鹵菜學習重在“落地執行”,如何不被培訓機
2017年普遍全國各大城市經濟形勢都不是很好,很多人感嘆生意難做,目前只有房地產經濟和社科院統計出的數據這哥倆好,呵呵。從去年創業融資進入寒冬后,創業者們開始蜂擁進入餐飲行業,玩跨界,玩緯度,玩情懷等,企不知餐飲是最苦逼的一行業,人多了愁,供應趕不上,人少了愁,產品賣不動,白天盯著店愁,晚上盯著賬單愁,數月愁白了頭。工費,水費,電費,物業費,門前城管管理費……費哦發累!書歸正傳,和大家聊聊餐飲行業中創業一熱點,鹵菜,那些集色香味完美結合的鹵味總讓人回味,但要想做出這樣的鹵菜來,還真得費時花銀子。
無數鹵味小白進入這行業,可能會先被培訓機構捋掉一層羊毛,再被貼吧自媒體的師傅刮掉一層皮,再被不良店里的老師傅擼掉骨頭縫隙的殘余。這三層境界很多人都經歷過,沒有經歷過的同行,恭喜你們,你們運氣比他們要好。遇到好師傅真是幸運!這三種形式得培訓都關聯一個詞叫落地。
課堂上講得天花亂墜,都不及產品落地。先講第一種培訓——專門培訓機構,這培訓機構又分為兩種,一種是學校式得,訓機構,聘請老師講課,如xxx廚,某創,沒有實體店,在培訓前先嘗下產品機會都沒有,這樣的培訓適合已經有基礎的朋友,去可以借鑒點東西,小白去了,回來還是一頭霧水。產品落地難。還有聘請過去的老師誰敢保證他毫無保留?估計聘請他的機構也不敢保證。
一種是有實體店的培訓機構,前面是店,后面有專門人員負責培訓宣傳推廣。生意不好做的時候,開辟第二戰場,改變經營思路,這樣的老板都是高人。這樣的培訓機構可以去,但看好產品再學。保證做出一樣的味道再學。至于貼吧頭條自詡三十年的老師傅等仁者見仁智者見智,不便于評論,但兄弟講一事實,在兄弟的城市,一做鹵味生意特別好店,(后來成為朋友),兄弟提著錢去給人家想拜人家為師,到最后,這朋友說,交朋友可以,你看我一天的流水,我不差你這小錢,我是真沒有時間。我感覺這才鹵味業中牛人吧。
第三種就是實體店的培訓,一定要讓師傅做一鍋不放老湯的鹵湯來鹵制食材。為什么?他那鍋老湯即使不放調料鹵出的味道都好吃。讓你看著放調料,即使幾味關鍵的不放,一次兩次的也吃不出差別來,因為有老湯。兄弟踩過的坑希望未來進入這行朋友少走彎路,不會掉進坑。
最近看到網絡上一鹵菜同行,話說某師傅,嘗一口產品就能知道他香料配伍的香料種類個數量,兄弟覺得這牛皮吹大了,別說用調料鹵出的產品,就只有調料,他能說出王守義十三香的準確配比出來就行。這樣的師傅就是鹵味界的雷公!但鹵味是學無止境的,學到一兩個配方再能調準火候做出一鍋好的鹵味,這只是一個好的開端,可以經營養家糊口。那鹵味的高人是能拿不同食材根據不同的香型調配香料配方,這也是兄弟我一直追尋的目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