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歲少女的彌補-成長視窗
人生就是一連串環環相扣的選擇,有時候只是一件小小的事情,因為處理方式選擇不當,就會演變成一個hold不住的大事件,從而使人生發生重大轉向。
到目前為止,我的人生還算一帆風順,但是回想起來也有很多驚險。
我上小學的時候偷過書。我剛走出書店門口,就被書店的營業員逮住。營業員是位大叔,他揪住我說,要送我去公安局,還要通知學校的老師。對于一個不到十歲的孩子來說,還有什么比這個更恐怖的呢?現在的我已經忘記自己當時是怎么認錯、怎么哀求他原諒的了,只記得他讓我寫了檢討,說是要送到學校校長那里。我很感激他不送我去公安局,就在書店門外一直等到他下班,我主動跟他提出愿意幫他打掃書店的衛生。后來,我戰戰兢兢地等待著校長看到檢討后開除我的命運,可是,什么也沒有發生。
同樣是偷書,結局卻很“杯具”。2004年,海口一對十二歲的雙胞胎兄弟在書店偷影碟,被保安當場抓住,小兄弟倆被母親領回家后雙雙跳樓身亡。看到這則新聞,我除了對兩個孩子的死感到無比痛心之外,對他們臨死前所遭受的心理折磨感同身受。當年如果那營業員大叔果真把檢討交給了校長,我都不敢保證我不會自殺。
我上中學的時候撞過人。那天,我放學回家,騎著自行車快到一個廠區宿舍門口時,一個四五歲模樣的小姑娘突然沖出來,我撞倒了她,前車輪子從她身上碾過。當時小孩的父母不在場,路上行人也很少,我要是再蹬一腳,讓后輪子也從她身上碾過,我就可以逃掉了。
好在我沒有這么做。
我把小女孩送到她家里,向她父母講清事情經過,懇求原諒。那對父母檢查了一遍孩子的身體,又反復問孩子哪里疼痛,孩子都搖頭說沒有。他們說要觀察孩子幾天,確定無礙這事才算完。我再三懇求他們不要讓我父母知道。為了讓他們放心,我偷偷地帶他們去認我家的門,我的學校班級。我那時才十二歲,憂愁和恐懼都快要撐破我小小的心了。他們觀察孩子的那幾天里,我把吃飯的錢都省出來,下了課就去撿破爛賣,攢下錢買了好吃的去看那個孩子。盡管后來,那個小孩子被發現有骨裂問題,事情還是發展到驚動我父母的地步,但是我那幾天彌補的行為卻為我贏得了兩家家長的原諒。
同樣是撞人,藥家鑫卻把它變成了殺人。
人,尤其是年輕人,在犯錯誤的時候,最先想到的往往是他所能想到的最壞的結果。就像藥家鑫,遇到撞人這樣的突發意外,他首先想到的是沒完沒了的索賠、父親的懲罰、他的人生全都毀了,太可怕了!一切最可怕的后果都涌上了腦門兒,頭腦就會發熱,為了避免最壞的結果,就不惜以最壞的辦法解決。最壞的辦法絕對又是一個錯誤,用一個錯誤解決或者抹掉另一個錯誤,事情就會朝著失控的方向滑去,最終變成改變命運的大事件,回不了頭。而我不管是偷書,還是撞人之后,最先想到的是最好的結果,我的錯誤是無心的,我真誠地彌補一定能換來原諒。想到最好的結果就會有希望,不絕望才不會破罐子破摔。http:///
犯了錯誤不要緊,被人知道了也不要緊,你想要hold住錯誤往最好的方向走,還是讓錯誤hold住你朝著最壞的結果往下滑,這才是最關鍵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