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蟬鳴空桑林,八月蕭關道。”全詩意思,原文翻譯,賞析
【詩句】蟬鳴空桑林,八月蕭關道。
【出處】唐·王昌齡《塞下曲四首(其一)》。
【意思翻譯】桑葉落盡,一片蕭瑟,蟬兒鳴叫,那么 凄涼。這就是八月通往邊塞路上的景象。荒涼、冷落、肅殺。
注: 蕭關,關名。
【賞析】 蕭關,關名,在今寧夏回族自治 區固原縣東南。知了在叫,桑樹 林因已落葉而顯得空曠,正是秋 季八月,走在通往蕭關的道路上。 語出唐·王昌齡《塞上曲》: “蟬鳴 空桑林,八月蕭關道。出塞復入 塞,處處黃蘆草。” 用來描寫北國 仲秋時節的風光。◇我們結伴去山 海關。一路上看不盡的風光景色, 很像王昌齡寫的: “蟬鳴空桑林, 八月蕭關道。” 自然另有幽燕的情 調。( 《楊朔散文選》)
【全詩】
《塞下曲四首(其一)》
.[唐].王昌齡.
蟬鳴空桑林,八月蕭關道。
出塞入塞寒,處處黃蘆草。
從來幽并客,皆共塵沙老。
莫學游俠兒,矜夸紫騮好。
【注釋】 ①塞下曲:唐《新樂府辭》,屬《橫吹曲》。②蕭關:古關塞名。為關中通向塞北的交通要沖,故址在今寧夏固原縣東南。 ③幽并:古幽州和并州的并稱。自古言勇俠者,皆推幽并。④游俠:古稱重義輕生仗義助人之人為游俠。紫騮:紫燕和騮馬,皆古良馬。這里泛指駿馬。
【全詩賞析】
這是一首贊美幽燕豪士而告誡莫學游俠兒的邊塞詩。此詩一、二句點出邊 塞季節和地點,描寫邊塞景色:八月深秋,空闊桑林,知了鳴噪;蕭關道上,天高氣爽。 三、四句描寫邊塞氣候、景色的變化:出塞之后再入塞,氣候變得寒冷,關塞內外,處處 黃沙,叢叢蘆草。此二句極寫邊塞的蕭疏、蒼涼、寒冷。五、六句寫征人守邊報國的精 神。自古以來,幽燕多豪杰之士,他們守衛邊疆,驍勇善戰,常年伴黃沙,一直到老。這 是詩人對戍邊者的贊揚,也表示了對他們的深切同情。此二句與王翰“醉臥沙場君莫 笑,古來征戰幾人回”(《涼州詞》)意思切近,異曲同工,各盡其妙。最后二句說,不要學 習游俠兒,自恃勇武,在眾人面前,矜夸自己的“紫騮”寶馬。此勸誡游俠少年之言,尤 為實在而真誠。此詩前四句寫景,突出邊塞荒寒冷落;后四句通過“幽并客”與“游俠兒” 的比較,表現了詩人的非戰情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