帶“微言”的七言詩句大全
為您整理了73句帶“微言”的七言詩句,其中“微言”開頭的七言詩句15句,“微言”結尾的七言詩句8句,“微言”在中間的七言詩句50句,供您參考。
“微言”開頭的七言詩句【第1句】:先賢垂范早涉離,微言無展事句里。——出自釋道寧《偈六十九首》
【第2句】:微言到耳萬世事,香氣熏人百種花。——出自釋慧空《與郛郎作骨董羹四首》
【第3句】:微言不足溫飽人,羨渠著斗量珠玉。——出自李流謙《王子友示詩次其韻》
【第4句】:百尺青崖三尺墳,微言已絕杳難聞。——出自唐·溫庭筠《重游圭峰宗密禪師精廬》
【第5句】:微言固已成糟粕,紙上形容轉更疏。——出自陳長方《胡少明兩書索二程先生畫像寄小詩二首》
【第6句】:伊洛遺書偏討論,微言千古破童昏。——出自劉宰《送晦庵語孟集注輿諸侄》
【第7句】:微言定許誰人叩,勝事偏於俗土慳。——出自舒坦《題蒙堂》
【第8句】:近見牢山陳道士,微言約我更三年。——出自蘇轍《再和十首》
【第9句】:妙質不為平世得,微言唯有故人知。——出自北宋·王安石《思王逢原三首》
【第10句】:微言竊比惠與莊,和詩脫筆覺我忙。——出自蔡肇《敬用無咎學士年兄長韻上呈子方太仆》
【第11句】:垂老區區豈為身,微言一發重千鈞。——出自宋·蘇軾《送喬仝寄賀君六首(并敘)》
【第12句】:韋編三絕系圣經,微言尚切明作述。——出自王文孫《和答劉習之見贈》
【第13句】:分別要從華等級,微言道泰物須齊。——出自宋太宗《逍遙詠》
【第14句】:微言妙質得認如,年少東來信起予。——出自當代·錢鐘書《贈宋悌芬[淇]君索觀談藝錄稿》
【第15句】:微言奧論揭日月,九州四海俱流傳。——出自度正《壽憲使大卿》
“微言”結尾的七言詩句【第1句】:摩挲妙墨慢微言,故篋才馀二帖存。——出自劉克莊《題弋陽方友民所藏紫巖西山二帖》
【第2句】:妙畫初驚渴驥奔,新詩熟讀嘆微言。——出自樓鑰《題陸放翁詩卷》
【第3句】:天地兩間拊景運,唐虞三代印微言。——出自徐元杰《及第謝恩》
【第4句】:戲習五禽成妙術,學虧一簣阻微言。——出自劉筠《劉校理屬疾》
【第5句】:雷音一振絕微言,未學方知祖道尊。——出自陳襄《熙寧七年八…佛日廣…樂四老上堂》
【第6句】:魯泮未能載后學,虞庠豈稱講微言。——出自朱長文《答人見慶除博士》
【第7句】:上人視日授微言,心靜如斯即諸佛。——出自唐·歐陽詹《智達上人水精念珠歌》
【第8句】:梵僧夢里授微言,雪嶺白牛力深得。——出自唐·貫休《題弘顗三藏院》
“微言”在中間的七言詩句【第1句】:明朝韁鎖西復東,謾寫微言題所寓。——出自葉抑《深靜堂》
【第2句】:歸來獨掃空齋臥,猶恐微言入夢魂。——出自宋·蘇軾《是日偶至野…居有神…室自稱天人》
【第3句】:曩將奄宅證淹中,肅肅微言謦欬逢。——出自清·龔自珍《已亥雜詩 283》
【第4句】:易簀微言尚典刑,出門別語重丁寧。——出自陸文圭《題程子棄少監家藏二詩遺墨》
【第5句】:相見開懷忘歲月,因論微言鑒毫發。——出自王欽若《送張無夢歸天臺山》
【第6句】:別來如夢亦如云,八字微言不復聞。——出自唐·吳融《寄貫休上人》
【第7句】:絳帷燕侍每從容,一聽微言萬慮空。——出自游酢《在潁昌寄中立》
【第8句】:他時杯酒論暌闊,應有微言激懦衷。——出自胡寅《送黎才翁往荊門》
【第9句】:紛紛俗子常成市,亹亹微言孰賞音?——出自宋·陸游《寄鄧公壽》
【第10句】:書中苦覓元非訣,醉里微言卻近真。——出自宋·蘇軾《贈善相程杰》
【第11句】:幾度微言似愜心,投杯著地推案叫。——出自宋·張詠《與進士宋嚴話別》
【第12句】:年來我亦厭樊籠,乞取微言為指蹤。——出自王灼《贈王先生》
【第13句】:過人高行非難事,入圣微言本大公。——出自劉宰《再韻謝張持甫過訪二首》
【第14句】:端門授命有云礽,一脈微言我敬承。——出自清·龔自珍《已亥雜詩 59》
【第15句】:門生最是知心者,追記微言淚數行。——出自方大琮《挽趙南塘》
【第16句】:味融實際冰河泮,心印微言水月秋。——出自李流謙《送馮夏卿》
【第17句】:幽燕遺恨須收第,孔孟微言要忍窮。——出自陳傅良《送子婿林申甫還侍》
【第18句】:勿謂微言久絕弦,六經正用此心傳。——出自曾幾《讀書四首》
【第19句】:文章小技出兒戲,道德微言馀祖風。——出自郭印《送邵公濟溥赴省二首》
【第20句】:遠寄微言作君壽,無鹽何敢突西施。——出自趙蕃《寄劉凝遠巒四首》
【第21句】:白頭召寘石渠中,將析微言合異同。——出自劉克莊《題張元德著作春秋解二首》
【第22句】:相期正始微言緒,詩眼休嫌俗吏過。——出自蘇籀《次韻洪令谷瑞平遠臺》
【第23句】:鄉來念別今真去,從此微言孰為聽。——出自趙蕃《送孫子肅子儀兼寄子進》
【第24句】:洙泗微言日夜行,天高地下昨猶今。——出自虞剛簡《三池丁祭宿齋所賦》
【第25句】:談經難并綺羅邊,先圣微言可浪傳。——出自葛立方《子直畫屏求題詩·張禹受經》
【第26句】:官似虱微言許大,肉如蟻飽道方伸。——出自黃瀠《題鄭介夫祠》
【第27句】:曾聽微言知見妙,應憐懶我用功遲。——出自劉子翚《寄秀峰忠老》
【第28句】:濫居師席愧匪才,日演微言更歲龠。——出自朱長文《春秋終講伏…舍宴勞…成小詩敘謝》
【第29句】:平生高節已難繼,將死微言猶可錄。——出自宋·蘇軾《書林逋詩后》
【第30句】:妙論微言思落日,荒山窮谷夢悲風。——出自晁說之《鄧圣求作端…破九流…過矣要是前》
【第31句】:乍看華扁費尋思,徐叩微言極坦夷。——出自劉克莊《題趙別駕委齋》
【第32句】:獨有微言傳逸史,洞天寂寂在人寰。——出自楊時《瀏陽五詠·洞陽》
【第33句】:一振微言冠千古,何人執卷問吾廬。——出自唐·知玄《答僧澈》
【第34句】:一線微言驚道喪,九鼎斯文賴君重。——出自李流謙《挽王隱君》
【第35句】:試問公家白發翁,五千微言不老術。——出自李流謙《代人上李制參生辰》
【第36句】:昔余精念訪禪扉,常接微言清道機。——出自唐·劉長卿《齊一和尚影堂》
【第37句】:能識微言只夫子,可憐惟我最初程。——出自晁補之《次韻蘇注承議天缽元長老像前捻香》
【第38句】:多少微言今已矣,義難辭處寫為銘。——出自陳著《挽張正甫二首》
【第39句】:共嘆微言追正始,不徒能賦似相如。——出自張嵲《奉送知府郎中》
【第40句】:鼎來佳客無陶謝,向后微言到孔顏。——出自曾協《再飲枕流和王景文韻》
【第41句】:功名秘略求黃石,呼吸微言斅赤松。——出自張巽《游洞霄宮》
【第42句】:豈惟高義篤交情,政賴微言起衰疾。——出自趙蕃《次韻斯遠同宿歲寒西軒六韻》
【第43句】:抱微言者太史氏,大義顯顯則予休。——出自清·龔自珍《已亥雜詩 305》
【第44句】:十年翰墨元猶白,不識微言為指迷。——出自鄭伯熊《次韻陳粹瑞巖之什》
【第45句】:人人本性初何欠,字字微言要力行。——出自南宋·陸游《睡覺聞兒子讀書》
【第46句】:更尋陋巷顏夫子,乞取微言繼此聲。——出自宋·蘇軾《與舒教授張…師同游…書西軒壁兼》
【第47句】:獨恨人微言不效,未能推挽上亨衢。——出自袁燮《與韓撫干大倫八首》
【第48句】:考詳往事炳蓍龜,精論微言訓戒垂。——出自劉克莊《恭和御制進讀唐鑒徹章詩》
【第49句】:妙道微言早自知,鈞衡何事器君遲。——出自孔武仲《送傅正之官禮部》
【第50句】:欲寄微言書不盡,試尋僧閣望西人。——出自北宋·王安石《欲往凈因寄涇州韓持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