戰(zhàn)國策·韓三·趙魏攻華陽文言文翻譯
戰(zhàn)國策·韓三·趙魏攻華陽
《趙魏攻華陽》是創(chuàng)作于戰(zhàn)國時期的文言文,出自西漢·劉向編著的《戰(zhàn)國策》。以下是文言文之家整理的《趙魏攻華陽》文言文原文及翻譯,歡迎閱讀。
文言文
趙、魏攻華陽,韓謁急于秦。冠蓋相望,秦不救。韓相國謂田苓曰:“事急,愿公雖疾,為一宿之行。”田苓見穰侯,穰侯曰:“韓急乎?何故使公來?”田苓對曰:“未急也。”穰侯怒曰:“是何以為公之王使乎?冠蓋相望,告弊邑甚急,公曰未急,何也?”田苓曰:“彼韓急,則將變矣。”穰侯曰:“公無見王矣,臣請令發(fā)兵救韓。”八日中,大敗趙、魏于華陽之下。
翻譯
趙、魏兩國攻打華陽,韓國向秦國告急,使者車輛上的冠蓋彼此都望得見,秦國就是不援救。韓國相國對田苓說:“事情緊急,您雖然不舒服,也希望您能趕一宿的路程。”田苓拜見穰侯,穰侯說:;韓國危急了嗎?為什么派您來?”田芩回答說:“韓國并沒有危急。”穰侯大怒說:“由此看來,為什么讓您做韓王的使者呢?使者連續(xù)不斷,告訴弊國說你們情況很緊急,您卻說沒有危急,為什么?”田苓說,“韓國如果危急,就會背叛秦國了。”穰侯說:“您不要見大王了,我馬上請求發(fā)兵援救韓國。”八天之內(nèi):泰國軍隊在華陽城下把趙、魏兩國軍隊打得大敗。
作品出處
《戰(zhàn)國策》是西漢·劉向編訂的國別體史書。主要記述了戰(zhàn)國時期的縱橫家(游說之士)的政治主張和策略,展示了戰(zhàn)國時代的歷史特點和社會風貌,是研究戰(zhàn)國歷史的重要典籍。作者并非一人,成書并非一時,書中文章作者大多不知是誰。西漢末劉向編訂為三十三篇,書名亦為劉向所擬定。《戰(zhàn)國策》善于述事明理,大量運用寓言、譬喻,語言生動,富于文采。雖然書中所記史實和說辭不可盡信,但其仍是研究戰(zhàn)國社會的重要史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