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捷徑-人與社會
參加上海書展的簽售活動,走進會場,簽售開始前正在接受媒體訪問,一個十一二歲的女孩子叫著“閭丘阿姨”向我撲過來。工作人員把她攔了回去,我快速地看了一眼,憑借我的經驗,她是想在別人開始排隊簽售前,先合影留念或者拿個簽名。當然,就算工作人員沒有阻攔,這也是不可能的,因為我不想壞了規矩,對后面排隊的讀者不公平。書展活動緊湊,時間一到,要為下一場讓位,正準備離開,小女孩又沖上了講臺,這回一個也是掛著相機的中年男子跟著她,想必是孩子的父親。小女孩甜甜地說:“我最喜歡你了,能簽名嗎?”書展的工作人員看來和她已經很熟,調侃她:“你怎么個個嘉賓都說最喜歡?”然后告訴我,她天天都來,天天這樣。小女孩毫不在意,保持著夸張的笑容。我正在猶豫,工作人員把我拉走了,因為下一個嘉賓已經到了。這種突兀的情形讓我很尷尬。其實小女孩只要和其他的讀者一樣排隊,她一定可以拿到簽名的。但是她沒有這樣做,也許她相信,她只要有熱情和誠意,一定會打動別人,那是一條比排隊要快速有效的捷徑,而且顯得很與眾不同。其實我很不喜歡這樣,因為在我看來,既然有規則,那大家就一起按照規則來做事。我不知道小女孩每次這樣做,是不是大人的主意,如果真是,那會讓孩子產生一個錯覺,以為所謂的脫穎而出,讓人印象深刻,就是不遵守規則。
而且她夸張的聲調,讓我擔心,這么小的孩子,為了達到目的而去討好別人,如果變成了習慣,長大了會怎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