干掉“俾斯麥”-海外故事
“俾斯麥”只是二戰期聞德國一條戰列艦,為啥它一出航,竟讓丘吉爾如此緊張?
一、戰艦兇猛
1941年5月的一天,英國海軍情報組長約克滿頭大汗跑進來,把一條剛破譯的情報遞給丘吉爾。電報寫道:“俾斯麥”已出港,正駛向大西洋。盡管當時天氣仍帶著絲絲涼意,可看完電報后,丘吉爾額頭竟冒出細密的汗珠,沉思片刻后,他扭頭下令道:“組織海軍所有力量,不惜一切代價攔截并擊沉‘俾斯麥’!”
“俾斯麥”只是二戰期間德國一條戰列艦,為啥它一出航,競令丘吉爾如此緊張?
與此同時,德國海軍上將呂特晏斯獨自站在艦橋上,正望著漸漸遠離的港口。他,就是“俾斯麥”戰列艦的艦長。
二戰爆發前,德國海軍力量一直不如英國,希特勒于是想出了集中火力的辦法,制造出了世界上最強大的戰列艦。按計劃,德國將要建造十幾艘此類戰艦,但二戰提前爆發了,倉促間,德國僅僅造出了“俾斯麥”號這一艘超級戰列艦。
該艦長近300米,船體包裹360毫米甲板,普通炮彈對它壓根不起作用。船上有8門巨型主力炮,還有大小幾十門常規炮,以及魚雷發射管和水上飛機。“俾斯麥”憑借厚實的裝甲和強大的火力,迅速成為了海上的巨無霸,一艘船便可以對付敵人十幾艘艦艇。事實上,“俾斯麥”多次單艦出征,擊傷擊沉了英軍許多艦艇,而它僅僅小負輕傷。“俾斯麥”已成為一只扼守在大西洋交通要塞的惡狼,經常伏擊盟軍商船,嚴重破壞了盟軍在海上的運輸線。不干掉它,大西洋將永無寧日。
“俾斯麥”前腳剛出港口,英國海軍就針對它制定了圍剿計劃,動用起了密碼破譯,無線電偵向,飛機偵察等一切手段,開始了對惡狼的追蹤。
幾天后,“俾斯麥”通過了卡特加特海峽。剛露面就被瑞典的巡洋艦發現了,瑞典隨即通知了盟友英國。機不可失,聽到這消息后,英方立即派出戰斗機群趕往卡特加特海峽,準備一舉消滅對手。
可是,當大伙趕到海峽后,海面卻平靜得很。別看“俾斯麥”個子大,航速可不低,它早就離開了海峽。
“想溜?沒門!”英國海軍立即派出大量的偵察機。十多個小時過去了,飛機一無所獲陸續返回,只剩最后一架了,飛行員已在波羅的海上空兜了好幾小時,還是沒能發現目標,他不禁焦急起來,因為油料即將耗盡。突然,透過云隙他發現海面上有條巨大的水跡——上帝,是“俾斯麥”!消息一經傳回,英方迅速命令就近的四十余艘戰艦圍堵上去。
一場惡戰即將展開!
5月22日,英國海軍部分艦隊追上了“俾斯麥”,準備發起進攻。可就在這時,大西洋上空雨雪交加,戰斗機無法起飛,匆匆趕來的都是些輕量級戰艦,在沒有空中力量支援的情況下,貿然進攻只能是以卵擊石。但一看到目標,大伙都抑制不住內心的興奮,不假思索開了火。果然,才幾個回合,英軍就被打得灰頭灰腦的,只好紛紛退出戰場,而對手卻毫發無損。也難怪,“俾斯麥”的主炮射程優于對手,沒等英艦靠近就敲掉了對方。
“哼,不自量力!”呂特晏斯洋洋得意地望著潰不成軍的對手,臉上露出不屑的神情。“將軍,要不要發個電報回去,請求總部派兵增援?”副官走過來,詢問道。呂特晏斯傲慢地搖搖頭,這不過是小小的遭遇戰,不必在意,以前出航時不也碰到過火力更強的英國艦隊,照樣打得對方落花流水。接著,他按原定航線上路了,沒再理會身后的殘兵敗將。然而,呂特晏斯并不知道,這只是個前奏,更激烈的戰斗即將來臨。
二、觸不到的敵人
第二天,英國海軍大部分主力趕來,團團圍住了“俾斯麥”。面對蜂擁而來的對手,呂特晏斯也很吃驚,但他很快鎮定下來,迅速作好了應戰準備。
“砰”,英國主力戰艦“胡德”號打響了第一炮,其余的戰艦也相繼開火。一開始面對鋪天蓋地的炮彈,“俾斯麥”被打蒙了,分不清東南西北。不過,呂特晏斯不愧是一名老將,他抓起話筒命令道:“集中所有火力,擊沉‘胡德’號!”不大工夫,“俾斯麥”一枚400毫米口徑的炮彈擊中了“胡德”號彈藥艙,“胡德”號頓時發生了連環爆炸,艦體被炸得四分五裂,轉眼沉入了海底。緊接著,“俾斯麥”又調轉炮口,瞄上了英艦“威爾士親王”號——它也是英軍的主力艦。盡管英軍的炮彈密集得像蝗蟲,紛紛落在“俾斯麥”甲板上,但卻沒能給它造成致命傷。“俾斯麥”邊躲閃邊死死咬住目標不松口,不到幾分鐘,“威爾士親王”便身中四發炮彈,連艦橋都被炸飛了,指揮官當場斃命,不得已,它只好施放煙幕退出了戰斗。
接下來,先后又有十余艘英國戰艦負傷,英方損失慘重,只好暫停攻擊。“俾斯麥”見機會來了,馬上撤出作戰區。在這次的交鋒中,“俾斯麥”以一敵十,獲得了初戰勝利。不過,它自己也傷得不輕:艦身傷痕累累,燃料艙也被擊穿了,雖說沒引起爆炸,但燃油不斷地漏出來,在身后留下一條明顯的油跡。這不僅會讓“俾斯麥”在濃霧中暴露蹤跡,而且照這樣下去,油料很快就會漏光。呂特晏斯眉頭皺起來,冥思苦想,終于讓他想到了一個辦法。
英國方面,雖然損失慘重,但擊沉“俾斯麥”的決心并未動搖,一輪新的捕狼行動又展開了。
交戰中,英軍有一艘戰艦負了傷,但它仍哨悄跟著“俾斯麥”,將對方的動向及時報告給海軍總部。當晚,它召來一批魚雷攻擊機,又發起了一輪攻擊。由于能見度不高,僅有一枚魚雷擊中艦體,給敵人造成不痛不癢的皮外傷。英艦跟屁蟲似的行為激怒了呂特晏斯,他當即命令軍艦調頭,朝對方猛沖過去,劈頭就是一頓炮轟,英軍哪見過這種打法呀,連忙倉皇逃命。趁這當口,“俾斯麥”迅速調轉船頭,加快速度,很快擺脫了英軍的跟蹤,消失在茫茫夜色中。
聽到“俾斯麥”跟丟了,英國立刻炸開了窩,一旦讓它跑了,那可是放虎歸山呀!事不宜遲,丘吉爾馬上把情報組長約克叫了過來。
一見約克,丘吉爾便著急地問:“如今‘俾斯麥’從眼皮下溜走了,依你看,它會往哪兒去?”約克低頭想了想,分析了兩種可能:對方已負傷,且一直在漏油,已無法再按原計劃去執行任務了,很可能返回德國大修,也有可能駛往距離最近的法國的布勒斯特港(當時法國已經淪陷)。大伙贊同了約克的分析,兵分兩路,在“俾斯麥”通往德國和法國的必經之路展開了大搜索。
一架架偵察機在海面盤桓,一臺臺雷達晝夜搜索,無線電人員也在時刻監聽“俾斯麥”的無線電信號。然而,十個小時過去了,二十個小時過去了,眼看三十個小時快要過去,啥動靜也沒偵察到——“俾斯麥”就像人間蒸發了。
呂特晏斯曾參加過第一次世界大戰,海戰經驗豐富,他早就猜到英軍的動向,于是耍了個花槍,與英軍兜起了圈子。他竟然用商用明碼電報聯系上了德國的一條補給船,不僅補充了油料,還堵住了漏油處。英國當然也偵聽到了這條電報,都錯誤地判斷那補充油料的只是條普通的運輸船,因此并未過多留意。這樣,英國人被呂特晏斯騙了,他們再次撲空。
正當大伙還在一頭霧水時,“俾斯麥”已拖著巨大的身軀在大海中悄無聲息地游戈著。為了不暴露自己,呂特晏斯下令實施了無線電靜默和嚴格的燈火管制。不知不覺,整整四十個小時過去了,呂特晏斯暗暗松了口氣,心想這下終于擺脫了英軍的追捕。這幾天,他一直不敢發報求援,因為英軍時刻在監聽著自己的動向。呂特晏斯望著微波起伏的海面,對副官說:“你給海軍總部發個電報,就說艦艇受損嚴重,暫緩執行原定任務。”頓了頓,呂特晏斯又囑咐道:“記住,電報要短,發完立刻關機!”
電報順利地發了出去,就在同時,它又被英國截獲了!英國人不僅破譯了電報內容,而且還利用無線電定向技術測出了發報位置!看來,“俾斯麥”這回甭想再逃了!
幾小時后,英軍艦隊和戰斗機迅速趕到了“俾斯麥”發報點,大伙摩拳擦掌,準備對它發起最后的攻擊。然而出乎意料的是,海面空蕩蕩的,甭說戰艦,連一只海鳥也看不到——難道,情報有誤?還是“俾斯麥”施了隱身術?
誰也想不到,“俾斯麥”這會兒早已駛離了發報地幾十海里。嗅覺敏銳的呂特晏斯隱隱感到不妙,一發完電報,便下令馬上離開原位置。“俾斯麥”再次躲開了獵人的追捕。
三、被上帝偏袒的勝利
難道,這次捕狼計劃真要以失敗告終嗎?丘吉爾雙眉緊鎖,兩眼盯著桌面上的地圖沉思著。聽到海軍又一次失利的消息,他的心漸漸沉了下去。就在這時,約克無比興奮地跑進來,把一張剛破譯的絕密電報遞給他。丘吉爾一看,眉頭竟松開了,高興地喊道:“好,太好了!”
也許連上帝都要偏袒英國人,注定“俾斯麥”這回要遭滅頂之災!就在英國人就要絕望了的當口,希特勒卻給呂特晏斯發了一封密電,命令他立即駛向布勒斯特港。
此時“俾斯麥”已經完全擺脫了追兵,正打算繞道返回德國。一聽到這個命令,呂特晏斯頭都大了,這不是去找死嗎?雖說法國近多了,但英方早已布下重兵等他自投羅網。他回電試圖說服希特勒,但希特勒主意已定,無奈之下,呂特晏斯只好硬著頭皮朝法國開進。原來,德國剛好在法國弄到了生產原子彈用的重水,希特勒一聽欣喜若狂,只想讓“俾斯麥”到法國去,用最快的時間維修好,然后護送重水運回德國。只是希特勒沒想到,他發出的指令徹底暴露了“俾斯麥”的行蹤。
時間很快到了黃昏,一切風平浪靜,落日的余暉染紅了海面。呂特晏斯卻無心欣賞這些美景,再過幾小時,就能踏上法國那片美麗的土地了,但他心中卻有種不祥的感覺。
突然,呂特晏斯聽到了一絲不妙的聲音,他抬頭四處張望,啥也沒有,聲音卻越來越響——是飛機的馬達聲!呼的一聲,一架偵察機擦著桅桿一掠而過,沒等大伙反應過來就消失在遠方。
不好,是英國人!呂特晏斯臉色刷地變白了,他抓起話筒吼道:“快,全速前進!”夜幕降臨時,英國的轟炸機追上了“俾斯麥”。冒著密集的炮火,飛行員把一枚一枚復仇的炸彈投向“俾斯麥”。轟的一聲,一枚魚雷正中“俾斯麥”的主舵,“俾斯麥”頓時失去了控制,隨波漂浮在海面上。盡管受了重創,呂特晏斯卻并不愿棄艦投降,仍然指揮官兵作垂死掙扎。“俾斯麥”用副舵作“z”字形擺動著,不僅躲開了射來的好些魚雷,同時還用主炮敲掉了好幾艘英艦。漸漸地,英軍彈藥也不多了,他們只好放緩了進攻。半個小時后,英國增援艦隊趕到,進攻的號角再次響起,一時間,炮聲隆隆,火光沖天,炮彈猶如傾盆大雨傾瀉在“俾斯麥”身上。“英王喬治五世”是一艘新式的戰列艦,剛下水便趕來參戰,它連續發射了五發炮彈,其中一發正好炸飛了“俾斯麥”主炮指揮儀,“俾斯麥”頓時啞了。見機會來了,大伙冒險逼近,紛紛發射魚雷攻擊,幾發魚雷命中了要害,“俾斯麥”腹部開始著火,艦身急劇向左傾斜,二十分鐘后,不可一世的“俾斯麥”連同呂特晏斯在內的幾千名官兵沉入海底。捕狼行動終于結束。
第二天,英國報刊登出了“俾斯麥”被擊沉的消息,當然,他們把英方的損傷數字減去了一半。
“俾斯麥”號被擊沉的消息傳回德國后,希特勒大為震驚,他開始對這種造價昂貴的戰列艦的海戰能力產生了懷疑,最終中止了發展海上巨無霸的計劃。這正中英國人下懷。僅僅為了對付一艘“俾斯麥”,英國動用了大量人力物力,付出了沉重代價。要知道,一旦希特勒大力發展起超級戰列艦,廣闊的海洋肯定是德國的天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