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個小寵物的好句子匯總三篇
語文活動課教學計劃范文(精選3篇)
時間稍縱即逝,新的機遇和挑戰向我們走來,做好教學計劃,讓自己成為更有競爭力的人吧。相信大家又在為寫教學計劃犯愁了吧,以下是小編整理的語文活動課教學計劃范文(精選3篇),歡迎大家借鑒與參考,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語文活動課教學計劃1
【第1句】:課外活動目標:
【第1句】:獲得親身參與社會探索活動的體驗,在生活中得到領悟和內化。
【第2句】:通過小課題的研究,培養學生的求異思維,提高發現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
【第3句】:學會分享與合作,在活動中培養成員之間協作精神。
【第4句】:培養科學態度和科學道德,以求實、認真的態度從事各項探索、鉆研活動。
【第5句】:培養對社會的責任心和使命感,目標的設計和問題的研究將會對行政的決策起著一定的作用。
【第2句】:課外活動的實施:
(一)實施的基本要求:
【第1句】:全員參加----要求全體同學積極參與社會實踐活動。
【第2句】:任務驅動----小課題組成員都有明確的目標任務。
【第3句】:形式多樣性----充分利用多種形式開展小課題的研究活動。
【第4句】:課內外結合----要充分利用節假日的有利時機開展活動。
(二)實施的一般程序:
【第1句】:進入問題情景階段。
目的在于做好背景知識的鋪墊,激活學生原有的知識儲備,提供研究范圍,誘發探究動機。鼓勵學生從多角度去分析和思考問題,進入探究問題的狀態,形成具體研究方案。
【第2句】:實踐體驗階段。
在開放情景中主動搜集和加工處理信息,小組合作與各種形式的人際交往、溝通,以科學態度解決實際問題,從一定角度認識環境、認識自我。
【第3句】:表達和交流階段。
學生將自己或小組經過實踐、體驗所取得的收獲進行歸納整理、總結提煉,形成書面材料口頭報告材料。成果的表達方式要多樣化,學生通過交流、研討與同學們分享成果。
【第3句】:活動的.評價:
(一)評價的一般原則:
【第1句】:正面評價。主要對學生開展項目作業的積極態度、興趣、動機等方面去評價。
【第2句】:重視過程。著重評價學生開展項目作業具體過程的內心感受、實踐能力和操作技能。
【第3句】:強調應用。看重學生的項目作業的實際應用。
【第4句】:關注體驗。重在學生參與綜合實踐活動過程的內心感受。
(二)綜合實踐課評價的特點:
【第1句】:評價主體的多元化。
【第2句】:評價內容的豐富和靈活性:參與綜合實踐課活動的態度;在綜合實踐課活動中所獲得的體驗情況;對學習和研究方法、技能的掌握情況;學生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的發展情況。
【第3句】:評價手段和方法的多樣性。
【第4句】:成果形式:
各組同學在有關老師的指導下,通過理論鉆研、實踐訪談、社會調查、經驗總結等形式開展小課題研究,以類似于課題研究的形式,積極參與,重在學生內心感受,形式可以是小論文、調查報告、訪談錄、圖片或錄象資料、實物或模型、小制作、展品、一場主題演講、一項活動設計的方案等。
語文活動課教學計劃2
【第1句】:指導思想:
指導學生有效讀書。“讀書”兩字,關鍵在于“讀”,書的價值也在“讀”中體現,指導學生學會讀書,是我們的目標所在。
俗話說,“一個人不讀書是一生的遺憾,一個民族不讀書是一個國家的恥辱”。學生階段是人生讀書的黃金時光,幫助學生養成熱愛讀書的習慣,多讀書、讀好書,會使他們終身受益。二年級的小學生已經有了初步的識字量,再借助拼音,他們已經能進行一些課外閱讀了。因此,在本年度的課堂教學之余,我特制定了課外閱讀活動計劃。
【第2句】:推薦書目
(一)必讀書目:配套課文的課外讀物《課外閱讀》、《小學生必背古詩一百首》、《國學經典誦讀》。
(二)選讀書目:
1.《小豬唏哩呼嚕》
2.《笨狼的故事》
3.《大個子老鼠小個子貓》
4.《小老虎歷險記》
5.《三個小寵物》
6.《人參娃娃》
7.《365夜兒歌》
8.《小巴掌童話百篇》
9.《笨笨豬》
10.《泡泡兒去旅行》
11.《吃黑夜的大象》
12.《三毛流浪記》
13.《小腳丫圖畫書系列》
14.《八點猴和狐貍皮褲系列》
15.《藍貓淘氣三千問》
16.《十萬個為什么》
17.《逃家小兔》
18。《爺爺一定有辦法》
19.《我會把你治好的》
20。《猜猜我有多愛你》
【第3句】:具體實施
【第1句】:每單周一節課外閱讀課,雙周誦讀國學經典。
①上好閱讀指導課。每周設立一節“大閱讀課”,可指導學生閱讀也可展示學生的閱讀成果。如要根據語文課程標準和學生年齡特點,擬定好各班級指導內容,像如何查工具書,如何學會提問,如何學會圈點評注等,幫助學生學會閱讀,提高閱讀效率;激發學生的閱讀興趣,培養好的閱讀習慣。
②做好讀書日記。“記”是讀的強化,讀的深化。為使讀書日記成為學生自由吸收和創造的快樂小天地,我們要求語文老師認真教給學生讀書筆記方法(摘錄式、提問式、心得體會式),讓學生利用《讀書快樂營》做好讀書筆記,以培養學生養成“不動筆墨不讀書”的良好習慣。
【第2句】:每天上午的課余時間讀都是學生的課外閱讀時間。
【第3句】:班級可開展講故事、朗誦比賽、誦讀故事比賽、詞語接龍比賽等活動。
【第4句】:建好閱讀反饋表。學生畢竟是孩子,讓他們堅持課外閱讀,持之以恒地自覺融入書海中,確實不易。為此我們設立了讀寫本,請家長一起督促學生閱讀。
【第5句】:開展“親子共讀”活動。設計親子共讀讀書卡,家長每天填寫孩子的讀書書目,讀書時間,家長養成與孩子一起閱讀健康書籍的習慣。,“愿乘風破萬里浪,甘面壁讀十年書”。
【第6句】:期末將評選“小小藏書家”以此激發學生藏書的積極性。
第一周:閱讀《笨狼的故事》
第三周:閱讀《十萬個為什么》
第五周:詞語接龍比賽
第七周:閱讀《小腳丫圖畫書系列》
第九周:閱讀《三個小寵物》
第十一周:朗讀比賽
第十三周:閱讀《人參娃娃》
第十五周:講故事比賽
第十七周:誦讀故事比賽
第十九周:評選“小小藏書家”。
語文活動課教學計劃3
【第1句】:教學準備。
1.情境設置
2.課件制作
【第2句】:教學過程。
(一)揭題引趣
今天,我們這節活動課的題目是——神醫大會診(電腦伴樂出示該課題)。昨天,語言王國來了幾位客人,個個愁容滿面,原來他們得了病,老師把他們的病介紹給了我們班的幾位專家。下面,就讓我們來看看專家們是如何診治的。
(二)“專家門診”
(場景布置:四個診室分別為“肥胖癥”專科、“前后矛盾癥”專科、“殘缺不全癥”專科、“搭配不當癥”專科。)
1.癥狀
甲:“哎喲哎喲,肚子好難過,不知得的是啥病,快找醫生去看病!”
乙:“哦,實在太累了,走了這么一點路就吃不消,我這人太肥了,得減一減才行”。
丁:“我呢?病得最嚴重,缺手缺腳成殘疾人了,不知能不能治好我的病?”
2.掛號
根據各人病情,掛號處給予不同的診卡。
3.看病
甲拿著診卡來到“前后矛盾癥”專家前,電腦出示病句:昨天下午,下了一天的雨。
專家診斷:一整天應包括上午和下午,下午不等于一整天,只要把“下午”去掉,你這病就痊愈了。
隨著專家的話,電腦打去了“下午”,病人立即喜笑顏開。
乙拿著診卡來到“肥胖癥”專家前,這時電腦出示病句:在金色的沙灘上,有個身穿紅衣服的小姑娘在沙灘上拾貝殼。
專家診斷:前面已經有“金色的沙灘上了”,后面再寫“沙灘上”就重復了,應該毫不留情把它去掉。
專家“咔嚓”一聲,電腦使句子變為“金色的沙灘上,有個身穿紅衣服的小姑娘在拾貝殼。”乙欣喜而歸。
丙來到“搭配不當癥”專科專家面前,電腦出示病句:“小紅生病了,但是她沒上學”
專家診病:關聯詞“但是”用得不當,應改為“所以”,丙連聲道謝而歸。
丁來到“殘缺不全癥”專科專家面前,電腦出示病句:“我們美麗的校園”。
專家診治:這句話只有“誰”而沒有“怎么樣”或“干什么”,可以在這句話的后面加上“怎么樣”,如“真大啊!”“真安靜!”等等。
電腦出示句子“我們美麗的校園真大啊”和“我們美麗的校園真安靜!”接受了診治,丁快樂地唱起了歌。
【第3句】:出診語言家族。
師:“剛才,小病人們個個滿意而歸,臨走時,他們提出了一個要求,希望小神醫們能到語言王國出診,醫治一下他們那兒的所有的病人,你們愿意當小神醫去一趟嗎?”
(學生歡欣雀躍)
(一)詞語家族
點擊鼠標,電腦出示“詞語家族”的畫面,引導學生進入大門。
師:現在我們已經來到了詞語家族,見到了許多有病的詞語寶寶,同學們快動腦筋醫治他們。
電腦出示詞語:克苦青香興高彩烈痛若靈機一動堅難槍先舞稻
(學生答教師改,完成了此項練習,范文《小學三年級語文活動課教案》。)
師:治好了詞語寶寶的病,他們真開心,他們想邀我們做一個“找朋友”的游戲(電腦出示題目):
茂密的山水吸引水面
威武的樹木守衛合作
翻滾的龍蝦注視游客
秀麗的波浪密切祖國
(二)句子家族
出了“詞語家族”,現在讓我們進入“句子家族”,去看望一下句子朋友吧?(電腦出現“歡迎來到句子家族”)師:聽說我們班的小神醫們今天出診,句子病人們早就排好隊等候著,你們看!(電腦出現一組句子)
1.春天,花園里開滿了花,有迎春花、月季花、荷花、杜鵑花……
2.喜歡唱歌。
3.像雪一樣白。
4.做完作業應該詳細地檢查一遍。
(學生自己挑選病人進行診治,很快完成了此項練習。)
師:治好了句子病人的病,句子小朋友也很開心,他們興高采烈地坐滑梯去了,可不知怎的,一個個從滑梯上掉了下來,可能是滑梯組裝得不對吧!我們小朋友幫他們去檢查一下(電腦顯示一副由句子組成的大滑梯):
1.借著樓道的光,我將教室的門鎖好,走下樓去。
2.我關上樓道內的燈,摸著黑下了五樓。
3.寫完作業,燈光通明的教室里只剩下我一個人。
4.一夜要浪費多少電啊!于是,我轉身上了樓。
5.我快速地收拾好書包,關了教室的燈,走出了教室。
6.走到操場,我忽然想起樓道內的燈沒有關……
學生分學習小組討論交流后進行排序,句子排列正確后電腦出示:“謝謝小朋友!”
(三)篇章段落家族
師:“篇章段落家族”也有居民病了,你們想去治治他們的病嗎?(電腦出示:歡迎進入篇章段落家族)然后出示一篇病癥的例文,讓學生相互討論后修改。
【第4句】:教師總結。
今天這堂課,老師帶著我們班的小神醫們為“語言家族”的居民治好了各種各樣的病,真是太了不起了!大家學會了治別人的病,要是自己生了病,怎么辦呢?下面老師布置一個作業,修改自己最近寫的一篇日記,好嗎?
如何開展語文活動課論文
摘要:筆者在教學中對語文活動課進行了探索,并在本文中闡述了語文活動課的理論依據、特點和設計方法。
關鍵詞:語文活動課;理論依據;特點;設計方法
近幾年來,筆者對語文活動課進行了一些有益的嘗試,對其課型的結構、特點和模式進行了大量的研究探索,取得了較好的效果。在此,筆者將她在語文活動方面所做的探索做一梳理和反思,以期推動今后的教學研究工作。
【第1句】:語文活動課的理論依據
語文活動課之所以能有效地提高學生的語文素質,有效地提高教學質量,是有其心理學、教育學的理論依據的。
心理學表明,處在學齡中期的初中學生,抽象邏輯思維逐步占主導地位,但思維中具體形象的成分仍然起著重要作用。初中語文活動課將語文教學與語文在現實生活中的實際運用結合起來,創設具體生動的學習情境和學習活動,學生通過參加活動,得到感性認識,經過反復,上升到理性認識,這樣獲取的知識不僅是準確可靠的,也是比較全面深刻的,更是切實有用的。
從教育學看,學科教學的任務和目的在于促使學生由知識向能力遷移,只有培養學生的實際運用能力和自學能力,學生的文化素質才能得到真正提高。語文活動課強調活動過程中學生自始至終的積極參與,強調學生在活動過程中自我設計、自我活動和自我感受、體會,它將有力地促進學生把學過的語文知識進行消化、吸收并轉化為能力。
【第2句】:語文活動課的特點
初中語文活動課貴在“活”而“動”。語文活動課的“活動”,指以學生為主體通過動作操作與一定范圍的.客觀環境進行交互作用的實踐活動。活動課程是在學科課程之外,由學校有目的、有計劃、有組織地通過多種活動項目和活動方式,綜合運用所學知識,開設以實踐性、自主性、趣味性、創造性以及非學科性為主要內容特征的課程體系。
(一)在教學內容上,它強調語文的社會實用性。語文活動課是開放的,其教學內容往往涉及了語文應用的各個領域,特別是觸及最新和最實用的領域,并與一定的生活實際相聯系,有較強的時代色彩和生活色彩,因而它能夠彌補課堂教學的不足,全面反映社會生活對學生語文知識和能力的要求,促使學生語文素質的全面提高,又能給學生具體生動的感受,有助于調動學生的學習興趣。
(二)在教學方法上,它強調學生的自主實踐性。語文活動課自始至終強調學生的自主實踐。在活動課中,學生是學習的主人,可以根據自己的志趣自主選擇,自覺參與。活動課的過程,往往是學生自己設計安排、學生自我活動為主的過程。在這個過程中,著重于讓學生在各項具體的實踐和運用中獲取直接的感性知識和生活體驗,著重于讓學生在活動中去感受、體會、理解。這樣做,學生不僅得到的印象是深刻的,而且自學能力也得到切實的培養和提高。
【第3句】:如何設計語文活動課
(一)主題明確
在設計語文活動課的內容時教師應根據不同年級的特點設定不同的培養目標。我們確定七年級重在激趣、養習、積累,培養學生的形象思維能力;八年級重在積累、運用,培養學生的抽象邏輯思維能力和發散思維能力;九年級注意做到統籌兼顧、系統安排,重在培養學生創新能力和語文綜合素質,初步形成一個相對完整的體系。每次語文活動課都應該有一個集中鮮明的主題。活動中各項內容的選擇、各個活動程序的設計都應該緊扣活動主題,突出重點、不枝不蔓。
(二)內容充實
教材中給我們設計了比較合理的語文活動課訓練材料,但現實生活中蘊藏著取之不盡的語文教育資源,適合初中生閱讀的中外文學名著、其他人文科學讀物、科技讀物,廣播、電視節目,電子音像資料,網絡資源,以及學生身邊鮮活的現實,都可以經過篩選作為語文活動課的內容。可以說,只要是有利于培養和提高學生語文素質且又符合學生生理、心理以及認知水平的素材,經過精心設計都可以演繹出生動有趣、具體實在的語文活動課來。我們曾經開展過的語文活動課有以下幾種類型:(1)結合課文內容、鞏固語文知識。如開故事會、辦手抄報,表演課本劇、給課文配圖畫、舉辦辯論賽、讀書知識能力競賽等。
(2)貼近生活、貼近社會,關注生活中的語言發展。如收集賞析優秀的廣告詞、影視歌曲,搜集整理各地風土人情故事材料,深入社區做“錯別字普查”的社會調查等。
(3)貼近學生生活與思想,關注學生成長中熱門和焦點的話題。如當代流行歌曲欣賞,怎樣看待“追星”現象?談初中生“早戀”現象,初中學生零花錢使用情況調查,“上網”面面觀等。
(4)繼承傳統文化、學習民族語言。如現代漢語成語系列活動、語文楹聯系列活動、唐詩宋詞系列活動、格言集錦、謎語競賽、詩朗誦等。
(5)結合重大節日、傳統節日的來臨,開展紀念性語文活動。這些語文活動課的設計和開展,服務于學生語文學習的需要,服務于學生語文能力的發展,服務于學生語文實踐的運用,為培養學生多方面的語文能力發揮了積極的作用。
(三)形式新穎
語文活動課的形式要新穎多樣,才能調動學生積極參與、自覺投入,從而在活動中主動感受、體會和理解。語文活動課的場地、時間、規模都應該不拘泥于傳統的班級教學形式,教室、圖書館、操場等都可以成為學生展示自己才華的舞臺;課外活動、晚上、節假日都可以作為語文活動課的有效活動時間;既可以是全校性的大規模活動,也可以是年級組之間的較量,還可以是小組間的擂臺或巾幗不讓須眉的比拼。可以充分利用多媒體信息技術渲染活動的氣氛,增強活動的生動性和直觀性。另外,教師調控、引導、激勵的手段方式也要不斷變化,要注意兼顧和激發中差生參與的積極性,使不同層面的學生都能各展所長、各有所得。活動形式不拘一格、靈活多樣,才能激發學生在生活大課堂中積極地進行語文學習的再實踐,努力展示自己的聰明才智和創造精神,發展自己的個性和特長。
(四)結構合理
一節語文活動課就是一個完整的教學流程,也須講究課堂進程的疏密有致、張弛有度。一般來說,開端要激越,以利于調動學生興趣;中間部分要注意內容和形式的起伏穿插、富有波折,以利于學生充分發揮自己的能力;結尾部分要緊湊有力,使結構完整并突出主題,給學生留下想象和回味的余地。如筆者在上專題《蓮》語文活動課時,設計了這樣四個環節:第一步,賞蓮。利用多媒體給學生展示各種蓮的畫面,并配以優美動聽的音樂和教師適當的解說,幫助學生在腦海里形成對蓮的感性認識。第二步,畫蓮。觀看了嬌艷動人的蓮花,教師適時地鼓勵學生把自己心目中的蓮花畫下來,可以每個小組合作畫一幅,也可以每組選一個畫畫功底較好的同學執筆,其他同學協助完成。以上兩個步驟既調動了學生的積極性,又為下一步“說蓮”做了鋪墊。第三步,說蓮。這一步難度逐漸加大并將活動逐步推向高潮:
(1)說說蓮的功用;
(2)選取學生畫蓮的優秀作品在全班展示,并由本組代表描述畫面內容、簡述作畫意圖;
(3)學生出示自己搜集整理到的關于蓮的詩文、對聯和名句,在組內或相鄰的組間交流。
(4)選取部分名聯、名句在全班展示,并請搜錄人進行賞析。
(5)歸納總結蓮所代表的形象——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漣而不妖。(6)請學生嘗試為自己的畫配詩(最好是學生自己創作),并選取佳句在全班展示。第四步,學生談體會,教師作總結。
幾個教學環節一線串珠、珠珠相映,主題鮮明、層層推進,是一個認知上由易到難、由具體到抽象,能力訓練上由低到高、由單一到綜合的過程,不僅兼顧對學生聽說讀寫能力的培養,而且進行了一次良好的傳統文化的審美欣賞熏陶。
伴隨著素質教育的不斷推進,語文教學改革層層深入,通過語文活動課這座橋梁,將使語文教學走向生活這片廣闊的天地,使語文教學走向素質教育的廣闊天地。
參考文獻:
[1]葉圣陶.葉圣陶語文教育論集[M].北京:教育科學出版社,19【第80句】:
[2]言嵐.新課改對語文教師現代漢語素養的要求[J].教學與管理理論版,2008(10).
[3]于培英.走進新課改,讓學生“動”起來[J].黑龍江教育學院學報,2005(1).
Abstract: The author probes into Chinese activities course in teaching and this paper expounds the theoretical basis, characteristics and designing methods of Chinese activities course.
Key words: Chinese activities course; theoretical basis; characteristics; designing methods
語文對聯趣談活動課教案
活動目的:
1.讓學生通過課外閱讀和課內交流,知道對聯是我國獨特而寶貴的文學遺產,是我國文學園地中的一枝奇花異草。
2.豐富、拓展學生的語文知識,了解對聯的特點,并嘗試對簡單的對聯。
3.激發學習語文的興趣,培養學生獨立閱讀、說話和思維的能力。
活動準備:
向學生推薦一些談對聯的書籍和文章,并要求學生摘錄一些對聯故事、知識,收集精彩的對聯,準備課內交流。
活動過程:
一.教師談話引入
泱泱中華大地,孕育了多少靈秀人物;滔滔歷史長河,流淌著多少文化特產。這些文化傳統以其形式之奇和意趣之美,如同奇花異草,裝飾著千姿百態、美不勝收的人類文化大觀園。對聯就是其中的一種。
古人學語文,很重要的內容就是學對聯。古往今來,許許多多文人墨客、才子佳人以對對子來展現自己的才華,為后人留下了寶貴的文化遺產和豐富的軼聞趣事。
二.說對聯故事
魯迅先生小時侯在三味書屋從壽鏡吾先生讀書時,就有對聯課。一次老師出題“獨角獸”,同學中有的對“二頭蛇”,有的對“九頭鳥”,老師都不滿意。魯迅對“比目魚”,老師點頭贊同。還有一回,老師出了五字上聯:“陷獸入阱中”,魯迅對“放牛歸林野”,也得到了老師的夸獎。
我們所熟悉的清朝國學大師紀曉嵐,他不僅學士淵博,才高八斗,而且思維敏捷,伶牙俐齒,享有“鐵嘴銅牙”的美譽。同時,他也是一位對聯圣手,在對聯百花園里留下了許多佳話。
有一次,紀曉嵐陪同乾隆皇帝外出游玩。在休息的時候,乾隆皇帝看見桌子上放著兩碟豆,就想考考紀曉嵐。于是出了一句上聯:
兩碟豆;
紀曉嵐環顧四周,略一思考就對出了下聯:
一甌油。
(你覺得紀曉嵐對得如何?)
乾隆見難不倒紀曉嵐,便改口道:
“我說的是——兩蝶斗”。
(如果你是紀曉嵐,你會如何對下聯呢?我們來看看紀曉嵐的下聯,你覺得怎樣?)
紀曉嵐隨即說:“我說的.是—一鷗游”。
乾隆是個很聰明的皇帝,他見紀曉嵐又對上了,就在上聯前加了兩個字:
林間兩蝶斗;
這是,紀曉嵐又是怎樣對的呢?
紀曉嵐道:
水上一鷗游。
乾隆開心大笑。就這樣,他們在游玩過程以對對聯為樂,充滿了情趣。
1.討論對聯的特點。
從魯迅先生和紀曉嵐大師對對聯的故事中,你發現對聯有什么特點呢?四人小組討論。
2.教師小結:
教師歸納對聯的三個基本特點。
A.字數要對,就是要求兩個句子的字數相等,配好成對。
B.對仗工整,就是名詞對名詞,動詞對動詞,形容詞對形容詞,數量詞對數量詞。
C.講究字的四聲,講究音韻,有抑揚頓挫之美。
三.學生交流對聯故事
1.同學們課前都收集了許多有趣的故事,請說給邊上的同學聽聽。
2.指名說。
四.練習寫對聯
欣賞了這么多有趣的故事,大家想不想也來寫寫對聯?那就讓我們一起來試試。
1.老師這兒有幾副上聯,請大家對對下聯。
蠶吐絲——蜂釀蜜辭舊歲——迎新年識時機——顧大局
畫餅充饑——望梅止渴行千里路——讀萬卷書
福如東海闊——壽比南山高處處春光好——家家氣象新
家中世界小——網上天地寬冬去山清水秀——春來鳥語花香
2.個人或小組出對,同學應對。
3.我這里還有不完整的幾副對聯,請大家幫忙對一對。
(1)填寫缺字聯:
活到老,學到老,老不服老。
畫亦精,字亦精,(精)(益)(求)(精)。
(2)猜數字聯:
快過年了,家家戶戶都忙著貼對聯,一個窮得快揭不開鍋的老秀才為自己寫了
橫批:南北——沒有東西
上聯:二三四五——缺一(衣)
下聯:六七八九——少十(食)
你知道這副對聯含著的意思嗎?
(3)東晉書法家王羲之書法蓋世,為世人所景仰,他寫的對聯剛一貼出,即被人趁夜揭走。這天已是除夕,第二天就是大年初一,眼看左鄰右舍家家戶戶門前都掛上了春聯,惟獨自己家門前空空落落,急得王夫人直催丈夫想個辦法。
王羲之想了又想,微微一笑,又提筆寫了一副,寫完后,讓家人先將對聯剪去一截,把上半截先張貼與門前:
福無雙至
禍不單行
夜間果然又有人前去偷揭。可在月光下一看,見這副對聯寫得太不吉利,盡管王羲之是書法家,可也不能將這副充滿兇險預言的對聯取走張掛啊。他只好溜走了。
初一早晨天剛亮,王羲之即親自出門將昨日剪下的下半截分別貼好,此時已有不少圍觀人,大家一看,對聯變成:
福無雙至今朝至
禍不單行(昨夜行)
眾人一看,齊聲喝彩,拍掌稱妙。
四,欣賞對聯
1.對聯有著廣泛的用途,你在哪些地方,哪些場合看到過對聯呢?
2.從一個個有趣的故事,從一副副精妙的對聯,我們不難發現:對聯確實是中華文化的奇葩,它能表達種種復雜深刻的思想感情,它能把名勝古跡裝點得更加奇麗高雅,它能增強喜慶氣氛,給人一種喜氣洋洋之感,具有很高的欣賞價值和藝術價值。
讓我們再來欣賞幾副對聯:
五代后蜀皇帝孟昶書寫我國第一幅對聯:
新年納余慶,佳節號長春。
玩具廠對聯:
多虧工匠巧玩具藏智慧
博得小兒歡娛樂長精神
北京潭柘寺的一聯流傳甚廣:
大肚能容,容天下難容之事
開口便笑,笑世間可笑之人
[明]顧憲成:
風聲、雨聲、讀書聲,聲聲入耳
家事、國畫、天下事,事事關心
杭州岳墳聯
青山有幸埋忠骨;
白鐵無辜鑄佞臣。
孤山是杭州西湖的著名風景區,此間有一石亭,稱“西湖天下景”,上面鐫刻著一副對聯,句為:
水水山山處處明明秀秀
晴晴雨雨時時好好奇奇
杭州西湖冷泉亭
泉自幾時冷起
峰從何處飛來
杭州西湖樓外樓
客中客入畫中畫
樓外樓看山外山
杭州西湖湖心亭
臺榭漫芳塘,柳浪蓮房,曲曲層層皆入畫
煙霞籠別墅,蔦歌蛙鼓,晴晴雨雨總宜人
杭州四照閣
面面有情,環水抱山山抱水
心心相印,因人傳地地傳人
杭州西湖三潭印月
明月自來去 繞廓荷花三十里
空潭無古今 拂城揚柳一千株
五.贈言結課
對聯是節慶賀婚滿堂生輝的使者,是華夏民族文墨精華的象征。通過這一堂課的學習,我們對對聯有了進一步的認識。讓我們在日常的學習和生活中多多注意對聯,用心去感受這一文化精髓所蘊涵的豐富的精神營養,不斷提高我們的語文素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