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亮灣》的教學設計
《月亮灣》的教學設計
作為一名優秀的教育工作者,就有可能用到教學設計,借助教學設計可以讓教學工作更加有效地進行。教學設計應該怎么寫才好呢?下面是小編精心整理的《月亮灣》的教學設計,供大家參考借鑒,希望可以幫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月亮灣》的教學設計1
教學目標:
1、 能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和背誦課文 。
2、通過朗讀體會、感受月亮灣村前村后的美麗景色。
3、激發學生熱愛家鄉的思想感情
教學重點:指導學生在讀中品、品中讀,體會月亮灣的美麗景色。
教學難點:感受月亮灣的美麗,激發學生熱愛家鄉的思想感情。
教學準備:生字卡、多媒體課件、導游證若干張。
教學過程:
一、復習鞏固、導入新課。
昨天,我們已經初步讀了《月亮灣》,通過昨天的學習,你對月亮灣的了解有多少?請大家談談看。(板書:美麗)
一、利用錄像、整體感知。
月亮灣到底美麗在哪兒呢?想不想去看看?好,讓我們跟著一段錄像(課件),由老師做導游帶大家到月亮灣去看一看。
怎么樣?月亮灣美不美?
過渡:月亮灣到底美在哪里呢?
三、細讀品味、體會美景。
1、找一找課文哪幾個自然段寫了我們剛才看到的月亮灣的美景?
(第2——3自然段)第二自然段寫了哪里的美景?(村前) 第三自然段呢?(村后)
2、引導學生以四人為一小組學習第二自然段。
(1)讀讀第二自然段,劃劃有關詞語和句子,說說從哪些地方感受到了月亮灣的美麗?
(2)學生先自由輕聲朗讀找出來的有關詞語和句子,然后小組交流:你從哪些句子感受到了月亮灣的美?(生交流,師巡視)
(3)全班交流。(出示第二自然段文字,下面是交互按鈕,生談到哪一句,就出示哪一句文字以及背景圖片)
第5句:
a、你讀了這一句話,你的眼前仿佛出現了一幅怎樣的畫面?你從哪個詞可以看出桃花的多和美?
b、出示桃花圖:你們看,一大片,一大片粉紅粉紅的桃花,遠遠望去,像一片_____________________。
c、朝霞你們見過嗎?出示朝霞圖與桃花加以比較,說說為什么把桃花比作朝霞,它們有什么相似之處?(讀讀,畫畫)
d、到了秋季,這里又會是一番怎樣的景象?(引導學生展開想象說一說)
e、誰能把這么美的桃花通過朗讀表現出來,指名朗讀。(通過讀讀、評評的方法,來讀好這兩句話。
第1句:你從這一句里感受了什么,知道了什么?
看圖感受月牙一樣的小河,指名讀、齊讀。(知道了“月亮灣”這個村名的來歷。)
第3句:生談。
(1)師看圖引說:清清的河水像鏡子一樣倒映著__________________。
出示課件倒影圖(春景、秋景):多清的河水!多美的倒影!這多么像一幅美麗的畫卷呀!你們看,一群群魚兒也被吸引來了。( 指導學生重讀“清清的、到映”)
(2)比較句子:讀一讀,比一比,想一想哪一句更好,為什么?集體交流。
/河水倒映著青山、綠樹和小橋。
\清清的河水倒映著青山、綠樹和小橋。(第二句描寫得更具體,生動)
(3)理解“倒映”一詞時,引導學生與“倒影”進行選詞填空:
小河兩旁的樹木( )在河里顯得那么美。
小河水是那么清澈,可以看見兩旁樹木的( )
第2句:誰喜歡讀第二句?
①讀句子。
②重點理解 “緩緩地”“饒著”。
“緩緩地”一詞換詞說說。“饒著”一詞,請兩名學生上前演一個饒著另一個轉。
③指名讀句子,其他學生閉上眼睛想象。
④聽了他的朗讀,你好像看到了什么?聽到了什么?
⑤小朋友,如果你家的前面也有這樣一條小河,你最想干什么?
⑥學生邊加上動作邊讀句子。
師:月亮灣依山傍水,這里的山是這樣綠,這里的水是這樣清,真美呀!誰能用自己的朗讀把月亮灣的這幅美麗畫卷展現在大家的眼前?
指名讀、品讀、齊讀。
第6句:我從第六句感受到了農田的美。
(1)指名讀。
(2)比較句子/過了石橋,是一片農田。
\過了石橋,是一片綠油油的農田。
(3)指導朗讀,重讀“綠油油”一詞,體會“綠油油”一詞寫出了莊稼顏色美、長得好。
(4)配樂朗讀課文第二段,再次感受月亮灣的美。
3、誰能找出課文第二段表示方位的詞語,然后再讀讀課文,用自己的話按著一定的順序夸夸月亮灣村前的美景。(小河、河上、河里、河岸、農田)
過渡:剛才我們欣賞了月亮灣村前的美景,現在讓我到村后去看一看,聽一聽。
4、學習第三自然段。
(1)村后的景色又是怎樣呢?誰來讀一下?
(2)聽了他的朗讀你看到了什么,又聽到了什么?
(3)從“一片”你體會到了什么?(引導學生想象茶樹茂盛生長的景象)“茶園里不時飄來采茶姑娘歡快的笑聲”你又感受到了什么?(表明人民生活的幸福和快樂)
(4)讓我們跟著采茶姑娘一起去采茶,去感受勞動的快樂。播放《采茶舞曲》學生隨著音樂邊朗讀,邊做著采茶的動作。
四、總結全文,延伸拓展
月亮灣真是一個美麗的地方,不管是村前,還是村后,都讓游客們產生美不勝收之感。小朋友,愿意把這美麗的`月亮灣介紹給游客們嗎?
師:我們月亮灣成立了一個旅游公司,現在急需一批導游,誰愿意當小導游。我先講講有關要求。
(1)應聘小導游,應具備什么條件?
(2)先自己練習,可選一個你認為最美的地方詳細介紹,也可按順序把月亮灣全部給游客,你可加上自己的語言和合理的想象。
(3)小組內練習。
(4)部分學生上來應聘小導游,部分學生做游客。
“游客”可提問,如:
(1)請問小導游,聽說現在很多地方的河流都被污染了,黑乎乎的,有的還發臭了。月亮灣的小河怎么樣?怎么會這樣清呀?
(2)現在是春天,桃花開了,很美。要是桃子成熟的時候來旅游會是怎樣的情景呢?你能向大家簡單介紹一下嗎?
(3)月亮灣的茶葉怎么樣?
師生共同評議,合格的發給“導游證”
2.小朋友,你的家鄉一定也很美吧!你的家鄉哪兒最美?把它畫下來。班隊課上,再向同學們作介紹,看看誰是自己家鄉的小導游?
五、自主識字,指導書寫。
《月亮灣》的教學設計2
一、復習
1.在括號里填上合適的詞語。(口頭)映示填空題,生回答
后映示答案。(鼓勵學生各抒己見)(綠油油)的農田、(清清)的河水、(美麗)的村子、(粉紅)的桃花、(月牙一樣)的小河、(燦爛)的朝霞。
2.朗讀全文后提問:課文按什么游覽順序描述月亮灣的景色?答后板書:
村前:小河→河上→河里→河岸→農田
村后:山坡
二、組游戲活動。(四人小組,每組一套彩色橡皮泥)
1.將各色橡皮泥捏成各種景物。
(1)座座房子(表示村子)。
(2)拱形的石橋。
(3)田字形的農田。
(4)三角形的山。
(5)月牙狀的小河。
2.根據課文描述的月亮灣的地理位置,進行合理的空間布局。(教師行間指導)
村子的前面是小河,河上有石橋,過了石橋是農田;村子的后面是山。
3.小組交流,按月亮灣的地理位置背誦課文。
三、寫字教學。
1.自學生字。
(1)用自己喜歡的方法記憶字形。
(2)給生字找朋友(說說詞兒)。
2.交流。
(1)找出左右結構的字,說說你是怎么記住的。
如:比較法,口頭組詞。坡/緩/繞
波、暖、曉
(2)說說漢字筆順(書空)。“栽”
(3)找出上下結構的字:岸(山字頭)
3.指導寫字。
(1)七個左右結構的字中,“朝”左右各半,其余六個字左窄右寬。
(2)“繞”字不要多一點,“橋”字右邊第一筆是撇,“岸”字下面的“干”應寫在“廠”的里面。
(3)指導學生在《習字冊》上描紅、臨寫。教師行間巡視輔導,提示寫字姿勢。
板書設計:
3.月亮灣
美麗村前:小河→河上→河里→河岸→農田↘熱愛
村后:山坡
《月亮灣》教學設計意圖
月亮灣是蘇教版小學語文第四冊第三課。這篇課文以其生動、形象的語言,描繪了一幅秀麗的田園風光圖,展示了社會主義新農村一派生機勃勃破的動人景象。課文的第二、第三自然段是重點段,從村前到村后具體地描述月亮灣的美麗。
依據語文教學新大綱,我設定以下幾點教學目標:1能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和背誦課文;2學會本課10個生字,理解詞語的意思;3欣賞月亮灣的美麗景色,激發學生熱愛家鄉的思想感情。本課的教學重點有兩個方面:一是字詞方面,識字、寫字,通過觀察畫面并結合上下文了解詞句的意思。二是朗讀課文、背誦課文。本課的教學難點是掌握月亮灣的地理位置。
如何圍繞重點展開教學,如何突破難點呢?“美麗”一詞是本文的文眼,我緊扣“月亮灣美在哪里?”一問,讓學生欣賞動畫,自讀自悟,找出有關詞句,在看看、讀讀、想想中理解詞語的意思,感受月亮灣的美景。這過程中要強調“隨機教學”這一點。應根據學生交流內容的先后順序隨機教學、隨機板書(粘貼詞卡),并指導朗讀背誦。等交流得差不多了,課文的2、3自然段描繪的美景也已深深地映入學生的腦海。這時再請學生將剛剛隨意粘貼的詞卡按順序重新排列“村前”的景色(小河—河上—河里—河岸—農田)。然后看動畫有條理地試背2、3自然段。這教學過程中,主要借助多媒體課件的動畫效果,幫助學生理解和掌握課文內容,體會月亮灣的美麗和新農村興旺發達的景象。學生在賞心悅目的感官享受中感情朗讀課文,試著背誦課文,該有多樂呀!
在這篇詩情畫意的課文中,關于月亮灣的地理位置是本課的難點,學生不容易搞清楚。我設計了一個小組游戲活動,可幫助學生建立正確的空間概念,先讓學生利用各色橡皮泥捏成五種景物:一是座座房子(表示村子),二是一座拱行的石橋,三是田字形的農田,四是三角形的山,五是月牙狀的小河。然后讓學生根據課文內容進行合理的空間布局—村子的后面是山,前面是小河,河上有石橋,過了石橋是農田。學生看著自己的杰作,不由得聲情并茂地背誦起來。枯燥的內容,難懂的地理位置,化成了學生們興致勃勃的桌上的游戲,在游戲中解決了課文的難點。
在我的教學設計中,我力求體現以下幾個特點:
第一、突出以學生為主體,以學生自主學習為主線的教學思想。比如對學習方法的選擇。在生字教學中,我對讀準字音這個要求,不提“讀準字音”四個字,而是請學生和生字交朋友,在初讀課文時對照生字表劃出生字,注意別喊錯了它們的名字,這游戲的名稱叫“送生字回家”。對于字形教學,請學生用自己最喜歡的方法記憶字形,鼓勵求異思維,變“要我學”為“我要學”“學會學”。在閱讀教學中讓學生自讀自悟“月亮灣美在哪里?”這樣突出了學生的自主性,尊重了學生的意愿,不僅有利于學生在自讀自悟中理解課文,而且有利于促進學生的主動發展。
第二、精心設計一個比較優化的教學程序。第一課時安排了自讀課文,整體感知和語文課后實踐(1、把課文讀給爸爸媽媽聽。2、喜歡畫畫的同學,根據課文內容畫一幅圖。)第二課時抓詞“美麗“而動全文,欣賞動畫,朗讀背誦和理解詞句于一體。第三課時按排了為解決難點而設計的游戲活動。這樣安排有利于學生由淺入深、由表及里、逐步深入地理解課文內容。
第三、重讀書,重感悟。設計中體現“大讀書”觀念,初讀、細讀、自由讀、換詞讀、體會讀、領讀、引讀、練習背誦等,現語文教學“讀”之本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