帶“南宮”的詩句大全(223句)
小編整理了帶“南宮”的詩句223句,包括“南宮”開頭的詩句94句;“南宮”結(jié)尾的詩句46句;“南宮”在中間的詩句83句。其中帶南宮的五言詩句98句,包括南宮開頭的44句,南宮結(jié)尾的24句,南宮在中間的30句;帶南宮的七言詩句125句,其中南宮開頭的50句,南宮結(jié)尾的22句,南宮在中間的53句。
帶“南宮”的五言詩句大全
整理了98句帶“南宮”的五言詩句,其中“南宮”開頭的44句,“南宮”結(jié)尾的24句,“南宮”在中間的30句。
“南宮”開頭的五言詩句【第1句】:河畔雖同色,南宮淑景先。——出自唐·無名氏《禮闈階前春草生》
【第2句】:南宮夙拜罷,東道晝游初。——出自唐·蘇颋《奉和魏仆射秋日還鄉(xiāng)有懷之作》
【第3句】:南宮初開律,金風(fēng)已戒涼。——出自唐·苗仲方《仲秋太常寺觀公輅車拜陵》
【第4句】:南宮占列宿,少海近生輪。——出自呂祖謙《楊信伯郎中挽章二首》
【第5句】:南宮香滿握,誰使紉湘累。——出自林景熙《贈蘭坡星翁》
【第6句】:東觀秉直筆,南宮司貢部。——出自王禹偁《五哀詩故尚書兵部侍郎瑯琊王公》
【第7句】:南宮酒未銷,又宴姑蘇臺。——出自唐·曹鄴《姑蘇臺》
【第8句】:南宮來幾時,挾纊易春衣。——出自司馬光《又和雪霽》
【第9句】:西蜀方攜手,南宮憶比肩。——出自唐·岑參《漢川山行,呈成少尹》
【第10句】:西掖恩華降,南宮命席闌。——出自唐·張說《奉裴中書光庭酒》
【第11句】:南宮接?xùn)|觀,天衢勢方亨。——出自呂祖謙《送胡子遠(yuǎn)著作知漢州分韻得行字》
【第12句】:南宮羅俊彥,東箭藹瑤琨。——出自張伯玉《蓬萊閣閑望寫懷》
【第13句】:南宮載勛業(yè),凡百慎交綏。——出自唐·杜甫《夔府書懷四十韻》
【第14句】:南宮吾故人,白馬金盤陀。——出自唐·杜甫《別唐十五誡,因寄禮部賈侍郎》
【第15句】:西垣草詔罷,南宮憶上才。——出自唐·韋應(yīng)物《和張舍人夜直中書,寄吏部劉員外》
【第16句】:南宮鴛鴦地,何忽烏來止。——出自唐·白居易《答元郎中、楊員外喜烏見寄》
【第17句】:北極佇文昌,南宮曉拜郎。——出自唐·公乘億《賦得郎官上應(yīng)列宿》
【第18句】:左輔朱辬守,南宮革履臣。——出自宋庠《自訟一首》
【第19句】:北闕垂旒暇,南宮聽履回。——出自唐·沈佺期《奉和圣制幸禮部尚書竇希玠宅》
【第20句】:南宮有芳樹,不并禁垣春。——出自唐·韋應(yīng)物《答史館張學(xué)士段柳庶子學(xué)士集賢院看花見寄兼呈柳學(xué)士》
【第21句】:左掖期連茹,南宮愧積薪。——出自唐·權(quán)德輿《酬崔舍人閣老冬至日宿直省中奉簡兩掖閣老并見示》
【第22句】:南宮甫逾月,遂玷蓬萊仙。——出自高斯得《自敘六十韻》
【第23句】:東郡衣冠盛,南宮榜帖新。——出自吳潛《再用喜雨韻三首》
【第24句】:科目公余事,南宮第一人。——出自樓鑰《樊運使挽詞》
【第25句】:東道今行李,南宮乃故人。——出自虞儔《比收張伯子尚書書報諸公有相招意因賦拙句》
【第26句】:西掖方掌誥,南宮復(fù)司春。——出自唐·韋應(yīng)物《寄令狐侍郎》
【第27句】:南宮冠多士,東海起高門。——出自晁公溯《楊參政挽章二首》
【第28句】:南宮煙景濃,平視中南峰。——出自唐·權(quán)德輿《酬南園新亭宴會璩新第慰慶之作,時任賓客》
【第29句】:河漢有秋意,南宮生早涼。——出自唐·韋應(yīng)物《夜直省中》
【第30句】:北闕尊明主,南宮遜上皇。——出自唐·薛能《華清宮和杜舍人》
【第31句】:東閣論兵后,南宮草奏期。——出自唐·李嘉祐《送王端赴朝》
【第32句】:兩府始收跡,南宮謬見推。——出自唐·韋應(yīng)物《逢楊開府》
【第33句】:南宮有高步,歲晏豈磷緇。——出自唐·羊士諤《和蕭侍御監(jiān)祭白帝城西村寺齋沐覽鏡…吏部孟員外并見贈》
【第34句】:南宮輟望郎,方輸餉連營。——出自魏了翁《送王考功江東漕》
【第35句】:東觀曾同入,南宮復(fù)雁行。——出自張嵲《次韻朱希真二首》
【第36句】:南宮古簾暗,濕景傳簽籌。——出自唐·李賀《崇義里滯雨》
【第37句】:北陸冰初結(jié),南宮漏更長。——出自唐·張祜《南宮嘆亦述玄宗追恨太真妃事》
【第38句】:無限心相向,南宮臥錦才。——出自釋惟鳳《寄昭文館陳學(xué)士》
【第39句】:京邑搜貞干,南宮步渥洼。——出自唐·柳宗元《同劉二十八院長述舊言懷感時書事奉寄澧州…贈二君子》
【第40句】:北極回宸渥,南宮飾御筵。——出自唐·宇文融《奉和圣制左丞相說右丞相璟太子少傅乾曜同…宴都堂賜詩》
【第41句】:曠典將行日,南宮得舍人。——出自樓鑰《吳大監(jiān)挽詞》
【第42句】:南宮尚為后,東觀何其遼。——出自唐·張九齡《和吏部李侍郎見示秋夜望月憶諸侍郎之什…因命仆繼作》
【第43句】:南宮聞古樂,拂曙聽初驚。——出自唐·陸贄《曉過南宮聞太常清樂》
【第44句】:華殿推名學(xué),南宮重亞卿。——出自宋祁《章靖馮公哀詞》
“南宮”結(jié)尾的五言詩句【第1句】:彯纓聯(lián)北闕,抱槧踵南宮。——出自周麟之《表史知府郎中張公挽詩三首》
【第2句】:置酒向南宮,分明將將雄。——出自王祜《南陽酂詩》
【第3句】:精心奉北宗,微宦在南宮。——出自唐·姚合《書懷寄友人》
【第4句】:神仙應(yīng)東掖,云霧限南宮。——出自唐·沈佺期《酬楊給事兼見贈臺中》
【第5句】:況我林棲子,朝服坐南宮。——出自唐·韋應(yīng)物《憶灃上幽居》
【第6句】:主恩留左掖,人望積南宮。——出自唐·包佶《酬于侍郎湖南見寄十四韻》
【第7句】:擁歸從北闕,送上動南宮。——出自唐·無可《書事寄萬年厲員外》
【第8句】:避權(quán)辭憲署,仗節(jié)出南宮。——出自唐·羅隱《投宣武鄭尚書二十韻》
【第9句】:洗心奉明誡,祗宿城南宮。——出自宋庠《冬至攝事南郊齋宮感懷作》
【第10句】:憶昨在西掖,復(fù)曾入南宮。——出自唐·岑參《東歸發(fā)犍為,至泥谿舟中作》
【第11句】:比翼趨丹陛,連騎下南宮。——出自唐·韋應(yīng)物《寄中書劉舍人》
【第12句】:玉珂經(jīng)禮寺,金奏過南宮。——出自唐·張濛《曉過南宮聞太常清樂》
【第13句】:飛霜任青女,賜被隔南宮。——出自唐·杜甫《秋野五首》
【第14句】:油幢古夔子,鎖棘外南宮。——出自程公許《代上夔帥丁文伯》
【第15句】:拜手辭上官,緩步出南宮。——出自唐·王維《送陸員外》
【第16句】:益州外南宮,將遣與計偕。——出自晁公溯《贈羅仲思仲思今夏來試群士八月予被朝命為別試所考試仲思亦來》
【第17句】:起草思南宮,寄言憶西掖。——出自唐·岑參《西蜀旅舍春嘆,寄朝中故人呈狄評事》
【第18句】:清宵有佳興,皓月直南宮。——出自唐·韋應(yīng)物《答韓庫部》
【第19句】:丞相下南宮,將軍趨北落。——出自唐·劉允濟(jì)《經(jīng)廬岳回望江州想洛川有作》
【第20句】:典奏入南宮,妯書長石渠。——出自南宋·陸游《幽居記今昔事十首以詩書從宿好林園無俗情為》
【第21句】:相逢初北闕,并試復(fù)南宮。——出自強至《哭王仲密四首》
【第22句】:瑞花飄朔雪,灝氣滿南宮。——出自唐·羊士諤《和竇吏部雪中寓直》
【第23句】:天文虛北斗,人事罷南宮。——出自唐·張九齡《和姚令公哭李尚書乂》
【第24句】:予昔走南宮,江湖浩然涉。——出自歐陽修《送楊員外》
“南宮”在中間的五言詩句【第1句】:去秋奪標(biāo)歸,今步南宮云。——出自陳著《送樓佺提舉赴省》
【第2句】:獨有南宮客,時來話釣舟。——出自唐·李建勛《闕下偶書寄孫員外》
【第3句】:劍履南宮入,簪纓北闕來。——出自唐·駱賓王《帝京篇》
【第4句】:星象南宮遠(yuǎn),風(fēng)流上客稀。——出自唐·劉長卿《夏口送徐郎中歸朝》
【第5句】:既起南宮草,復(fù)掌西掖制。——出自唐·張九齡《酬周判官巡至始興會改秘書少監(jiān)見貽之作兼呈耿廣州》
【第6句】:寒日南宮晚,閑吟半醉歸。——出自唐·姚合《和戶部侍郎省中晚歸》
【第7句】:不憶西省松,不憶南宮菊。——出自唐·白居易《思竹窗》
【第8句】:同校南宮文,等是西山客。——出自五邁《書懷奉簡黃成甫史君》
【第9句】:履度南宮至,車從北闕來。——出自唐·陳子良《春晚看群公朝還人為八韻》
【第10句】:坐聽南宮樂,涼風(fēng)搖翠裾。——出自唐·于武陵《長信宮二首》
【第11句】:一年巴郡守,半年南宮郎。——出自唐·白居易《洛中偶作》
【第12句】:故事南宮在,沨歌北海流。——出自宋祁《昭文王相公出鎮(zhèn)青社》
【第13句】:昔忝南宮郎,往來東觀頻。——出自唐·劉禹錫《送華陰尉張苕赴邕府使幕》
【第14句】:王公厭承明,出守南宮鑰。——出自秦觀《南京妙峰亭》
【第15句】:夜直南宮靜,朝趨北禁長。——出自唐·盧象《贈張均員外》
【第16句】:九年西掖忝,五轉(zhuǎn)南宮頻。——出自唐·權(quán)德輿《伏蒙十六叔寄示喜慶感懷三十韻因獻(xiàn)之》
【第17句】:忽驚西江侶,共作南宮郎。——出自唐·權(quán)德輿《戶部王曹長楊考功崔刑部二院長…因書所懷且敘所知》
【第18句】:樂聚南宮宴,觴連北斗醇。——出自唐·李隆基《左丞相說右丞相璟太子少傅乾曜同日上官命宴東堂賜詩》
【第19句】:日暮南宮靜,瑤華振雅音。——出自唐·楊炯《和騫右丞省中暮望》
【第20句】:未幾享其資,遂忝南宮郎。——出自唐·張籍《祭退之》
【第21句】:寄謝南宮客,軒車不可親。——出自唐·司空曙《暮春野望寄錢起》
【第22句】:一夕南宮遇,聊用寫中情。——出自唐·韋應(yīng)物《寄職方劉郎中》
【第23句】:喪非不欲富,言為南宮出。——出自北宋·王安石《圣賢何常施》
【第24句】:服袞作槐班,曳履南宮署。——出自宋庠《念古》
【第25句】:未真南宮拜,聊偃東山居。——出自唐·韋應(yīng)物《贈丘員外二首》
【第26句】:多雨南宮夜,仙郎寓直時。——出自唐·李嘉祐《和都官苗員外秋夜省直對雨簡諸知己》
【第27句】:憶昨南宮戰(zhàn),騫騰實妙年。——出自吳則禮《寄江仲嘉》
【第28句】:不矜南宮貴,只向東山看。——出自唐·岑參《左仆射相國冀公東齋幽居》
【第29句】:夢破南宮被,春生北斗槎。——出自楊萬里《送傅安道郎中將漕七閩二首》
【第30句】:憶在南宮直,夜長鐘漏稀。——出自唐·韋應(yīng)物《秋夜一絕》
帶“南宮”的七言詩句大全
共收集整理了125句帶“南宮”的七言詩句,其中“南宮”開頭的50句,“南宮”結(jié)尾的22句,“南宮”在中間的53句。
“南宮”開頭的七言詩句【第1句】:舊時州置文學(xué)掾,南宮集英大學(xué)選。——出自方逢振《送侄隆吉作遂安教諭》
【第2句】:南宮曾看揮華藻,西館還來共笑歌。——出自鄧忠臣《奉酬》
【第3句】:一種蛾眉明月夜,南宮歌管北宮愁。——出自唐·裴交泰《相和歌辭·長門怨》
【第4句】:南宮樹色曉森森,雖有春光未有陰。——出自唐·盧綸《酬金部王郎中省中春日見寄》
【第5句】:南宮妙極天下選,雞舌喜君重得香。——出自晁說之《聞胡少汲再入省》
【第6句】:東觀已陪窺秘箓,南宮又接較群髦。——出自王珪《呈景彝偶書》
【第7句】:闕下高眠過十旬,南宮印綬乞離身。——出自唐·姚合《寄東都分司白賓客》
【第8句】:南宮參掇端如夢,東觀分?jǐn)y空復(fù)情。——出自秦觀《林次中奉使契丹劉仲平出倅鄆州同舍十有六人飲餞于丁氏園次少蓬韻》
【第9句】:南宮官舍苦蕭條,常憶群居接◇寮。——出自歐陽修《圣俞在南省監(jiān)印進(jìn)士試卷有兀然獨坐之嘆因思去歲同在禮闈慨然有感》
【第10句】:南宮有意求遺俗,試檢周書王會篇。——出自唐·柳宗元《南省轉(zhuǎn)牒欲具江國圖令盡通風(fēng)俗故事》
【第11句】:南宮嚴(yán)嚴(yán)各分房,過眼千牘春晝長。——出自陳造《次前韻送胡省元》
【第12句】:南宮仙桂饒?zhí)煜悖蠂诬栏韪侍摹!鲎匀A岳《上趙漕》
【第13句】:南宮舊吏來相問,何處淹留白發(fā)生。——出自唐·劉禹錫《征還京師見舊番官馮叔達(dá)》
【第14句】:南宮春榜奏賢良,萬乘臨軒試一場。——出自宋白《宮詞》
【第15句】:南宮幸襲芝蘭后,左輔曾交印綬來。——出自唐·劉禹錫《述舊賀遷寄陜虢孫常侍》
【第16句】:南宮清深禁闈密,唱和有類吹塤篪。——出自唐·韓愈《和虞部盧四酬翰林錢七赤藤杖歌》
【第17句】:南宮三日仕非輕,湖海歸來一草亭。——出自傅察《和鮑守次韻林德祖十四首》
【第18句】:南宮詞客寄新篇,清似湘靈促柱弦。——出自唐·劉禹錫《張郎中籍遠(yuǎn)寄長句開緘之日已及新秋因舉目前仰酬高韻》
【第19句】:南宮仙客欲歸休,更領(lǐng)銅符越絕州。——出自宋庠《郎中胡君出守三衢特枉長韻一篇曲敘故人之契且有嘉命別督餞章牽課》
【第20句】:儒雅風(fēng)流能有幾,南宮先生無乃是。——出自陳傅良《送楊似之提舉湖南》
【第21句】:南宮仙郎下朝晚,曲頭駐馬聞新聲。——出自唐·劉禹錫《傷秦姝行》
【第22句】:南宮妙畫多時見,北固新篇去歲收。——出自張閏《呈吳居甫待制》
【第23句】:事業(yè)無成恥藝成,南宮起草舊連名。——出自唐·柳宗元《疊后》
【第24句】:南宮通籍新郎吏,西候從戎舊主人。——出自唐·劉禹錫《送李二十九兄員外赴邠寧使幕》
【第25句】:前殿聽宣中禁制,南宮看集外朝班。——出自元絳《賀王禹玉》
【第26句】:南宮老樹無妍思,坐想東風(fēng)絳雪飛。——出自韓維《奉同中道鎖宿南宮思寶奎殿前花樹子》
【第27句】:北闕云間見碧天,南宮月似舊時圓。——出自唐·雍陶《月下喜呂郎中除兵部》
【第28句】:南宮仙老本多才,素幅珍紈繪境開。——出自宋庠《致政張郎中惠親畫墨竹二{左巾右上宀下登}以詩為報》
【第29句】:南宮曾薦牧之文,失足徒勞忽十春。——出自范仲淹《書事呈韓布殿丞》
【第30句】:南宮起請無消息,朝散何時得入銜。——出自唐·白居易《重和元少尹》
【第31句】:南宮環(huán)雉隔囂塵,況值清齋宿大臣。——出自唐·薛能《上鹽鐵尚書》
【第32句】:南宮已借征詩客,內(nèi)署今還托諫臣。——出自唐·吳融《病中宜茯苓寄李諫議》
【第33句】:東觀西雍盈記石,南宮北省遍絧絲。——出自項安世《荊□范侍郎挽詞三首》
【第34句】:南宮使者有光輝,欲拜諸陵瑞雪飛。——出自唐·楊巨源《盧郎中拜陵遇雪蒙見召因寄》
【第35句】:才唱第三條燭盡,南宮風(fēng)月畫難成。——出自唐·韋承貽《策試夜?jié)摷o(jì)長句于都堂西南隅》
【第36句】:南宮先生忻得之,波濤入筆驅(qū)文辭。——出自唐·韓愈《桃源圖》
【第37句】:南宮試藝聯(lián)裾出,上苑尋芳結(jié)騎歸。——出自劉子翚《奉酬少稷道舊之什》
【第38句】:南宮放榜已蜚英,此闕傳臚卻漏名。——出自劉克莊《七和》
【第39句】:南宮水火吾須濟(jì),北闕夫妻我自媒。——出自唐·呂巖《海上相逢趙同》
【第40句】:南宮五表平明入,列辟傳聞俱聳立。——出自樓鑰《送鄭惠叔尚書守建寧》
【第41句】:西學(xué)已行秦博士,南宮新拜漢郎官。——出自唐·張籍《送楊少尹赴鳳翔》
【第42句】:南宮宴罷晚色深,宿雨初乾塵不起。——出自孔武仲《胡人走馬行》
【第43句】:南宮作賦羞雷同,坐見瓦釜欺玲瓏。——出自項安世《用韻為席婿壽》
【第44句】:南宮垂上鬢星星,畢竟襕衫不肯青。——出自蘇泂《到馬塍哭堯章》
【第45句】:南宮向夕景彌清,風(fēng)行蕭然動遠(yuǎn)情。——出自寇準(zhǔn)《南宮宿齋靜思陜城東閣行》
【第46句】:南宮之行勿夷猶,巨魚縱壑鷹辭韝。——出自陳造《送赴省七子》
【第47句】:南宮舊籍遙相管,東洛閑門晝未開。——出自唐·劉禹錫《洛中酬福建陳判官見贈》
【第48句】:北省諫書藏舊草,南宮郎署握新蘭。——出自唐·李山甫《賀邢州盧員外》
【第49句】:分將一派清漣漪,南宮幻出紅琉璃。——出自徐元杰《云錦堂》
【第50句】:南宮卷子不須深,句順聲諧即好音。——出自項安世《和韻送方翔仲赴省》
“南宮”結(jié)尾的七言詩句【第1句】:但恐老儒無骨相,不堪劍履畫南宮。——出自晃沖之《春晚圃田道中三首》
【第2句】:師友淵源得西洛,文章聲價冠南宮。——出自樓鑰《樊運使挽詞》
【第3句】:年過五十到南宮,章句無名荷至公。——出自唐·張籍《新除水曹郎,答白舍人見賀》
【第4句】:我為憲部入南宮,君作尚書鎮(zhèn)浙東。——出自唐·白居易《微之就拜尚書居易續(xù)除刑部因書賀意兼詠離懷》
【第5句】:新年臥錦直南宮,露紱歸來使寄雄。——出自宋祁《送楊告虞部知池陽》
【第6句】:宋元憲公王沂公,妙齡擢第魁南宮。——出自許應(yīng)龍《代上何樞密》
【第7句】:曾將好手冠南宮,行當(dāng)闊步趨文石。——出自鞏豐《送湯麟之秀才往漢東從徐省元教授學(xué)詩》
【第8句】:看得龍飛第一榜,聯(lián)翩奏賦冠南宮。——出自劉儴《莊·方巖尹主課漁溪》
【第9句】:劉子前身漢中壘,李侯今代柳南宮。——出自劉克莊《與林中書李禮部同宿囊山三首》
【第10句】:再提試筆入南宮,落紙文章近更工。——出自強至《送史正孚》
【第11句】:致齋分直宿南宮,越石盧諶此夜同。——出自唐·李逢吉《和嚴(yán)揆省中宿齋遇令狐員外當(dāng)直之作》
【第12句】:朱髯五十上南宮,下筆猶能太古風(fēng)。——出自蘇泂《金陵雜興二百首》
【第13句】:傳聞東澗拜南宮,朝野皆忻泰道通。——出自劉克莊《送伯紀(jì)禮部造朝兼簡息庵二首》
【第14句】:昔我奏賦趨南宮,路逢墨客回仙翁。——出自姚勉《贈墨客呂云叔》
【第15句】:且愿仲山居左掖,只憂徐邈入南宮。——出自唐·皮日休《送令狐補闕歸朝》
【第16句】:卻辭丹陛鎖南宮,兔鶴欲攜俱不暇。——出自王珪《和永叔思白兔戲答公儀憶鶴雜言》
【第17句】:莫怪殷勤醉相憶,曾陪西省與南宮。——出自唐·白居易《錢湖州以箬下酒李蘇州以…酒相次寄到無因同飲聊詠所懷》
【第18句】:令弟嚴(yán)君俱應(yīng)宿,時瞻懸象向南宮。——出自楊億《盛京宰單州武城縣》
【第19句】:棘闈春曉鏁南宮,文柄伊人掌握雄。——出自蘇籀《送陳夢得省闈一首》
【第20句】:月旦姓名光上國,日邊步武便南宮。——出自陳著《代天府曾安撫鹿鳴宴詩》
【第21句】:當(dāng)年赤手戰(zhàn)南宮,道眼收歸造化中。——出自陳著《送沿江制使姚橘州尚書自金陵赴召三首》
【第22句】:芬芳雞舌向南宮,伏奏丹墀跡又同。——出自唐·權(quán)德輿《太原鄭尚書遠(yuǎn)寄新詩,走筆酬贈,因代書賀》
“南宮”在中間的七言詩句【第1句】:風(fēng)生北渚煙波闊,露下南宮星漢秋。——出自唐·權(quán)德輿《和司門殷員外早秋省中書直夜,寄荊南衛(wèi)象端公》
【第2句】:奇才逸思通千古,留待南宮眼為青。——出自岳珂《米元章姑孰詩帖贊》
【第3句】:名家詩禮有諸郎,飛入南宮鴻雁行。——出自黃公度《上陸鹽生辰五首》
【第4句】:煥也曾試南宮里,一第終當(dāng)慁子耳。——出自周必大《吉水周中顯秀才相識二十余年來求永新譚煥主簿榮壽堂詩為賦一首因》
【第5句】:當(dāng)時南宮報罷音,教妾沉吟杵中心。——出自錢氏《題壁》
【第6句】:赴南宮緩功夫久,攜北碑多嗜好清。——出自劉克莊《送方楷》
【第7句】:向來南宮綾錦堆,南窗北窗桃李開。——出自楊萬里《謝尤延之提舉郎中自山間惠訪長句》
【第8句】:幾年石友臥蒼苔,曾受南宮雅乍來。——出自陸文圭《絕句二首寄紹堂求巧石》
【第9句】:對真人蕊書親授,已向南宮住長年。——出自宋·無名氏《金殿樂慢》
【第10句】:朝回北闕值清晨,晚出南宮送暮春。——出自唐·白居易《晚從省歸》
【第11句】:正作南宮第一人,暫隨霓旆愴離群。——出自唐·李山甫《送蘄州裴員外》
【第12句】:過耳南宮捷奏鈴,功名宿夢頓呼醒。——出自陳著《趙氏樓偶成》
【第13句】:的知梅信傳東閣,先訪南宮第一枝。——出自陳宗遠(yuǎn)《壽陳府博》
【第14句】:日望南宮看列宿,迢迢婺女與鄉(xiāng)比。——出自唐·李頻《感懷獻(xiàn)門下相公》
【第15句】:晝?nèi)漳蠈m雨後涼,齋嚴(yán)官重靜於常。——出自梅堯臣《次韻和景彝省闈宿齋二首》
【第16句】:主司南宮頃第一,又嘗禮部預(yù)揀才。——出自強至《送裴光世赴舉》
【第17句】:身居北斗星杓下,劍掛南宮月角頭。——出自唐·呂巖《真人行巴陵市太守怒其不避使案吏具其罪真人…詩曰》
【第18句】:九重門鎖禁城秋,月過南宮漸映樓。——出自唐·陳羽《長安臥病秋夜言懷》
【第19句】:相隨懷詔下天閽,一鎖南宮隔幾旬。——出自歐陽修《和較藝書事》
【第20句】:欲觀翠輦巡游盛,深怯南宮鎖錀拘。——出自蘇轍《三日上辛祈谷除日宿齋戶部右曹元日賦三絕句寄呈子瞻兄》
【第21句】:多謝南宮故人報,日邊消息想能詳。——出自虞儔《寄同年林子長郎中》
【第22句】:草奏南宮文似錦,紬書東觀筆如椽。——出自項安世《送著作范禮部知彭州》
【第23句】:白袍只作東土音,黑頭曾射南宮策。——出自戴表元《騎馬行答贈吳中張子潛鄉(xiāng)貢》
【第24句】:鰲頭星掖貴兼清,不似南宮散六卿。——出自蘇頌《次韻劉叔貢舍人從駕》
【第25句】:幽懷靜境何人別,唯有南宮老駕兄。——出自唐·白居易《七言十二句贈駕部吳郎中七兄》
【第26句】:紫微星郎天上客,身是南宮小宗伯。——出自岳珂《餞紫微高侍郎朝天》
【第27句】:春滿南宮白日長,夜來新值錦衣郎。——出自唐·李山甫《贈徐三十》
【第28句】:熏籠玉枕無顏色,臥聽南宮清漏長。——出自唐·王昌齡《長信秋詞五首》
【第29句】:京塵無奈染征衣,況是南宮逐客歸。——出自廖行之《江上舟中》
【第30句】:賜車高掛得長閑,猶寄南宮事下官。——出自宋祁《和晏太尉懷寄燕侍郎》
【第31句】:我昔南宮與西掖,后來謫宦為遷客。——出自田錫《送韓援赴闕》
【第32句】:晨趨北闕鳴珂至,夜出南宮把燭歸。——出自唐·宋之問《桂州三月三日》
【第33句】:珥筆南宮扶日月,橫戈北府控升揚。——出自項安世《六月寄鎮(zhèn)江馬侍郎大同》
【第34句】:差肩北省慚非據(jù),接武南宮幸再容。——出自唐·白居易《喜與韋左丞同入南省,因敘舊以贈之》
【第35句】:武陵太守好事者,題封遠(yuǎn)寄南宮下。——出自唐·韓愈《桃源圖》
【第36句】:還勝南宮假宗伯,重扉深鎖暗登樓。——出自宋綬《上元以修史促成書特免扈從因賦》
【第37句】:護(hù)衣直夜南宮靜,焚草清時左掖深。——出自唐·權(quán)德輿《奉和韋諫議奉送水部家兄上后書情…呈兩省閣老院長》
【第38句】:只恐南宮錄姓名,醉騎白鶴朝上清。——出自白玉蟾《萬法歸一歌》
【第39句】:慘淡南宮鎩羽翰,空歸座席甫能安。——出自強至《馬公節(jié)挽辭》
【第40句】:不思北省煙霄地,不憶南宮風(fēng)月天。——出自唐·白居易《新雪二首》
【第41句】:好去南宮平步過,向來東閣閱才多。——出自王邁《送徐茂功西上二首》
【第42句】:鳳旋北闕虛丹穴,星復(fù)南宮逼紫微。——出自唐·黃滔《送翁員外承贊》
【第43句】:井軫南宮煥寶光,千秋古勝并延祥。——出自方信孺《南七寺》
【第44句】:東省南宮興不孤,幾因詩酒謬招呼。——出自唐·趙嘏《十無詩寄桂府楊中丞》
【第45句】:近年又送數(shù)人來,自言興慶南宮至。——出自唐·元稹《和李校書新題樂府十二首·上陽白發(fā)人》
【第46句】:對策南宮恥詭隨,聊攄腹憤發(fā)胸奇。——出自劉克莊《六和》
【第47句】:臨軒策試亮陰妨,首擢南宮丹桂芳。——出自陳藻《平江送連亨叟赴省》
【第48句】:只今若使翁不亡,再試南宮期第一。——出自晁公溯《贈師傳郎》
【第49句】:金爐玉枕無顏色,臥聽南宮清漏長。——出自王昌齡《相和歌辭。長信怨》
【第50句】:未還西掖舊詞臣,且向南宮作舍人。——出自王禹偁《贈禮部宋員外閣老》
【第51句】:九重深鎖禁城秋,月過南宮漸映樓。——出自唐·盧綸《長安疾后首秋夜即事》
【第52句】:尚德南宮勇北宮,羨君兼有古人風(fēng)。——出自胡寅《和黃執(zhí)禮六首》
【第53句】:試了南宮趨北闕,好輸鯁論發(fā)天聰。——出自姚勉《送萬仲榮赴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