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三,跌宕在低沉與激昂中的奮進曲-成長視窗
記得我們一上高三,教正課的老師就幾乎被換了個遍,除了班主任老陳和英語老師,其他都換成了曾經(jīng)備戰(zhàn)高考的“老油條”。這嚇人的架勢,讓仍未從暑假的散漫中回過神來的我們意識到,高考的槍聲就要打響,這場收官之戰(zhàn)剛開場,就已經(jīng)充滿戰(zhàn)斗氣息。
抱著這種試一試的心態(tài),我迎來了第一次理綜考試。高一高二時,物理是單科考試,由于物理基礎(chǔ)薄弱會拖后腿,我早就期待物理、化學、生物三科能合并起來考試——我以為這樣我做題時便能有所取舍,著重攻下化學和生物,彌補物理單科低分的缺陷。但沒想到,原本打算速戰(zhàn)速決的我,面對題長量大的計算,時間之緊、壓力之大完全超出了我的預料,根本無從下手,最終只草草寫了幾條公式便被迫交了卷,慘不忍睹地敗下陣來。
滿分300分的理綜,只考了區(qū)區(qū)110分,幾乎是我上高中以來遭遇的最慘痛的失利,完全脫離了我的真實水平。這不僅粉碎了我的“考大學有什么難的”這種自大無知的幻想,也給我敲響了警鐘:一味逃避短處絕不是明智的選擇,只有敢于正視它、挑戰(zhàn)它,才可能跨越這道難關(guān),展示自己應(yīng)有的能力!
設(shè)身處地去想,看到平時遠比你差的人,這道題還可以做對,自己卻因為慌神答得一塌糊涂,難道還不能徹底警醒嗎?從某種意義上說,我的高三,從此才踏上了奮斗的荊棘之路。
我開始暗暗跟自己較勁,跟每一天變化中的自己比較,渴望能看到一點向好的跡象。看著許多錯得離譜的物理題,我實在有些不服氣,這么容易的題居然還做不出!剛開始我只會在課后抄那些錯題,抄了十幾頁覺得眼疼手酸,回想起知識點腦袋卻一片空白。這種事倍功半的學習方法,一度讓我吃盡苦頭,花的時間比別人多得多,為什么仍是杯水車薪?
像憋了一股氣,我下定了決心,要在劣勢的理科科目上有所作為。翻看高一的數(shù)學筆記,發(fā)現(xiàn)其中數(shù)列的內(nèi)容全然不懂,只好硬著頭皮一題一題去問;整理周測的理綜試卷時,對自己的答案感覺將信將疑,于是立即找同學和老師層層求證,并將此疑難點謄抄、總結(jié)下來,以備反復溫習……
下了自習課,我看到剛才還在埋頭寫題的同桌跑到衛(wèi)生間,用冷水洗了一把臉,并使勁拍打自己酸痛的手臂,朝著外面高呼幾聲,頓時整個人變得神采奕奕,回到座位上繼續(xù)奮戰(zhàn)在題海中。他的精神振奮著我,感染著我,也讓我有了更多堅持下去的動力。
將近大半個學期,我把寶貴的精力花在了數(shù)理化上,掙扎過,痛苦過,接連不斷的周測加練習,終于讓我找到了做題的手感,也漸漸長了一點自信。這一次,我不希望自己再是做無用功,我告訴自己:失敗者總是尋找自己的借口,但成功者從不缺機會,不能再渾渾噩噩地度過應(yīng)該充滿挑戰(zhàn)的高三了!
很快就到了期末考試,也是第一次全市統(tǒng)考,可以說是高考的重要風向標。考完后大家炸開了鍋似的對答案,這場考試堪稱最為驚心動魄的考驗。我不敢待在他們旁邊,生怕聽到“哎呀!我錯了!”這種刺耳的聲音。我一個人沉悶地看著書,直到試卷發(fā)下來:數(shù)學105,物理65,化學72,生物58——天啊,理綜195!這在之前我連做夢都不敢想!那一次為分數(shù)激動大叫的情形,我至今仍記得無比清楚。
跨越式的進步,算是對自己辛苦付出的一點激勵,接下來的路還很長很艱難,我知道,自己要一直堅定不移地沖鋒陷陣下去。
到了高三下學期,眼看時間已經(jīng)緊巴得可憐,很快就步入了一周一次模擬考的窒息節(jié)奏。三點一線的生活十分枯燥,但同學們個個都像打了雞血似的絕不向困難低頭。
我是英語課代表,平時發(fā)卷子、抄答案、收作業(yè)都是由我負責,為了抓緊時間,我常常在上下樓甚至往返學校的飛奔中完成這些任務(wù),也會在汗水涔涔后二十分鐘都無法靜下來學習。結(jié)果在時間不足和學科兼顧的雙重壓迫下,我一直優(yōu)勢的英語成績呈現(xiàn)出危險的跌落跡象,連續(xù)幾次的考試發(fā)揮得不盡如人意。
不久高考沖刺家長會,我爸打探到我在尖子班的發(fā)小成績很好,一直穩(wěn)定在年級前十,而我不僅掉出年級前一百,還在自己的班里差點前五不保。他一副黯然神傷、唉聲嘆氣的模樣,勒令我絕對不許再發(fā)表什么作品浪費時間,這深深刺痛了我。班主任也找我談話,給我深刻分析了當前形勢,英語不能丟,數(shù)理化更要提高,按照往年的情況,要保持在普通班前五名才有把握上一本。
我覺得那次深入、動情的談話改變了我之后的人生軌跡。我很清醒,我明白人與人之間難免會有比較,“關(guān)鍵是不能丟了對自己的信心”,他提醒我只有平心靜氣地接受,才能撇下內(nèi)心隱隱生長的自卑。
回想起來,那幾乎是我高三最灰暗的日子,天漸漸熱了起來,有時頭腦昏昏沉沉的,除了拼命學習,就是在跟自己賭氣,不相信有什么可以打倒一個人。曾經(jīng)久攻不下的數(shù)理化都被我征服,現(xiàn)在面對英語有什么好怕的?天熱得睡不著的時候,我就毫不猶豫地起來背單詞,實在背不下就聽歌打打精神。那段時間特別喜歡振奮人心的事物——“海闊天空/狂風暴雨以后/轉(zhuǎn)過頭對舊心酸一笑而過/要拿執(zhí)著/將命運的鎖打破……”邊聽邊跟著唱的我,突然忍不住涌出心酸的眼淚。
一模,二模,三模……一百天,八十天,六十天……時間像連軸轉(zhuǎn)的機車,卷走那些失意,于悄然之間包容了我們曾有的懦弱,改變了我們。就這樣,我在第三次模擬考試中迎來十八歲的生日,沒有收到禮物,有些孤獨和失落,卻一點點蛻變著成熟,戰(zhàn)斗的精神在跌跌撞撞中異常飽滿著。
臨近最后一戰(zhàn),學校請來了專家給大家做勵志講座。“面對失敗,我們不能給自己找借口,做那些自欺欺人的自我安慰,這樣才能激發(fā)出自己最大的潛能!”一句話,擲地有聲,我被這激情昂揚的演講深深鼓舞著。北大清華?拋下那些不切實際的目標,我有了自己清晰的定位:沖擊一本!每每想到自己并不算遠大的目標,便覺得夢想觸手可及,我的心也跟著跌宕起伏。
最后一個月,我沒有任何雜念地投入到最后的沖刺,每天早讀、晚讀我?guī)ьI(lǐng)全班宣讀誓詞,聲音一波比一波高,蓋過了旁邊的尖子班。
“高考在即,大家有什么心聲都寫下來吧,別留遺憾,讓我們的青春多一份紀念!”在班主任老陳的激情號召下,我突然文思泉涌,于是寫下:“夢想或許就是一頭熱血沖進去,在黑暗與光明里掙扎尋找屬于自己的亮光。”把它貼在桌上,以表決心。
面對僅剩的一次模擬考,我已經(jīng)從當初的戰(zhàn)戰(zhàn)兢兢過渡到從容應(yīng)對,坦然看待得失。一路學習過來,不斷汲取經(jīng)驗教訓,高三,真的像是跌宕在低沉與激昂中的奮進曲,時而交錯旋律,時而變換節(jié)奏,是人生中最動聽的歌。
終于,在陽光熱辣的六月,我們一起迎來了轟轟烈烈的高考,笑著走進考場,哭著相擁告別。月底出了成績,理綜200,總分533,超一本線8分,我心滿意足了。
驀然回首,高三似乎還在路上。我和朋友回母校拿錄取通知書,他感慨地說:“唉!不知道何時能再有幸嘗一嘗那種苦頭,高考真的歷練我們太多,永遠是人生的一筆巨大財富。”
我想這句話,會被我銘記一輩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