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電安全說課稿
用電安全說課稿
電,給人類帶來了光明,帶來了溫暖,帶來了許許多多的方便。現代人的生活離不開電。為了我們的生活更加美好,讓我們安全地使用電吧。以下是小編整理的用電安全說課稿,歡迎閱讀。
一、 說教材
1、 教材內容要點:
第一、 安全電壓 第二、用測電筆辨別火線 第三、安全用電常識。
2、 教材的地位和作用:
安全用電的知識具有較強的實踐性和社會性,也是作為現代公民所必需的知識,讓學生掌握安全用電常識,提高安全用電的意識,具有實際意義,體現了“從生活走向物理,從物理走向社會”的課程理念。本節的內容不同于前面規律性知識的學習,注重的是科學技術在生活中的應用。
3、 教學目標
(1) 知識目標
知道安全電壓。
知道測電筆的構造,學習使用測電筆辨別家庭電路的火線和零線。
知道安全用電的常識。
(2) 技能目標
通過學習用測電筆辨別家庭電路的火線和零線,培養學生的操作技能。
通過學習安全用電常識,培養學生理論聯系實際的能力。
(3) 情感目標
通過學習,使學生體會物理與生活密切相關。
通過學習,提高學生安全用電的意識,能自覺地執行和宣傳安全用電。
4、 教學重點與難點:
重點:安全用電的原則是學生今后生產、生活中保障自身安全的準則之一,因此是本節內容的重點。
難點:對于觸電事故的發生,無論是高壓觸電還是低壓觸電都具有不可實驗與體驗性,要求學生具有較強的理解能力和分析能力,對于學生有一定的難度,所以是本節的難點。
二、教法和學法
教法:依據本節教材的內容,采用師生互動啟發式教學方法。充分利用實例、圖片,利用多媒體的直觀動態教學手段,通過討論、問答、練習等一系列的師生活動展開教學。 學法:引導學生采用討論法、問答法、練習法、記憶法等學習方法,培養學生的動口、動手、動腦的能力,發揮學生的主觀能動性,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活躍課堂氣氛。
三、教學過程
(一)事例引課(2')
首先通過多媒體播放一段人體觸電事故發生的視頻,這樣做可以達到兩個目的:(1)興趣是最好的老師,具體事例引課比語言引課更具有吸引力,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2)以真實的事例教育學生安全用電的重要性,導出課題。
(二)師生互動——知識的學習
1、安全電壓(5')
人體也是導體,對于人體的觸電現象學生較易理解。基于這一點對本知識我設計下面的師生互動過程:
(1)教師提供通過人體電流的大小對人體的`影響(危害)和通常情況下人體電阻值的大小兩方面數據材料,引導學生運用公式U=IR推導出一般情況下對人體的安全電壓。既應用鞏固了舊知識又培養了學生分析、推理的能力。
(2)教師向學生介紹不是每個人的電阻都一樣大,而且同一個人的電阻也不是固定不變的,從而著重指出:一般情況下,36伏以下的電壓對人體才是安全的。培養學生嚴謹的求知態度,感受科學的辨證關系。
2、用測電筆辨別火線(5')
出示教材中的圖13-17在教師的指導下認識它的各部分名稱,接著教師用測電筆演示教材圖13-18的測電筆的正確和錯誤的使用方法。教師要告訴學生:在使用測電筆時,應先在有電的地方試一下,檢查測電筆是否正常,防止造成誤判,發生觸電事故;在正確使用測電筆下,若測電筆的金屬筆尖接觸火線,則氖管發光;若金屬筆尖接觸零線,則則氖管不發光。測電筆只能在對地電壓250V以下使用。不可用它碰高壓帶電設備。
3、安全用電常識(10')
觸電事故的發生是學生學習的難點,為了突破這一難點,采取下面的具體做法:
(1)學生閱讀課文,對觸電事故有一個初步認識。
(2)通過媒體展示觸電的類別的圖片和視頻讓學生觀察、分析,然后進行小組討論、相互交流、充分利用群體的思維討論得出觸電類別及其觸電原因,培養學生分析能力和合作精神。采取討論這種學習方式也符合初中階段學生的身心特點,使學生有張有弛。 教師可以出示以下問題引導學生觀察、思考、討論;
①圖中哪些是低壓觸電?哪些是高壓觸電?理由是什么?(引導學生從架線桿、標志等方面分析)
②由圖中看出低壓觸電是接觸零線還是火線造成的?
③由圖看出高壓觸電是接觸高壓帶電體造成的,還是靠近高壓帶電體造成的?
(3)引導學生小結低壓觸電和高壓觸電發生的情況及發生的原因。
(4)練習:
①出示:跨步電壓“圖片,人遇到“跨步電壓”時該怎么做?(討論回答后,出示一個人單腳跳著通過跨步電壓圈的圖片)
②出示圖片,讓學生判斷是否觸電?
通過以上習題讓學生鞏固所學知識,也讓學生感受到知識源于實踐而又作用于實踐的辨證關系。
(三)總結歸納——得出安全用電原則(3')
通過學習低壓觸電和高壓觸電的原因,教師引導學生總結安全用電的原則:不接觸低壓帶電體,不靠近高壓帶電體,不弄濕用電器,不損壞絕緣層。從而完成本節教材的重點。
(四)發生觸電時的措施
(1)應立即斷開電源開關,切斷電路 或用絕緣體將電線挑開,并現場搶救 (練習)你會處理嗎?
①如果有人觸電,應該怎么辦?
②當家庭失電著火時,應該怎么辦?
四、作業布置(1')
針對九年級學生的認識、能力水平,結合本節教材與現實生活緊密聯系的特點,
我給學生布置以下研究性作業,讓學生通過親身實踐獲取直接經驗,培養學生的實踐能力,養成科學精神和科學態度。
1、自己家里的用電器怎樣防止觸電?
2、 鉗子、螺絲刀等工具采取怎樣防止觸電得措施?
3、電工防止觸電是如何工作的。
4、工業上、生活中有哪些防止觸電的用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