召父杜母
召父杜母拼音
[ shào fù dù mǔ ]
召父杜母的意思
西漢召信臣和東漢杜詩,先后為南陽太守,二人都有善政。頌揚地方長官政績的套語。
成語基本釋義:
[ 成語形式 ]
ABCD式的成語[ 成語結構 ]
聯合式成語[ 感情色彩 ]
褒義成語[ 成語用法 ]
作主語、賓語、定語;用于稱贊地方官召父杜母近義詞
召父杜母反義詞
召父杜母出處
《東觀漢記》卷十五;《后漢書·杜詩傳》
召父杜母成語故事
西漢時期的南陽太守召信臣和東漢時期的南陽太守杜詩,這兩人在擔任南陽太守期間都能為民興利,開鑿水利溝渠,開墾荒地與坡地,廣拓耕田,注重農業的發展,深受老百姓的愛戴,被老百姓稱為“前有召父,后有杜母。
召父杜母造句:
明·蕭良有《龍文鞭影》第一卷:“召父杜母,雍友楊師。”
召父杜母英語翻譯
暫無英語翻譯
召父杜母相關查詢
四字成語abcd的成語并列式成語出自《后漢書》的成語召字的成語杜字的成語母字的成語父字的成語第三個字是杜的成語母開頭的成語母結尾的成語第二個字是父的成語召父杜母成語接龍
母慈子孝:母親慈祥愛子,子女孝順父母,是封建社會所提倡的道德風范。母難之日:指自己的生日。母以子貴:母親因兒子的顯貴而顯貴。母儀之德:母儀:作為母親的典范。母親的品德。泛指婦女的品德目迷五色:五色:各種顏色。形容顏色既多又雜,因而看不清。比喻事物措綜復雜,不易分辨清楚。目中無人:眼里沒有別人。形容驕傲自大,看不起人。目濡耳染:濡:沾濕;染:沾染。耳朵經常聽到,眼睛經常看到,不知不覺地受到影響。牧豕聽經:一面放豬,一面聽講。比喻求學努力。目食耳視:用眼睛吃,用耳朵看。比喻顛倒錯亂。牧豬奴戲:對賭博的鄙稱。目使頤令:用眼睛、用下巴指使人。形容自命尊貴,擺大架子。目送手揮:手眼并用,怎么想就怎么用。也比喻語言文字的意義雙關,意在言外。目挑心招:挑:挑逗;招:指勾引。眉目傳情,心神招引。目無余子:余子:其他的人。眼里沒有旁人。形容自高自大,目中無人。目指氣使:目指:動一下眼睛來指物;氣使:用噓氣聲支使人。用眼神和氣色指使人。形容驕橫傲慢的樣子。木梗之患:比喻客死他鄉,不得復歸故里。木公金母:即仙人東王公和西王母。后用于祝壽,比喻慶壽之主人夫婦。木壞山頹:木:梁木。山:指泰山。頹:倒下。梁木折壞,泰山崩倒。比喻德高望重的人死去。亦作“泰山梁木”。木落歸本:猶言葉落歸根。比喻事物總有一定的歸宿。多指作客他鄉的人最終要回到本鄉。木石心腸:形容人心腸硬,不為情感所動。母慈子孝:母親慈祥愛子,子女孝順父母,是封建社會所提倡的道德風范。木頭木腦:形容呆板、遲鈍。母難之日:指自己的生日。木心石腹:猶木人石心。形容意志堅定,任何誘惑都不動心。木朽蛀生:朽:腐爛。木朽腐爛就會生蟲子。比喻失去檢點就會犯錯誤。召父杜母的意思是西漢召信臣和東漢杜詩,先后為南陽太守,二人都有善政。頌揚地方長官政績的套語。
相關專題
召父杜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