驚恐障礙一個“狼來了”的故事
“經常待著待著就突然頭暈心慌、喘不過氣來。這種感覺太恐怖了,就像要死了一樣。每次都打120求救,到醫院后身體各項檢查結果又都正常。最近半年已經發作多次了,家人都快不相信我了,說我在演‘狼來了’。可我真的沒裝,真的覺得要死了。今天早晨又發作了,到醫院后醫生建議我去大連市第七人民醫院看一下。我是有精神疾病嗎?”
“狼”每次都來
這是大連市第七人民醫院五療科醫生李穎接診的一位患者的自述。李穎說,這位患者的癥狀屬于驚恐障礙,又稱急性焦慮發作,是一種突然發作不可預測的、強烈的焦慮,伴有軀體不適和痛苦。癥狀在發病后約10分鐘達到高峰,大部分患者體驗到明顯的軀體不適,而情緒癥狀卻不突出,所以絕大多數患者首次會到綜合醫院就診。驚恐障礙多數為自發的發作,但不少患者在發病前一年內經歷過應激的生活事件,一半患者在兒童或者青少年時期有過明顯的焦慮。驚恐發作是指單次的急性焦慮發作,當驚恐發作反復發生,持續至少一個月以上并達到驚恐障礙的標準時,就稱之為驚恐障礙。
很多人不知道“驚恐障礙”
第一次經歷驚恐障礙通常會擔心是心臟病發作,或者是失去控制了。病人常會到綜合醫院進行常規心電圖等各項檢查,會發現偶發的竇性心動過速。然而,可能幾天甚至幾個星期后,他們會再次出現這種嚴重的焦慮發作,伴隨著一些相關的軀體癥狀,也會再次求助120去急診,這個時候有經驗的醫生可能會判斷問題出在心理上。
驚恐障礙發病后,常常伴隨與發作有關的行為改變,治療不及時可導致反復發作或慢性持續的病程。驚恐障礙患者較其他精神疾病更多地尋求非精神專科的治療,因為不僅病人,包括不少醫生都不能識別驚恐障礙,而當成軀體疾病來治療。過多的不恰當的醫學檢查可能會增加病人的焦慮,同時增加就醫的經濟負擔,對醫療資源也是一種不必要的浪費。
診斷要慎重 需排除多種疾病
需要注意的是,診斷驚恐障礙必須排除多種軀體疾病及其他相關精神疾病。該病的病因復雜,目前的研究主要集中在神經生化以及創傷經歷等方面,心理治療和藥物治療都很重要,二者不能偏廢。總的來說,具體治療方案因人而異,要依據患者的不同特點,例如年齡、性別、病情、病程、創傷經歷以及藥物本身的代謝特點、藥理作用、心理治療的偏好等,有針對性地選擇用藥和心理治療方案。
早識別早治療能改善預后
李穎提醒,以下幾方面的表現,提示預后會比較差:第一次驚恐發作更嚴重;疾病持續時間較長;同時患有抑郁癥;幼時曾經與父母分離;人際敏感性高;單身等。早識別早治療會明顯改善疾病的預后。如果你聽說身邊有人正遭受這樣的痛苦,請一定告訴他:我相信這種突然快要死的感覺是真的,請在急診科排除軀體疾病之后,帶著檢查結果去精神心理專科醫院就診。
來源: 大連日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