】
白居易
為問昭君月下聽,何如蘇武雪中聞。 【賦得聽邊鴻】
劉禹錫
好著櫜鞬莫惆悵,出文入武是全才。 【寄毗陵楊給事三首 其一】
杜甫
周宣漢武今王是,孝子忠臣后代看。 【承聞河北諸道節度入朝歡喜口號絕句十二首 其二】
鳴玉鏘金盡正臣,修文偃武不無人。 【承聞河北諸道節度入朝歡喜口號絕句十二首 其五】
【第2句】:含有“武”字的詩詞有哪些
【第1句】:讀諸葛武侯傳書懷贈長安崔少府叔封昆季唐代:李白漢道昔云季,群雄方戰爭。
霸圖各未立,割據資豪英。赤伏起頹運,臥龍得孔明。
當其南陽時,隴畝躬自耕。魚水三顧合,風云四海生。
武侯立岷蜀,壯志吞咸京。何人先見許,但有崔州平。
余亦草間人,頗懷拯物情。晚途值子玉,華發同衰榮。
托意在經濟,結交為弟兄。毋令管與鮑,千載獨知名。
【第2句】:下武先秦:佚名下武維周,世有哲王。三后在天,王配于京。
王配于京,世德作求。永言配命,成王之孚。
成王之孚,下土之式。永言孝思,孝思維則。
媚茲一人,應侯順德。永言孝思,昭哉嗣服。
昭茲來許,繩其祖武。于萬斯年,受天之祜。
受天之祜,四方來賀。于萬斯年,不遐有佐。
【第3句】:武陵桃源送人唐代:包融武陵川徑入幽遐,中有雞犬秦人家。 先時見者為誰耶,源水今流桃復花。
【第4句】:沁園春·雪近代:毛澤東北國風光,千里冰封,萬里雪飄。望長城內外,惟余莽莽;大河上下,頓失滔滔。
(余 通:馀)山舞銀蛇,原馳蠟象,欲與天公試比高。(原馳 原作:原驅)須晴日,看紅裝素裹,分外妖嬈。
(紅裝 一作:銀裝)江山如此多嬌,引無數英雄競折腰。惜秦皇漢武,略輸文采;唐宗宋祖,稍遜風騷。
一代天驕,成吉思汗,只識彎弓射大雕。俱往矣,數風流人物,還看今朝。
【第5句】:九歌·國殤先秦:屈原操吳戈兮被犀甲,車錯轂兮短兵接。旌蔽日兮敵若云,矢交墜兮士爭先。
凌余陣兮躐余行,左驂殪兮右刃傷。霾兩輪兮縶四馬,援玉枹兮擊鳴鼓。
天時墜兮威靈怒,嚴殺盡兮棄原野。出不入兮往不反,平原忽兮路超遠。
帶長劍兮挾秦弓,首身離兮心不懲。誠既勇兮又以武,終剛強兮不可凌。
身既死兮神以靈,魂魄毅兮為鬼雄。
【第3句】:含有“武”字的詩句有哪些
只應漢武金盤上,瀉得珊珊白露珠。
——韋莊為問昭君月下聽,何如蘇武雪中聞。 ——白居易好著櫜鞬莫惆悵,出文入武是全才。
——劉禹錫周宣漢武今王是,孝子忠臣后代看。 ——杜甫鳴玉鏘金盡正臣,修文偃武不無人。
——杜甫拒諫勞兵作禍基,窮奢極武向戎夷。 —— 周曇忍交孫武重泉下,不見時人說用兵。
—— 羅隱侯景長驅十萬人,可憐梁武坐蒙塵。 ——胡曾三年耀武群雄服,一日回鑾萬國春。
—— 鐘謨崇文宗武不崇文,提戈出塞號將軍。 —— 高崇文而今用武爾攻文,流輩干時獨臥云。
——崔峒只應光武恩波晚,豈是嚴君戀釣魚。 —— 曹鄴武帝英雄類始皇,甘心黷武國幾亡。
——王十朋能論魏武周文事,獨有區區謝侍中。 ——王十朋試上白鹽峰頂望,未知真武孰高卑。
—— 王十朋鄴王神武冠軍中,夜半騎龍逐老翁。 —— 王安中可憐竇武陳蕃輩,欲與天爭漢鼎歸 ——王安石境窮昭武入長汀,溪側山根指去程。
—— 韋驤唐帝宮中三浣濯,未如晉武雉裘焚。 —— 史浩圣主勤勤欲措刑,何嘗黷武愛興兵。
——史浩堪嘆媧皇六葉孫,直將豪武蓋諸昆。 ——葉適君今一武登臺省,我亦三清直殿廬。
——白玉蟾。
【第4句】:帶有武字的成語或詞語
兵藏武庫,馬入華山 兵器藏進武庫,軍馬放入華山。
指天下太平。秉文兼武 猶言能文能武。
秉文經武 執掌文事,經營武備。不文不武 既不能文,又不能武。
才兼文武 指人具有文武兩方面的才能。出文入武 指文武兼備。
黷武窮兵 黷:隨便,任意;窮:竭盡。隨意使用武力,不斷發動侵略戰爭。
形容極其好戰。廢文任武 文:文治;任:任用;武:武力。
廢掉文治,任用武力。指輕文重武。
奮武揚威 振奮勇氣,施展威風。橫搶武奪 指用強力奪取。
極武窮兵 黷武。濫用武力。
駕肩接武 肩挨肩,腳碰腳。形容人多。
較武論文 較:比較,評論。評論武藝,談論文章。
經文緯武 治理國家的本領,文的武的都具備。赳赳武夫 赳赳:勇武矯健的樣子。
武夫:武人,從軍之人。勇武矯健的軍人。
后多含貶義,意指雖身強體壯,卻頭腦簡單的軍士。孔武有力 孔:甚,很。
形容人很有力氣。揆文奮武 施行文教,振奮武事。
呂武操莽 呂雉、武則天、曹操、王莽的合稱。舊時都被認為是以陰謀手段篡奪君位的野心家。
因以之指竊取政權的國賊。謀臣武將 指有計謀的大臣和勇猛的戰將。
乃文乃武 贊美人文、武兼備。見乃武乃文。
乃武乃文 本用以贊譽天子之德,指其文經天地,武定禍亂。后多指人既有武功又有文德。
亦作乃文乃武。能文能武 文的武的都行。
現常指既能動筆也有實際工作能力。棄文就武 放棄文業,改從武事。
窮兵黷武 窮:竭盡;黷:隨便,任意。隨意使用武力,不斷發動侵略戰爭。
形容極其好戰。入文出武 稱人兼備文武之才,入朝為文臣,出朝為將帥。
善文能武 既有文才,又通武藝。現常指既能動筆又有實際工作能力。
神武掛冠 指辭官隱居。繩厥祖武 繩:繼續;武:足跡。
踏著祖先的足跡繼續前進。比喻繼承祖業。
繩其祖武 繩:繼續;武:足跡。踏著祖先的足跡繼續前進。
比喻繼承祖業。圣神文武 稱頌帝王或杰出人物之詞。
十八般武藝 ①使用十八般兵器的本領。亦泛指多種武藝。
②比喻多種技能。韜戈偃武 收藏兵器,停止武備。
指息兵修文。通文調武 指賣弄文才和武藝。
玩兵黷武 輕率無度地使用武力。威武不屈 威武:權勢,武力;屈:屈服。
強暴的壓力不能使之屈服。表示堅貞頑強。
緯武經文 指有文有武,有治理國家的才能。文弛武玩 文武官員玩忽職守。
文覿武匿 藝文興而武道隱。指尚文之風大盛。
文經武略 經世的文才和軍事謀略。文經武緯 經、緯:編織物的縱線與橫線。
指從文武兩方面治理國家。文婪武嬉 指文武官員習于安逸,貪婪成性。
文韜武略 韜:指《六韜》,古代兵書,內容分文、武、龍、虎、豹、犬六韜;略:指《三略》,古代兵書,凡三卷。比喻用兵的謀略。
文恬武嬉 恬:安閑;嬉:玩樂。文官安閑自得,武官游蕩玩樂。
指官吏只知貪圖安逸享受,吃喝玩樂,不關心國事。文武差事 比喻明劫暗偷。
文武兼備 同時具有文才和武才,文武雙全。亦作“文武兼濟”、“文武兼全”。
文武全才 文才與武功同時具備的人才。文武雙全 文:文才;武:武藝。
能文能武,文才和武藝都很出眾。文武之道 指周文王、周武王治理國家的方法。
文武之道,一張一弛 文、武:指周文王和周武王。意思是寬嚴相結合,是文王武王治理國家的方法。
現用來比喻生活的松緊和工作的勞逸要合理安排。文修武備 文:指教化。
修:指走上正規,已符合標準。備:準備完畢。
謂文治和軍備都已達到了理想的要求。文修武偃 禮樂教化大行而武力征伐偃息。
指天下太平。文昭武穆 原指文王的子孫眾多,后則泛稱子孫繁衍。
文治武功 比喻政治與軍事。文治武力 以文治國的盛績與以武禁暴的偉力。
我武惟揚 形容威武凌厲,奮發向上的樣子。無用武之地 沒有使用武力的地方。
比喻無法施展才能。武不善作 意思是既動武就不能講斯文。
武昌剩竹 比喻尚可備用的材料。武斷鄉曲 指憑借勢力在民間橫行霸道。
武斷專橫 武斷:只憑主觀想象作判斷。專橫:專制強橫。
形容憑借權勢獨斷專行,蠻橫跋扈。武爵武任 依據戰功的大小給以爵位和官職。
武偃文修 文治已實行,武備已停止。形容天下太平。
亦作“文修武偃”。武藝超群 武藝:武術上的本領。
也指軍事、戰斗的本領。形容武藝高強,超出一般人。
興文匽武 崇尚文治,偃息兵戎。修文偃武 修:昌明,修明;偃:停止。
提倡文教,停息武事。偃武崇文 停息武備,崇尚文教。
偃武覿文 停止武事,振興文教。同“偃武修文”。
偃武櫜兵 停息武備,不事戰爭。同“偃武息戈”。
偃武息戈 停息武備,不事戰爭。偃武興文 停止武事,振興文教。
同“偃武修文”。偃武行文 停止武事,振興文教。
同“偃武修文”。偃武休兵 停息武備,不事戰爭。
同“偃武息戈”。偃武修文 偃:停止;修:昌明,修明。
停止武事,振興文教。演武修文 指演練武藝,修習文章。
揚威曜武 炫耀武力,顯示威風。揚威耀武 炫耀武力,顯示威風。
揚武耀威 炫耀武力,顯示威風。耀武揚威 耀:顯揚。
炫耀武力,顯示威風。一十八般武藝 泛指各種武術技藝。
一元大武 指古時祭祀用的牛。英雄無用武之地 比喻有才能卻沒地方或機會施展。
用武之地 形容地形險要,利于作戰的地方。比喻可以施展自。
【第5句】:帶武字的成語有哪些
武藝超群、
耀武揚威、
用武之地、
孔武有力、
窮兵黷武、
赳赳武夫、
文恬武嬉、
十八般武藝、
威武不屈、
能文能武、
英雄無用武之地、
文武雙全、
通文調武、
能文善武、
偃武櫜兵、
秉文經武、
文武兩全、
繩其祖武、
才兼文武、
演武修文、
止戈為武、
文川武鄉、
武不善作、
揆文奮武、
我武惟揚、
宣威耀武、
一元大武、
文德武功、
文武差事、
允文允武
【第6句】:武字開頭七個字的詩句
“武”字開頭七個字的詩句有:
【第1句】:武士盡排青嶂下,內人皆在講筵中。——《和題丹景山至德寺》徐氏
【第2句】:武化偃兮文化昌,禮樂昭兮股肱良。——《中和樂九章?總歌第九》盧照鄰
【第3句】:武帝時人今欲盡,青山空閉御墻中。——《華清宮》張籍
【第4句】:武陵桃花笑殺人。——《當涂趙炎少府粉圖山水歌》李白
【第5句】:武夷山夾仙霞薄,螺女潭通海樹春。——《送鄭閣赴閩辟》貫休
【第6句】:武氏死時應室女。——《七言》呂巖
【第7句】:武煉方烹不等閑。——《沁園春·得遇真傳》李道純
【第8句】:武擔山上望京都。——《書懷》陸游
【第9句】:武王在時教歌舞。——《銅雀妓》陸游
【第10句】:武距文冠五色翎。——《詠雞詩,題金雞報曉圖 其一》唐寅
基本字義
武
wǔ
關于軍事或技擊的,與“文”相對:武裝。武器。武警。武林。武壇。武生。武旦。武丑。武凈。武舉。
勇猛,猛烈:英武。威武。武斷。武士。武夫。
半步,泛指腳步:步武。踵武。行(x妌g )不數武。
姓。
文
筆畫數:8;
部首:止;
筆順編號:11212154
【第7句】:帶武的四字詞語
帶武的四字詞語 :
武藝超群、
耀武揚威、
用武之地、
孔武有力、
窮兵黷武、
赳赳武夫、
文恬武嬉、
生物武器、
威武不屈、
武裝部隊、
能文能武、
武俠小說、
武裝力量、
原子武器、
文武雙全、
常規武器、
通文調武、
能文善武、
偃武櫜兵、
秉文經武、
文武兩全、
繩其祖武、
文通武達、
才兼文武、
演武修文、
止戈為武、
全副武裝、
文川武鄉、
貝奧武甫、
武不善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