喜劇之王的心得體會 喜劇之王觀影心得
我們在一些事情上受到啟發后,可以通過寫心得體會的方式將其記錄下來,它可以幫助我們了解自己的這段時間的學習、工作生活狀態。那么你知道心得體會如何寫嗎?接下來我就給大家介紹一下如何才能寫好一篇心得體會吧,我們一起來看一看吧。
喜劇之王的心得體會 喜劇之王觀影心得篇一
首先,是對主角的分析。周星馳飾演的尹天仇是一個有夢想的底層人物,他對演戲充滿了熱情、執著,并不認為自己是個跑龍套而是個演員,但是卻沒有始終遇到伯樂,初入社會的我們其實也如尹天仇一樣。而張柏芝飾演的柳飄飄是個有個性的舞女,縱然她本身并不喜歡這個職業,可是為了金錢也因為曾經的經歷而不得不繼續在這一行工作,生活中不乏這樣的人,不單只為了錢更為了生存而要從事一些自己不喜歡的職業且也只能笑對這些職業。再然后是莫文蔚所飾演的杜娟兒,她是個大紅的武打影星,一開始因為尹天仇的專業精神而對其另目相看,再后來的相處中喜歡上尹天仇,甚至是不惜與制作方鬧僵也要讓尹天仇當男主,然而最后還是一種天性吧,知道尹天仇喜歡的是柳飄飄后就不捧紅他,人常常都是這樣。最后是吳孟達的臥底角色,他出場時只是個在片場負責飯盒的一個工作人員,他一開始也是很瞧不起尹天仇的,認為他只是一個跑龍套卻整天在裝模作樣的教別人演戲,我們生活中也常遇到這樣的人,或許只是因為境遇不好而不被看好,就如這個角色一般,認為尹天仇只是個跑龍套就不會演戲,很輕易的去判斷然后否認這個人。
其次,是對電影情節的分析。原本兩個在不同世界的底層人物相遇并且相愛的故事。其中印象很深的有幾個情節。一,尹天仇教柳飄飄扮演一個純情女學生,尹天仇問柳飄飄有沒有什么難忘的刻骨銘心的經歷時,柳飄飄聯想到自己的初戀。其實每個人都會有一段屬于自己的過去,誰都是個有故事的人。像柳飄飄那樣一個其實很介意自己是舞女的人為何又會去當舞女?如果沒有一段悲痛的經歷她為何會去當舞女?再者在她的經歷中也說明了不要隨便相信一個人說出的承諾,一個輕易說出承諾,沒經過思考就說出“我養你”的人其實他根本就沒有思考過這個問題,他也不會把自己說的這句話當真。
三、尹天仇與柳飄飄在沙灘談話,尹天仇說:“恭喜你,你一定會成為一個非常出色的舞女。”然后柳飄飄回復:“多謝,你都一定會成為一個非常出色的死跑龍套。”跟著他們望著大海,柳飄飄說:“睇,前面漆黑一片,咩都睇唔到。”尹天仇回說:“都吾系,天亮后會好靚。”其實柳飄飄說的前面漆黑一片不只是說海岸,更是說前途。突然就想到昨晚與我朋友聊天,他說,有時想做自己喜歡的東西卻總是沒有時間,但是為了前途又必須要學好。我也有其他東西想做,我想做導演,但是卻要為現實而屈服,學了物理后發現其實自己并不喜歡這個專業,但已經選了,只能為了學位而去學,沒有熱情也沒有動力。盡管尹天仇說天亮后會很美,可是什么時候才是天亮的時候?
四、尹天仇柳飄飄在隔天早上,尹天仇看到柳飄飄坐在窗前看著大海后,尹天仇就去打電話問一個很好的舞女一晚的價格,然后把自己的所有家產拿出來給了柳飄飄。我上網查《喜劇之王》含義時,發現有人說尹天仇這個行為是在侮辱柳飄飄,就連柳飄飄在看到錢的那一刻也是這么認為的。其實并不是侮辱,而是一種自卑。在尹天仇看到柳飄飄坐窗臺看海時,他內心是覺得這個女人很美好,再聯想到自己,他覺得自己是失敗的,出于一種自卑心態,所以他把所有錢都拿出來給柳飄飄,因為錢對于他來說是最實用也是最珍貴的了,他沒有什么可以給柳飄飄的,除了錢。有時候給你的或許不是最好的,卻是我的所有。
五、尹天仇對柳飄飄說:“我養你。”這樣的一句話并不像柳飄飄初戀那樣隨口胡說,尹天仇是經過深思熟慮的,他知道他養不起柳飄飄,但是他思考過后,還是說出這樣的話。電影拍攝也很好,同樣是“我養你”,卻有著不一樣的感覺,因為有了柳飄飄初戀的對比,才顯現出這一刻的尹天仇。
六、杜娟兒知道尹天仇喜歡的是柳飄飄后就不捧紅他,不讓他演自己的戲時,他走的時候與臥底吵了起來,他說了一句:“不管你看得起我看不起我,我都要拿回屬于我的三個便當。”不管你承不承認,我也是個演員。
七、周星馳做線人送外賣后,回到家,在家門口見到柳飄飄,柳飄飄罵了他一頓,在周星馳身心疲憊時,他對柳飄飄說了句:“飄飄,我愛你。”在他第一次經歷殺人后,身心疲憊之時,然后此時有個女人在他身邊聒聒噪噪的,他并沒有推開他,而是說了句“我愛你”。這并不是隨意的一句“我愛你”,有險中逃生后的領悟,亦有身心俱憊后的一種依戀。
最后,是對這個電影的分析。一部電影,尤其是好電影,它產生的原因與書籍類似,并不是只是單純的敘述一個故事,而是想告訴別人一個道理。《喜劇之王》告訴我:平凡人有平凡人的幸福。
?
喜劇之王的心得體會 喜劇之王觀影心得篇二
今年大年初一全家老小一起看電影《新喜劇之王》,選擇這部電影就是選擇情懷。
女主如夢很努力地演戲,吃了很多苦,也不放棄,堅持用自己的方式去揣摩演戲的這個度應該在哪。就像開場的“碰瓷”,你以為是假的,卻是真的。有時就是假作真時真亦假,演戲,假得不能再假,就是想要你通過拙劣的表演能感受到它的真。我眼中的真實往往是克制而現實的,看起來假卻是真。表演本身就是一場戲,想讓你信服,身臨其境,感同身受,但這是很難的。能做到同主角的心情變化而變化,已經是極好的了。因為你在看戲的同時,就帶著這一切都是演出來的態度在看。演好不易。
如夢的很多揣摩都是弄巧成拙,畫蛇添足。她,演過了。演戲有時就像生活,每個人都有自己要扮演的角色,而生活中也有像如夢這樣的人,努力生活,想要演好自己的角色,到頭來卻是一場空。
人生如夢。一切都是夢一場,演戲不易,生活亦不易。
不過最后,如夢拿了獎,過去的心酸苦楚得到了回報與肯定。
成功不是一種偶然,是一種必然;懷揣夢想和堅持還需要加上一點運氣才能成功,所以我們要一直努力著,運氣忽然的來臨我們就能穩穩抓住。夢想每個人都有,堅持不是所有人都能做到,電影里面跑龍套需要堅持,我們汽車行業不也是這樣嗎?為了造一輛優質的汽車、就需要我們確認每個單件之間匹配到整車的匹配,我們工作和跑龍套一樣重復單一,只有堅持做好每一個細節才能做一輛優質的汽車。
喜劇之王的心得體會 喜劇之王觀影心得篇三
這部電影講的是一個小人物的自我修養的故事,是他的故事,其中自強和樂觀的精神喚起了我的共鳴。電影以喜劇的方式告訴人們怎樣度過逆境、低谷,怎樣面對委屈,怎樣維護自己的尊嚴,怎樣對待愛情......
雖然這是喜劇,但我是帶著嚴肅認真的心情看完的。因為關于社會底層人物的故事總有著更深層的意義,不管藝術如何高于生活,它都是來源于生活,這些故事反映著一些社會現實,一些現在過著幸福生活的學生們想象不到的生活。
電影一開頭,就是主角天仇面朝大海,高喊:努力!奮斗!奠定了小人物的勵志故事這一基調。主角是個跑龍套的,全副身家只不過幾百塊加塊表加本書。他只是跑龍套的,但他每次出入片場都是西裝打tie,他不妄自菲薄,他一次次地強調“其實我是一個演員”,他以演員的自我修養要求自己,認真對待每一個角色;他窮,一百塊相當于他幾分之一的身家,但他補償那位被敲竹杠的老婆婆時沒有絲毫猶豫,人性內在的善良從來與外在的身份、物質無關;他卑微、低賤,但是屬于他的東西他一定會拿回來,即使有刀架在脖子上,那三份盒飯他也要拿回來,這是一個人的尊嚴;他孤傲清高,他無視那些看不懂他的人,依舊按照他的方式去表演,他相信會有懂他的人,于是回家默默拿起《演員的自我修養》。他臉皮厚到我望塵莫及,在他身上看不到一絲虛榮心,沒有比較,沒有名利,他只是追求一個演員的夢。
這部電影講的是個辛酸故事,周星馳想說的也許是《蝙蝠俠:the dark knight》里小丑的那句臺詞:do you wanna know how i got these scars?本是悲劇,但他卻拍成了一部喜劇,而觀眾也混然不覺。周星馳說過,我搞笑是因為我內心憂郁,我要拼命讓自己開心起來。
愛默生舉過一個例子:正當喜劇演員卡里尼使整個城的人笑痛肚子的時候,有一個病人去找城里的醫生,治療他致命的憂郁癥。醫生勸他到戲院去看卡里尼的表演,他回答:“我就是卡里尼。”
周星馳在戲里和戲外判若兩人,他的眼神和每部電影背后都有一絲憂郁,他是一個深沉的人,甚少有人看懂他的幽默,理解他的深刻。雖然他總有負面新聞,我相信里面肯定有誤會有炒作有誣陷,但不見他出來澄清過一次,因為他不屑,正如天仇一樣不屑讓看不懂他的人理解他。
可能生活本身就是一場悲劇,生命本身就是無意義的,但我并不愿意承認。生活不是悲劇,它是一場“搏斗”。我們生活來做什么?或者說我們為什么要有這生命?羅曼羅蘭的回答是“為的是來征服它”。魯迅的回答是“真的猛士,敢于直面慘淡的人生,敢于正視淋漓的鮮血”。可能這也是周星馳把它拍成喜劇的原因吧,嗯,“努力!奮斗!”
喜劇之王的心得體會 喜劇之王觀影心得篇四
電影“喜劇之王”相信大家一定不會陌生了,而且這部作品是值得反復重溫的電影,這是星爺的經典代表作,單聽名字,其實很容易讓人聯想到“土”這個字眼,但這種土,卻是一種加分項,星爺沒有呈現華麗的視覺盛宴,也不像往常一樣,特別“裝”的去演戲,而是真正的“演”,這種演,是由內而外的,是具有散發性的,同時與他總是捧著的那本《演員的自我修養》達成一個融合,演繹一個接地氣的故事,比較真實的自己。
了解他的人都知道,他其實是在演自己,演曾經不被看重的自己,他從小就有一個演員夢,當時梁朝偉跟他一起去的培訓班,結果戲劇性的一幕發生,梁朝偉中選,他卻沒有。但星爺沒有退縮,反而越挫越勇,他從一個龍套開始,一步步的逆襲成了喜劇大師,其實這就是自己的故事,只是劇中穿插了愛情,讓電影變得更加有藝術感。在跑龍套時的一些經歷,星爺也一并帶進了電影中去,比如演死尸,一只蟑螂爬到了他的身上,他卻仍然紋絲不動,比如演神父時,調皮的星爺一直演內心戲,所以,這是劇情片,也是紀錄片。
影片很簡單,包含了尹天仇絕大部分勵志和對舞女柳飄飄的愛情。勵志方面,電影一開場,我們看到尹天仇穿著廉價的西服,在大海前吶喊,努力!奮斗!他是一個有才華的人,但他并不是擁有著絕對的才華,比如他在劇組怎么死都死不了,其實他只是一個小龍套而已,強加的劇情會讓導演感到憤怒,也犧牲著劇組的血汗。他需要不斷地磨練自己,才能發揮出真正的價值。成龍曾客串了一個被槍打死的人,在試鏡時做得很到位,他問成龍怎么做到的,成龍說,只要用點心就好了。這很大程度上激勵了尹天仇,也讓他更加勤奮地研究演技。這似乎深層次的在傳遞給我們一種觀點,沒有什么絕對的天才,只要肯努力,只要用功,就一定能做的很棒。
那個年代的雞湯不像如今這般泛濫,他們表達的每一句感想,都是真心話,所以他們遵循著這些原理,最終達到成功,那是個真摯的年代,所有人都是通過不斷努力,才有了輝煌的成就,真的很好。
不過星爺也善于運用諷刺手法,縱觀他的每部劇,都把嘲笑、落魄、孤獨最大化的呈現在觀眾面前,在這部作品中,導演侮辱他,場務侮辱他,甚至連舞女柳飄飄都罵他死跑龍套的。不過大家有沒有發現,尹天仇一直在強調,自己是一名演員。這句話在外人看來平平淡淡,在尹天仇的心里,這是一句信仰。他把自身定義為演員,而不是死跑龍套的,他深知自己在做著演員該做的事情,也是對理想的一次次吶喊。觀眾看到了一個落魄的尹天仇,然而每個人的心中,可能都有一個尹天仇,不被理解,不被接受,這是夸張,也是真實。
在我看來,星爺演技最爆炸的橋段在于,莫文蔚飾演的杜娟兒啟用他做劇中的男一號,卻因為突發狀況臨時替換了他,他在會議室跟導演搶奪劇本時,他用盡了全部的力氣,最終癱軟在了椅子上。所有看過那個橋段的觀眾心里都會油然一陣酸痛吧!如果沒有那一幕,失望帶來的恐懼,或許根本得不到完美的展現,他是恐懼失望的,就像是“英雄本色”里的一句話,三年的時間,我只是在等一個機會。小馬哥在說這句話時,他的眼睛里放射著光芒,那種光芒吞噬了一切、臥薪嘗膽多年,一個機會,把人鮮活的生命全部給襯托了起來,我們看到了星爺的萬分不甘。你還以為星爺在演喜劇嗎?他是在演悲劇罷了,只是那一絲無奈,一絲感傷,用笑聲掩蓋了。
當然,星爺電影里的元素包羅萬象,不單單是喜與悲,還有對美好的向往。在“功夫”中,星爺艱難的在地面上畫了一個棒棒糖,后來又童心未泯的開了家棒棒糖店,都包含了他內心的善良,他雖然曾經入過斧頭幫,心底里卻仍然是個好人,不然他也不會幫助“神雕俠侶”夫婦,他其實是正義的,心里也渴望著世界能夠美好。而本片中,這種美好也直觀的闡述了出來,柳飄飄面對大海時,說什么都看不見,但尹天仇卻很樂觀的說,天亮以后會很美。在星爺的心里,他一直保留著一寸凈土,毫無污染,充滿美好,甚至是童真。
然而被大家樂道的一句“我養你啊”,一度成為了女孩們心中的愛情圣言,如果男孩子能說一句這樣的話,女孩一定會很開心。在電影中確實是這樣的,尹天仇知道柳飄飄是坐臺小姐,但他真的愛上了柳飄飄,他也愿意為愛犧牲一切,我養你,其實就是,我會照顧你一生。這種愛情讓星爺拿捏的非常突出,賺足了觀眾的眼淚。愛情在生命里是不可或缺的,尹天仇是一個很認真的人,對待戲是如此,對待感情也是真摯,同時又能看出,他并不平凡,敢跟舞女在一起,已經沖破了世俗的枷鎖。
總之,從各個方面去解答,這個作品都非常成功,但也不是神作,比如結尾處是否顯得潦草了一些呢?總覺得一個很好的收尾會讓電影呈現的更加飽滿一些。不過劇中所有的演員演技都是非常在線的,甚至是老婆婆、不穿褲子的小孩都能體現的出來,另外尹天仇配合達叔參演了真實的“警匪片”,全程沒有ng,一氣呵成,讓我們感受到戲中戲的真實。
周星馳對待每一部作品都很認真,他用心的表達出了世道的艱難,又給我們足夠的空間去想象風雨過后的彩虹,這是九九年的作品,放在現在依然值得回味,這部電影一直在激勵著無數青年成長,正面作用很大,確實佳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