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三周記5篇
【實用】初三周記5篇
工作在不經意間已經告一段落了,這一周里,大家都有不少感想吧,寫一篇周記,將自己的經歷記錄在里面吧。那么我們該怎么去寫周記呢?以下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初三周記5篇,供大家參考借鑒,希望可以幫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初三周記 篇1
今天,媽媽從市場上買回來一條活蹦亂跳的大黑魚,把它養在塑料桶里,打算中午燒魚湯。
我放學一回到家,就來到塑料桶旁,看到大黑魚在塑料桶里游來游去,真自在啊!我找來了一把刮魚鱗的菜刀,右手拿著菜刀,左手抓住大黑魚。這條大黑魚看起來忠厚老實,一動也不動,這家伙真聽話,我開心地笑了。
誰知道,一轉眼,這家伙兇猛地一掙,滑脫了我的手,嚇得我驚心肉跳,倒退幾步。我伸出雙手再去撈它,可是它拼命地掙扎,我怎么也抓不住它。它可把我七壞了。我順手拿起一根木棒去搗它。這時,它像熱鍋上的螞蟻,急的團團轉,水桶里水花四濺,濺的我滿臉都是。我咬著牙說:“ 好家伙,看看咱們誰最厲害。”
說著,我雙手舉起木棒,像解放軍叔叔在打靶場上瞄準射擊一樣,對準黑魚的“鋼鐵頭”咚咚兩下,可是我卻撲了個空。這下,水桶里的水在不斷上下翻騰,黑家伙在水桶里來回碰撞,響聲不斷。黑魚身上的鱗片被水桶撞得直掉,痛苦極了,它拼命掙扎,我也氣的渾身發抖。
我站在桶旁想了又想:制服不了這個家伙,我還有用嗎?想到這兒,我雙手舉起木棒,,使出全身力氣,狠狠地向黑魚的“鋼鐵頭”砸去。這下真準,我的木棒正好砸在黑魚的“鋼鐵頭”上。它不動了,也不掙扎了。我抓起來一看,它已經半死不活了,這家伙終于被我制服了!
我毫不費力的刮去了它身上的魚鱗。
初三周記 篇2
我的鄰居家里有一只調皮而可愛的小狗,叫盼盼。
盼盼長著一身棕色發白的容貌,它的眼睛大大的,亮亮的,看起來挺精神。它的尾巴又松又軟,高高地卷起來,它高興的時候,尾巴左右搖擺,像一朵綻開的鮮花。它的腿毛絨絨的,一天到晚跑來跑去,好像它對什么事情都很好奇。
經過一天的緊張的學習,我很疲勞。我一放學回家,小狗就迎面撲來,在我的身上舔來舔去,不時地把前爪搭在我的腿上,叫我抱一抱它。看見了它我放松了很多。
我很喜歡吹豎笛,每次我到鄰居家吹豎笛時,盼盼就仰起頭,隨著我的笛聲一聲聲吼叫著,好像在給我做伴奏。
我非常喜歡我鄰居家的小狗盼盼,因為它不時地給我帶來快樂。
初三周記 篇3
“同學們,這題會了嗎?這個懂了嗎?……”我正津津有味地講著,突然一陣鬧鈴把我驚醒。天哪,這種夢我不知做了幾次了,每次都是這殘酷的鬧鈴給打碎了。
我的夢想是當一名老師,這個夢在我心中扎下了深根。
二十一世紀的青年,都覺得當老師很累,而我認為當老師是一項神圣的工作。
老師是文化知識的傳播者,帶我們在知識的海洋里遨游,為我們奠定終身學習的基礎和方法;老師是我們道德人格形成的導師,教導我們如何做人,如何做事;老師是我們心靈的保健醫生,體察我們的內心,為我們掃除心理障礙;老師是我們的朋友,尊重、理解和愛護我們;老師是我們的榜樣,言傳身教,讓我們受益終身,老師的'工作平凡,辛苦又責任重大。
在課程學習中,老師帶我們進入自主學習的新天地。老師引導我們探索問題,鼓勵我們提出創意,帶領我們一起尋找通往目標的途徑。我們學習的主動性提高了,學習過程更活潑有趣,也更有效果了。
在課外活動中,老師常常只充當指導者不是領導者。在民主的氣氛中,我們的能力、勇氣得到磨煉,參與活動的積極性更高了,自信心更強了。
“春蠶到死絲方盡,蠟炬成灰淚始干。”確實,老師對我們的貢獻的確很大。從古至今,老師都是神圣的形象,老師一直是我的榜樣。老師們的勞碌的身影,時常在我腦海里浮現;老師們批改作業時流下的汗水,時常從我紅潤的臉頰流過。這時,我甘愿是那把絲吐盡的春蠶,化成灰的蠟燭。因此我從現在立志:我要好好學習,長大后老師的位置一定有一個是為我而留。
初三周記 篇4
因為奶奶身體不好,我一出生就在外婆家生活。外婆全家都十分關心我,但然而和我感情最深的還然而外公。聽媽媽說,外公在我很小的時候就十分寵愛我,我剛出生的時候,外公不管下班有多累,一回到家總然而先抱起我,逗逗我,親親我。因為我那個時候個性調皮,睡覺總然而愛讓大人抱著睡,一放下就醒,而且一醒來了就哭,外公就整天的抱著我。有時候,連他睡覺都抱著我坐在椅子上睡,怕我哭,一刻也不舍得放下。記得五歲那年,一天晚上我不太舒服,吃飯時我不想吃。外公看見我的臉紅彤彤的,整個人無精打采的。就急忙拿出體溫計給我量體溫。“呀!39。8度……”外公急忙推出了車,把涼席一鋪,拿個被子,放個枕頭,讓外婆在家看著家,帶著我就往醫院趕。到了醫院,外公樓上樓下的跑個不停,掛號、排隊、拿藥,跑的氣喘吁吁……醫生給我掛上了吊針,外公一向在旁邊守著我,不停的給我用酒精棉球擦拭額頭降溫,直到我的燒退了,外公才松了一口氣。外公對我的學習也十分關心,一次,我們老師說讓買課課練。
外公帶著我就去買,轉遍了城北的書店,沒有。外公又帶著我去城南買。我們上橋的時候,外公累得大汗淋漓,整個背上的衣服都濕透了,我心痛的說:“外公,讓我下來吧!”外公卻說:“別下車,一會就到了。”最后,買到
了那本書。外公不管刮風下雨,一年四季都陪著我上學、放學。有一次,下了暴雨,我估計,外公肯定不會來接我了。我正在學校門口望著大雨發愁呢,忽然大雨中出現了一個熟悉的身影,啊!…外公,然而外公!…。“孩子,等急了吧,這天的雨太大了,路不太好走……。”“外公,……”我的淚水奪眶而出,…。。。此刻我因為爸媽工作的原因而離開了外公家,可我和外公的感情并沒有隨著我的離開而減淡,相反我對外公的思念與日俱增。外公,您放心吧,我必須會好好學習,刻苦讀書,用優異的成績來回報您對我的恩情……
初三周記 篇5
昨天媽媽感冒了,于是她按以前一樣沒有吃藥,而是采用拔火罐的方法治感冒,我都在一旁觀察。
醫生先拿一堆大大小小的透明玻璃罐子放在媽媽躺的床邊,然后用鑷子夾住一團棉球在酒精里浸濕,接著用打火機點著濕棉球,最后她用點著的棉球在玻璃罐子里攪拌幾下并快速將罐口罩在相應的穴位上。這時玻璃罐摸上去還是熱的,我有時腦子里會產生疑問:為什么玻璃罐就像被粘在皮膚上掉不下來了呢?為什么我透過玻璃罐看到的罐口處的那塊皮膚就像氣球一樣鼓起來了呢?
這個星期老師安排同學們回去做實驗,我和爸爸一起做“手掌吊瓶子”的試驗。我們找來一個裝過果醬的空瓶子,我先把熱水倒進瓶子里,然后把瓶子搖一搖倒掉里面的熱水,接著我迅速地把手掌蓋在瓶口上,另一只手托著瓶底,爸爸打開涼水沖瓶子,最后等瓶子冷卻了,我松開托著瓶底的手,蓋在瓶口處的手掌居然把瓶子牢牢地吸住,瓶子吊掛在手掌下面。“為什么瓶子會掛在手掌下面呢?”我心中充滿了疑問。
爸爸給我解釋道:上述實驗的原理和拔火罐是一樣的。接著,爸爸媽媽又給我講了空氣的成份、熱脹冷縮、大氣壓等知識。原來玻璃瓶是依靠大氣的壓力壓在手掌、皮膚上的,瓶子里鼓起來的皮膚則是被瓶子里的負氣壓吸起來的。
生活中蘊含著許多科學知識,只要帶著一顆善于觀察和善于動手實驗的心,就能解惑,學到很多課本上學不到的知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