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凡而偉大的演講稿 平凡和偉大演講稿
演講稿是一種實用性比較強的文稿,是為演講準備的書面材料。在現在的社會生活中,用到演講稿的地方越來越多。那么演講稿該怎么寫?想必這讓大家都很苦惱吧。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演講稿,歡迎大家分享閱讀。
平凡而偉大的演講稿平凡和偉大演講稿篇一
大家好!
今天,在這個講臺上,我要演講的內容,不是轟轟烈烈的光輝事跡,也不是驚天動地的偉大壯舉,而是一群普普通通的農機工作者。他們在社會中也許只是一滴水、一粒沙,但是他們在工作中,時刻沒有忘記自己是一名共產黨員,他們以自己的實際行動,在平凡的崗位上,默默地奉獻,在平凡的崗位上,實現創先爭優的錚錚誓言。
相信去年小麥搶收的一個個場景,大家還記憶猶新吧!在這場龍口奪糧的戰斗中,廣大農機人面對困難,奮勇當先,涌現出一批先進典型。“老姚”就是其中的一位。
在他的感召下,大營鎮政府和農機部門積極協作,僅用6天時間,就出色地完成了全鎮9萬余畝小麥的搶收任務。這時再看看“老姚”,他已是又黑又瘦,胡須滿腮了。“欲問秋果何所累,自有春風雨瀟瀟”,老姚同志,就是這樣,一心為民,甘于奉獻,始終以一名黨員的標準,踐行著創先爭優的錚錚誓言。在這場沒有硝煙的農機會戰中,他用真心、真情、汗水譜寫了一曲眾志成城、龍口奪糧的農機贊歌。
在剛剛過去的抗旱保苗工作中,分管購機補貼工作的趙強副局長,為了把抗旱機具補貼資金,不折不扣的落實到老百姓身上,他周密部署、精心安排,他考慮到每一個細節,他把方便群眾作為安排工作的首要原則。在抗旱保苗的三個多月中,他沒有休息過一個周末,甚至大年三十都在工作。
在抗旱機具補貼的辦公現場——金田農機大市場,他每天早上,總是第一個來;每天中午,他都與職工們一起吃盒飯;每天走時,已是星光滿天了。就是這樣,一呆就是一個月。在這段日子里,他接到了父親病危的通知,但他卻把這個消息,埋在了心里。在他父親去世前的一天,他還堅守在工作崗位上。在匆忙料理完父親后事的第一天,他就回到了工作崗位上,繼續與同志們工作在一起。他是個出了名的孝子,他一定在為父親臨走前,沒有多陪陪他而感到傷心。當有人勸他休息幾天,他堅定的回答說:“既然拿了這份工資,就要努力的去工作,就要對得起這份工資。”一句樸實的話語,驗證了他在農民利益和個人親情之間的艱難抉擇,道出了一個普通共產黨員的心聲。
在我們農機系統,這樣的平凡人、這樣的平凡事還很多很多……正是他們,用平凡的事跡作出了不平凡的業績;正是他們,用高貴的人格撐起了共產黨人頭頂的一方藍天;正是他們,以不懈的努力贏得了老百姓發自心底的贊許;正是他們,用自己的行動維護了共產黨人不容褻瀆的尊嚴。
從他們身上,讓我明白了如何去創先,如何去爭優。作為一名普通的共產黨員,在創先爭優活動中,就是要從身邊事做起,從服務百姓做起,帶頭學習提高,帶頭努力工作,只有這樣,才無愧于共產黨員的稱謂,才能在平凡的崗位上創先爭優。
平凡而偉大的演講稿平凡和偉大演講稿篇二
大家好,今天我在國旗下講話的主題是“平凡鑄就偉大”。
斗轉星移,花開花落,周而復始,生生不息。這就是平凡,每日微不足道的小事,不足掛齒的人,都是平凡的。
但是,哥白尼在斗轉星移中提出了日心說,袁隆平在花開花落中培育了雜交水稻,那小小的平凡中竟孕育出如此偉大的人。
一葉綠色緩緩落下,一瓣落花被輕拂的微風吹卷,落入時光的流年,掉入那個平凡的詩人手中。她只是一個華人,一個詩人,一個老師,一個蕓蕓眾生中平凡的人。但她毅然回國,執教于三尺講臺,以輕柔堅定之音,傳中華詩詞之美。“荷花凋盡我來遲,蓮實有心應不死。人生易老夢偏癡,千春猶待發華滋。”她輕吟,她嗤笑。那個名葉嘉瑩的學者,平凡而又偉大。似乎,在那平凡中,鑄就了中華詩詞的偉大。
流年未盡,夏日已亡,心臟的絞痛,呼吸的困難,依然阻擋不了你偉大的行動。停車,拉下手剎,開門,讓乘客下車,關閉發動機——的的確確是一個公交司機平常的行為,平凡,碌碌無為。而他,卻是在生命最后時刻,艱難的將它完成。最終,倒在方向盤中,靜靜聆聽自己最后的心跳,然后,從容死亡。這是一個平凡的公交司機,黃志全的故事。但他在這個故事中,很偉大。
扛一肩責任,頂半生風雨。
“每個人都了不起!”的確,每個人都了不起。在平凡的小事中,千百遍地做好,便是偉大,便是在平凡中鑄就偉大,人民是真正的英雄,每個人的平凡,凝聚成一個民族一個國家的偉大,便是這樣了。
謝謝大家!
平凡而偉大的演講稿平凡和偉大演講稿篇三
通過對演講稿語言的推究可以提高語言的表現力,增強語言的感染力。在快速變化和不斷變革的新時代,演講稿使用的情況越來越多,那么你有了解過演講稿嗎?下面是小編收集整理的平凡而偉大的職業演講稿,歡迎大家分享。
伴隨著夏天的腳步,5.12國際護士節來到了我們身邊。護士節是我們護士最美麗的日子,今天,我們歡聚在燦爛的陽光里,團聚在自己的節日里,我用樸素的情懷,感慨的文字為大家獻上我真誠的心愿。
我們的職業被人們尊稱為“白衣天使”,還在我剛剛受到醫學的啟蒙教育時,我的老師曾說,你選擇了這一行,就選擇了奉獻。畢業后,便成了“白衣天使”中的一員,可那種對護理事業美好的憧憬和向往,隨著那單調而乏味的工作已變得虛幻而飄渺,每天周而復始的重復著同樣的工作反而覺得自己更象只陀螺旋轉不停,便開始迷惘“提燈女神”的那份美麗。
我們似乎都有理由抱怨工作的苦和累,身心的疲憊甚至厭倦更甚至麻木,但是是誰在迎接著生命的誕生,又是誰護送生命的回歸,輕叩患者的心扉,更是誰在你身邊解除疾病痛苦?讓你體會到人間真情,是誰沒有假日天天地守候在這個沒有硝煙的陣地上啊!有把從死神手中奪回病人的生命更讓我們驚天動地的嗎?有把健康還給病人更讓我們開心的嗎?在苦中感受著呵護生命的快樂;在累中把握著生命輪回的航舵。
病人在住院過程中接觸最多,感受最真切的是護士,護理工作的好壞直接影響到患者的病情和醫院的聲譽。正是這種艱辛平凡的工作與護士默默奉獻的精神給病患者帶來了生命的春天。
每當來到病房,為病人做晨間護理或巡視病房時,我們總是微笑的問聲:“您好!今天感覺怎么樣?晚上睡得好嗎?”一句輕聲的問候,為病人送去第一縷清風和陽光;每當患者因為疾病折磨得疼痛難忍時,我會靜靜的守在病人的身旁,輕輕的握著病人的.手,悉心照顧,精心護理,為病人減輕病痛;每當患者面對疾病感到疑惑無助時,我們會耐心詳細地為病人講解疾病的有關知識,與病人全面的交流,以贏得病人及家屬的共同配合,為病人的康復提供健康指導。
一切都靜悄悄的進行,但這一切無不凝聚著臺下他們所付出的勞動,網絡上有他們鼠標箭頭的游走,護理網頁上留下了他們的稿件,手術室網絡管理的鍵盤上留下了他們熟練敲擊鍵盤的聲音,而多媒體演示廳里有他們qc發表會上自信的英姿。他們深知時代在進步,作為一名新時代的護士,他們將在自己平凡的崗位上扮演著更多為病人服務的角色,努力、開拓、進取,與世界接軌是他們的對自己事業的態度。創優無止境,服務無窮期。無影燈下的背影因此而絢麗多姿。
在激烈的市場競爭環境下,努力提高自身文化素質是取得優勝劣汰勝利的有效途經,我深深地意識到,“生物—心理—社會”完整系統的醫學護理模式,要求我們護士除了要滿足病人疾病方面的需要,還要多與病人溝通、交流,及時地發現病人心理的變化,尋找解決問題的方法,達到有效的、系統的整體護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