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術研究如何選定方向,確定論文題目
人生處處充滿著選擇,不同選擇的累積分化出不同的人生格局,演繹著塵世百態,組成了蕓蕓眾生。小學時,面臨著選擇何種樂器的選擇;初中時,面對著選擇哪種舞蹈的困惑。長大了點吧,還是逃脫不了隨時做出抉擇的命運。上高中時,要對學文科還是理科做出選擇;上大學時,要對選擇什么專業做出抉擇;畢業了,就不用做出選擇了嗎?更要對選擇做什么工作、在哪買房、何時結婚、什么時候要小孩、春節去誰家過年、小孩上哪所學校......做學術研究也是一樣,要面臨著如何選擇研究方向、怎樣確定論文題目、如何下筆寫綜述等一系列問題。
我最近就一直面臨著這樣的苦惱:從上半年的選課,到選擇研究方向和最近論文題目的確定,真的過得有點小煎熬。雖然內心有一個大致的規劃,但總是有幾股力量在暗自較量。一股力量想著選修課要與接下來的研究方向要一致,這樣會有利于打好基礎;而研究方向,決定著之后的論文設計和工作的選擇,所以要慎之又慎。另一種想法是,選課按照自己興趣來就行,跟研究方向也沒必要有聯系;再者說,未來的工作也不一定與現在的研究方向、學習的技術相一致。正所謂“車到山前必有路”,所以還是及時行樂、得過且過。兩種力量一直在此消彼長,誰也沒有壓倒誰,自己也就一直糾結著。論文看了幾十篇,方向換了一個又一個,時間浪費了一大把,精力耗費了不少,技術上也沒有什么實質的收獲。不過,經歷了這么多,還是摸索出一條感覺還是不錯的路徑來的。
1.關注相關領域的微信公眾號。現在智能機那么普遍,網絡那么普及,也不用整天天大海撈針似的搜文獻,下資料,只需要多關注幾個自己想學習的領域和相關領域的微信公眾號。可以通過百度搜索或者是親朋好友、老師、其他網絡媒體的推薦。我關注的認為比較好的幾個公眾號,如人民網、互聯網周刊、瞄一瞄未來、羅輯思維、創業最前線、全球人工智能、泊心讀友會等。
2.根據微信公眾號推送的文章,選定要研究的范圍。現在是一個網絡自媒體時代,許多自媒體大號都追求原創、新穎、前沿、潮流、實效、高端,所以,推送的文章一般都是最近出來的新聞、發布的論文、新潮的技術、前沿的科技成果等。然后結合自己的興趣、應用場景、社會意義、未來市場人才需求、工作薪資待遇等指標,確定最終要研究的方向。
3.根據確定的研究方向,搜索相關的開源社區、論壇、技術貼,了解技術原理和思想。開源社區有許多技術教程、算法原理、技術講解等,遇到問題還可以相互交流。許多技術大牛都會把一些前沿的技術發到論壇,寫成技術貼分享出來,一來可以加深對技術的理解,二來可以讓更多的人學習。這方面可以多加關注CSDN博客、知乎、簡書等。
4.到谷歌學術、知網等大型學術文獻網站搜索相關的文獻,到文章中去找寫作靈感,研究具體的思路、使用的算法和實現的過程。只有閱讀文獻才能更好地了解相關算法的思路,應用的場景,技術的優缺點,才能有改進的空間,更好地服務于論文的寫作和參考文獻的閱讀標定范圍。閱讀論文也是有技巧的,可以先看論文的摘要和結論,大致看一下中間的內容。如果論文的主要內容是你要做的方向,或者感興趣的領域,你也愿意付出精力去做,就可以去精讀。這樣可以避免從頭讀到尾才發現不是自己需要的,既造成時間和精力的浪費,又沒什么收獲。
5.到相關開源論壇上尋找相關算法,學習它的原理,實現過程等,尋找靈感和改進的點。隨著開源大潮的興起,許多技術和算法的核心源碼都公開了,這樣也有利于技術的更快速發展和應用。
“萬事開頭難”,有時選擇的過程是痛苦的。然而,一旦確定方向,只要你一步一個腳印地不畏艱難前行,就沒有到不了的目的地。誰的年少不曾輕狂,誰的青春不曾迷茫,誰的中年沒有過往,誰的暮年沒經歷過滄桑?!苦過,才會有甜;失去過,才會更加去珍惜;經歷過,才會更加堅定自己的內心。“天空沒有留下我的痕跡,但我已飛過”,勇敢的走出第一步,道路才會越來越寬,人生才會越來越精彩!
另附:常用的相關學術網站。
搞學術的都應該對谷歌學術情有獨鐘,但谷歌在國內許多地方是訪問不到的(雖然筆者在校園內可以瀏覽谷歌網站,但離開校園后想找些免費的論文也是很無奈),于是筆者尋找了許許多多方法,搜集了很多網站,期望谷歌訪問不了是可以找到替代或者與谷歌學術相媲美的網站,現匯總如下分享給大家,希望對搞研究的有所幫助。
一、國外學術網站(可以找到眾多免費資源)
1. 能訪問到谷歌網址的,自然數“谷歌學術”了,網址為,可以搜索到免費的論文、期刊、電子檔書籍等,簡直是搞學術搜索的首選。
2. 網站, ,國內一般都能訪問,主要是有關科學,技術和醫學研究等方面的學術文獻資料。
3. SCI-HUB , 網址為 , “the in the to mass & to ”,號稱第一個為公眾提供科研論文搜索的網站,搜索結果與谷歌學術無異。
4. , 網址為 ,應該也是谷歌鏡像,與SCI-HUB類似,兩者搜索體驗類似,在SCI-HUB有異常的情況下,完全可以替代。
5. GYCC , 網址為 . 是谷粉搜搜九尾搜素團隊的人重新開發的,目前還不支持中文搜索。由于是自主研發,所以搜索結果貌似與谷歌學術搜索無關,但有意思的是,GYCC的搜索結果似乎更符合我的要求。
6. 最近發現一個“學術網”,但最近(2017.6.10被關閉)。為了更好地服務中國學術工作者,學術網現開設.學術課題組站和.Site學術個人站。.和.Site均以 搭建,旨在分別為老師和學生搭建二級展示站點(網站申請費用還是秉持學術網一貫態度:0元,重點在服務中國學術)。
站點地址: ;
二、國內學術網站(大部分收費)
1. 中國知網, ,國內最大的學術文獻網站,包羅萬象,但收費太高。
2. 萬方數據庫,,一般學校都購買的有。
3. 中國科技期刊(維普網),,科學技術文獻資料庫。