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簡愛讀后感600優質
寫讀后感絕不是對原文的抄錄或簡單地復述,不能脫離原文任意發揮,應以寫“體會”為主。讀后感對于我們來說是非常有幫助的,那么我們該如何寫好一篇讀后感呢?下面是我給大家整理的讀后感范文,歡迎大家閱讀分享借鑒,希望對大家能夠有所幫助。
簡愛讀后感600篇一
正如簡愛自己所說,她的生命宛如風雪中的一莖弱草,任人欺凌,卻不曾折斷,即使受著樹的覆壓,一見到空氣它也可以在陽光下欠伸。自幼父母雙亡的簡愛終日寄人籬下,又小又丑的她飽受世人欺凌,如果說她沒有碰見瑪麗亞譚波兒,她絕對不會堅持下來,絕對不會成長成一個陽光的自尊自愛的女性。這里面有一個故事:簡愛所在的學校,校長曾聽信他人對簡愛的抵毀,在全校師生之前侮辱她為“可怕的說謊者”,在她覺得一切都完了的時候,譚波兒老師相信她,想辦法為她在眾人面前澄清,讓她的人生豁然開朗,立志成為像譚波兒那樣的人。可以說簡愛以后成為老師,是受了譚波兒的影響,那種高尚的師德是自幼種在她心里的。
從簡愛的成長歷程來看,好的老師,能改變人的一生。這讓我想起了梁曉聲寫的《我和橘皮往事》。
梁曉聲曾因母親的哮喘病而偷拿學校的橘皮,被當著全校幾千余師生的面冠上“小偷”的帽子。絕望無助的他一度想要去死,因為他實在受不了眾人密不透風的目光。是他的一個老師救了他,為他編出善意的謊言,讓他的生命里重新有了本該屬于他那個年紀的快樂,而不是憎恨和冷漠。若干年后長大了的他,成了一名作家,為這個影響了他一生,改變他的命運的老師寫下《我和橘皮往事》。
三尺講臺上四季晴雨,一只粉筆書寫的不只是十卷詩賦,還有學生們的一生。
讀《簡·愛》,看一株小草怎樣穿過叢莽的嚴遮,開得繁花滿樹;讀《簡愛》,敬佩瑪麗亞譚波兒為師的盡職盡責;讀《簡愛》,向桃李滿天下的老師們致敬。
簡愛讀后感600篇二
難道就因為我一貧如洗,默默無聞,長相平庸,個子瘦小,就沒有靈魂,沒有心腸了——你想錯了,我的心靈跟你一樣豐富,我的心胸一樣充實!——《簡·愛》夏洛蒂
《簡·愛》是英國文學的經典傳世之作,它塑造了一個對愛情、生活、社會以及宗教采取了獨立自主、積極上進、同時敢于爭取自由平等地位的女性形象。
大多知性的女人,都喜歡讀夏洛蒂的《簡·愛》。但夏洛蒂不只是寫了一段纏綿的愛情。在《簡愛》里流露更多的其實是一種女性的獨立意識。文中簡愛如果沒有獨立,她應該已經和羅切斯特生活在一起,擁有了富足有地位的生活;如果她缺少了那份正直,高尚與純潔,《簡·愛》也不會成為經典。《簡·愛》之所以讓我們感動——我想正是因為她那獨立的性格,令人心動的人格魅力。
獨立的形成是成長的過程,是一種經歷之后的領悟,是閱歷的累積,總之不是一蹴而就的。特別是女性,要獨立更需要勇氣,就像簡愛當年毅然離開羅切斯特一樣,需要豪邁與膽識。
夏洛蒂筆下的簡愛有倔強的性格,獨立的個性。她沒有因為小時候的可憐遭遇而氣餒隨波逐流,她少年時的堅韌反而更加彰顯了自己的個性魅力。雖然舅母她們對其惡言相向,學習的環境又如此的艱苦,她都沒有抱怨,更沒有憤世嫉俗。因此閱讀過后留給我不少的感動。就女性而言就應該有自己的個性,我們溫婉但有著自己獨到的見解,我們可以妥協但必須有著自己的底線。
簡愛為了愛情和人格義無反顧的拋棄所有,不為金錢和地位所困,堅定的選擇自我,簡單的生活,正是我們應該要學習的。讓一切返樸歸真,簡單的生活,凈化彼此的心靈。
《簡·愛》已然成為了獨立女性的經典,希望所有的知性女人,無論在工作或是生活中,都是美麗而獨立的,都有著善良的心靈和寬容的心胸,都能以獨立的人格和堅強的個性美好的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