向內開蓮花-生活
一
曹操不輕信別人對華佗的贊美,寫詩送華佗,其中有句:“胸中荷花,西湖秋英。晴空夜明,初入其境。”
華佗讀后,回四味中草藥名:穿心蓮、杭菊花、天南星、生地。華佗名不虛傳,曹操寫四言詩考華佗藥物知識之才也是難得一見。
這四句,把玩竟有深幽意境。
人心中生蓮,蓮開在污泥中,人心本濁;需開一劑穿心蓮,非蓮草藥,清熱解毒,可去人身濁氣,許人清清白白入世。世間紛亂,易迷眼目頭腦,杭菊花治頭疼目眩,教人不昏花,也有調氣、須發不白功效,教人應有開闊心。當人生漸入佳境,得了些名,收了些利,晴空夜明時,切記,此行只是初入人生境,實乃是生地,且行且惜。
二
孫犁先生寫過一幅字:“不自修飾不自哀,不信人間有蓬萊;陰晴冷暖隨日過,此生只待化塵埃。”孫犁先生生前曾自評說:“這首詩情緒有點低沉。”
人越老,越容易有低沉情緒。看花開,知道很快落得傷滿懷;聽雨來,知道很快風滿樓心如苦艾。所以人越活越低,低到山谷。
如此,才敢說,不修飾,不再信仙,不管陰晴,等待明天。
其實,這恰恰是老來淡泊,如山林隱士。何需修飾,布衣常素凈,眉目有朗氣,手指還能識得清風客,走過山,見過飛鳥,渴了,跟山借幾口溪水,餓了跟樹借幾枚紅果。人間若是有蓬萊,識得神仙在情懷。陰時,晴時,冷時,暖時,花該開還是開,人該看還是看。忽而成塵埃,就隨清風去。
清風不必帶我去云天,山谷有幽蘭。
三
蘇軾《東坡題跋》卷一《書贈邵道士》篇云:“身如芭蕉,心如蓮花,百節疏通,萬竅玲瓏。來時一,去時八萬四千。”
蘇軾說:“此義出《楞嚴》,世未有知之者也。”所以我等泛泛之輩,更難領其二三意了。但正如有虔誠心意者所信奉的那樣,當下要放下,四肢百骸,才得通透,得玲瓏,才能萬事清明,福慧自長。
人生大處,有命,有愛,有名利仕途,樣樣束縛;小處又放不開,爭吵,得失,混沌難分,糾葛難了。
孰不知,正如張曉風有言:千泉引來千月,萬竅邀來萬風。
放不開一,難得八萬四千;爭得八萬四千,卻不知,八萬四千是窮,一才是無窮。
百節成嶺,嶺通嶺,春生夏長,秋收冬藏;萬竅如流,隨風隨落花,自任東西。
也許人生所需的,不過是,聽得了外來風雨,也能向內開蓮花,向外看塵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