帶“別恨”的詩句大全
本文搜集整理了帶“別恨”的詩句152句,包括“別恨”開頭的詩句41句;“別恨”結尾的詩句48句;“別恨”在中間的詩句63句。其中五言詩句57句,包括別恨開頭的24句,別恨結尾的15句,別恨在中間的18句;七言詩句95句,其中別恨開頭的17句,別恨結尾的33句,別恨在中間的45句。
帶“別恨”的五言詩句
帶“別恨”的五言詩句57句,其中“別恨”開頭的五言詩句24句,“別恨”結尾的五言詩句15句,“別恨”在中間的五言詩句18句。
“別恨”開頭的五言詩句【第1句】:秋風亦已過,別恨終無窮。——出自宋·蘇軾《潁州初別子由二首》
【第2句】:故人空眼底,別恨憶江涯。——出自廖行之《歲晚寄羅舜舉》
【第3句】:花枝不可見,別恨灞陵間。——出自唐·羊士諤《雨中寒食》
【第4句】:別恨驚三紀,還書欠幾行。——出自劉宰《挽通倅劉由正二首》
【第5句】:江山應有助,別恨寄蘭苕。——出自楊億《送錢易》
【第6句】:別恨雙溪急,留歡五馬遲。——出自唐·包何《婺州留別鄧使君》
【第7句】:病身雞肋瘦,別恨容千斛。——出自鄭剛中《寄雖張子公尚書》
【第8句】:別恨休攀柳,歸期待及瓜。——出自楊億《從叔郎中知潭州》
【第9句】:雖未唱陽關,別恨已填臆。——出自吳芾《和送春詩送陳澤民》
【第10句】:未飲已頹然,別恨濃於酒。——出自強至《將有東陽之…具話別…招因答來貺》
【第11句】:悴容唯舌在,別恨幾魂銷。——出自唐·劉禹錫《酬楊八庶子喜韓吳興與余同遷見贈》
【第12句】:仍憐轉嬌眼,別恨一橫波。——出自唐·梁锽《觀王美人海圖障子》
【第13句】:相看指楊柳,別恨轉依依。——出自唐·李冶《送韓揆之江西》
【第14句】:歸人忘艱阻,別恨獨何任。——出自唐·皎然《送顏處士還長沙覲省》
【第15句】:別恨歸途遠,離言暮景遒。——出自唐·張說《南中送北使二首》
【第16句】:云蹤渺難期,別恨徒殷勤。——出自釋文珦《送人歸山》
【第17句】:別恨隨流水,交情脫寶刀。——出自唐·高適《送柴司戶充劉卿判官之嶺外》
【第18句】:春風蘼蕪綠,別恨生遙岑。——出自梅堯臣《送玉汝》
【第19句】:雖則長相從,別恨終無窮。——出自清·黃遵憲《今別離》
【第20句】:別恨拋深浦,遺香逐畫橈。——出自錢惟演《荷花》
【第21句】:芳尊徒自滿,別恨轉難勝。——出自唐·駱賓王《別李嶠得勝字》
【第22句】:別恨連湖海,驚心閱歲年。——出自李石《謝劉韶美送酒》
【第23句】:河梁非此路,別恨亦無涯。——出自唐·皎然《賦得石梁泉送崔逵》
【第24句】:別恨啼猿苦,相思流水深。——出自唐·靈一《送別》
“別恨”結尾的五言詩句【第1句】:得意減別恨,半酣輕遠程。——出自唐·白居易《及第后歸覲,留別諸同年》
【第2句】:何曾有別恨,楊柳自依依。——出自唐·李咸用《送錢契明尊師歸廬山》
【第3句】:今茲懷別恨,密坐不能訴。——出自鄭剛中《送宋叔海郎中總領湖北》
【第4句】:琴心挑別恨,鶯羽學新妝。——出自宋·朱用之《意難忘》
【第5句】:憑將離別恨,江外問同游。——出自唐·溫庭筠《初秋寄友人》
【第6句】:酒酣輕別恨,酒醒復離憂。——出自唐·許渾《送李定言南游》
【第7句】:幾回連別恨,為我過西州。——出自章甫《同湯叔度兄弟賦秋聲》
【第8句】:應無離別恨,車馬自生光。——出自唐·姚合《送張郎中副使赴澤潞》
【第9句】:琴聲銷別恨,風景駐離歡。——出自唐·王勃《羈游餞別》
【第10句】:揮毫寫別恨,臨風獨躊躇。——出自鄭清之《詩別可齋陳制置移鎮吳門》
【第11句】:詩寧寫別恨,酒不上離容。——出自唐·喻鳧《送武瑴之邠寧》
【第12句】:春心將別恨,萬里共悠悠。——出自唐·賈至《送陸協律赴端州》
【第13句】:溪聲牽別恨,鄉夢惹離愁。——出自唐·唐彥謙《夜泊東溪有懷》
【第14句】:岸花縈別恨,風柳蘊離情。——出自溫良玉《贈胡侍朗致仕》
【第15句】:欲知離別恨,半是淚和流。——出自唐·喬舜《送德林郎中學士赴東府》
“別恨”在中間的五言詩句【第1句】:水闊離情遠,霜晴別恨賒。——出自許將《留題積善院》
【第2句】:不是流光促,因緣別恨深。——出自唐·張祜《酬武蘊之,…始見華…悲遂成繼和》
【第3句】:好去張公子,通家別恨添。——出自唐·杜甫《送張二十參軍赴蜀州,因呈楊五侍御》
【第4句】:悔不先辭輦,應無別恨生。——出自寇準《宮詞》
【第5句】:利名心未已,離別恨難休。——出自唐·李咸用《秋日與友生言別》
【第6句】:二紀光陰速,三年別恨長。——出自周必大《端明殿學士王日嚴挽詞二首》
【第7句】:言別恨非一,棄置我宗英。——出自唐·李頎《春送從叔游襄陽》
【第8句】:此舉關風化,誰云別恨勞。——出自唐·鮑溶《送羅侍御歸西臺》
【第9句】:疏別恨應少,密離恨難袪。——出自唐·賈島《寄遠》
【第10句】:未覺游從厭,空驚別恨新。——出自蘇轍《送李昭敘移黎陽都監歸洛省親》
【第11句】:正是多傷感,仍將別恨中。——出自寇準《新秋》
【第12句】:如今真似夢,相對別恨吐。——出自晁補之《玉溪歸逢外甥李相如汴中》
【第13句】:逝水日已遠,愈覺別恨重。——出自羅公升《感舊》
【第14句】:感慨交情厚,留連別恨長。——出自范成大《李正之提點行至郴,用予忙字韻寄,和答》
【第15句】:古人皆恨別,此別恨消魂。——出自唐·姚合《晦日送窮三首》
【第16句】:日月流年駛,江山別恨長。——出自馮時行《送涪守何常卿十六韻》
【第17句】:正一點犀通,遽別恨何已。——出自宋·董穎《薄媚》
【第18句】:論交談灑灑,告別恨匆匆。——出自戴復古《董叔宏黃伯厚載酒黃塘送別》
帶“別恨”的七言詩句
帶“別恨”的七言詩句95句,其中“別恨”開頭的七言詩句17句,“別恨”結尾的七言詩句33句,“別恨”在中間的七言詩句45句。
“別恨”開頭的七言詩句【第1句】:平生家住灞橋邊,別恨離愁總被牽。——出自易士達《柳二首》
【第2句】:離歌豈忍樽前聽,別恨無由醉里消。——出自寇準《離京日作》
【第3句】:歸期只覺刀頭遠,別恨偏教帶眼長。——出自宋祁《一雨》
【第4句】:故人悠悠絕雙鯉,別恨耿耿聞悲笳。——出自劉子翚《懷遠》
【第5句】:竹萌梅實盡此觴,別恨豈但山川長。——出自陳傅良《送徐一之客贛上兼簡贛守薛象先》
【第6句】:別恨江楓煙雨暝,愁云沙草曉波平。——出自崔敦禮《平江府餞丘知府致語口號》
【第7句】:別恨每憂兒輩覺,老懷終為世情低。——出自王之道《再和董令升雪二首》
【第8句】:暫時相見還相別,別恨多於未見時。——出自釋文珦《送人》
【第9句】:別恨迢迢千里余,天涯何處覓音書。——出自姜特立《閨怨》
【第10句】:秋聲不斷云間雁,別恨空長柳外蟬。——出自林昿《贈別》
【第11句】:交情已作千金重,別恨空驚一葉飄。——出自吳芾《和范遷善見寄》
【第12句】:別恨轉深何處寫,前程唯有一登樓。——出自唐·李端《宿淮浦憶司空文明》
【第13句】:宦游向老令人笑,別恨傷春觸處來。——出自張伯玉《之官新定同…詩賦別…懷次韻上答》
【第14句】:壯懷直擬聯龍虎,別恨休驚背燕鴻。——出自姚勉《送鄭編修子四省元》
【第15句】:別恨離腸空惻惻,風動虛軒池水白。——出自唐·顧甄遠《惆悵詩九首》
【第16句】:別恨久隨黃耳去,歸心應望白云生。——出自王之道《歷陽寄定城尉彥逢弟》
【第17句】:別恨頻添鬢雪深,百年懷抱郁沈沈。——出自姚孝錫《和成冠卿見寄》
“別恨”結尾的七言詩句【第1句】:江柳春花增別恨,白頭何日更相逢?——出自元·方行《送賈彥臨訓導霍丘》
【第2句】:莫謂人間多別恨,便疑天上有離愁。——出自清·吳綃《七夕》
【第3句】:燕羽幾曾添別恨,花容終不更含羞。——出自唐·曹松《七夕》
【第4句】:溪柳效顰添別恨,岸花和意送離程。——出自陳普《贈清叟行》
【第5句】:莫忘故人離別恨,海潮回處寄書來。——出自唐·徐鉉《送龔員外赴江州幕》
【第6句】:字字總添離別恨,暮天風急雁聲寒。——出自釋行海《讀朋友舊書》
【第7句】:莫遣垂楊知別恨,一篙新漲解歸船。——出自楊萬里《送金元度教授辭滿赴部改秩》
【第8句】:看盡道邊離別恨,爭教風絮不狂飛。——出自張耒《柳》
【第9句】:應是仙郎懷別恨,憶人全在不言中。——出自郭暉妻《答外》
【第10句】:沒幸章臺成別恨,有情灞岸管離愁。——出自明·朱栴《官橋柳色》
【第11句】:似把剪刀裁別恨,兩人分得一般愁。——出自唐·姚合《惜別》
【第12句】:錦字織成添別恨,關河萬里路悠悠。——出自唐·劉滄《寄遠》
【第13句】:綠酒細傾消別恨,紅箋小寫問歸期。——出自北宋·晏幾道《浣溪沙》
【第14句】:錦里風光馀別恨,鏡湖云水送閑身。——出自孫應時《和真長送別》
【第15句】:五六年來離別恨,春宵頻夢石臺盤。——出自張冕《海棠》
【第16句】:碧草但能供別恨,黃花卻解勸清斟。——出自李流謙《送魏德源倅永康》
【第17句】:只有醉飲寬別恨,不須朝暮促歸程。——出自宋·晏殊《浣溪沙》
【第18句】:巴水秋深添別恨,金陵天近試雄圖。——出自郭印《送戴子厚赴張夔州之辟》
【第19句】:萬里相望成別恨,一聲何處遞冥鴻。——出自劉宰《送友人》
【第20句】:紫陌紅塵今別恨,九衢雙闕夜同游。——出自唐·羅隱《送秦州從事》
【第21句】:又恐因書增別恨,人行不敢寄緘封。——出自釋文珦《寄友》
【第22句】:且飲一杯消別恨,野花風起漸離披。——出自唐·徐鉉《奉使九華山,中途遇青陽薛郎中》
【第23句】:強借酒兵銷別恨,卻因詩債起新愁。——出自王珉《舟行吳應求惜春次韻》
【第24句】:更有風煙生別恨,隔簾遙望李夫人。——出自舒岳祥《十一月初三日插梅花古罍洗中因成四絕》
【第25句】:一夕亂蛩驚別恨,滿階紅葉愴吟神。——出自張詠《旅懷》
【第26句】:莫道仙家無別恨,至今垂淚憶劉郎。——出自唐·佚名《與崔渥冥會雜詩》
【第27句】:花落西亭添別恨,柳陰南浦促歸程。——出自唐·許渾《將歸姑蘇南樓餞送李明府》
【第28句】:牛背斜陽添別恨,鸞膠秋月續琴心。——出自宋·彭芳遠《滿江紅》
【第29句】:千里云山空別恨,十年萍梗可傷神。——出自岳霖《過靈山述懷》
【第30句】:對此已添離別恨,可堪更值夕陽時。——出自吳芾《權郡許丈餞別于蛾眉亭悵然有作》
【第31句】:剩把詩篇攄別恨,莫辜杯酒對秋風。——出自趙蕃《湖洲贈別劉叔驥昆仲》
【第32句】:弱柳不能牽別恨,片云應念識閑心。——出自寇準《春郊閑望》
【第33句】:更入幾重離別恨,江南歧路洛陽城。——出自唐·柳中庸《聽箏》
“別恨”在中間的七言詩句【第1句】:牽仍別恨知難盡,夸衒春光恐更無。——出自唐·李咸用《詠柳》
【第2句】:羞看一首回文錦,錦似文君別恨深。——出自蘇軾《附江南本織錦圖上回文原作三首》
【第3句】:離愁別恨滿滄洲,區馬匆匆去莫留。——出自趙希逢《和新市雜詠》
【第4句】:都門別恨終難寫,滿眼風光思不堪。——出自王铚《別張有強》
【第5句】:聞君孤棹泛荊谿,隴首云隨別恨飛。——出自唐·徐鉉《走筆送義興令趙宣輔》
【第6句】:迎秋別恨填銀漢,未夜啼聲怨玉徽。——出自宋祁《欲棲烏》
【第7句】:向來別恨江同遠,此去詩情日共長。——出自王之道《和文倅侯彥嘉二首》
【第8句】:昔人一別恨悠悠,猶把梅花寄隴頭。——出自張幼謙《寄羅惜惜》
【第9句】:桂海宦情詩可紀,吳山別恨酒難平。——出自范成大《次韻謝鄭少融尚書為壽之作》
【第10句】:山將別恨和心斷,水帶離聲入夢流。——出自唐·羅隱《魏城逢故人》
【第11句】:問余別恨今多少,落花春暮爭紛紛。——出自唐·李白《憶舊游寄譙郡元參軍》
【第12句】:蟾影珪圓湖始波,楚人相別恨偏多。——出自唐·李咸用《秋日送嚴湘侍御歸京》
【第13句】:從事龜山亦偶然,寧知長別恨終天。——出自毛直方《悼亡》
【第14句】:花間未聽歌聲徹,笛里先催別恨生。——出自林季仲《送梁尚書移守宛陵》
【第15句】:縈縈別恨絲千尺,斷送春光絮一亭。——出自宋·王十朋《詠柳》
【第16句】:陽關一曲灞橋春,垂綠陰中別恨新。——出自黃庚《析柳》
【第17句】:阮腸暗與孤鴻斷,江水遙連別恨深。——出自唐·錢起《七盤嶺阻寇聞李端公先到南楚》
【第18句】:千年別恨調琴懶,一片年光覽鏡慵。——出自唐·譚用之《感懷呈所知》
【第19句】:離別恨深深院靜,少年人去去途長。——出自宋·白玉蟾《紫溪偶成回文體》
【第20句】:遠風南浦萬重波,未似生離別恨多。——出自唐·杜牧《見劉秀才與池州妓別》
【第21句】:此去幽尋應盡日,向來別恨動經年。——出自南宋·陸游《射的山觀梅》
【第22句】:家園千進而歸切,朋友中年別恨深。——出自李曾伯《陳次賈歸以二詩言別和韻送之》
【第23句】:要把老懷傾倒盡,忍令別恨等閑生。——出自吳芾《和韓子云韻留沈子壽》
【第24句】:滿江流水萬重波,未似幽懷別恨多。——出自宋·朱淑真《舟行即事》
【第25句】:酷憐風月為多情,還到春時別恨生。——出自唐·張侹《寄人》
【第26句】:云階月地一相過,未抵經年別恨多。——出自唐·杜牧《七夕》
【第27句】:山川重疊遠茫茫,欲別先憂別恨長。——出自唐·姚合《欲別》
【第28句】:阮籍作官都為酒,不須分別恨南邦。——出自蘇轍《雨中宿酒務》
【第29句】:青娥宛宛聚為裳,烏鵲橋成別恨長。——出自唐·劉商《送女子》
【第30句】:馬上徒勞別恨深,總緣如玉不輸金。——出自唐·施肩吾《昭君怨》
【第31句】:何時重醉金槽曲,一洗陽關別恨平。——出自范成大《但能之提荊…舊良厚…為謝,亦以》
【第32句】:五百馀年別恨多,東征重得見青娥。——出自李觤《方平》
【第33句】:經年郵驛許安棲,一會他鄉別恨迷。——出自唐·薛宜僚《別青州妓段東美》
【第34句】:何如相逢不相合,更無別恨橫胸臆。——出自清·納蘭性德《送蓀友》
【第35句】:向來相別恨匆匆,別復長思講學功。——出自趙蕃《寄李叔器兼寄毛伯明張王臣康叔臨三首》
【第36句】:未知重會在何年,臨風別恨空綿綿。——出自釋文珦《山房假寐夢…琴奏曲…覺詩以記之》
【第37句】:解佩送行情怏怏,舉杯言別恨匆匆。——出自華岳《寄苕溪故人》
【第38句】:欲折楊枝別恨生,一重枝上一啼鶯。——出自唐·施肩吾《山中送友人》
【第39句】:黃金刃逐驚飛肉,白露團凝別恨腮。——出自王洋《賦洞庭柑》
【第40句】:斜陽遮斷離愁路,野渡撐開別恨舟。——出自許月卿《憶胡同年》
【第41句】:惆悵謫仙鸞馭遠,離離別恨黯灘頭。——出自劉過《賞心亭》
【第42句】:西園尚記英游并,南浦空嗟別恨長。——出自王之望《和制帥》
【第43句】:可憐別恨無人見,獨背殘陽下寺樓。——出自唐·羅隱《旅舍書懷寄所知二首》
【第44句】:漢水楚云千萬里,天涯此別恨無窮。——出自唐·劉長卿《送李錄事兄歸襄鄧》
【第45句】:今日送君旭日東,便成永別恨難窮。——出自釋文珦《送禪人上歸日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