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金句+銳評:高考作文拿高分,就看這一篇
2023年高考就要開考了,
高考作文,你準備好了嗎?
熱點新聞往往是每年高考作文
出題的重要素材,
也可作為精彩的論據與事例。
小牛精心梳理了
2023年前5個月的熱點新聞,
新聞簡介+金句摘抄+
媒體銳評+寫作角度,一網打盡!
助你在考場上旁征博引
下筆如有神!
一 月
1.萬物皆可元宇宙?
2023年被稱為“元宇宙(Metaverse)元年”。2023年,元宇宙依然熱度不減。微軟、臉書、騰訊等科技公司紛紛宣布進軍該領域。
該詞最初來自1992年的科幻小說《雪崩》,書中描述了一個名為元宇宙的虛擬世界,人們能夠以虛擬形象開啟另一種人生。但實際上,作為前沿科技領域的新生事物,元宇宙在概念上尚無清晰定義。對于它將如何改寫人類社會,媒體、學界、科技界也持不同看法。
金句
“元宇宙是個跨越許多公司甚至整個科技行業的愿景,你可以把它看作移動互聯網的繼任者。”
——臉書創始人馬克·扎克伯格
銳評
是鏡花水月還是觸摸得到的未來,是資本炒作還是新的賽道,下結論前不妨“讓子彈飛一會兒”。
不過可以明確的是,一些新概念承載著人們對技術發展的信心,以及對未來美好生活的期待。推動新概念及其產業逐步走向成熟需要時間,通向令人神往的科技未來需要腳踏實地、打好發展地基。
——“人民日報評論”微信公眾號
關鍵詞
虛擬現實、科技創新
2.大數據“殺熟”?
網信辦新規為算法“立規矩”
2023年1月,國家互聯網信息辦公室等四部門聯合發布《互聯網信息服務算法推薦管理規定》,以監督算法推薦健康發展。
如今,只要在網上點擊一個視頻,下方就會立刻推薦類似內容;把一件商品加入購物車,便可能會在其他軟件上看到同類商品的廣告……算法侵犯隱私,大數據“殺熟”等成為網友熱議話題。
銳評
作為一項技術應用,算法推薦本身是中性的,但“技術中性”不能等同于“價值中性”,決不能讓價值觀成為算法推薦技術的附庸。
——人民網
關鍵詞
人工智能、隱私安全、技術與道德
二 月
3.谷愛凌超越自我奪首金
2月8日,在北京冬奧會自由式滑雪女子大跳臺決賽中,谷愛凌為中國斬獲雪上首金,這是中國隊時隔16年后再奪冬奧會雪上項目金牌。
谷愛凌在前兩輪比賽后位列第三,在第三跳時,她臨時決定首次挑戰高難度的空翻轉體1620,并順利完成動作。她的自信、對滑雪的純粹熱愛和賽場外的多元發展,讓她成為冬奧會最受矚目的運動員之一。
金句
“我一直想讓更多的中國青少年們、尤其是女孩,去接觸并愛上冰雪運動,通過運動找到自信,去打破自己的界限,并變成最好的自己。”
——谷愛凌
銳評
18歲的谷愛凌傳遞出的正能量,確實是一股清流。無論是在冬奧會賽場上閃耀發光,還是憑借自身努力考進美國名校斯坦福大學,又或者是受邀參加各大時尚活動,谷愛凌一直在突破自己的極限。
——新華每日電訊
關鍵詞
熱愛、追夢、超越自我、斜杠青年
4.女足奪冠:“鏗鏘玫瑰”重新綻放
2月6日,在2023女足亞洲杯決賽中,中國女足在上半場兩球落后的不利局面下 ,最終以3-2逆轉韓國女足獲得冠軍。
這是自2006年以來,中國女足再次捧起亞洲杯。至今,中國女足已經榮獲9次亞洲杯桂冠,超過其他任何一支球隊兩倍以上。
金句
“球可以輸,但人不能輸,足球精神應該是這樣。”
——女足教練水慶霞
銳評
“這就是精神傳承的偉大之處——挽狂瀾于既倒,瀕絕境而重生,永遠不向困難低頭。這是中國女足該有的樣子,是中國體育該有的樣子,也正是中國的樣子。”
——新華社
關鍵詞
奮斗拼搏、永不言棄、女足精神
三 月
5.楊振寧獲評
“感動中國2023年度人物”
生于1922年,楊振寧是享譽中外的物理學家、中國科學院院士,年僅35歲時就榮獲諾貝爾物理學獎。
他不僅在粒子物理學、統計力學和凝聚態物理等領域有著跨時代的貢獻,也是上世紀70年代美國對華解禁后首位申請歸國的華裔科學家。他資助數百名中國學者深造,以一己之力搭建中外學術交流之橋。不論身在何處,他始終心系祖國科學發展。
金句
“假如今天有人問我,你覺得你這一生最重要的貢獻是什么?我會說,我這一生最重要的貢獻,是幫助改變了中國人自覺不如人的心理作用。”
——楊振寧
銳評
站在科學和傳統的交叉點上,驚才絕艷。你貢獻給世界的,如此深奧,懂的人不多。你奉獻給祖國的,如此純真,我們都明白。曾經,你站在世界的前排,現在,你與國家一起向未來。
——感動中國2023年度人物頒獎詞
關鍵詞
家國情懷、科研精神
6.盡展大國風采!
北京冬奧會、冬殘奧會圓滿收官
北京2023年冬奧會和冬殘奧會分別于2月20日、3月13日圓滿閉幕。北京成為世界首座同時舉辦過夏奧會和冬奧會的“雙奧之城”。
來自世界各地的體育健兒在賽場上展現出“更快、更高、更強——更團結”的奧林匹克精神。中國也克服疫情因素,以一流的場館、出色的組織為世界奉獻了一屆簡約、安全、精彩的奧運盛會。
金句
“這是一屆真正無與倫比的冬奧會,我們歡迎中國成為冰雪運動之國。”
——國際奧委會主席托馬斯·巴赫
銳評
五環同心,同心歸圓。開幕式上中國式的浪漫溫暖全球,“冰絲帶”“最快的冰”炫出了中國創新“加速度”,吉祥物“冰墩墩”成了海內外“團寵”,志愿者微笑暖遍八方賓朋,奧運村美食讓冰雪健兒賓至如歸……
當奧運五環再次牽手中華古都,這份冰雪奇緣讓世界看到一個陽光、富強、自信、開放的新時代中國。
——央廣網
關鍵詞
奧運精神、大國形象、文化自信
四 月
7.一同守“滬”:
上海青年建“抗疫互助平臺”解千條求助
4月初,上海因為疫情進入封控狀態。4月6日,劉思談和十幾位互聯網從業者搭建起“我們來幫你·上海抗疫互助”公益平臺(/,已于5月31日隨上海疫情緩和下線)。
團隊中,很多人都是90后。無論是慢性病患者藥品短缺、隔離人員需要心理疏導,還是獨居老人行動不便……每個人都可以編輯文檔,按照求助迫切程度標記為“極緊急、緊急、較急”,并輸入求助內容、地址和聯系方式。截至5月3日,平臺已解決超過4000條求助信息,為上海市民送去慰藉。
金句
“我們發起人是身處居家隔離中的最普通的一群人,而加入志愿團隊的也是普通的群眾,我們希望在封控中給所有遇到困難的人送去一份幫助。”
——平臺負責人
銳評
在疫情之下的青春,卻更有力量和擔當。在抗擊疫情的關頭,有這么一群年輕人始終奮戰在一線:無論是核酸采樣,還是醫療護理;無論是社區,還是機場,都可以看到他們的身影,看到他們的堅守和付出。他們用自己的行動,詮釋著新時代的青春模樣。
——人民日報健康客戶端
關鍵詞
共克時艱、人間溫情、團結互助、青年力量
8.“摘星”歸來,
神舟十三號載人飛船返回艙成功著陸
北京時間2023年4月16日9時56分,神舟十三號載人飛船返回艙在東風著陸場成功著陸。神舟十三號載人飛船于2023年10月發射升空,3名航天員進行了為期6個月的駐留,創造了中國航天員連續在軌飛行時長新紀錄。此次飛行任務的圓滿成功,標志著中國空間站即將進入建造階段。
金句
“想和我的女兒說,‘摘星星’的媽媽回來了!”
——王亞平
銳評
從“嫦娥奔月”的神話故事到“欲上青天攬明月”的飛天妙思,從“星漢燦爛,若出其中”的恢宏遼闊到敦煌壁畫上栩栩如生的飛天形象……從仰望到追逐,從理想到現實,中國航天人肩負使命、砥礪前行、開拓進取、守正創新,將中國印記留在星辰大海。
——大河網
關鍵詞
科技強國、航天精神、艱苦奮斗
9.“你今天劉畊宏了嗎?”
健身操開啟居家跳操熱潮
4月底,健身教練劉畊宏憑借節奏鮮明的直播跳操一躍成為“頂流”, “劉畊宏女孩”成為網絡熱詞。
截至5月底,劉畊宏抖音粉絲數已超7000萬。實際上,今年已近50歲的他有著多重身份:歌手、創作人、主持人、演員……18歲出道,他已經在行業內摸爬滾打近30年。
此次爆紅,劉畊宏自身的積累不可忽視,這可謂是一場厚積薄發。另一方面,“云健身”成為疫情下一種新的生活方式。專家指出,劉畊宏的走紅說明全民健身的意識和需求正在被激發出來。
銳評
只要有對健康的追求,有對生活的熱愛,這種隨時開展的運動方式就會有市場。哪怕算不上專業,可那又怎樣,健身留下的每一滴汗都算數。“云健身”并不完美,但它以碎片化和輕量化的特點讓更多人走進了健身大門,對推廣全民健身來說有著獨特意義。
——《人民日報》
關鍵詞
厚積薄發、全民健身、生活方式、直播
10.煮飯燉湯、維修家電,
勞動課回歸中小學課堂
教育部日前印發的《義務教育勞動課程標準(2023年版)》指出,2023年秋季學期起,多種勞動技能將納入課程。
隨學段晉升,項目難度逐漸增加,比如一二年級擇菜洗菜,五六年級學習燉湯,初中設計食譜等。教育部相關負責人表示,此次改動是為了更好培養學生正確的勞動價值觀與良好的勞動習慣。
銳評
勞動是一門人生課,上的是課,培養的是勞動意識、動手能力和實踐精神。讓孩子們真正懂得勞動的意義,更加明白“一分耕耘一分收獲”的樸素道理,體會到幸福生活要靠勞動來創造,從而把人生的第一粒扣子扣好!
——微博@央視新聞
關鍵詞
勞動、付出與收獲、實踐精神
五 月
11.百年正青春:
中國共產主義青年團成立100周年大會舉行
▲新華社記者 翟健嵐 攝
5月10日,慶祝中國共產主義青年團成立100周年大會在北京人民大會堂隆重舉行。習近平總書記出席并發表重要講話。
金句
“在5000多年源遠流長的文明歷史中,中華民族始終有著‘自古英雄出少年’的傳統,始終有著‘長江后浪推前浪’的情懷,始終有著‘少年強則國強,少年進步則國進步’的信念,始終有著‘希望寄托在你們身上’的期待。
千百年來,青春的力量,青春的涌動,青春的創造,始終是推動中華民族勇毅前行、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的磅礴力量!”
——習近平總書記在慶祝中國共產主義青年團成立100周年大會上的講話
關鍵詞
愛國、青春、民族復興
12.北大“韋神”辟謠假新聞,
希望不被關注打擾
▲ 圖片來源:網絡
去年,國際數學奧林匹克競賽金牌獲得者、北京大學助理教授韋東奕因其拎著1.5升礦泉水瓶、提著饅頭的樸素打扮偶然走紅,被網友稱為“韋神”。
在走紅后,他依然行事低調。近日,網上又出現“韋神幫博士解決數學問題”等傳聞,韋東奕在接受媒體采訪時表示是假新聞,并說希望不被外界過多關注打擾。
金句
“可能不理我就是最好的。”
——韋東奕
銳評
在一個青年科研人員的黃金年齡,他更需要的不是曝光度、知名度,而是一方清凈安然的小天地。
讓我們暫時“忘了”他,放他回他的小天地,用不關注去保護好他對學術的“癡”,對名利的“鈍”。假以時日,公眾面前再見,他一定會更加光芒萬丈。
——央視網
關鍵詞
精神追求、純粹、熱愛
13.奧迪廣告涉“像素級抄襲”,
知識產權保護任重道遠
▲ 圖片來源:網絡
5月21日,奧迪公司發布“小滿”節氣廣告,刷屏朋友圈。當晚,該廣告文案被短視頻創作者“北大滿哥”指出幾乎100%抄襲了其發布過的視頻文案。視頻對比顯示,廣告確系抄襲。
5月22日,奧迪向創作者致歉。5月25日凌晨,“北大滿哥”稱已經收到道歉,并對文案進行了“免費授權”。對于網友質疑的作品原創程度,他又解釋稱,詩的第一句確實引用了曾國藩的原句,但是文案后面的三句是他“一點一點寫的”。
金句
“商業訴求不是我的目的,希望這次事件能夠讓人們對內容原創更加的關注。”
——“北大滿哥”
銳評
如果不尊重原創,哪還有創新?如果抄襲不受制裁,置法律于何地?再豪華的車,一旦“翻車”,一定難堪。再刷屏的文案,一旦卷入抄襲風波,就會呈幾何級丟人。
——微博@人民網評
關鍵詞
知識產權、尊重原創、創新
最后,小牛祝大家
金榜題名、馬到成功!
作者:陸聞捷
編輯:魏 園
歡迎關注庖丁解news,
小牛帶你追蹤最新熱點,剖析媒體行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