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學生如何堅持制度自信范文(通用3篇)
制度自信是對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具有制度優勢的自信。堅持制度自信就是要相信社會主義制度具有巨大優越性,相信社會主義制度能夠推動發展、維護穩定,能夠保障人民群眾的自由平等權利和人身財產權利。下面是小編精心整理的大學生如何堅持制度自信范文(通用3篇),僅供參考,大家一起來看看吧。
【篇1】大學生如何堅持制度自信
20--年10月28日至31日,中國共產黨第十九屆中央委員會第四次全體會議在北京召開。全會審議通過了《中共中央關于堅持和完善**制度、推進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若干重大問題的決定》,全面回答了我國國家制度和國家治理上,應該“堅持和鞏固什么、完善和發展什么”這個重大的政治問題,充分體現了以******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高瞻遠矚的戰略視野和高度自覺的歷史擔當。
全會第一次系統描繪**制度的“圖譜”,由“13個堅持和完善”組成,從堅持和完善黨的領導制度體系、人民當家作主制度體系、**體系、**行政體制、**基本經濟制度、繁榮發展**先進文化的制度、統籌城鄉的民生保障制度、共建共治共享的社會治理制度、生態文明制度體系、黨對人民軍隊的絕對領導制度、“一國兩制”制度體系、獨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黨和國家監督體系等方面,部署了需要深化的重大體制機制改革、需要推進的重點工作任務。這些重大部署,是*堅持和發展**在制度層面的具體展開,是發揮我國制度優勢、提高國家治理水平的主攻方向和著力點,是我們堅定**自信、理論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的基本依據。**強調:“我們全面深化改革,不是因為**制度不好,而是要使它更好;我們說堅定制度自信,不是要固步自封,而是要不斷革除體制機制弊端,讓我們的制度成熟而持久。”把堅定制度自信和不斷改革創新統一起來,努力做到在守正中創新、在創新中守正,我們就一定能推動**制度不斷自我完善和發展、永葆生機活力。
當今世界正經歷百年未有之大變局,我國正處于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關鍵時期。我們要更加緊密地團結在以******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周圍,深入學習貫徹黨的十九屆四中全會精神,在堅持和完善**制度、推進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上下更大功夫,使**制度更加鞏固,這樣我們就一定能實現“兩個一百年”奮斗目標和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
【篇2】大學生如何堅持制度自信
1、在推動學生理論學習中堅定制度自信。
要重點抓好唯物史觀教育。唯物史觀中蘊含著社會主義制度的理論基礎和科學內涵,只有讓青年學生深刻理解社會發展形態及其原因,才能把制度自信建立于科學性之上。要及時、深入地學習馬克思主義中國化的新成果、新論斷,通過宣傳、教育讓學生認識到其深刻內涵
2、在感受建設成就中堅定制度自信。
實踐是檢驗真理的唯一標準,給理論以創新的源泉,給制度以自信的保證,給人們以信心的支撐。改革開放以來,我們黨帶領各族人民緊緊抓住和用好我國發展的重要戰略機遇期,戰勝一系列重大挑戰,取得一系列新的歷史性成就,為樹立制度自信提供了最有力、最直接的證明。
大學生對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的.態度經歷了從反思到理性、從認同到逐步自信的歷程。當代大學生體驗著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的發展成果,但有的學生依然質疑馬克思提出的“兩個必然”;他們期待著全面深化改革紅利的釋放,但有的學生卻很少看到這種紅利背后的社會主義制度優勢;
他們期待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的推進,但有的學生卻把西方發達國家的治理模式作為比照的樣本。
【篇3】大學生如何堅持制度自信
五四青年節前夕,習近平總書記寄語新時代青年,“今年是決勝全面小康、決戰脫貧攻堅的收官之年,也是實現‘兩個一百年’奮斗目標的歷史交匯之年。新時代中國青年要繼承和發揚五四精神,堅定理想信念,站穩人民立場,練就過硬本領,投身強國偉業,始終保持艱苦奮斗的前進姿態,同億萬人民一道,在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中國夢的新長征路上奮勇搏擊”。新中國成立以來,在中國共產黨的集中統一領導下,社會主義制度在中國這個歷史悠久的東方大國不斷扎根生長。歷經幾代共產黨人接續奮斗所確立和發展的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在國內外風險挑戰明顯增多的復雜局面中,日益展現出舉世矚目的強大生命力和巨大優越性。在當前抗擊新冠肺炎疫情的戰疫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優勢再次展現。擔當民族復興大任的新時代青年,應牢固樹立共產主義遠大理想和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共同理想,牢固樹立馬克思主義信仰、社會主義和共產主義信念,堅定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自信、理論自信、制度自信和文化自信,從而擁有成就事業、開創未來的強大精神動力。在“兩個一百年”奮斗目標的歷史交匯點上,黨的十九屆四中全會的主題聚焦于“堅持和完善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推進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這一重大問題。新時代中國青年需要對此進行認真學習,深刻理解只有中國共產黨才能領導中國人民站起來、富起來、強起來,只有社會主義才能救中國,只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才能引領中國走向繁榮富強,不斷堅定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自信。
1.在正確認識黨對制度建設的探索中堅定制度自信
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是中國共產黨和中國人民在新中國成立70多年,尤其是改革開放40多年的實踐探索中形成的。新中國成立后,我們黨團結帶領人民完成社會主義革命,確立社會主義基本制度,其后歷經不斷探索和改革創新,社會主義制度建設取得歷史性成就。改革開放后,以鄧小平同志為主要代表的中國共產黨人成功開創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開啟了探索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建設的大門。1992年,鄧小平同志在南方談話中說:“恐怕再有三十年的時間,我們才會在各方面形成一整套更加成熟、更加定型的制度。”同年,黨的十四大提出:“在九十年代,我們要初步建立起新的經濟體制,實現達到小康水平的第二步發展目標。再經過二十年的努力,到建黨一百周年的時候,我們將在各方面形成一整套更加成熟更加定型的制度。”黨的_、_大、_大都對制度建設提出明確要求。黨的_大以來,我們黨把制度建設擺到更加突出的位置。2024年,黨的_屆三中全會明確提出“全面深化改革的總目標是完善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推進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2024年,黨的十九屆四中全會審議通過《中共中央關于堅持和完善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推進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若干重大問題的決定》,聚焦堅持和完善鞏固支撐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的根本制度、基本制度、重要制度,明確了各項制度必須堅持的根本點、完善和發展的方向,并作出工作部署。
習近平總書記強調,在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新時代,必須“把制度建設和治理能力建設擺到更加突出的位置,繼續深化各領域各方面體制機制改革,推動各方面制度更加成熟更加定型”。這次新冠肺炎疫情,是新中國成立以來在我國發生的傳播速度最快、感染范圍最廣、防控難度最大的一次重大突發公共衛生事件。對我們來說,這是一次危機,也是一次大考。經過艱苦卓絕努力,我國疫情防控阻擊戰取得重大戰略成果,彰顯出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的顯著優勢。但在應對疫情中,也暴露出我國在重大疫情防控體制機制、公共衛生應急管理體系等方面存在的明顯短板,需要總結經驗,補短板、堵漏洞、強弱項,提高應對突發公共事件的能力和水平,推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進一步完善,更加成熟定型。
加強對青年的制度教育,要通過深入學習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形成、發展并不斷完善的歷史邏輯,教育引導新時代青年正確認識黨對制度建設的探索歷程,深刻領會黨領導人民建立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的過程與領導人民進行革命建設改革的偉大實踐緊密相連,深刻把握黨領導人民堅持和完善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的過程是我們黨協同推進社會革命和自我革命的結果,深刻理解制度建設不是一蹴而就的,必須適應我國發展要求和時代潮流,在守正創新中堅定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自信。
2.在正確認識世界和中國發展大勢中堅定制度自信
縱觀馬克思主義發展史,馬克思和恩格斯運用辯證唯物主義和歷史唯物主義的方法首次科學地揭示了生產力與生產關系、經濟基礎與上層建筑的矛盾運動是推動人類社會由低級向高級發展的根本原因,從原始社會、奴隸社會到封建社會、資本主義社會,再到社會主義社會、共產主義社會,是人類社會發展演進的一般規律。列寧在此基礎上進一步指出,“世界歷史發展的一般規律,不僅絲毫不排斥個別發展階段在發展的形式或順序上表現出特殊性,反而是以此為前提的”。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是適應中國國情的社會制度形態,既堅持了科學社會主義基本原則,又根據時代條件和國情特點賦予其鮮明的中國特色。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是社會主義,而不是別的什么主義,是科學社會主義理論邏輯和中國社會發展歷史邏輯的辯證統一,是當代中國大踏步趕上時代、引領時代發展的康莊大道,是對人類制度文明的重要貢獻。
當前抗擊新冠肺炎的戰疫,再次彰顯了中國共產黨領導和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的顯著優勢。堅持全國一盤棋,統一指揮、統一協調、統一調度,充分發揮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優勢,調動各方積極性,形成抗疫合力。在疫情防控呈現出積極向好態勢之時,適時提出統籌疫情防控和經濟社會發展工作,有序恢復生產生活秩序,面對嚴峻復雜的國際疫情和世界經濟形勢,強調要堅持底線思維,外防輸入、內防反彈防控工作決不能放松,堅持在常態化疫情防控中加快推進生產生活秩序全面恢復,抓緊解決復工復產面臨的困難和問題,力爭把疫情造成的損失降到最低限度,確保實現決勝全面建成小康社會、決戰脫貧攻堅目標任務。當疫情在全球蔓延時,我們秉承人類命運共同體理念,推進國際合作抗疫,盡己所能,為其他形勢嚴峻、有需要的國家提供力所能及的支持和幫助,為全球抗疫作出了積極貢獻。
加強對青年的制度教育,要從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邏輯的角度,教育引導新時代青年正確認識世界和中國的發展大勢,深刻把握人類社會發展的歷史必然性,深刻把握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歷史必然性,深刻理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是以馬克思主義為指導、植根中國大地、具有深厚文化根基、深得人民擁護的制度,是具有強大生命力和巨大優越性的制度,是能夠持續推動擁有十四億人口大國進步和發展、確保擁有五千多年文明史的中華民族實現“兩個一百年”奮斗目標進而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制度,從而不斷增強為共產主義遠大理想和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共同理想而奮斗的理論認同,堅定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自信。
3.在正確認識我國國家制度和國家治理體系的顯著優勢中堅定制度自信
黨的十九屆四中全會聚焦堅持和完善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推進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的若干重大問題,系統總結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13個方面的顯著優勢,包括政治、經濟、文化、社會、組織、軍事國防、祖國統一、國際外交等各個方面。這13個方面的顯著優勢是對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優勢的一個系統表達,構成了一個嚴密的有機整體。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優勢不僅體現為每一個具體的優勢,更體現為各個優勢的不同組合所形成的集成優勢。例如,在集中力量辦大事方面,在社會主義探索和建設時期,我們只用了二十年左右的時間就建立起了獨立的、比較完整的工業體系和國民經濟體系。改革開放以來,我們緊抓發展機遇,集中力量干大事,謀求跨越式發展,取得了舉世矚目的偉大成就,黨的面貌、國家的面貌、人民的面貌、軍隊的面貌、中華民族的面貌發生了前所未有的巨大變化。黨的_大以來,憑借集中力量辦大事的制度優勢,我們在國產大飛機、北斗系統“天眼”探空、航空母艦等一大批重大創新工程上取得突破。這些都集中體現了“堅持全國一盤棋,調動各方面積極性,集中力量辦大事的顯著優勢”。
在當前抗擊新冠肺炎疫情這場人民戰爭、總體戰、阻擊戰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的顯著優勢再次得以發揮,經受了實踐的檢驗。面對嚴峻的疫情形勢,黨中央總攬全局、協調各方,制定了“堅定信心、同舟共濟、科學防治、精準施策”的總體要求,實施了最全面、最嚴格、最徹底的抗疫措施,有效控制了疫情蔓延勢頭,彰顯了堅持黨的集中統一領導這一顯著優勢。在戰疫中,黨和國家始終堅持把人民群眾生命安全和身體健康放在第一位,堅持一切依靠人民、一切為了人民,與人民群眾同呼吸、共命運、心連心,全力推進確診患者、疑似患者、密切接觸者應收盡收、應治盡治和應檢盡檢,提高收治率和治愈率,降低感染率和病亡率,彰顯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始終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的價值立場。
加強對青年的制度教育,要深入學習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不斷探索與發展的實踐邏輯,教育引導新時代青年深刻理解黨的十九屆四中全會凝練概括的我國國家制度和國家治理體系13個方面的顯著優勢,不斷增強對黨領導人民創造的“世所罕見的經濟快速發展奇跡和社會長期穩定奇跡”的“制度密碼”的理性認同,堅定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自信,為堅持和完善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推進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注入源源不斷的青春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