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英語教師教學反思心得體會優(yōu)秀
心中有不少心得體會時,不如來好好地做個總結,寫一篇心得體會,如此可以一直更新迭代自己的想法。大家想知道怎么樣才能寫得一篇好的心得體會嗎?以下我給大家整理了一些優(yōu)質(zhì)的心得體會范文,希望對大家能夠有所幫助。
英語教師教學反思心得體會篇一
一、教學工作
本人認為無論什么工作只要盡心盡力地去做,都會有一種成就感。在這種正確的思想和理念指導下,工作起來就事半功倍。首先,我認真地分析教材的編寫特色及體系,懂得了中學英語必須要求掌握的學習內(nèi)容,然后就有的放矢地結合中學生的生活實際進行口語、詞匯、句型的練習。每次備課時,我都細心研究教材、考慮學生的分層和知識差異,穿插一些生動有趣的游戲活動以及有關中西方文化差異的故事。
通過這些活動,增強了學生的英語學習熱情和興趣。而且,我經(jīng)常有意識地給學生創(chuàng)設說英語的環(huán)境,與同學們相遇時,盡可能用英語問候;當學生來辦公室請教問題時,也總是要求他們用英語提問,課堂上也盡量要求他們用英語提問。總之,通過一系列的手段讓學生體會到學、用英語的樂趣,養(yǎng)成使用英語的良好習慣和意識。
二、差生轉化工作
差生轉化工作也是英語教學的一個重要環(huán)節(jié)。如果老師只注重好生的教學,那么我敢斷定他的教學是失敗的。好的教師應是通過抓兩頭、促中間的方法達到班級語言水平的平衡、和諧發(fā)展。認識到這一點后,我經(jīng)常利用課間和放學后的課余時間給差生補課。每次重點選擇兩個學生,根據(jù)課堂上發(fā)現(xiàn)的不足給他們“加餐”。
這樣反復地重復所學知識,大部分學生能對本學期的內(nèi)容很熟練地運用。為了提高學生的成績,我還組織了英語興趣小組,采取互幫互助的活動形式,培養(yǎng)他們對英語的濃厚興趣。另外,英語課本劇的排練也是一個很好的興趣培養(yǎng)方法,同學們通過排練,增強了對英語學習的濃厚興趣。
三、其它工作
在盡量教好本學期教學內(nèi)容的同時,我還給學生補充了很多課外知識,如:中國的名勝古跡、中西方文化背景差異等,這一切不僅擴大了學生的知識面,而且提高了學生的學習積極性。我看到很多老師都在課余時間對學生進行輔導,效果很好。所以,我也向這些老師學習,在課余時間對及格層面和優(yōu)秀層面的學生進行專門的輔導。
經(jīng)過一段時間,也收到了比較明顯的效果。通過一個學期的工作,我認識到,作為一個老師,想要把課上好,把教學搞好,把學生的成績提上去,就必須付出更多的勞動,花更多的時間。由于我教學經(jīng)驗的逐步積累,對學生輔導力度的加大,終于將學生的成績逐步提高了上來。
英語教師教學反思心得體會篇二
這個暑假參加了新課程遠程培訓,通過這次的網(wǎng)絡學習,覺得在教育和教學理念上有了進一步的認識。下面談談對閱讀理解方面存在的問題和看法。
閱讀理解在中考所占比重是整張試卷中最大的,一共有45分。閱讀理解也是最能考查學生的綜合理解能力的。因此,在教學中顯得特別重要,更需要我們進一步提高閱讀理解的教學水平。但是,由于在教學過程中存在的一些問題,影響了教學效果。
在這次的網(wǎng)絡學習中,我特別仔細地閱讀了新課標5級閱讀標準的詳細要求,以便進一步指導今后的教學。
1、能根據(jù)上下文和構詞法推斷、理解生詞的含義;
2、能理解段落中各句子之間的邏輯關系;
3、能找出文章中的主題,理解故事的情節(jié),預測故事情節(jié)的發(fā)展和可能的結局;
4、能讀懂相應水平的、常見體裁的讀物;
5、能根據(jù)不同的閱讀目的運用簡單的閱讀策略獲取信息;
6、能利用詞典等工具書進行閱讀;
7、課外閱讀量應累計達到15萬詞以上。
對照課標的要求,我們有很多點做得不夠,首先,是閱讀量遠遠不夠,由于我們是農(nóng)村中學,學生缺乏英語閱讀的條件和習慣,大部分學生只有一本英語書,只有很少的學生訂閱21世紀報,暑假,我到學校的圖書館瀏覽了一下,發(fā)現(xiàn)適合中學生閱讀的英語書籍很少。有趣的童話故事更少。
其次,對閱讀教學存在一個誤區(qū),對閱讀教學怎么樣也脫不開語法、詞匯為主的教學模式,似乎不先講語法、詞匯,每節(jié)課就無法進行,總是糾結在一些時態(tài)語態(tài)上,讓學生失去對閱讀的興趣。因此,學生害怕閱讀,考試失分嚴重。學習較差的學生甚至放棄閱讀理解,隨意選上答案。這是很不應該的。
還有,錯誤地認為,英語閱讀是比較簡單的事情,只要學會了單詞和語法,就能閱讀了。而在閱讀過程中,只重視理解過程的質(zhì)量和效果。有時,由于課堂上時間不夠,對閱讀題只是簡單的校對答案,其結果是,雖然學生接受了大量語言材料的強化訓練,但是閱讀能力的提高相當緩慢。
面對這些問題,我們必須應用新課標提出的方法給以一一解決。
首先,改變我們的習慣,提升我們的認識,努力拓展學生的課外閱讀,對于英語學習者來說,英語文字材料仍然起著主要作用。大量閱讀對英語學習來說,無疑起著十分重要的作用。學生除了閱讀教材提供的材料以外,還應該大量閱讀課外材料。《標準》對學生的課外英語閱讀量也有明確規(guī)定。
目前,已有大量的適合中小學生閱讀的英語報刊雜志。學生閱讀英語報刊雜志應該以擴大閱讀量、豐富知識、開拓視野為主要目的,而不能以補充練習題、模擬考試題、競賽題為主要學習內(nèi)容。今后要給學生推薦一些有趣的適合他們閱讀的課外讀物,至少讓學生人手一本英語課外讀物,鼓勵學生多看與英語有關的內(nèi)容,從點滴做起,努力培養(yǎng)學生的英語閱讀習慣和閱讀興趣。比如,我就曾經(jīng)引導學生注意身邊的英語,有一次,我就讓學生看看每天使用的手巾紙上印著什么字,像心相印,還有,讓學生把筆記本上充滿詩意的英文詩句抄在黑板上,大家共同閱讀,共同欣賞。讓學生學會時時閱讀身邊的英語。
再來,要改變簡單的英語閱讀教學的方法。
在閱讀一篇文章之前,可以先對學生提幾個問題,讓學生帶著問題進行閱讀,效果更好。
課標上指出閱讀是一個學生利用已有知識和文本、文字進行互動的過程。學生所獲取的信息、進行的推理、得到的結論都應該在文本中找到出處,是作者的客觀表達而不是讀者的主管臆斷。
還要引導學生學會分析句子與句子之間、段落與段落之間的銜接方式、邏輯思維的連貫方式以及語言形式方面的內(nèi)在聯(lián)系。語篇不是毫不相干的句子的篇章堆積,而是一些意義相關的句子為達到一定的交際目的并通過一定連接手段而實現(xiàn)的有機結合;它是由語句組成的表達多層意思的具有內(nèi)在邏輯關聯(lián)性的結構系統(tǒng)。決定一套句子能否組成語篇的主要因素在于句子之間的銜接和連貫關系,并以此產(chǎn)生語篇性。語篇性表現(xiàn)在兩個方面:在情景方面是連貫的,由此表現(xiàn)出語域一致性;在語篇主體上是連貫的,所以是銜接的。學生只有做到流暢的閱讀,才能更好的體會文章的深層含義。
這是我對新課標關于閱讀理解方面的認識,以及結合教學過程中碰到問題的一點認識,對于進一步提高學生的閱讀水平,我覺得任重而道遠。希望能向其他老師多多學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