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吶喊讀書感想100字優質
范文為教學中作為模范的文章,也常常用來指寫作的模板。常常用于文秘寫作的參考,也可以作為演講材料編寫前的參考。寫范文的時候需要注意什么呢?有哪些格式需要注意呢?下面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優質范文,僅供參考,大家一起來看看吧。
吶喊讀書感想100字篇一
《吶喊》的首篇《狂人日記》是一篇零散的日記組成,作者由狂人的視角寫出了當今的“吃人社會”上至易子蒸子,下到徐錫林、秋瑾……狂人看似狂,但在我看來,他卻是在那“吃人社會”中最清醒的。他從仁義道德中看到吃人,醫生來把脈也視為吃人的前兆!作者魯迅先生借助狂人的眼光寫出了那時社會的黑暗,抨擊了封建社會的統治。
另一篇短篇小說《孔乙己》中“我”以一個酒店小堂倌的視角寫了一個封建文人的一生。孔乙己是一個科舉制度中的悲劇文人,他窮困潦倒,卻不肯脫下一件鑲滿補丁的長衫。他滿口倫理道德,卻迫于生活成為一個“梁上君子”。孔乙己是封建制度的悲劇,喪失了做人的尊嚴,淪落為酒店中人嘲笑的對象,只好選擇死亡。暴露了當時社會的問題。
另一篇《風波》中寫了一個小鄉村中七斤一家的風波:革命的勝利讓七斤剪了辮子,但張勛復辟又讓他恐慌。風波過去了,六斤裹著小腳繼續走老輩們的路,道出了辛亥革命的不徹底。
《吶喊》這部有諷刺意味的小說,讓我們了解了辛亥革命到“五四”時期的生活。它揭示了種種深層次的矛盾,對中國舊有制度及陳腐的傳統觀念進行了深刻的剖析。
吶喊讀書感想100字篇二
在這個月中,我讀了魯迅寫的短篇小說集——《吶喊》。這本書用夸張而生動地寫作手法揭露了當時迷信的封建制度和他感受到的人們的愚昧、麻木。
在這其中令我印象深刻的文章有《狂人日記》和《藥》這兩篇文章。《狂人日記》這篇文章主要講了通過一個被迫害者的自述,深刻地揭露和抨擊了封建家族制度和封建禮教的毒害,生動地塑造了一個封建禮教叛逆者“狂人”的形象,號召人們起來推翻人吃人的舊制度。《藥》這篇文章講了茶館主人華老栓夫婦為兒子小栓買人血饅頭治病的故事。
這兩篇文章都是寫了當時的黑暗、腐敗的社會。而《狂人日記》中的“我”在當時的社會影響下感到誰都想要吃“我”一般,連鄰居家的狗對“我”叫時,都感到它正虎視眈眈望著“我”,想要從“我”身上咬下一塊肉來。當要吃人肉的大哥讓人來給“我”看病時,“我”也認為他是一個劊子手。《藥》這篇文章中我認為康大叔是個殘忍的人,他輕而易舉的奪走了別人的生命,制作成了人血饅頭賣給了華老栓。而華老栓是一個愚昧、麻木的人,用自己的全部家當去買了所謂的包治百病的人血饅頭。
魯迅先生他希望用自己的一聲聲吶喊喚醒當時麻木的人們,就算“我以我血薦軒轅”也不能擋住他的決心。
自創名言:人吃飯是為了活著,但是人活著不是為了吃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