筆削褒貶
筆削褒貶
核心提示: 歡迎訪問古典文學網,古典文學網提供成語筆削褒貶的詳細解釋、讀音以及筆削褒貶的出處、成語典故等。
成語名字: 筆削褒貶 成語發音: bǐ xuē bāo biǎn 成語解釋: 筆:記載。削:刪改。古時在竹簡或木簡上寫字,寫錯要修改時就用刀削。原指孔子作《春秋》,用文字來評文論物的好壞。也指用文字褒揚、貶斥人或事。 成語出處: 清·皮錫瑞《經學歷史·經學開辟時代》:“《春秋》自孔子加筆削褒貶,為后世立法,而后《春秋》不僅為記事之書。” 成語繁體: 筆削褒貶 感情色彩: 中性成語 成語用法: 作賓語、定語;指修改文章 成語結構: 偏正式成語 產生年代: 近代成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